谈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及现场运用
局部放电技术检测GIS内部故障的现场应用

系统 自动 化 ,0 3 2 (5. 2 0 71)
( 接 第3 页) 上 0
5 结 语
监测技术依然存在对人员经验要求 高、 设备复 杂 、 成本 较高等 缺点 ,适用 于对初步认为有缺陷的设备做进一步定量测量 , 但 其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 必将成为状态检修 的有利工具。
参 考文 献 :
关 键 词 : I ; 电测 试 ; 部放 电检 测 GS 带 局 d i 03 6/i n10 - 5 42 1 . .1 o: . 9 .s . 6 85 . 20 0 4 1 9 js 0 0 4
0 引 言
而判断出缺 陷类 型和故 障定位 。 高频检测法具有 以下显著优 超
点:
随着经 济的快速发展,电网运行 中选用 了越来越多 的GS I 设备。 而对 GS I 的运行状态监测 目前 尚无太多手段 。 这无疑是 电 网安全运行 的一 大隐患。GS I绝缘系统中的缺陷大多是在工厂
模型信息的标 准化 、 规范化和实用化 。该平台实现数据 的安全
共享和统一访 问接 口, 电能计费系统和生产 管理 系统等外部 对
的输入 部分 。常见的采集 方式有抽取历史数 据库 ; 接收数 据文
件; 通过特定的协议接 收实时的报文等。而数据源是本地 的各
系统部分需要共享 的数据进 行抽取 ,进行标准化处 理后存储 ,
检测点的幅值 和时差 。
制 造中产生 , 也有可能是 在现场安装 过程产生 , 这些 缺陷都会
严重威胁 GS I的安全运行 , 局部放 电量 ( 以下简称“ 局放 ” ) 是反映 GS I绝缘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 , I绝缘劣化的征兆和表现形 是G S
势, 又是绝缘进一步劣化的原 因。所 以, 检测 Gs I局放能发现其 内部早 期的绝缘 缺陷 , 以便采取措施 , 免缺 陷进一步发展 。 避
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随着电力设备的迅速发展,高压电力输配电设备的绝缘失效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在高压气体绝缘开关设备中,局部放电问题成为了一个十分严重的隐患。
局部放电不仅会导致设备的绝缘性能下降,甚至引发设备的故障和损坏,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而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正是其中的一种。
本文将对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概述GIS(Gas Insulated Switchgear)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对GIS设备进行实时和在线监测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捕获和分析设备内部的超声波信号,可以有效检测设备中存在的局部放电现象,实现对设备绝缘状态的可靠评估。
与传统的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相比,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检测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和设备的绝缘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中。
二、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1. 技术原理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对GIS设备内部的超声波信号进行捕获和分析。
当GIS设备中存在局部放电时,放电产生的电磁波和机械波会引起设备内部气体的震荡和位移,产生特定频率和振幅的超声波信号。
通过超声波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内部的超声波信号,并利用信号处理和分析技术进行特征提取和识别,可以准确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局部放电现象,进而评估设备的绝缘状态和健康状况。
2. 技术优势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相比传统的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高灵敏度:超声波传感器可以实时捕获微弱的超声波信号,对设备内部的局部放电活动具有高灵敏度,能够及时发现绝缘失效问题;(2)在线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GIS设备的实时和在线监测,无需停机维护,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3)检测精度高:通过对超声波信号的特征提取和分析,可以准确识别不同类型的局部放电活动,并对设备的绝缘状态进行可靠评估;(4)操作简便:技术操作简便,无需复杂的设备和环境条件,适用于不同类型的GIS 设备和实际工作场景。
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及现场运用

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及现场运用摘要:近年来,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电网建设逐渐加快了发展的步伐,以至于六氟化硫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电网的发展中,而其设备带电运行中局部放电的如何检测成为当今电网建设行业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首先说明了GIS带电运行中局部放电检测的试验平台,进而确立了GIS带电运行中局部放电检测的方案,最后分析总结了GIS带电运行中局部放电检测方法。
关键词:GIS;局部放电;检测技术一、局部放电检测方法气体绝缘组合电器的局部放电检测方法主要分为非电检测法和电检测法两大类。
(一)非电检测法非电检测法主要包括超声波检测法和化学检测法。
当GIS内部存在局部放电时,会生产超声波信号,可通过安装在GIS外壳上的超声波传感器进行检测,这种方法称为超声波检测法。
超声波检测法主要优点是定位方便,因其无法进行局部放电量的定量分析,主要作为一种辅助测量方法进行运用;组合电器内部绝缘气体为SF6,SF6为一种非常稳定的惰性气体,绝缘强度高,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分解反应,当出现电弧放电等异常情况时,高温电弧能量会使SF6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SF4、SF3、SF2等硫化物,同时,当SF6气体周围含有微水和氧气时,会生产HF和H2SO3、SO2等化合物。
通过采用气体传感器对SF6分解产物进行检测的方法称为化学检测法。
通常情况下,SF6在不同的环境下发生的分解产物不同,含量以及产生速率等也有差异,可通过检测SF6气体组分含量与变化趋势来诊断其内部绝缘缺陷的情况。
化学检测法优点是准确度和灵敏度高,是目前运用最广泛的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方法之一。
(二)电检测法电测法主要是脉冲电流法和超高频法(Ultrahigh frequency,简称UHF)。
脉冲电流法是IEC 60270标准推荐的检测方法,主要用于变压器局部放电定量检测,在GIS局部放电检测中运用较少,其原理是当产生局部放电时,在其耦合回路中会有脉冲电流,通过采用检测阻抗或者罗氏线圈传感器,就会耦合到脉冲电压信号。
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的分析与现场应用

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的分析与现场应用摘要:GIS设备在制造、运输、组装和调试等环节可能会存在高压导体毛刺、绝缘子内部气隙、金属零部件悬浮电位等故障隐患,而局部放电检测是一种发现缺陷的有效手段。
基于此,本文就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1GIS局部放电主要带电检测方法1.1特高频法(UHF)绝缘内部发生局部放电时,会产生陡度较大的电流脉冲,并激发出数GHz的特高频电磁波信号。
通过特高频传感器测量局部放电所激励的特高频信号,实现局部放电测量和定位。
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灵敏度高、抗电晕干扰能力强、可实现放电源定位缺陷类型识别,但尚未实现缺陷劣化程度的量化描述、对部分内部绝缘缺陷不敏感。
1.2超声波法在电力设备外壳或设备附近安装超声波传感器,耦合该超声波信号,可以判断电力设备的局部放电情况,进而间接地反映设备的绝缘状况。
超声波技术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便于实现放电源定位,但存在对绝缘内部缺陷不敏感、受机械振动干扰较大、放电类型模式识别难度大、检测范围较小等问题。
1.3声电联合检测法声电联合检测法同时对局部放电源产生的超声信号和特高频信号进行检测。
利用两者互补的特性,使其相比于单一超声法和特高频法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并能提高定位精度。
其现场检测步骤如下:将外置式特高频传感器a、b分别贴在可测得异常信号的盆式绝缘子上。
若局放点位于如图1所示位置,则特高频传感器b测得信号超前特高频传感器a测得信号。
可初步判定局放源位置处于传感器b两侧的气室,即气室B或气室C。
图1声电联合法确定局放点位置示意图(2)特高频传感器b位置不变,将两个超声传感器分别贴在绝缘子两侧气室。
利用超声波在GIS常用材料介质中衰减较大的特性,比较两位置测得超声信号的幅值。
如图2所示情况,则2号位置的超声传感器幅值较大,将放电位置进一步缩小在气室B。
(3)以外置式特高频传感器b测得信号作为时间基点,保持一个超声传感器在2位置不变,在气室B外壁上移动另外一个超声传感器。
GIS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应用

GIS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5-12T07:19:57.585Z 来源:《福光技术》2022年10期作者:郑美丽古扎来·努尔达吾列提代亚州[导读] GIS局部放电是GIS内部绝缘故障的早期征兆和外在表现,会导致S气体分解,电场畸变,使绝缘材料损伤日益严重。
国网伊犁伊河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伊犁 835000摘要:GIS设备一直以来以其占地面积小、维护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而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青睐。
GIS属于高压电气设备,在外部电压的影响下,设备周围会形成一定电场,场强很大,足以使设备出现放电现象。
这种现象作用范围有限,放电通道也不固定,但会对设备的绝缘性能造成破坏。
当这种局部放电现象出现次数过多或放电量太大,整个设备的绝缘结构都会失效。
局部放电检测方法有多种,相关人员要从中选出最佳方法来进行在线检测。
关键词:GIS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1 GIS局部放电产生的原因GIS局部放电是GIS内部绝缘故障的早期征兆和外在表现,会导致S气体分解,电场畸变,使绝缘材料损伤日益严重。
以下绝缘缺陷会导致GIS局部放电: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筒内存留金属自由颗粒;一些金属零部件固定不牢,形成浮电位导体;绝缘子表面有缺陷,如质量较差、有气泡等;导体或接地电极上的突起或毛刺引起电场严重集中,导致击穿放电;触头严重接触不良,导致短弧以致发展成长弧,造成介质击穿放电;混入设备的各种异物,如工作人员不慎遗留物品、小动物和一些轻质漂浮物等。
2 GIS局部放电检测准备首先,构建试验平台。
试验目标是从众多检测方法中找出最佳检测手段,检测对象则是真实的GIS模型,相关人员要对该种设备模型的绝缘效果进行检验,看其是否和实际中的设备性能一致。
另外还要准备其他的试验装置,如充气装置等,这些装置可以模拟现实的绝缘环境以及局部放电等情况,GIS设备为高压设备,所以试验环境也要为高压环境,这种环境可减少电源产生的干扰。
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简介

提高检测准确性与可靠性的研究
1 2 3
抗干扰技术研究
针对局部放电信号的干扰因素,研究有效的抗干 扰技术和信号处理算法,提高检测准确性和可靠 性。
放电模式识别
研究放电模式的分类和识别方法,实现放电类型 的自动判断和预警,为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防性 维护提供支持。
长期稳定性研究
对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的长期稳定性进行研究 和验证,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详细描述
超声波法利用局部放电时产生的超声波信号,通过超声波传 感器检测这些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这种方 法适用于设备内部的局部放电检测,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
化学法
总结词
通过检测局部放电产生的化学物质来检测局部放电的方法。
详细描述
化学法利用局部放电时产生的化学物质,如气体或微粒,通过化学传感器检测这些物质的变化来检测局部放电。 这种方法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受限于其响应速度和选择性。
THANK YOU
技术要求高
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需要专业人员 进行操作和维护,对人员的技术要求 较高。
无法检测所有类型缺陷
尽管该技术能够检测到许多类型的绝 缘缺陷,但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缺陷 可能无法准确检测。
局限性与改进方向
抗干扰能力
需要进一步提高检测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以确保准确检测局部放电信号。
标准化与互通性
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高不 同设备之间的互通性和兼容性,降低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石油化 工等行业的电气设备绝缘监测。
局部放电的类型与特征
类型
根据放电的机理和特征,局部放电可 分为电晕放电、沿面放电、电弧放电 、悬浮放电等类型。
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分析与现场应用

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分析与现场应用摘要】通常情况下,经长期运行应用的封闭式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GIS) 设备会出现过热、振动以及放电等缺陷的产生,造成了整体供电质量及效果出现了改变,难以保证供电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
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是诊断 GIS 绝缘状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可以对 GIS 内部缺陷进行了快速、准确的定位,保证 GIS 的正常运行。
基于此,本研究就针对 GIS 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分析与现场应用展开具体论述如下。
【关键词】 GIS 局部放电; 带电检测技术; 现场应用封闭式气体绝缘组合电器( GIS) 是电子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的电力设备,由于GIS 设备的结构比较复杂,在设计、制造以及安装的过程中,可能存在 GIS 内部绝缘表面脏污、尖刺、固体绝缘内部缺陷等。
一旦GI S设备缺陷不能及时的被检测出,加以维修改善,将会影响供电系统整体质量,严重时更会造成严重的供电事故,此外,出现故障后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发展。
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应用于GIS设备的缺陷检修中,可以及时的对GIS 内部潜在缺陷进行发现与检修,保证 GIS 的正常运行,该方法具有效率高、定位准确的优势,广泛应用于 GIS检修中。
1、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分析1.1特高频局部放电定位技术在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中,其中特高频检测技术是较为常用的检测技术之一,该技术主要是对伴随局部放电产生的特高频电磁波信号( 300MHz≤f≤3 GHz) 进行检测,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整个技术应用中电磁波信号的检测,其具备较强的抵抗现场电晕干扰能力。
特高频定位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技术方式比较多,其中比较常用的为幅值比较、时差以及平分面等方法。
通常情况下,特高频法检测采用的是时差定位法,对放射源的确定可以通过特高频电磁波信号到达的时间和方向进行,或者通过信号与气室两侧传感器达到的时间差等对传感器间的距离和位置进行确定,来实现对 GIS 局部放电源的定位,进而对缺陷进行定位。
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一、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原理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是利用超声波传播的原理来检测设备中的局部放电情况。
当局部放电发生时,会产生一定的声波,并通过介质传播出来。
利用超声传感器将这些声波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信号处理和分析可以判断出是否存在局部放电现象。
在GIS设备中,由于其燃气绝缘特性以及金属封闭结构的特点,放电产生的声波会受到一定的阻尼和干扰,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超声波检测技术来获取有效的信号并进行分析判断。
二、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特点1. 高灵敏度: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对于微弱的声波信号具有很高的敏感度,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微小的局部放电情况,提前发现设备潜在的故障隐患。
2. 宽频段: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能够应用于较宽的频段范围内,通过对不同频率的声波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放电进行有效的识别和判断。
3. 高分辨率: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能够实现对信号的高分辨率采集和处理,可以较为准确地定位和判断局部放电的位置和严重程度。
4. 非侵入性: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无需对设备进行破坏性的检测,通过外部传感器即可完成检测过程,不会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四、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展望1. 超声波信号的复杂处理: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需要对采集到的声波信号进行复杂的处理和分析,存在一定的算法和技术难度。
2. 复杂环境的影响:在实际的运行环境中,设备周围的环境噪声和干扰会对超声波信号的采集产生影响,需要有效地应对这些干扰。
3. 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需要对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及时的学习和更新。
未来,随着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将会在技术水平、设备性能和应用领域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拓展。
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分析与现场应用

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分析与现场应用摘要:GIS设备具有可靠性高,占地面积小,维护方便,对外部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分析与现场应用。
关键词: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现场应用1 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1.1超声波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对于GIS设备绝缘子,超声信号的衰减较大,信号覆盖范围有限。
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集中并且方向性强。
这有利于实时检测过程中集中收集定向波束,从而更准确地定位信号源。
如果在检测过程中超声信号出现异常,首先确定信号源是由外部干扰引起还是内部问题引起。
如果在消除外部干扰因素后信号显示仍然异常,则可以判断出问题是由信号源的内部问题引起的,需要定位缺陷位置。
在特定的应用中,GIS设备需要在超声局部放电定位技术的应用中进行定位,包括幅度,时差和频率。
(1)从幅度定位的角度来看,主要基于超声信号的衰减,信号的有效值或峰值大小。
在超声检测过程中,信号强度与本地辐射源的距离成正比,随着信号源距离的缩短接近度变强。
因此,可以基于对GIS信号强度和幅度的判断来确定放电位置。
(2)时差定位也是检测局部放电斑点的重要指标。
使用超声信号的时差进行检测,时差测量数据出来后,通过双曲面方程和联立球面方程确定本地源的位置,在GIS管道结构测试过程中,可以将两个或多个管道的超声波检测结合起来。
在确定放射源的位置时,必须将信号时间差,传播速度和距离进行三维或二维定位。
(3)频率定位。
SF6气体用于检测超声波的性质。
同时,定位基于超声波的吸收程度和信号频率。
频率定位需要分析超声波吸收。
50Hz至100kHz超声波的高频部分用于确定局部放电源在GIS中位于壳体或中心导体上的位置。
如果放射源位于GIS的中心导体,则该信号是低频信号。
如果本地化点源位于GIS外壳上,则可以在低频和高频部分同时监视超声信号。
1.2特高频局部放电定位技术在检测本地信号源中发现特殊信号后,这项技术还需要做好信号源的判断。
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分析与现场应用

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分析与现场应用摘要:目前,电力系统逐渐的形成了一个发展趋势,逐渐的向着大体积、大容量、大电网的方向发展。
全封闭气体绝缘发电站具有空间体积小,占地面积小、可靠安全性更高,安装周期短、运行简单和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强等多种优点被大面积的应用。
虽然GIS的可靠性比较高,但是还是容易产生一些问题,设备内部的组装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问题,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所以对于GIS设备要不断的进行检测,排除产生事故的可能性,这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了生产速度,还提高了经济收益,增大了利润。
关键词: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现场应用一、GIS局部放电的在线检测方法以及优缺点(一)电气法电气法中包含内部电气法,内部电气法本身具有的优点就是操作比较简单,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反应比较迅速,测量到的结果相对比较准确。
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内部电气法的稳定性能比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素,抵抗性能比较差。
内部电气法又可以分为两种:①将设备经过改造,在法兰的内部上,装上一种电容器,从电容里获取相关的有用信息和信号,保证左右两个电容器都能够进行定位,定位依据的有关原理就是两个流经电容传感器之间的电流的时间差。
根据众多经验表明该方法定位的精确度非常高,局部放电检测的准确率也是非常的高。
②在盆式绝缘体内部接地端的附近,首先将一个电极进行埋伏,灵敏性也是非常的高。
但是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对于内电极,必须需要厂家在生产的时候就进行埋伏,一般在施工现场中,很难做到。
在电气法中,还有一种外复电极法,该电极法是在20世纪发明的。
慢慢的放大后发现,一些小的电容具有降低信号和频率的传播作用,但是还存在另外的一种观点,认为局部放电刚开始产生外壳上的电流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在刚开始的阶段只出现在外壳上进行流动,只有当电流流到了一些不连续的地方,才能通过电容器进行分析出电压差。
比较来说,该种方法非常方面,还十分的经济,因此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是也有一定的缺陷性,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GIS 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

GIS 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技术返回技术文献首页一、概述:GIS 、GCB 及GIT 等SF6 电气设备没有外部露出的带电部分,采用SF6 气体绝缘,可靠性较高,检修工作量小,但通过发展外部诊断、监视法可减小不必要的拆卸检修工作量。
即一种不解体设备而用确切简易的办法从外部进行各种(在线的、离线的、带电的、停电)测量,监视、诊断设备内部状态及性能的好坏,包括故障定位。
GIS 、GCB 及GIT 等SF6 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是确保其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设备内部中的金属微粒、粉末和水分等导电性杂质是引发GIS 等设备故障的原因。
设备存在导电性杂质时,因局部放电而发出不正常声音、振动、产生放电电荷、发光、产生分解气体等异常现象。
因此局部放电是GIS 、GCB 及GIT 等设备状态监测重要对象之一。
二、主要监测方法:1. 电磁波检测法:局放产生在GIS 室内传播的电磁波。
选择电磁波拾取天线来检测从GIS 腔体盆式绝缘子处泄漏出来的电磁波,来判断局放和故障定位。
2. 特高频检测法:GIS 放电引起的脉冲电信号上升,频谱中高频分量可达GHz 数量级。
可选择特高频段进行局部放电的检测和定位。
3. 高频接地电流法:高频电流被局放激励,而电流流入地线,通过测量接地电流值,评判GIS 安全状况。
4. 声发射/ 振动法:局部放电会发生声波,监测由此引起的腔体振动,判断局放情况。
5. SF6 气体的监测:SF6 电气设备是采用SF6 气体绝缘和灭弧的,其性能状态将是影响设备的重要参数,因此其将是GIS 等设备状态监测重要对象之一。
通过对SF6 气体特性的监测,判断设备的健康状况,主要包括:①气体压力监视:GIS 局放会引起该区域温度升高,表现为该腔体的压力值陡升,通过监视SF6 气体的压力变化,来判断局放和故障定位。
②气体泄漏监测:用检漏仪监测SF6 气体的泄漏量或监测气室压力下降量判断泄漏。
③气体湿度监测:根据露点法等原理,用微水仪监测SF6 气体的微水含量。
GIS局部放电特高频检测技术的研究

GIS局部放电特高频检测技术的研究一、概述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因其优异的绝缘性能和紧凑的结构设计,在电力传输和分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GIS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设计制造缺陷、安装过程中的不当操作以及运行环境的恶化等原因,可能会产生局部放电现象。
局部放电是GIS设备绝缘性能恶化的重要征兆,长期存在将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的故障。
对GIS局部放电的检测与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特高频(UHF)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局部放电检测手段,因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等优点,近年来在GIS局部放电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高频检测技术通过接收GIS设备内部局部放电产生的特高频电磁波信号,实现对局部放电的有效检测和定位。
该技术不仅可以用于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还可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绝缘缺陷,从而提高GIS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GIS局部放电特高频检测技术,分析其检测原理、方法及应用现状,并探讨该技术在GIS局部放电检测和定位中的优化与改进。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为GIS设备的故障诊断和预防性维护提供更为准确、有效的技术手段,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1. 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的重要性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GIS,即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是现代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
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上,更在于对电力输送和分配过程的安全保障。
GIS设备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优势,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GIS设备具有出色的绝缘性能。
相比于传统的空气绝缘开关设备,GIS采用气体绝缘,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绝缘强度,使其能够承受更高的电压等级,满足大规模、远距离电力输送的需求。
GIS 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有效解决了传统开关设备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特别适用于城市电网和工矿企业等空间有限的场所。
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一、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概述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是利用超声波传感器监测GIS内部的放电活动,以识别可能存在的缺陷和故障隐患。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检测内部放电活动所产生的超声波信号,从而实现对GIS设备的故障检测和预警。
超声波检测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无损检测的优点,可对GIS设备进行全面、准确的检测,对设备的安全运行起着关键作用。
二、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应用1. 故障预警和监测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可用于实时监测GIS设备的放电活动,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并提前预警,从而减少设备的突发故障和意外停机,保障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缺陷识别和定位通过对GIS设备内部放电活动及超声波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可以准确识别不同类型的设备缺陷,并确定其位置和程度,为设备的维护和修复提供重要依据。
3. 健康状态评估通过对GIS设备的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数据进行长期监测和分析,可以对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和分析,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故障诊断与分析当GIS设备发生故障时,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故障的原因和性质,为故障的修复和维护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三、技术发展趋势1. 联网监测技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GIS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将与物联网技术结合,实现对GIS设备的远程、自动化、实时监测,大大提高设备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数据分析与智能诊断未来,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将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建立更加智能化的故障诊断与预测模型,实现对GIS设备故障的快速准确诊断和预测。
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分析与现场应用

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分析与现场应用摘要: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是诊断GIS绝缘状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对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进行带电检测,可尽早发现各种缺陷,减少GIS发生故障的概率。
使用超声波检测法对某330kV变电站GIS进行检测,发现110kVⅡ母与11392刀闸相连的母线气室存在异常信号,信号相对背景差异较大,同时具有50Hz相关性且波形较陡,疑似尖端放电缺陷。
通过幅值定位、频域定位和时差定位法对放电源进行正确定位,根据信号强度判断出该缺陷属于严重缺陷。
应用效果表明,超声波法在变电站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中效果良好,普测能以较高灵敏度发现缺陷,复测能以较高准确度定位缺陷。
关键词: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超声波;局部放电;尖端放电;定位引言封闭式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具有占地面积小、可靠性高、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维护简单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由于设备结构复杂,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过程中可能存在GIS内部绝缘表面脏污、尖刺、自由粒子、固体绝缘内部缺陷等。
任由这些缺陷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发展将会导致严重事故。
另外,GIS具有封闭式的结构特性,故障后的检修需要较长的时间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对GIS进行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是评估GIS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
可以提前发现GIS内部潜在的故障或缺陷,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
带电检测是短时间带电的现场测试,具有灵活度高、经济性好、系统维护工作量小的优势,适合我国当前电力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
然而目前大部分GIS带电检测案例只是采用单一检测方法或先后采用特高频法和超声波法对GIS进行检测。
本文在辨析超声波法和特高频法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种声电联合的GIS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并给出了利用该方法检测220kVGIS设备内部故障的实例。
现场检测经验证明该方法具有效率高、定位准确的优势。
1GIS局部放电检测与超声波检测法1.1GIS局部放电种类及检测方法GIS局部放电的种类主要包括导体上毛刺、壳体上毛刺、悬浮电位(接触不良)、颗粒放电、盆子中气隙、盆子表面沿面放电六种,如图1所示。
分析GIS设备局部放电定位技术与现场应用

分析 GIS 设备局部放电定位技术与现场应用发布时间:2021-09-06T08:10:00.110Z 来源:《福光技术》2021年10期作者:邬益燊[导读] GIS 设备的超声波局部放电定位技术包括时差定位、幅值定位和频率定位等。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河源供电局广东河源 517000摘要:GIS 采用全封闭结构,从外部可观测的仅有气压表、分合闸状态指示等信息,传统检测手段获取的设备状态信息量有限,信息滞后,难以及时发现设备潜伏性缺陷和初起故障。
通过带电检测发现 GIS 设备内部存在局部放电信号后,需对局部放电源快速准确地定位,以判断缺陷类型及缺陷严重程度,制定检修消缺方案,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基于此背景,本文GIS 设备局部放电定位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可供参阅。
关键词:GIS 设备;局部放电定位技术;现场应用1超声波局部放电定位技术GIS 设备的超声波局部放电定位技术包括时差定位、幅值定位和频率定位等。
具体分析如下:1) 时差定位。
根据超声波信号到达不同位置传感器的时差,通过联立球面方程或双曲面方程组计算空间坐标进行精确定位。
对于 GIS 的管线式结构,采用两通道或多通道超声波检测,根据信号时差、超声波信号传播速度等参数,即可简便地计算出局放源的大致位置,实现对局放源的二维或三维定位。
2) 幅值定位。
根据超声波信号的衰减特性,利用峰值或有效值的大小定位,一般离局放源越近,信号越大。
通过对比 GIS 不同位置超声波局放信号的强度大小,即可实现对局放源的幅值定位。
3) 频率定位。
SF6 气体对超声波信号的吸收作用与信号频率的平方成正比,频率越高吸收作用越强,频率定位即利用了该吸收作用,通过分析超声波信号高频部分的比例来区分局放源位于 GIS 中心导体还是壳体上。
若放电源位于GIS 中心导体上,则检测到的局放信号主要为超声信号的低频部分,反之,若放电源位于 GIS 壳体上,则超声信号的低频部分、高频部分均可检测到。
谈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及现场运用

谈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及现场运用摘要: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简称GIS)作为一种结构紧凑、性能优良的高压电力设备,在电力系统中运用越来越广泛。
GIS内部绝缘结构主要为SF6气体绝缘,其在制造时出现的毛刺、安装运输时部件松动或接触不良引起电极电位浮动、运行中绝缘老化、以及各种情况下可能出现金属微粒等各种缺陷,都可能不同程度的导致GIS内部电场发生畸变,使得局部电场加强而产生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简称PD)。
关键词: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运用;分析1导言封闭式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具有占地面积小、可靠性高、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维护简单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由于设备结构复杂,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过程中可能存在GIS内部绝缘表面脏污、尖刺、自由粒子、固体绝缘内部缺陷等。
任由这些缺陷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发展将会导致严重事故。
另外,GIS具有封闭式的结构特性,故障后的检修需要较长的时间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2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2.1特高频检测技术运行GIS内部充有高压SF6气体,其绝缘强度和击穿场强都很高。
当局部放电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时,气体击穿过程很快,将产生很陡的脉冲电流,放电脉冲上升时间和持续时间都极短仅为几个纳秒,该脉冲信号在GIS腔体中传播时会引起电磁谐振,激发出频率高达数吉赫兹的电磁波信号。
根据研究表明,特高频电磁波在GIS中传播时,不仅以横向电磁波(TEM)形式传播,而且还会建立高次横向电波(TE)和横向磁波(TM)。
TEM波为非色散波,可以以任何频率在GIS中传播,但频率越高衰减越快。
TE和TM则不同,只有当信号频率高于截止频率时才能传播。
GIS的同轴结构相当于一个良好的波导,信号在其内部传播时衰减很小,在经过盆式绝缘子等非金属连接部位时,特高频电磁波信号会向外传播。
特高频法的原理就是根据局部放电所激发的电磁波的这些特性,利用特高频传感器来接收这些电磁波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GIS异常信号检测、缺陷类型分析和局部放电源定位。
带电检测技术在GIS局部放电检测中的应用

带电检测技术在GIS局部放电检测中的应用摘要: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使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需求,社会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GIS设备以其高可靠性获得了广泛应用。
组合电器是由多种开关,传感器以及各类线路等元件组成的,是一种对安装工艺有高要求的高电压装置,由于其安装过程要求较高,所以生产和安装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难以发现的隐患。
本文将就带电检测技术如何检测GIS设备缺陷展开探究,分析组合电器内部产生异常的原因及可能出现的缺陷,最后对常用的带电检测技术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带电检测技术;缺陷检测;组合电器;局部放电引言当前电力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了更好地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对电力设备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GIS(SF6作为绝缘介质的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开关设备),将变电站中除了变压器之外的电气设备(110kV及以上)进行一体化融合,和常规的变电站相比结构更紧凑,占地面积小,同时也减轻了对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可实现更高性能、更长检修周期以及更高经济效益的运行。
对于GIS设备,需要采用有效的手段,在异常发展为缺陷前诊断出来,因此有效的带电检测技术在GIS局部放电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极为必要[1]。
1 GIS缺陷类型1.1 SF6气体泄漏GIS设备全称为金属封闭六氟化硫气体绝缘电气设备,由此可见SF6气体对于该设备的正常运转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旦六氟化硫气体发生泄露现象,如不及时处理就有可能造成整个设备乃至整个系统不可挽回的损失。
造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制造GIS设备的材料质量没有达到标准、设备加工过程不够精密以及在安装设备时技术人员操作不够恰当;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设备中的密闭材料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逐渐老化,出现裂缝,造成六氟化硫气体的泄露。
为了有效解决气体泄漏的问题就需要制造设备的企业在制造过程中重视材料的选择以及在安装设备的过程中选择技术能力强的人员进行操作,保证设备无隐患投入使用。
GIS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方法总结

GIS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方法总结GIS(气体绝缘开关设备)是一种重要的电力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输电和配电系统中。
由于其结构复杂,局部放电(PD)是GIS故障的一种常见现象。
因此,对GIS中的局部放电进行及时检测和监测对于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GIS中局部放电检测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传统局部放电检测方法1.高频电流法:利用高频电流变压器探测局部放电产生的高频电流信号,通过信号分析方法确定局部放电发生位置和程度。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定位精度,但需要在设备中添加电流变压器,且相对复杂。
2.空气声法:通过接收局部放电产生的空气声波信号,结合声学定位方法确定局部放电发生位置。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受环境噪声影响较大,定位精度较低。
3.热成像法:通过红外热像仪对设备表面进行扫描,观察设备是否存在温升现象,进而判断是否存在局部放电现象。
该方法实施简单,但仅能检测到已经导致设备表面温升的局部放电。
二、基于传感器的局部放电检测方法1.声发射传感器:通过安装在设备表面的传感器捕捉局部放电产生的声波信号,从而判断局部放电发生的位置和程度。
该方法相对简单且灵敏度较高,但受环境噪声干扰较大。
2.电场传感器:利用电容传感器测量设备表面的电场分布,通过分析电场信号判断局部放电发生的位置和程度。
该方法相对便捷,但受到金属外壳的干扰较大。
3.红外成像传感器:通过红外成像设备获取设备表面的温度图像,观察是否存在局部放电导致的温升现象。
该方法可以直观地显示设备的热分布情况,但无法提供放电信号定位信息。
三、基于信号处理方法的局部放电检测方法1.高频脉冲电流法:通过分析设备上的高频脉冲电流信息,识别局部放电的特征信号。
该方法可以准确判断局部放电的发生位置、程度和特征频率,但需要专业的信号处理技术。
2.波导方法:利用波导传感器测量设备内部的电场分布,以实现对局部放电的监测和定位。
该方法可以准确测量局部放电的高频电场信号,但设备的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安装和调试困难。
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与现场应用

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与现场应用摘要:GIS变电站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GIS内部存在绝缘缺陷会引起局部放电现象,长时放电会造成内部绝缘损坏导致设备停运,加强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尤为重要,主要检测局部放电产生的电磁波、声、光等现象,发现GIS设备内部绝缘潜伏性缺陷,对GIS设备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现场应用GIS由于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可靠性高、配置灵活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1]。
局部放电信号能够反映设备内部绝缘状态的信息,对局部放电带电检测的重要性日趋突出,基于此,本文对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与现场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讨。1、GIS局部放电特征当GIS设备内部绝缘缺陷产生局部放电现象时,沿着放电的通道会有很陡的脉冲电流产生,并向周围辐射瞬态电磁波,局部放电能够重要反映GIS绝缘缺陷。
现场大量的运行数据表明,GIS设备绝缘缺陷的种类主要有地电极故障缺陷、交界面缺陷、接触不良缺陷、气泡缺陷、绝缘子表面非金属污染物缺陷、固定金属颗粒缺陷、自由金属颗粒缺陷、金属突出物缺陷等[2-3]。
2、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手段目前,检测方法分为特高频法、超声波法、脉冲电流法、射频检测法、光测法、气相色谱法、红外热像法等方法[4]。
近年来特高频(UHF)和超声波法应用最为广泛,主要检测方法如下:1.1特高频法检测技术电力设备绝缘体中绝缘强度和击穿场强都很高,当局部放电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时,击穿过程很快,将产生很陡的脉冲电流,其上升时间小于1ns,并激发频率高达数GHz的电磁波,即特高频法检测的信号频段位于在300MHz—3GHz之间的电磁波频段[5]。
局部放电检测特高频(UHF)法基本原理是通过UHF传感器对GIS设备中局部放电时产生的特高频电磁波信号进行检测,从而获得局部放电的相关信息,可实现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定位以及缺陷类型识别等优点。
1.2超声波检测技术当GIS设备内部产生局部放电信号时,会产生冲击的振动及声音,超声波法通过在设备腔体外壁上安装超声波传感器来测量局部放电信号。
GIS局部放电带电测试方法探讨

GIS局部放电带电测试方法探讨摘要:在实际应用中GIS设备为有效发现各环节中的绝缘缺陷,在加工装配前到正常运行都需要做局部放电检测,局部放电是GIS诊断绝缘情况的重要方法,制造厂家及运行维护单位都十分关注其检测技术。
本文先对GIS常用局部放电测量方法中的传统检测法、化学检测法、光学检测法、相位门极控制法、有限时域差分法、超声波检测法和超高频检测法进行比较,并超声波检测法及故障判据进行分析,最后对GIS 局部放电的现场超声检测分析,验证GIS绝缘缺陷检测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GIS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测试超声波检测GIS设备即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Switchgear,简称GIS)近年来因为GIS设备具着运行可靠性高、维护周期长和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电气设备,并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GIS设备会因为发生局部放电造成绝缘损坏,造成GIS设备出现故障,而对设备局部放电检测是绝缘状态评定的重要方法。
通过局部放电检测能够有效发现运输、安装和运行过程中设备缺陷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排除。
1.GIS绝缘状况诊断手段在电力系统中,GIS绝缘状况采用传统的脉冲电流法检测,其技术比较成熟,能够估算放电量,但传统的脉冲电流法检测抗干扰能力比较差,进而影响到现场测试的精度;采用化学检测法虽然抗电磁干扰能力比较强,但断路器开断时产生的电弧分解气体、设备内部吸附剂和干燥剂对其的影响比较大,化学检测法的灵敏性也不理想;采用光学检测法测试时需要的传感器多,加大了成本,一般现场应用比较少;相位门极控制法和有限时域差分法还在研究阶段,现场不能提供成熟的仪器装置进行应用。
而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超声波法及超高频法,它们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和灵敏度高的优点[1]。
超高频法主要应用于设备长期连续的监测,厂家需要在设备制造时内置传感耦合器确保测试精度。
超声波测试法其设备使用简单便捷,只要对设备的逐点测量即可定位缺陷,是带电巡检以及短期的在线监测比较理想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及现场运用
发表时间:2017-12-01T11:02:50.19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作者:孙宁王兴海
[导读] 摘要: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简称GIS)作为一种结构紧凑、性能优良的高压电力设备,在电力系统中运用越来越广泛。
(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要: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简称GIS)作为一种结构紧凑、性能优良的高压电力设备,在电力系统中运用越来越广泛。
GIS内部绝缘结构主要为SF6气体绝缘,其在制造时出现的毛刺、安装运输时部件松动或接触不良引起电极电位浮动、运行中绝缘老化、以及各种情况下可能出现金属微粒等各种缺陷,都可能不同程度的导致GIS内部电场发生畸变,使得局部电场加强而产生局部放电(Partial Discharge,简称PD)。
关键词: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运用;分析
1导言
封闭式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具有占地面积小、可靠性高、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维护简单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由于设备结构复杂,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过程中可能存在GIS内部绝缘表面脏污、尖刺、自由粒子、固体绝缘内部缺陷等。
任由这些缺陷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发展将会导致严重事故。
另外,GIS具有封闭式的结构特性,故障后的检修需要较长的时间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2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
2.1特高频检测技术
运行GIS内部充有高压SF6气体,其绝缘强度和击穿场强都很高。
当局部放电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时,气体击穿过程很快,将产生很陡的脉冲电流,放电脉冲上升时间和持续时间都极短仅为几个纳秒,该脉冲信号在GIS腔体中传播时会引起电磁谐振,激发出频率高达数吉赫兹的电磁波信号。
根据研究表明,特高频电磁波在GIS中传播时,不仅以横向电磁波(TEM)形式传播,而且还会建立高次横向电波(TE)和横向磁波(TM)。
TEM波为非色散波,可以以任何频率在GIS中传播,但频率越高衰减越快。
TE和TM则不同,只有当信号频率高于截止频率时才能传播。
GIS的同轴结构相当于一个良好的波导,信号在其内部传播时衰减很小,在经过盆式绝缘子等非金属连接部位时,特高频电磁波信号会向外传播。
特高频法的原理就是根据局部放电所激发的电磁波的这些特性,利用特高频传感器来接收这些电磁波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GIS异常信号检测、缺陷类型分析和局部放电源定位。
特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现场抗低频干扰能力强的特点,适用于现场对GIS开展带电检测。
GIS特高频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传感器根据其使用位置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内置传感器和外置传感器两种。
常用的内置传感器主要有平板式和锥形传感器,内置传感器通常用于在线监测,其优点是检测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但其制作和安装成本高。
采用外置传感器检测,容易受到周围环境中放电信号的干扰,给缺陷判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并且对于无外露绝缘件的GIS无法开展特高频检测。
现场采用的特高频检测按其检测频带分为宽频检测和窄频检测,宽频检测频带一般在300 MHz到1 500 MHz,能够在足够宽的频率范围内检测局部放电信号,可以有效避免漏测真实的局部放电信号,但缺点是抗干扰能力较弱,容易将干扰信号误判为局部放电信号,譬如DMS公司的检测仪器采用的便是宽频带检测;窄频带检测频带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兆赫兹之间,采用窄频带检测对现场干扰抑制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容易造成对真实放电信号的漏测。
现场实际检测时一般采用宽带和窄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用宽带检测对GIS设备进行普测,当有异常信号时采用窄带检测进行进一步分析,譬如DMS公司宽频带检测仪器一般都配备有带通滤波器,可以根据现场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所需检测频带,达到滤除干扰的目的,国内厂家如华乘电气等特高频检测仪器也可以选择频带进行测量。
现场干扰的识别及抑制是特高频检测的重点也是难点,干扰往往也是造成对检测结果误判和漏判的最主要因素。
国内外学者对特高频抗干扰技术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但归其根本主要分为软件去噪和硬件去噪两种,软件去噪主要是采用信号频谱分析技术对信号频谱特征进行分析,提取特征信号;硬件去噪主要是采用改进检测仪器系统结构、合理设计电路以及采用带通滤波器的方法,现场检测时还有一种最常用和直接的去噪方法是采用屏蔽工具对GIS盆式绝缘子或检测仪器进行屏蔽。
为了达到最佳的检测效果一般多种抗干扰措施联合应用。
2.2超声波检测技术
GIS发生局部放电时分子间剧烈碰撞并在宏观上瞬间形成一种压力,产生冲击的振动或声波,以球面波的形式向外传播,频率在20~100 k 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超声波在SF6气体中以纵波的形式传播,并且衰减很大,而在带电导体、绝缘子和金属壳体等固体中传播的除纵波外还有横波,横波在固体中衰减较小。
由于超声波的波长较短、方向性较强,所以它的能量也较为集中。
超声波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就是通过放置在GIS壳体上的压敏传感器接收传播到壳体上的超声波信号,再通过对声信号的分析判断来诊断GIS内部是否发生了局部放电或异常振动缺陷,并实现对放电或异常振动缺陷进行定位。
超声波传感器按照使用方式主要可分为接触式传感器和非接触式传感器。
对于GIS带电检测一般应用较多的是接触式传感器,但现场实际检测中常采用非接触式传感器进行外部干扰识别及干扰源定位。
超声波传感器按照其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单端式和差分式,单端式传感器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带负载能力较强;差分式传感器可以有效抑制共模干扰,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目前现场常使用的AIA超声检测仪采用的便是差分式传感器。
近年来诸多学者开始研究的光纤技术是将超声波信号转化为光强信号,再通过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其优点是能应用于高电压、强电磁干扰的恶劣环境,且适合长距离信号传输。
目前国内外对光纤传感器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变压器类设备检测,对GIS设备应用研究较少,其实际应用到GIS带电检测现场还需要作深入研究。
3GIS局部放电源定位技术
GIS带电检测中现场常用的定位技术主要包括幅值定位、时差定位及平分面定位法。
其中平分面定位法主要用于干扰源的定位及排除。
幅值定位主要包括特高频幅值定位法、超声波幅值定位法。
超声波幅值定位精度较特高频法高,是由于特高频电磁波在GIS中传播时衰减较小,在较大范围内检测到的特高频信号幅值无明显变化,而超声波在GIS中传播时衰减很大,信号幅值随放电源距离迅速减小。
时差定位法和平分面定位法的核心都是根据不同信号在介质中传播的时延规律来进行定位的方法。
根据基准信号的不同,时差定位法又可以分为电电联合定位法、声声联合定位法及声电联合定位法,现场实际应用中根据是否能检测到声或电信号选择性的使用一种或多种定位方式。
4结论
章简要介绍了各种用于检测GIS局部放电检测的方法,分析了其优缺点,并采用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法和SF6气体分解产物测试法用
于某GIS变电站绝缘状态测试,测试的结果反映出该变电站目前的GIS设备绝缘状态良好。
参考文献:
[1]严玉婷,王亚舟,段绍辉,江健武.GIS局部放电带电测试原理研究及现场缺陷分析[J].电瓷避雷器,2012,03:51-56.
[2]李馨博,程昌奎,潘睿,杨小兵,赵博.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及现场运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4,35:15-16+22.
[3]刘嘉林,董明,安珊,杨兰均,邝石,张伟政.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带电检测及定位技术综述[J].绝缘材料,2015,08:1-7.
[4]魏翀,熊俊,杨森.GIS局部放电带电检测技术分析与现场应用[J].电气自动化,2016,02:106-108+114.
[5]简李清.GIS局部放电带电测试原理研究及现场缺陷分析[J].通讯世界,2016,1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