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主义的历史流变与当代表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19世纪40年代,青年黑格尔派成员把宗教看作德国落后的主要根源,因而竞相比赛谁批判宗教更为彻底。他们发现,上帝、神灵不仅存在于教堂之中,还隐蔽地存在于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把隐蔽在这些领域之中的所有形态的上帝、神灵揭穿,是推动思想进步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施蒂纳自以为赢得了这场批判宗教比赛的胜利。在1844年出版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他批评了当时如日中天的费尔巴哈,认为费尔巴哈用以替代“上帝”的“人”仍然是一个神。他把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神灵”都视为阻碍人的自我实现的障碍;而革除所有这些障碍之后呈现出的、每个人可以自由创造和伸张自己的局面就是他所谓的“无”。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形态的神灵都虚无化的“无”被施蒂纳赋予至高无上的地位。虚无主义由此进入马克思的批判视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用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仔细批评施蒂纳。在他们看来,这个排斥任何社会基础、任凭想象自由驰骋的“无”是个虚弱无力的东西,是十足的虚无;它实际上正是德国小资产阶级软弱无力的思想表现。
如果说最早思考虚无主义问题的德国思想家主要是以哲学理论的形式进行的,从雅各比、费希特、黑格尔、马克思、施蒂纳、尼采到海德格尔,都是哲学家,那么,第二个长期思考虚无主义问题的国家(俄国)所采取的形式却主要是文学,并且经常诉诸政治实践。在俄国,有一个跟马克思同年生、同年卒、都曾怀有文学梦、都曾想做各自国家著名大学哲学教授的思想家,他就是屠格涅夫。马克思的文学梦破碎了,屠格涅夫的文学梦成功了。19世纪60年代初,当马克思在伦敦艰辛地探索资本的逻辑时,富裕的屠格涅夫却在离伦敦不远的怀特岛海边度假。海滩散步的屠格涅夫突然想要撰写一部小说(后来出版命名为《父与子》),来探讨他新发现的一种“新人”身上体现出来的、令人忧虑的现象:不同于《罗亭》中的罗亭有理想但缺乏行动能力,也区别于《贵族之家》主角的拉夫列茨基既无理想也无行动能力,《父与子》的主角巴扎罗夫行动能力超强。但巴扎罗夫绝不懈怠的行动精神却伴随着一种激进的唯科学主义特质。在一味地追求西欧现代化,激进地贯彻西方启蒙文化的道路上,巴扎罗夫要把一切俄罗斯传统价值、传统秩序都荡除掉,把艺术、宗教全都否定掉,并由此才被俄国贵族巴威尔斥之为虚无主义者。虽然屠格涅夫说,他在这里表达的只是一种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身上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现象,即否定传统、通过激进贯彻科学主义而否定艺术、宗教和一切非科学价值,而虚无主义也只是“把它当作表述历史上既成事实的一个准确适宜的用语”,不是后来成为的那种告密和定罪的工具,但在俄国,“虚无主义”的内涵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具有了一系列复杂的意蕴。它超出了文学和思想的范围,介入政治领域,一度还与暗杀、革命等联系起来。
由于支撑传统价值体系的基础坍塌了,尼采提出了价值重估的口号。希望通过价值重估,建立一种新的、真正崇高、真正高贵和健康的价值。价值重估势必也会导致一种对过去的历史的激进否定,认为过去的历史是追求虚妄的价值的历史。价值重估也对应另一种历史重估:不断进步的观念是虚构的,必须被永恒轮回的观念所取代。价值虚无主义跟历史虚无主义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
虚无主义的历史流变与当代表现
近年来,关于“虚无主义”的谈论日渐增多。价值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现象。理想信念的失落,道德滑坡,对崇高的躲避、怀疑甚至嘲讽,作为价值虚无主义的表现引起更多人的忧虑。对历史传统的反叛,对正统观点的颠覆,以戏说来解构经典,用荒诞来替代正说,消解严肃和正统,作为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更引发了人们的热切关注。为什么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却生发了这类消解崇高、严肃和正统的虚无主义?作为现代性麻烦问题的虚无主义是如何在中国产生,何时进入中国,它的表现形式如何?如何应对?这都是当前中国理论界必须加以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施蒂纳这个否定一切神灵的“无”后来在尼采那里进一步浓缩为现代虚无主义的经典表达:上帝之死。尼采在1882年问世的《快乐的科学》一书第三卷中,首次喊出了“上帝已死”的警世之语。这个“上帝”不仅是指基督教的上帝,也指广义上的一切神灵。上帝已死意味着:通过传统方式塑造的“神”,都将在崇尚理性、科学、批判的现代启蒙文化中死去。这种传统方式就是,将一切现实的、感性的、经验的、形而下的存在视为非本质的、转瞬即逝的“现象”,而只有永恒的、躲避在现象背后的、形而上的存在才是真实的本质。崇高的、真善美的世界只能是形而上的本质世界。而且,随着现代哲学和科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拒斥,一切神圣、崇高的被否定是一种连根拔起的彻底否定,是一种根基的彻底坍塌,不是整个体系出现了一个小漏洞修补一下就了事的问题。由此,虚无主义就是指传统价值体系的坍塌,是指以前被认为很崇高、很神圣、很庄严的那些价值,在现代化、世俗化、启蒙文化的背景下,逐渐被认为是虚假的、根基成问题的东西。用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话来说,这就是“反对超感性价值,否定它们的存在,取消它们的一切有效性”的虚无主义问题。这种反对和否定“不再是借更高价值的名义来贬低生命,而是对更高价值本身的贬低。这种贬抑不再指生命具有虚无的价值,而是指价值的虚无,指更高价值本身的虚无”。②
现代虚无主义的诞生:从德国到俄国
虚无主义,自古有之。现代意义上的虚无主义起始于因外部压力急迫追求现代化的后发国家。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德国最早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虚无主义。面对英国、荷兰、法国现代化的成功,当时处于封建邦国林立状态的落后的德国,承受着尽快现代化的较大压力。新的启蒙文化的引进,现代化工程的行将启动,使传统社会秩序、文化、价值受到很大冲击,遭受质疑,引发坚守这种秩序、文化、价值的人们的深深忧虑。虚无主义就诞生在这种忧虑之中,是这种忧虑的思想表现。1799年,持保守主义立场的哲学家、文学家雅各比,在致哲学家费希特的信中,第一次使用了现代意义上的“虚无主义”(Nihilismus)一词。雅各比表达的是这样的担忧:像康德、费希特那样不遗余力地推崇启蒙,用理性精神来质疑一切,必然会把人们心目中那些崇高、神圣的价值消解掉,使人们的内心日益空虚,驱使传统的价值王国面临坍塌。就像恩格斯分析启蒙运动的社会效应时所说的:“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性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到现在为止,世界所遵循的只是一些成见;过去的一切只值得怜悯和鄙视。”①
如果说最早思考虚无主义问题的德国思想家主要是以哲学理论的形式进行的,从雅各比、费希特、黑格尔、马克思、施蒂纳、尼采到海德格尔,都是哲学家,那么,第二个长期思考虚无主义问题的国家(俄国)所采取的形式却主要是文学,并且经常诉诸政治实践。在俄国,有一个跟马克思同年生、同年卒、都曾怀有文学梦、都曾想做各自国家著名大学哲学教授的思想家,他就是屠格涅夫。马克思的文学梦破碎了,屠格涅夫的文学梦成功了。19世纪60年代初,当马克思在伦敦艰辛地探索资本的逻辑时,富裕的屠格涅夫却在离伦敦不远的怀特岛海边度假。海滩散步的屠格涅夫突然想要撰写一部小说(后来出版命名为《父与子》),来探讨他新发现的一种“新人”身上体现出来的、令人忧虑的现象:不同于《罗亭》中的罗亭有理想但缺乏行动能力,也区别于《贵族之家》主角的拉夫列茨基既无理想也无行动能力,《父与子》的主角巴扎罗夫行动能力超强。但巴扎罗夫绝不懈怠的行动精神却伴随着一种激进的唯科学主义特质。在一味地追求西欧现代化,激进地贯彻西方启蒙文化的道路上,巴扎罗夫要把一切俄罗斯传统价值、传统秩序都荡除掉,把艺术、宗教全都否定掉,并由此才被俄国贵族巴威尔斥之为虚无主义者。虽然屠格涅夫说,他在这里表达的只是一种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身上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现象,即否定传统、通过激进贯彻科学主义而否定艺术、宗教和一切非科学价值,而虚无主义也只是“把它当作表述历史上既成事实的一个准确适宜的用语”,不是后来成为的那种告密和定罪的工具,但在俄国,“虚无主义”的内涵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具有了一系列复杂的意蕴。它超出了文学和思想的范围,介入政治领域,一度还与暗杀、革命等联系起来。
由于支撑传统价值体系的基础坍塌了,尼采提出了价值重估的口号。希望通过价值重估,建立一种新的、真正崇高、真正高贵和健康的价值。价值重估势必也会导致一种对过去的历史的激进否定,认为过去的历史是追求虚妄的价值的历史。价值重估也对应另一种历史重估:不断进步的观念是虚构的,必须被永恒轮回的观念所取代。价值虚无主义跟历史虚无主义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
虚无主义的历史流变与当代表现
近年来,关于“虚无主义”的谈论日渐增多。价值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现象。理想信念的失落,道德滑坡,对崇高的躲避、怀疑甚至嘲讽,作为价值虚无主义的表现引起更多人的忧虑。对历史传统的反叛,对正统观点的颠覆,以戏说来解构经典,用荒诞来替代正说,消解严肃和正统,作为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更引发了人们的热切关注。为什么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却生发了这类消解崇高、严肃和正统的虚无主义?作为现代性麻烦问题的虚无主义是如何在中国产生,何时进入中国,它的表现形式如何?如何应对?这都是当前中国理论界必须加以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施蒂纳这个否定一切神灵的“无”后来在尼采那里进一步浓缩为现代虚无主义的经典表达:上帝之死。尼采在1882年问世的《快乐的科学》一书第三卷中,首次喊出了“上帝已死”的警世之语。这个“上帝”不仅是指基督教的上帝,也指广义上的一切神灵。上帝已死意味着:通过传统方式塑造的“神”,都将在崇尚理性、科学、批判的现代启蒙文化中死去。这种传统方式就是,将一切现实的、感性的、经验的、形而下的存在视为非本质的、转瞬即逝的“现象”,而只有永恒的、躲避在现象背后的、形而上的存在才是真实的本质。崇高的、真善美的世界只能是形而上的本质世界。而且,随着现代哲学和科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拒斥,一切神圣、崇高的被否定是一种连根拔起的彻底否定,是一种根基的彻底坍塌,不是整个体系出现了一个小漏洞修补一下就了事的问题。由此,虚无主义就是指传统价值体系的坍塌,是指以前被认为很崇高、很神圣、很庄严的那些价值,在现代化、世俗化、启蒙文化的背景下,逐渐被认为是虚假的、根基成问题的东西。用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话来说,这就是“反对超感性价值,否定它们的存在,取消它们的一切有效性”的虚无主义问题。这种反对和否定“不再是借更高价值的名义来贬低生命,而是对更高价值本身的贬低。这种贬抑不再指生命具有虚无的价值,而是指价值的虚无,指更高价值本身的虚无”。②
现代虚无主义的诞生:从德国到俄国
虚无主义,自古有之。现代意义上的虚无主义起始于因外部压力急迫追求现代化的后发国家。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德国最早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虚无主义。面对英国、荷兰、法国现代化的成功,当时处于封建邦国林立状态的落后的德国,承受着尽快现代化的较大压力。新的启蒙文化的引进,现代化工程的行将启动,使传统社会秩序、文化、价值受到很大冲击,遭受质疑,引发坚守这种秩序、文化、价值的人们的深深忧虑。虚无主义就诞生在这种忧虑之中,是这种忧虑的思想表现。1799年,持保守主义立场的哲学家、文学家雅各比,在致哲学家费希特的信中,第一次使用了现代意义上的“虚无主义”(Nihilismus)一词。雅各比表达的是这样的担忧:像康德、费希特那样不遗余力地推崇启蒙,用理性精神来质疑一切,必然会把人们心目中那些崇高、神圣的价值消解掉,使人们的内心日益空虚,驱使传统的价值王国面临坍塌。就像恩格斯分析启蒙运动的社会效应时所说的:“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作不合理性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到现在为止,世界所遵循的只是一些成见;过去的一切只值得怜悯和鄙视。”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