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教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是知识教育基础上的更高要求。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一、具备创新理念,营造创新课堂,培养创新意识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理念,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这个环境里,不再是师讲生听,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教学中注意发现学生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的思想,并给予及时的鼓励。即使是错误的想法,也不能因为不合常规而任意抹煞。要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讲课提出异议,允许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对学生的异议要表扬,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追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激发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因为好奇,学生才会有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
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如果没有这种好奇心理作用的推动,创造性思维也无从产生。例如,学习“溶液的酸碱性”时,首先提出酸溶液pH7,那么NaCl、NH4Cl、Na2CO3这些盐类物质水溶液的pH 是多少呢?也许学生马上就会回答,但通过实验后,学生会感到很诧异,为什么实验结论与自己的想法不一样,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3.关注全体、面向全体,巧设问题
我们的教学不是对某个学生,或某几个学生的,而是对于全体学生的,所以,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开展分层次教学,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不同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生动活泼地学习。这就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设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
艺术呢?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不能与结论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
二、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要创新就是要有新的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创新就要给学生造就一双“慧眼”,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端正的观察态度。无论观察什么都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
2.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程序,学会全面系统且有主次地观察,提高观察效率。
3.注重实验的观察。实验过程的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渠道。
4.开阔视野,扩大观察范围。
5.写好观察记录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是创新之本。化学家的发明成果大多都出自实验室。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事物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实验的真实、形象、生动极易唤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其中蕴涵极其活跃的、能激活学生的猜想和求知欲的因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因此、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要适当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补充、改进、创新。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对于难度大、探索性较强的实验,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与学生共同设计。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四、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每堂课都要进行各种总结,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了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如:复习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几种气体的性质、制取、收集方法时,充分利用优等生的资源,挖掘他们的潜能,请他们上台当小老师,进行归纳、串讲。学生能举一反三借助知识迁移探
索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如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因为它能溶于水。加热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可以选择和制取氧气相似的装置。他们不但会分析题意,还能综合小结全章的知识脉络。充分发挥优等生的资源,以优导差,以差激优,才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团结协作、师生互动的课堂机制。
总之,创新教育是当今社会素质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能受益终身。同时让教师的劳动闪现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是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努力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