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数据背景下的课堂革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大数据背景下的课堂革命

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是由互联网催生的“教育新宠”,校园“三课”——课堂、课程、课

本将实现“网络变身”,课本变身为网络资源,课程变身为慕课,校园教室变身为翻转课堂,

再进一步,就是学校教育变身为“互联网+教育”。“互联网+”背景下的政策和任务驱动可能促

使教育行政部门更加偏重互联网教育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向课堂教育渗透。值得注意的是,“变身”不等于“替代”,学校和网络是差别迥异的场域,需要认真审视两个场域对教师、学生以及

教学互动的影响,在对比权衡的基础上慎重取舍。本文再次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这三

个不同层面的论题并置,是因为它们与课堂教学发生的关联,并或多或少在改变着现有教学

生态。

二、两个课堂:网络课堂与学校课堂

慕课的优势是由互联网的特性(开放性、参与性、渗透性)所赋予的,慕课对课堂教育

带来一定挑战,但不能取代课堂教学。就目前来看,基于学校课堂的全日制教育仍是我国公

民教育的主要渠道,其课程具有较强的学科性和体系化,有一套完整的教育管理体系。但是

应该看到,慕课的出现打破了教师——学生二元教育生态,以慕课为主要标志的网络教育平

台已经迅速成为教育生态中新的独立主体。多元的教育生态需要探索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校教育应充分认识这一变化,开掘慕课的资源优势,适当纳入课堂教

学与管理体系,丰富课程内涵,优化教学模式。

三、两类教学:常规教学还是翻转课堂教学

常规课堂与翻转课堂的主要区别不在于“教”与“学”的孰先孰后,而是孰显孰隐。常规课

堂中,“教”是显性的,“学”是隐性的;翻转课堂中,“学”是显性的,“教”是隐性的。另外,交

互性被认为是翻转课堂的一大特色和优势,而常规课堂教学也存在交互性,学生发言、提问、上黑板做练习、做演示……都是穿插于讲授之中的师生互动。相比较而言,翻转课堂的课上环节是更高层面的师生、生生互动,学生高度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则答疑解惑启发思维。从这

个意义上说,翻转课堂的主要价值在于问题导向的知识生成价值,即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

经过互动探讨,加深知识理解,产生“新质”。

互联网催生了“网络三课”——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更多、更新颖的教育资源、教育

平台和教育模式一定还会出现。如果把教育领域比作一个巨大的秀场,那么借力于“互联网+”,在传统教育的“校园秀场”外,“网络秀场”蓬勃发展,“校园”与“网络”教育的互动还有望形成更

值得期待的“校——网创生秀场”。因此,要使“互联网+”真正成为教育发展与创新的新引擎,

必须发挥“校园秀场”和“网络秀场”的各自优势,并在融合共赢上多下功夫。对于“互联网+”背

景下的课堂教学,一方面,要以开放姿态面对“互联网+”,借由网络引擎注入新的生机;另一

方面,要稳固价值坚守,警惕“技术至上”和“行政律令至上”,不能违背教育规律,不能无视

现实条件。课堂教学的开放与坚守,都应服务于教育的根本目标——促进人的发展与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