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与宗教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9月

第3期(总第62期)

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Journal of A dult Education of Gansu Po 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nstitute

Sep.2006

No.3(General No.62)

收稿日期: 2006-07-20

作者简介: 张莉(1981 ),女,重庆市人,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关系研究。

浅析民族与宗教的关系

张 莉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730030)

摘 要: 民族与宗教是两个有着密切关系的概念,在民族的构成要素中宗教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几乎世界上所有民族在历史上或现在都信仰过或正在信仰着一种或多种宗教。宗教是一个文化范畴,其实际载体是人,人是属于一定民族的人,所以在当今世界,民族与宗教问题相互关联,显得尤为突出,是当今人类所关心的头等大事,但是民族与宗教又不能等同,且不能把民族与宗教混为一谈,要认真分析,区别对待。

关键词: 民族;宗教;关系;回族;穆斯林

中图分类号: G 95-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759(2006)03-0134-02 对民族这一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中外许多研究者都想为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都不尽人意。斯大林认为: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征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我们生活的世界,目前还是一个区分为不同民族的世界,根据多数学者的估计,在当今世界上约有大小民族两三千个。而当今世界民族之众多,往往被人们比喻为一片繁茂的树林,正如茂密森林中既有参天古树,又有新枝嫩苗一样,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也并存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和各种不同类型的新兴民族,所有这些民族都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而使这片葱郁繁荣的世界民族之林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宗教信仰是一种社会的意识形态,它与民族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到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宗教信仰都一直渗入到了世界各民族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给予了深刻的影响。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中,这种影响的程度则有所不同。而且,宗教信仰本身已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民族中,宗教信仰便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起着不同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世界上,宗教问题往往还与民族问题纠缠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极为复杂的局面,这不仅表现在某些国家的内部冲突上,而且也表现在某些地区性的局部冲突上。所以,我们在研究民族问题时,一定要对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有所了解。

当其世界上的所有民族中,不信教的只是极少数,而信仰宗教的则是绝大多数。当然,各民族信仰宗教的情况又不尽相同,有的全民信教,有的部分信教,有的是信教人数居多,有的是不信教人数居多。同时,从信仰宗教的种类来看,有的是全体成员共同信仰某一种宗教或教派,有的则是几个部分分别信仰几种不同的宗教或教派。本来,在较远的古代,基本上是一个民族信仰一种宗教,后来由于佛教、基督

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犹太教等世界性宗教以及一些地方性宗教的形成与传播,才使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纵观人类历史,世界各民族人民曾在不同时期先后创造了为数众多的各种不同宗教。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社会的演变,由许多宗教已成为历史的陈迹。目前仍在各民族人民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至于民族与宗教之间的相互关系,应该说,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情况则有所不同。在原始社会和早期阶级社会,民族共同体的界限与宗教共同体的界限是完全一样的。普便存在的一个现象是一个民族信仰一种宗教。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体系和崇拜对象,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节日和祭祀活动,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祖先或保护神,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之间的接触和交往日益增多,互相学习、互相模仿,在宗教信仰方面也必然会产生相互影响。尤其是当某个强大的民族进行征服扩张并建立庞大帝国的时候,原为征服者的民族宗教往往会强加于被征服民族,或者由几种不同民族的宗教融合而形成为某种新的超民族的地域性宗教。例如,当伊斯兰教兴起,阿拉伯帝国强大时,他们征服了欧、亚、非三大洲的大片领土,使被征服地的民族改变了信仰,成为了新的穆斯林。但是西征的元王朝蒙古人则又是个特例,他们虽然征服了欧、亚大洲的大片领土,并且俘虏了大量的军人、商人、农民,但是他们没有能够把它们原始的萨满教信仰及生活习俗强加于被征服的穆斯林,而是被广大征服地上的主要宗教 伊斯兰教所同化,使他们也成了穆斯林。至此, 一个民族信仰一种宗教 的格局彻底被打破,出现了不同民族共同信仰同一种宗教的状况。同时,由于某些民族内部,除了一部分人接受新的宗教信仰以外,通常还有人仍旧保持着原来的宗教信仰,于是 一个民族内部具有宗教同一性 的格局也被打破,出现了一个民族信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宗教的情况。再后来,随着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宗教及其众多教派的广泛传播,民族与宗教的界限和关系就变得更为复杂了。除少数特殊的

134

例子以外,民族共同体的界限一般也不在与宗教共同体的界限相吻合了。当今许多人数较多的民族,其内部通常包含着信仰不同宗教或教派的群体,而某些影响较大的宗教或教派,有通常都是跨民族、跨国界性。

在此,仍以中国的回教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加以说明民族共同体的界限与宗教共同体的界限不相一致的情况。伊斯兰教自公元七世纪中叶起,随着阿拉伯哈里发帝国的扩张,开始逐渐传播到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十五世纪后,由于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又把伊斯兰教传播到了巴尔干半岛,同时,通过商业或移民,伊斯兰教的逐渐渗入到了西非、中非以及东非沿海。而在中国,早在唐永徽二年,即公元651年,阿拉伯帝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派遣使者到达成安,觐见唐太宗,这是伊斯兰教正式转入中国的开始。回族,是元末明初才形成的,其主要来源于十三世纪初蒙古大军的西征有关,当时在蒙古军队所到之处,大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民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我国来,他们以驻军屯牧的形式,以军人、官吏、工匠、商人、学者等不同身份,散居全国各地,被称作 回回人 ,是当时 色目人 的主要组成部分。由元一代,征战耕牧在回回人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时他们 屯聚养牧 的地方主要在西北、冀、鲁、豫及云南等。所在之处,与当地汉族及其他民族联姻、定居、繁衍发展。因此在不断地融入着汉族以及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民族成分。由于屯戍和每到一地需要建造清真寺,他们绕寺而居,一起过宗教生活;农牧业、手工业以及交通沿线的商业活动,成为了他们共同的经济生活;长期散居的结果,人们普遍利用汉语作为交际的共同语言;伊斯兰教信仰以及由此形成的习俗文化,更使人们具有者强烈的认同感,伊斯兰教在历史上对回族的形成和社会发展曾起着重大作用。伊斯兰教 穆斯林皆兄弟 的信条,有巨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共同的信仰促进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教坊组织把分散的回族穆斯林团结成围绕清真寺而居的社区,组合为比较稳定的群体和社团,依照所信仰的宗教制度,按伊斯兰教的文化的习俗生活;自元代以来,回族的政治、经济制度,无不深受伊斯兰宗教制度的影响。可是好景不长,到了明代,当时政府规定: 禁止使用胡语,禁止穿胡服,禁止胡人同类相嫁娶,否则男子发配为奴,女子则充军为婢。 这里的胡人主要是指元朝时北方的色目人种。从而,试图从根本上同化胡人,让他慢慢的融入到汉民族之中。到了清代,满清政权的历代皇帝,采取了 以回制回 、 种族灭绝 等方式,对回族采取了斩尽杀绝的数次大屠杀,把广大的回族从富庶的渭河平原赶到了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及甘肃古河州地区,让其自生自亡。回族经过清政府几次大规模的洗杀之后,所剩无几。在后来,到了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拒绝承认回回民族,只承认中国境内的穆斯林,说那些回族等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一部分汉人,从而从主观上抹掉了回族的存在。就这样经过了几代甚至几十代的发展,回族逐渐与伊斯兰教相距甚远了。直到今天,在整个西北地区,也许还能感觉到穆斯林的存在,感觉到信仰伊斯兰教回族的存在,可是一旦走出西北,我们会发现全国其它地方的回族与真正穆斯林的差距已越来越大。很多回族只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回族,自己的户籍上也是回族,可是他们已经没有丝毫的伊斯兰信仰了,他们也许还保留着回族的某些重要的风俗习惯,但是他们不懂得这些风俗习惯的来历及意义,他们也许只是为了保持他们的民族特色而才保留这一点风俗习惯的。如今,我国的将近一千万回族中,居住在西北地区且具有伊斯兰信仰的人却只有三、四百万。其它好多地方本来应用于宗教活动的清真寺确已经被他们用来作为祭祀的祠堂或者博物馆了。在此,我们只能说他们失去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同时却只是部分地保留了他们原有的风俗习惯。从现状,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国的回族已经超出了回族刚刚形成的时候以伊斯兰教为纽带的范畴,民族的界限与宗教的界限已经不相吻合,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回族是因为具有伊斯兰教信仰而才形成的。所以,我们在处理民族与宗教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区别对待,要弄清事物的本质,要充分分析的民族与宗教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宗教信仰可以作为区分不同民族的标志。例如,前南斯拉夫境内的塞尔维亚族与穆斯林族,他们的语言相同、族源相同,并且属于同一个人种类型,只是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对区分为两个不同的民族,塞尔维亚族主要信仰东正教,而穆斯林则信仰伊斯兰教。又如印度的锡克族,他们本是旁遮普人的一支,原信仰印度教,自16世纪改变信仰后,他们在生活习俗和思想意识上也就逐渐和旁遮普人区别开来,从而形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实体。又如在伊朗,不仅把亚美尼亚人、犹太人和亚述人算作少数民族,而且把本是波斯人的一部分拜火教徒也算作少数民族。在有些伊斯兰国家,甚至只把该国的信奉伊斯兰教主流教派的穆斯林算作一个统一的民族,而把信奉伊斯兰教其它非主流教派的穆斯林算作另一少数民族。

从以上情况综合可看出,宗教因素对民族生活的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当宗教信仰成为维系民族生存的感情纽带或区分民族差别的重要标志时,这种影响和作用就显得更加突出。当代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宗教影响的范围虽已逐渐缩小,但并不等于完全消失,它对人们的社会政治活动、日常生活和文化领域仍有巨大的影响。如果不了解世界各民族的宗教情况,对于战后对所发生的一些地区冲突和民族纠纷就难以做出合理的、正确的、充分的解释。

参考文献:

[1]李毅夫,锦元.世界民族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

版社,1993.

[2]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

出版社,2001.

[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7.

[4]杨启辰,杨华.中国穆斯林教的历史发展和现状[M].宁

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