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电除颤PPT课件
《电除颤课件》ppt课件
![《电除颤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d8be8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8.png)
“生存链”
*
Sds绝对是假的
电除颤的时机是治疗室颤的决定因素,每延迟一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在心脏骤停发生一分钟内进行除颤,患者存活率达90%,三分钟内除颤,70~80%恢复心跳,而五分钟后,则下降到50%左右,第七分钟约30%,9~11分钟后约10%,超过12分钟,则只有2~5%。
*
*
除颤仪操作方法 体位:平卧位 电击板的准备 涂导电糊或包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 电击板的位置 左右位:标有Apex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左侧锁骨中 线第4—5肋间(剑突水平)。另一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右侧锁骨中线第2—3肋间。 前后位:胸骨除颤电极板放在左肩胛下区,心尖除颤电极板置于左乳头下(左腋前线第5~6肋间)
*
电复律 类型
心律失常 类型
单相波能量 (焦耳)
双向波能量 (焦耳)
同步
房颤
200
120—200
房扑 阵发性室上速
50-100
50-100
单型性室速
100
100
非同步
多型性室速
360
150-200
室颤和室扑
360
150-200
除颤能量的选择
*
做好心电监护,明确除颤指征
*
职业规范行为
备齐用物
病员准备
*
除颤器释放的电流应是能够终止室颤的最低能量!!
*
*
部位:右锁骨中线 第二肋下和心尖部; 操作者及周围人避免 接触床单位;电极板 与皮肤密切接触,保 证导电良好
*
(1)洋地黄过量所致的心律失常:洋地黄可以使直 流电所致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域值下降,电击后 可引起心室纤颤等严重的心律失常。 (2)严重低钾血:可使室颤阈值降低。 (3)房颤、房扑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5)近期有栓塞史:电击后可能有栓子脱落形成血 栓。 (6)已用大量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者:电击后可 影响正常心律的恢复。
心脏电复律和除颤PPT课件
![心脏电复律和除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99a87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0.png)
患者准备
1.向病人解释复律过程 取得同意并签字
2.测量血电解质水平,特别是血钾浓度 ECG 地戈辛血浆浓度和凝血酶原时间 如果没有地戈辛过量或中毒的证据,不必 停药
3.纠正电解质机酸碱失衡 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可 影响电复律效果 有时可导致电复律失败 甚至引起 更严重的心律失常
前后位:一个电极放在背部左肩胛下,另一 个放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
8.按下充电开关,当增至所需值时,松开开 关,停止充电。操作者双臂伸直,用力固定 电极板紧贴皮肤,使自己身体离开床缘
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进行放电(每只电极 板施以12kg的压力)此时患者身体和四肢抽 动一下
任何人 金属等其他导电物质切不可接触病人 及床沿
4.静脉缓慢注射安定10-20mg,嘱患者报数 直至其眼睫毛反射消失
5.将电极板均匀涂满导电糊垫4-6层湿盐水 纱布
6.选择同步或非同步按钮,选择电功率开关
7.将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和尖部。两电极板之 间至少相距10mc
位置
标准位:一个电极放在右前臂锁骨下,靠近 但不与锁骨重叠。第二个放在心尖
9.放电后立即移去电极,听诊并记录心电图 如未能转复可再次电击如转复为窦性心律, 应立即测血压听心律记录心电图与术前对照 观察有无ST段抬高及T波变化连续监护8h致 病情稳定
10.除颤完结,整理用物,擦净病人皮肤,穿 衣盖被,安慰病人,观察有无合并症发生
地线) 导电糊(盐水纱布) 电极膜 听诊 器 治疗车
1.患者仰卧于硬木板床上,空腹,并术前排 便
有义齿者取下,开通静脉输液通道,给予氧 气吸入,常规测血压,做心电图
2.接地线,电源线,打开电源开关,并即将 选择开关旋至NO处
2024版年电除颤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年电除颤技术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eab02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9.png)
•电除颤技术概述•电除颤设备介绍•电除颤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目录•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培训与考核要求电除颤定义与原理电除颤定义工作原理早期发展技术改进现状030201发展历程及现状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室颤、无脉性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患者。
禁忌症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引起的心律失常;心脏明显扩大、严重心功能不全者;有房颤病史且未用药物控制者;已明确为心脏骤停但无法实施心肺复苏者。
选择除颤模式与能量准备工作安放电极板观察效果实施除颤操作流程简介设备类型及特点手动除颤器01自动体外除颤器(AED)02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03操作界面与功能操作前需进行设备自检,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操作者需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设备具有多重安全防护措施,如自动放电保护、电极板误触保护等。
安全防护措施010204维护保养方法定期检查设备外观及附件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按照厂家要求定期进行设备校准,确保除颤能量准确。
清洁设备时,应使用柔软的干布擦拭,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
设备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03患者评估与准备工作01020304电极片放置位置选择原则前侧位放置时,胸骨电极片应放在右锁骨下方,心尖电充电能量设置依据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原因01020304皮肤灼伤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呼吸抑制预防措施建议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确保电极板与皮肤良好接触密切监测心电图和生命体征合理使用镇静药物皮肤灼伤处理心律失常处理心肌损伤处理呼吸抑制处理处理方法指导患者教育内容告知患者除颤的目的和重要性提醒患者注意皮肤保护A B C D指导患者配合除颤操作告知患者及家属后续治疗措施成功案例展示案例二案例一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救治。
电除颤技术准确识别并有效终止了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患者生命。
案例三失败案例剖析失败原因一失败原因二失败原因三实践经验总结团队协作操作要点设备维护患者评估在操作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除颤方案。
电除颤术课件PPT课件
![电除颤术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07b03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05.png)
观察患者反应
术后护理
在电除颤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处理。
电除颤术后应继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生 命体征,观察是否有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出 现,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04 电除颤术的临床应用与案 例分析
应用场景
心搏骤停
电除颤术是心搏骤停患者抢救的 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室颤和室
性心动过速患者。
01
02
03
评估病情
确认患者是否需要进行电 除颤术,评估其生命体征 和心电图表现。
稳定体位
确保患者平躺,保持安静, 避免移动。
去除金属物品
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 如首饰、手表等。
操作步骤
连接心电监护仪
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连接 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心电图
。
充电
按除颤仪上的充电按钮,将电 能储存到电容器中。
制定统一的电除颤术培训标准和考核标准,提高培训质量。
模拟训练
利用模拟训练设备,提高医务人员的电除颤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 能力。
公众教育
加强公众对电除颤术的认知和了解,提高公众在紧急情况下的自 救和互救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操作不规范
在电除颤术操作过程中,未能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导致除颤失败或对患者造成损伤。
05 电除颤术的未来发展与研 究方向
技术改进与创新
创新除颤技术
研究开发更高效、更安全的除颤技术,如无创除颤、无线除颤等。
智能化除颤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除颤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提高救治成功率。
新型除颤器设计
研究设计更轻便、易携带、操作简单的除颤器,提高现场救治能力。
电除颤PPTppt课件
![电除颤PPT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b4b6c0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8.png)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技术创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电除颤设备将更加智能化、便携化,提高 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性。
适应症拓展
未来电除颤的适应症可能会进一步拓展,覆盖更多类型的心律失常患 者。
远程医疗应用
结合互联网和远程医疗技术,电除颤的操作指导和监控可能实现远程 化,为患者提供更加及时、便捷的救治服务。
01
需要医护人员手动控制电流输出,操作相对复杂,但灵活性高。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02
可自动识别患者心律并选择合适的电击能量,易于操作,适合
非专业人员使用。
穿戴式除颤器
03
可长时间穿戴在患者身上,实时监测心律并提供必要时的电击
治疗,方便患者移动。
设备结构组成及功能
01
02
03
电极片
用于贴在患者胸部,传递电击 能量。
电除颤原理及适应症
原理
利用高能电脉冲通过胸壁或直接作用于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在瞬间同时 除极,打断导致心律失常的折返环路或消除异位兴奋灶,从而使自律性最高的 窦房结恢复其主导地位。
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无脉性室速等。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禁忌症:包括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 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伴高度或完全
电流发生器
产生电击所需的电流。
控制面板
显示设备状态和操作指南,供 医护人员参考。
04
电池
为设备提供电能。
操作步骤与规范
2. 贴电极片
将电极片贴在患者 胸部正确位置。
4. 充电并放电
如需电击治疗,按 照设备提示进行充 电并放电。
1. 开机自检
确保设备处于正常 工作状态。
3. 分析心律
2024年《电除颤技术》ppt课件
![2024年《电除颤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8ffbe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d.png)
现状
目前,电除颤技术已经成为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的常规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医院、急救中心、公共场所等,有效提高 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2024/2/28
5
适应症与禁忌症
2024/2/28
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心脏骤停、心室颤动 的抢救治疗,以及持续性室性心 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 心律失常的转复治疗。
禁忌症
严格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对不合格者进行再培训,直至达到考核要求。
2024/2/28
26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
2024/2/28
改进方向
针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 效果和质量。
目标
通过持续改进,使电除颤技术培训更 加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医护人员救 治能力和水平。
确保除颤器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电极板完好无损 。
3
患者准备
去除患者身上金属物品,解开紧身衣物,保持皮 肤干燥。
2024/2/28
14
电极片放置位置选择原则
标准位置
一个电极板置于胸骨右侧锁骨下方,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左乳头外 侧腋中线上。
前后位放置
一个电极板置于背部肩胛下区,另一个电极板置于胸骨左缘第3-4 肋间水平。
17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2024/2/28
18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
皮肤灼伤
由于电极板与皮肤接触不良或 除颤能量过高,可能导致皮肤
灼伤。
2024/2/28
心律失常
电除颤后可能出现各种心律失 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 动等。
心肌损伤
高能量电除颤可能导致心肌损 伤,表现为心肌酶升高和心电 图改变。
污渍和锈蚀。
《电除颤和心脏起搏》课件
![《电除颤和心脏起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74270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4.png)
电除颤和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对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室性 心动过速、室颤等导致的心脏骤 停患者,电除颤和心脏起搏是重 要的抢救措施。
禁忌症
对于存在心脏结构异常、电解质 紊乱、心肌梗死等情况的患者, 应谨慎使用电除颤和心脏起搏, 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
临床应用案例
案例一
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因室性心动 过速导致心脏骤停,经过电除颤和心 脏起搏治疗后,成功恢复心律并脱离 危险。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心电图进行分 析,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和 漏诊。
研究方向与热点问题
新型除颤技术的研究
研究更快速、更有效的除颤技术,减少患者死亡率。
心脏起搏与神经调节
研究心脏起搏与神经调节之间的关系,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个体化治疗的研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搏器与导线连接。
在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对起搏器 进行测试和调整,以确保其正常
工作。
注意事项
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应避免接触高磁场和高压环境,以免干扰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接受起搏器的检查和维护。
在植入起搏器后,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以免对起搏器造成损伤。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当心脏的自身心律低于设定的最低值 时,起搏器会自动发放电脉冲,刺激 心脏收缩,从而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
起搏器通常被植入在胸部的皮下组织 中,并通过导线连接到心脏的特定部 位。
操作方法
在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时, 医生会在患者的胸部切开一个小 口,然后在皮下组织中创建一个
电除颤课件ppt模板
![电除颤课件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d4831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8c.png)
电除颤与药物除颤的比较
电除颤的原理
电除颤利用电能在心脏内部产生电击,使心脏恢复 正常心律。
药物除颤的原理
药物除颤通过注射药物改变心脏的电性质,帮助恢 复正常心律。
02 电除颤的应用
电除颤在临床上的应用
治疗室颤
电除颤可以有效地治疗室颤, 这是一种导致心脏骤停的严重
心律失常。
紧急救援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电除颤 可以作为紧急救援措施,挽救
在使用电除颤之前,确保仪器正常工
作,没有损坏或故障。
03
避免电击回流
确保电源和除颤器正确连接,避免电
流回流对身体造成伤害。 02
电除颤的疗效与副作用
电除颤的疗效
01
电除颤可以快速有效地恢复正常心律,
挽救患者生命。
电除颤的副作用
02
电除颤可能导致皮肤灼伤、心律失常等
副作用。
05
电除颤的发展趋 势
电除颤技术的研究进展
操作步骤
02 将电极片按照指示放在患者正确的位置上,打开除颤器,选择合适的能量水平,进行电击除颤
后续处理
03 观察患者反应,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到来
04
电除颤的注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项
电除颤的安全问题
电极片放置位置
电极片应放在正确的心脏位置,避免
与皮肤接触不良或放置在金属物品上。 01
操作前检查仪器
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电 除颤可能会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精准识别和智 能化操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适应不同场景的 需求 未来电除颤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不同应用场景 的需求,比如家庭、救护车、医院等场景的需求, 开发出更加适合不同场景的电除颤设备和技术。
最新心肺复苏电除颤PPT课件
![最新心肺复苏电除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e26a6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d.png)
7/26/2024
Standard: immediate defibrillation CPR first: CPR within the first 3 mins
早期行CPR并不能改善生存率和预后。
L. Wik, et al. JAMA. 289, 1389-1395 (2003).
肌损害
150J的双相波对心肌的损害最小。
26
Walcott GP, et al. Prehosp Emerg Care. 2010;14:62–70.
与150J双相波相比,360J单相波不会引起更多心脏损伤。 27
Walcott GP,et al.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2010; 14: 62-70.
除颤-电极位置?
•三个位置 (前-侧位效果最 佳,其次为前后位及心尖- 后位) •避开植入装置
默认电 极:前-侧
位
12
Kirchhof P, et al. Lancet 2002; 360: 1275-1279.
Recommendation
It is reasonable to place paddles/pads on the exposed
Recommendation
It is reasonable to start at a selected energy level of 150 J to 200J for a BTE
waveform for defibrillation of pulseless VT/VF cardiac arrest. There is insufficient evidence to determine the initial energy levels for any other biphasic waveform. Although evidence is limited, because of the lower total shock success for monophasic defibrillation, initial and subsequent shocks using this waveform should be at 360 J.
2024版电除颤术课件
![2024版电除颤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adc18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f.png)
电除颤术课件•电除颤术基本概念与原理•电除颤设备介绍及使用方法•患者评估与准备工作•电除颤操作步骤与技巧•复苏后处理及效果评价•培训演练与考核要求电除颤术基本概念与原理电除颤术定义及作用定义电除颤术是利用高功率与短时限的电脉冲,通过胸壁或直接对心脏进行放电,使心肌各部分在瞬间同时除极,将异位快速心律失常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
作用主要用于抢救心脏骤停、心室颤动等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是心肺复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作原理与操作流程工作原理通过瞬间释放高能量电脉冲,使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消除异位节律点,恢复窦性心律。
操作流程包括准备除颤器、选择除颤能量、涂导电糊或盐水纱布、放置电极板、充电并放电等步骤。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主要适用于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心律失常患者。
禁忌症包括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无法耐受电除颤的患者。
皮肤灼伤心肌损伤呼吸抑制心律失常复发并发症预防措施01020304正确选择电极板位置,保证与皮肤良好接触,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放电。
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避免过高能量对心肌造成损伤。
电除颤后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人工呼吸支持。
电除颤后应继续监测患者心律情况,如有复发及时处理。
法03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 )植入患者体内,可自动监测心率并进行除颤,适用于高危患者。
01手动式电除颤器需要医生或急救人员手动操作,适用于医院、急救车等场所。
02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可自动识别患者心率并给予电击,适用于公共场所及非专业人员使用。
常见电除颤设备类型与特点设备组成部件及功能介绍用于传递电流至患者胸部,有成人和儿童两种规格。
用于设置除颤所需的能量大小。
显示患者心电图,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除颤。
提供设备所需电力,保证除颤器正常工作。
电极板能量选择器心电监测器电池和充电器使用前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电极板是否贴合患者胸部。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能量大小。
除颤前确保所有人员离开患者身体,避免触电。
《电除颤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电除颤技术》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d7fa9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f.png)
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相关学科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电除谢观看
设备改进
电除颤设备的性能不断提 高,操作更加简便、安全 、有效。
电除颤技术的重要性
提高生存率
电除颤技术能够迅速消除心脏异常节 律,恢复窦性心律,从而提高心脏骤 停患者的生存率。
改善预后
广泛应用
电除颤技术已成为医院、急救中心、 公共场所等必备的急救技能之一,对 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 义。
等。
心律失常的分类与识别
心律失常的定义
心脏电活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 常。
心律失常的分类
根据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常见心律失常的识别
如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
电除颤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电除颤的适应症
室颤、室扑、无脉性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以及难以识别的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 等。
考核标准与证书颁发
考核标准
学员需要完成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者均合格方可获 得证书。
证书颁发
由培训机构颁发《电除颤技术培训合格证书》,证明学员已 掌握电除颤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同时,学员的考核 成绩和证书信息将被记录在培训机构的数据库中,方便查询 和管理。
06
电除颤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电除颤的禁忌症
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伴有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房颤、房 扑等。此外,对于反复发生或持续存在的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等,也应谨慎使用 电除颤。
电除颤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除颤前,应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能量和电极位置。同时,注意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必要的急救措施,如CPR等。在电除颤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 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电除颤术ppt课件
![电除颤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0cc07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2.png)
3
缩短复苏时间
电除颤术能够快速恢复心脏功能,从而缩短心肺 复苏的时间,减少患者的脑部缺氧时间,降低脑 损伤的发生率。
05
电除颤术操作技巧 与注意事项
操作技巧分享
电极板放置位置
正确放置电极板是电除颤成功的关键。应选择患者胸前合 适位置,避开胸骨、疤痕和脂肪组织,确保电极板与患者 皮肤紧密接触。
能量选择
放置电极片
将电极片正确放置在患 者胸壁上,确保与患者
皮肤紧密接触。
选择能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设备要 求,选择合适的除颤能
量。
充电
按下除颤器上的充电按 钮,使设备充电至所需
能量。
放电
在医护人员指令下,按 下放电按钮,实施电除
颤。
术后处理措施
观察患者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 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室颤、无脉性室速等恶性心律失常;部分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及难治 性多形性室速。
禁忌症
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引起的心律失常;伴有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房 颤、房扑;严重的低氧血症;急性心梗且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者。
02
电除颤术操作规范 及流程
术前准备工作
01
02
03
04
加强患者监护
在电击前、中、后加强对 患者的监护,密切观察患 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 处理并发症。
处理方法指导
皮肤灼伤处理
急性肺水肿处理
轻度灼伤可局部涂抹烧伤膏,保持创 面干燥;重度灼伤需请烧伤科会诊处 理。
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强心、利尿、 扩血管等药物治疗;如病情严重,需 行机械通气治疗。
心肌损伤处理
评估患者病情
心脏电除颤ppt课件最新完整版
![心脏电除颤ppt课件最新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36532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4.png)
心脏电除颤操作流程
1. 评估患者情况
确认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检查 脉搏情况。
01
3. 安放电极板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极板位置 ,通常为一个位于右锁骨下胸骨右侧
,另一个位于左乳头外侧。
03
5. 充电与放电
如需要除颤,按下充电按钮进行充电,然后 按下放电按钮进行电击。
05
02
2. 准备除颤器
心肌损伤处理
给予心肌营养药物,如维 生素C、辅酶Q10等,促 进心肌修复。
呼吸骤停处理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直至呼吸恢复。
并发症发生后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价
心律失常处理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相应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电复律治疗。
效果评价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心脏电除颤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同时,医护人员应不断总结经 验教训,持续改进操作流程和技术水平,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性。
除颤后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 处理并发症。
规范操作过程
确保电极板放置位置准确,导电糊涂抹均匀 ,避免皮肤灼伤。
提高医护人员技能水平
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医护人员熟练掌 握除颤技术。
并发症发生后处理方法和效果评价
01
02
03
皮肤灼伤处理
轻度灼伤可局部涂抹烧伤 膏,重度灼伤需请烧伤科 会诊处理。
03
患者评估与准备工作
患者病情评估及适应症判断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 呼吸、循环等生命体 征
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接 受心脏电除颤治疗, 如室颤、室速等恶性 心律失常
了解患者病史、用药 史及过敏史
患者心理干预与沟通技巧
缓解患者紧张情绪,保持平静心态 向患者解释治疗过程及可能出现的不适感
《电除颤》ppt课件
![《电除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9a779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81.png)
优势 01
04
局限性
与药物治疗相比,电除颤作用迅速,效果 显著。
02
05
电除颤并非适用于所有心脏骤停患者,需 根据患者病情和心电图表现进行判断。
对于难治性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 等心律失常,电除颤是首选治疗方法。
03
06
电除颤操作需要专业医护人员完成,且设 备依赖性强。
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电除 颤设备将更加智能化、便携化。
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提高电除颤 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拓展
应用范围等。
加强公众急救知识普及和培训, 提高心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效果
。
06
医护人员培训和提高措施
加强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01
熟练掌握电除颤操作技能
医护人员应接受系统的电除颤操作技能培训,包括设备使用、电极放置
、能量选择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准确地实施电除颤。
《电除颤》ppt课件
目录
• 电除颤基本概念与原理 • 电除颤操作方法与步骤 • 电除颤设备介绍与使用技巧 • 临床案例分析与讨论
目录
• 电除颤在急救医学中地位和意义 • 医护人员培训和提高措施
01
电除颤基本概念与原理
电除颤定义及作用
01
电除颤定义
02
电除颤作用
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
充电完成后,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放电时应确保电极片与患者皮肤紧 密接触,以减少阻抗和皮肤灼伤的风 险。
充电前确保所有人员离开患者床旁, 并确认没有与患者接触,以免造成意 外伤害。
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预防
在进行电除颤前,务必确认 患者为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等 恶性心律失常,避免对无需 除颤的患者进行误操作。
除颤仪的使用课件课件.pptx
![除颤仪的使用课件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964b8d8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2.png)
七.除颤仪的保养与维护
❖ 1.清洁剂种类 ❖ 稀释的肥皂水 ❖ 稀释的氨水 ❖ 次氯酸钠(洗涤用漂白粉) ❖ 双氧水(3%) ❖ 乙醇(70%) ❖ 异丙醇(70%)
第28页/共33页
❖ 2.清洁的方法 ❖ 断开电源和电池 ❖ 用柔软的棉球,吸附适量的清洁剂后,擦拭显示屏。 ❖ 用柔软的布,吸附适量的清洁剂后,擦拭电极板座或设备表
100%电量 ❖ -电池的寿命取决于使用的频率和时间,使用寿命为2年。我
们推荐2年更换一次电池 ❖ 储存电池时,应保持电池的电极没有接触到金属物品:如果
需要长时间储存,应置于凉爽的环境中,保证电量在40%到 60%(电量指示灯亮3格)
第31页/共33页
第32页/共33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3页/共33页
室性扑动 → 非同步电复律
第11页/共33页
心电图特点 1.QRS-T波群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 2.频率达200~500次分
室性颤动 → 非同步电复律
第12页/共33页
四、除颤仪的种类
❖ 按电极位置不同 1.体内除颤仪 2.体外除颤仪
❖ 按放电顺序不同 1.同步电复律 2.非同步电复律
❖一个大的能量一次性穿过病人的心脏
B
❖研究表明单相波能造成患者心肌损伤
双相波
❖双相电流的通过
A
❖电击的方向是从 “A” 到 “B” 然后返
回”A”
❖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大大减小通过心脏
的电流量
❖利用双相波技术可以减少心肌组织的
B
损伤
第16页/共33页
五、除颤的时机
第17页/共33页
“生存链”
❖ 尽快联系医疗急救中心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PPT医学课件.ppt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PPT医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2b15a54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0c.png)
显示下方最左边的按钮。当在手动模式中第一次按下此钮时,使 同步心脏复律能够动作,再按,使同步心脏复律不能动作。
9/29/2024
5
基本介绍-
起搏功能键
9/29/2024
6
基本介绍俯视图
9/29/2024
7
基本介绍-
评估:病人意识、颈动脉搏动、心电图显示、
1 病人心前区监测电极的连接情况,解释。
用物准备:除颤仪、导电糊或盐水纱布、电
2 插板、急救用物。
摆体位(去枕平卧,必要时垫一木板),取
3 下金属物品、充分暴露除颤部位。
插电源,启动除颤仪将电极与各导联连接,
4
安放电极片,选择合适导联进行监护
9/29/2024
SYNC ON/OFF键,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 过速。
• 19. 除颤仪用后应保持清洁,擦掉电极板上的导电湖,防止生锈影响 除颤功能。
• 10. 保持除颤仪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定点放置,定期检查其性能,及 时充电。
9/29/2024
23
除颤后的护理
• 1.继续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血压、面色、肢 体情况及有无栓塞表现,随时做好记录。病情稳 定后返回病房。术前抗凝治疗者。术后仍需给药, 并做抗凝血监护。
• 2.卧床休息1天~2天,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 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
• 3.房颤复律后,继续服用药物维持,并观察药效 及不良反应。
• 4.保健指导,向病人说明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 情绪激动等,防止复发。
9/29/2024
24
除颤能量的选择
1、非同步电除颤 成人:单相200J—300J—360J ;
除颤技术ppt课件
![除颤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8eaf9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9.png)
内部除颤与外部除颤
内部除颤
内部除颤是将除颤电极直接插 入心脏进行除颤,通常由专业 医生在手术室进行。
外部除颤
外部除颤是通过在患者胸部放 置电极片,利用除颤器释放高 能量电流进行除颤,常用于急 救场合。
02
除颤技术的适应 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室颤或无脉性室速
当患者出现室颤或无脉性室速时,应立 即进行除颤。
电极片准备
根据除颤器的型号和规格,准备相应数量和类型的 电极片,并确保其干燥、清洁、无破损。
患者准备
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状态,移开可能导电的物品,并 避免患者与床栏等金属物品接触。
患者体位与电 极放置
患者体位
患者取平卧位,身体放松,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电极放置
将除颤器的电极板涂以导电膏,一个电极板置于患者胸 骨右缘第2肋间(心底部),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左腋中 线第5肋间(心尖部)。
04
除颤技术的并发 症与风险管理
常见并发症
心肌损伤
除颤过程中可能导致心肌损伤, 表现为心电图异常、心功能不
全等。
心律失常
除颤后可能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包括室颤、房颤、室性心动过
速等。
栓塞
除颤可能导致心脏内血栓形成 并脱落,引起栓塞事件,如脑防措施
识别风险
对除颤技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识别和分析, 包括但不限于心肌损伤、心律失常等。
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除颤技术在心脏骤停急救中的应用 已得到广泛认可,未来有望进一步 拓展至其他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除颤技术有望在 设备便携性、能量管理等方面实现 创新与升级。
除颤技术的研究将加强与其他医学 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除颤技术的 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示:
单向波
三、除颤仪的分类、结构
双向波
三、除颤仪的分类、结构
图示:
单向波形除颤仪
双向波形除颤仪
双向波比单向波更加安全有效,故现在临床多已使用双向波除颤仪
除颤仪的结构
电池舱 记录器 打印按钮 事件按钮
三、除颤仪的分类、结构
体外电极板
功能旋钮 同步按钮 充电/AED 按钮 报警暂停按钮
ECG接口 SpO2/CO2接口 除颤电极板接口
分类
同步电复 律
二、电除颤的概念原理、分类、适应症及时机
心脏电复 律除颤
非同步电 除颤
本节探讨重点
(同步电复律:利用病人心电图上的R波触发放电,其电脉冲发生在R波降支。在做好术 前准备的基础上择期进行电复律 非同步电除颤:病人神志多已丧失,严重心律失常,威胁生命,应尽早行电除颤,在心 动周期中任何时间放电。)
题目:心脏电除颤
内容:
一、简述 二、电除颤的概念原理、分类、适应症及时机 三、除颤仪的分类、结构 四、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五、结语
电除颤要求
快
五、结语
准
狠
判断要快 反应要快 操作要快
模式要准 能量要准 部位要准
电极板施加 5-10KG压力, 使电极板与 胸壁紧贴
五、结语
除颤是心肺复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正确快速操作除颤仪是除颤成功的关键 具备早期除颤意识是医护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电除颤的概念原理、分类、适应症及时机
适应症
电
同步电复律: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室上性心动过速
复
室性心动过速
律
除
颤
非同步电除颤: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 无脉性室速
图示:
心室颤动 心室扑动 无脉性室速
二、电除颤的概念原理、分类、适应症及时机
二、电除颤的概念原理、分类、适应症及时机
除颤的时机
院外心博骤停:并应尽快在3-5分钟内使用AED 院内心博骤停:从心室颤动到给予电击的时间 不应超过3分钟 院内心搏骤停:且在除颤仪监护,心跳骤停30 秒内直接电除颤,争分夺秒!
快速除颤是关键 (成功率和室颤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 室颤时间短:多为粗颤,心肌缺血缺氧轻,成功率高 室颤时间长:多为细颤,心肌缺血缺氧重,成功率低 室颤发生后1分钟内除颤成功率90%,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下降7-10%)
题目:心脏电除颤
内容:
一、简述 二、电除颤的概念原理、分类、适应症及时机 三、除颤仪的分类、结构 四、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五、结语
涂抹
调节Biblioteka 充电放电四、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涂抹导电糊: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病人较瘦或皮肤不平整时,可将块蘸 有生理盐水的纱块直接放在病人除颤部位。
调节能量和除颤模式:单向波形360J;双向波形制造商推荐150-200J无推荐时 选最高能量200J;小儿2-4J/kg,最高不超过10J/kg或成人剂量。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心脏电除颤
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题目:心脏电除颤
内容:
一、简述 二、电除颤的概念原理、分类、适应症及时机 三、除颤仪的分类、结构 四、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五、结语
(这次的主要内容包括:电除颤的概念原理、适应症; 除颤仪的分类、结构以及操作)
充电:持续单按右手侧面充电按钮直至发出连续的“滴滴滴”声。 放电:正确放置电极板;接触良好(5-10kg的压力);电击前嘱所有人员离床; 双手大拇指同时按下放电键。
四、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 电除颤后立即行CPR ,不判断心律有无恢复、不再次电击除颤,
立即连续做5组CPR(30/2)后再判断心律。 心律未恢复,再次电击除颤和CPR。 心律恢复,则停止电击除颤和CPR。
一、简述
早期电除颤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医学界普遍认为电除颤是治疗室颤最有效 的方法,越早实施成功率越高。
心脏骤停最常见和最初发生的心律失常是心室纤颤 电除颤是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功除颤的机会迅速下降 短时间室颤即可恶化并导致心脏停搏
一、简述
生存链(Chain of survival)
题目:心脏电除颤
内容:
一、简述 二、电除颤的概念原理、分类、适应症及时机 三、除颤仪的分类、结构 四、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五、结语
四、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电极板放置位置
右手电极板:齐乳头的左胸 下外侧部。
左手电极板:右锁骨下胸骨 右缘。
这种方式迅速便利,较常用,适用于紧急电击除颤。
操作流程
四、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识别 启动
尽早 复苏
快速 除颤
高级 支持
综合 治疗
快速除颤是抢救病人生命关键的一环
题目:心脏电除颤
内容:
一、简述 二、电除颤的概念原理、分类、适应症及时机 三、除颤仪的分类、结构 四、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五、结语
二、电除颤的概念原理、分类、适应症及时机
概念、原理
是指在严重快速心律失常时,将一定强度的电流直接或经胸壁 作用于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在瞬间除极,然后心脏自律性最高 的起搏点(通常是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的治疗过程,也就是 说通过电击的方式将异常心脏节律转复为正常窦性节律。
四、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除颤前应详细检查器械和设备,做好一切抢救准备。 电极板放的位置要准确,并与病人皮肤密切接触,保证导电良好。 电击时,任何人不得接触病人及病床,以免触电。 使用后及时擦干净电极板,除颤仪放回原处、及时充电,处于待命状态。 已充电的除颤仪如不用,只能在机器里放电,不能对空气放电。
除颤仪的分类
单向波除 颤仪
三、除颤仪的分类、结构
除颤仪
双向波除 颤仪
单向波形除颤仪:由单极发出电流,电流单向流动,从一个电极单向流到 另一个电极, 能量选择从0到360J。
双向波形除颤仪:先后产生两个电流在两个方向流动。电流先从一个电极 流向另一个电极,再从另一个电极发出第二个电流通过另一个通路流回。能量 选择从0到200J。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