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民族文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
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无论政治、军 事、哲学、经济、史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 个领域,都拥有众多具有深远影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完善的文化成就,这就是礼乐文 化,周礼非常繁缛,据《周礼》有吉、凶、军、宾、 嘉五礼,乐在西周很重视,有专门职官管理,金文中 也记有乐官。周代乐舞如《大武》为周武王克商所作。 周代的已有比较完善教育制度,如“礼”、“乐”、 “射”、“御”、“书”、“数”六艺就是周代贵族 的文化教育内容。
在阶级社会里,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剥削阶级的与 被剥削阶级的两种文化,反映着两个对立阶级的利益、 思想和世界观。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民族文化是具有社会主义内容和
民族形式的新文化。
中国的民族
汉族、蒙古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藏族、苗族、
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 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僳僳族、 佤族、畲族、拉祜族、水族、东乡族、纳西族、景颇 族、柯尔克孜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仡佬族、 羌族、锡伯族、布朗族、撒拉族、毛南族、阿昌族、 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 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基诺族、 高山族、塔塔尔族、独龙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 巴族、珞巴族。
《蒙古秘史》、《蒙古黄金史》、《蒙古源流》被称
为蒙古族的三大历史巨著,其中《蒙古秘史》被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英雄史诗 《江格尔》是中国的三大史诗之一。[3]
文化
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有狼、鹿、熊、牦牛、鹰、天鹅、
树木等等。《蒙古秘史》开篇第一句话这样写道:成 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和妻子 豁埃马兰勒,即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狼和鹿。
此外,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蒙古民族也崇拜龙,还
有的部族有树木图腾崇拜、牦牛图腾崇拜等等。各种 图腾神话反映了蒙古民族特点及与北方各民族、特别 是阿尔泰语系各民族神话的许多共通之处,体现出他 们之间相互交融的密切联系。[
狼图腾
蒙古民族的狼图腾最早只是古代乞颜部落孛儿只斤氏的图腾,这在《蒙古秘 史》和《蒙古源流》中都有记载。经过数百年的演绎,狼图腾被人们当成了 整个蒙古民族的图腾。[16]
鹿图腾
蒙古萨满认为鹿能显灵,可以驱魔镇邪。内蒙古巴尔虎、察哈尔、科尔沁等 地区萨满巫师所戴的帽子都用铁皮制成鹿角加以装饰,所用的青铜镜和法鼓 也都刻画着鹿的形象,说明蒙古先民、特别是森林狩猎民曾以鹿为图腾神灵。
[16]
鹰图腾 科尔沁右翼杜尔伯特乌尔图那苏贝是成吉思汗弟弟哈萨尔的第二十七世孙, 他们的氏族自称是鹰氏族,各代的长子、长孙都以各种鹰来命名。[16] 据《蒙古秘史》中记载,成吉思汗10世祖的小儿子孛端察儿蒙合黑,被4个哥 哥抛弃后,走投无路时曾靠一只鹰捕猎维生,他的后人孛儿只斤氏就把鹰视 为救命恩人,当作保护神敬奉起来。而铁木真在称汗之前,曾被他的“安达” (兄弟般的挚友)札木合所陷害,也是一只猎鹰救了他。[16] 蒙古萨满传统认为,海东青是天的神鸟使者,它受命降到人间和部落头领成
蒙古族
蒙古族(西里尔字母:Монгол үндэстэн),是主要
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 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 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鄂温克族和土族也 有时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分支。[1]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
中国最早的经典如《周易》、《尚书》、《诗经》、 《周礼》、《乐经》(已佚)、《春秋》都产生这个 时期,以及春秋时期的诸子学说等。至汉武帝时(前 141~前87在位)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于是以孔子、孟子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统 治汉族古代思想与文化近2000年,同时,程度不同地 影响着其他少数民族,甚至影响到中国相邻的国家。 在古代军事理论方面,早在春秋末就有军事名著《孙 子兵法》问世。西汉初年整理出182家兵法,特别是宋 朝以来一直作为武学必读的《武经七书》,集中了古 代军事著作的精华。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
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 化。
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
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 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 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
《蒙古秘史》开篇明确写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 赤那(苍色狼)和妻子豁埃马兰勒(白色的鹿)一同过腾汲思海来至斡难河源 头的不儿罕山前住下,生子名巴塔赤罕”。反映了唐代末期,两个以狼、鹿 为图腾的蒙古部落姻族从额尔古纳河西迁的重要史实。而《国语·周语》记载: “穆天子西狩犬戎,获其五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史学家翦伯赞考证: “白狼白鹿是当时的氏族”。[16] 《蒙古源流》记载,成吉思汗在围猎中特降旨对“郭斡玛喇勒”(草黄母鹿) 和“布尔特克沁绰诺”(苍色狼)这两种野兽放生,可见是作为神兽加以爱 护的。《多桑蒙古史》记载,窝阔台将一头狼放生希望为自己增寿,不想狼 却遭“猎犬群起啮杀之”。窝阔台当时就觉得这是个不祥之兆。果然,他不 久就去世了。[16]
文化
回族服饰是回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回族服饰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绚
烂多彩、积淀丰厚的宝库。回族服饰的发展变化及多种形态,潜移默 化地受到时代、地域以及周边兄弟民族习惯等影响,但在根本上或者 说整体上,是受到伊斯兰文化对回回民族形成的深厚影响。人类服装 史权威、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布兰奇·佩尼曾深有感慨的表示:“对服 装历史的研究,可以说,等于从事一项探险活动,它涉及的领域很广 ,而且饶着有兴趣。”由于回族服饰是半随着发展的节奏,就可以帮 助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回族历史发展的主脉。回族服饰的研究没有局限 在衣饰、头饰等直观服饰的层面上,而是拓展视野,把回族的鞋饰、 佩饰、婚礼与丧葬服饰、舞台表演服饰及学生样服都收纳到考察范围 之内,从而丰富了回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内容。各民族服饰这所以千姿 百态,除了受到地域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变革的牵动,还由于各民族具 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 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 而居”的游牧生活,尽管这种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被 弱化,但仍然被视作蒙古族的标志。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而且音乐、舞蹈
也在艺术上居于相对显赫的地位[2] 。
壮族与贵州的布依族、越南的岱依族、侬族、热依族的
语言文化基本一致,同根同源。2011年1月24日至29日, 在央视第七频道播出12集壮族文化系列片《丽哉勐僚》 ,从各个领域全面地解读了壮族文化。
分布
壮族主要聚居在我国的南方,范围东起广东连山壮族瑶族
自治县,西至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黔东南 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是 壮族的主要分布区,共有1420.71万人,占壮族总人口的 87.81%,主要聚居于南宁市、崇左市、百色市、河池市、 柳州市、来宾市、贵港市、防城港市等地,全区均有分布 。分布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有98.1万人,散居在 云南其他地区的有12.9万人;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有4.2万人,另有4000余人居住在与连山毗邻的怀集县下帅 壮族瑶族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有1.6万 人;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有5000余人。壮族居住地基本 上连接成一片,大部分聚居,也有相当一部分和汉、瑶、 苗、侗、仫佬、毛南、水等族杂居。[3]
汉族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
裔,炎黄子孙。[1] “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 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 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2]
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诸多方
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 绩。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
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 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 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分布
汉族在中国分布的特点是东密西疏,据1990年的
统计,中国10.39亿汉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91.92%,其中汉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江 苏、浙江分别为99.77%、99.49%,而新疆、西藏 则分别为37.58%和2.05%。[
捕捉熊以后,分吃熊头肉,似是古代原始人“图腾圣餐”
习俗的遗留。在原始人看来,用图腾的血和肉作为圣餐, 更能巩固他们与图腾的亲密关系,重新获得图腾的灵威。
[
回族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
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 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 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 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 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 的民族——回族。主要节日:回族有三大节日:开斋 节(大尔迪)、宰牲节(小尔迪)、圣纪节,所有节 日都与其他穆斯林保持高度一致有着密切的联系。[
的表现形式。如历史、文学(包括口头文学)、历法、 医药、科学技术等,都是用一定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宗教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对精神文化的其他方面起
着不同的作用。在早期的阶级社会中,宗教对文化的 影响很大,波及人们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随着社会 的发展,宗教在民族文化中的影响逐渐减弱。
民族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治、经济的反映,
婚,生下一个美丽的女孩,把她培养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渥都根”(女巫 师)。而布里亚特的萨满神话传说中,男萨满的最早化身也与鹰有血缘关系。
熊图腾
布里亚特和达尔哈特人常称熊为祖先、神圣的,称呼熊 “斡拖葛”,意思是长者、老人,他们认为人是从熊变 来的,并直呼熊为祖父、父亲、祖先,这正是人们把熊
看成与自己有血缘亲属关系的表现,所以才用相应的亲 属称谓称呼它们,像亲属一样对待它们。达尔哈特人在 猎熊时遵循一套非常特殊的习俗和礼仪,如公熊四季均 可捕猎,母熊则不然,要等到它生养了小熊,春天走出 洞穴之后才开始捕猎等等。[16]
壮族
壮族(旧称僮,壮文:Bouxraeuz 英文:Bourau 越南文 :Tày-Nùng),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东南部、广东西北部和贵州南部
。壮族先人在中国古代曾先后称为獠蛮、俚蛮、溪峒蛮 、乌浒蛮等。宋代始为“獠”、“撞”、“僮”、“仲 ”,明清有称为僮人、良人、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前写作“獞”,是壮语Cuengh的音译。1949年后改“ 獞”为“僮”,1965年又改“僮”为“壮”。
节日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 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 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2]
汉族传统节日,主要有腊祭、祭灶、春节、元宵节、
社日、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 重阳节等。在诸节日中,以春节最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