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工艺纯锡高温变色主因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tomic % Atomic %
嚴重變色 Sample 3 Reflow
100
90
80
70
60
C
50
O
40
Sn
30
C含量分布相近
20
10
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Sputtered depth/Å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變色可能原因分析-表面氧化
反應機制:
純錫高溫變色主因分析
Page 1/16
報告內容
1. 背景說明 2. 變色實驗結果總結 3. 變色表面物質分析 4. 變色可能原因分析 5. 純錫高溫變色真因 6. 高溫變色改善方法
Page 2/16
背景說明
為符合RoHS環保規範,各業界均需將現今含鉛製程 改採無鉛製程,對連接器端子電鍍來說純錫為目前最佳 也最經濟的替代方案。但由錫鉛改為純錫後,最明顯直 接的改變就是SMT溫度由225℃提升為240℃甚至260℃, 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純錫在高溫時發生變色問題(黃色或 藍紫色)。雖然目前並未有因變色而導致產品功能性異常 的問題發生,但為確保產品品質、消除客戶疑慮,找出 變色真因及改善方法實為當前重要課題,業界對變色的 機制說法眾出紛紜, 本報告旨在找出變色主因並確認改 善方向。
Sample 3 Reflow
Sn, O, C
100
90
80
70
60
C
50
O
40
Sn
30
20
10
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Sputtered depth/Å
Surface: C, O, Sn
Depth:11Å : O, Sn, Ni
Page 5/16
Depth: 22Å : O, Sn, Ni
4. 若僅為合金則為何可被稀硫酸洗去,卻無法為濃硝酸蝕去。
※若底材為不鏽鋼則已被證實底層鎳擴散有很大的影響(by PBL-PTRD),而本實驗底材為銅。
以上分析可得底層金屬擴散生成合金並非銅材鍍錫變色主因。
Page 9/16
變色可能原因分析
底層金屬擴散 表面氧化 高 溫 變 色
有機物析出
Page 10/16
反應機制: 不同金屬之交界面常因擴散而生成界面合金(Intermetallics, IMC),界面合金的 生長速度與溫度、金屬特性及晶粒大小有關。銅錫合金成長速度相當快,而鎳 與錫合金則較慢,IMC生長最終可至錫層耗盡。 底層金屬擴散為主因的矛盾點:
1. 在固定鎳及錫電鍍條件且使用相同IR profile時,生成鎳錫合金的速度及厚 度應不會有太大差異,故鍍薄錫應該因錫鎳合金較易顯露至表面而變色, 鍍厚錫則較不會變色,但實際結果卻相反(薄錫≈50minch輕微變色,厚錫 ≈500minch變色嚴重)。
Reflow
Page 3/16
變色實驗結果總結
綜合多次實驗結果
匯整純錫高溫變色有以下特性:
1. 在air atmosphere下, 變色隨著溫度高低(230~260℃)或高溫時間長短而有不
同程度的變化:由銀白顏色黃色藍紫色。Sn/Pb鍍層,純錫塊在高溫
時也有這種變色情形。
Temp.↑
2. 使用亮錫變色嚴重,而霧錫變色較輕微。
wenku.baidu.com
or Time↑
3. 使用半亮鎳為底鍍層易變色,而不鍍鎳底或使用磷鎳則不易變色,且IR
reflow後亮錫外觀變暗(霧),霧錫外觀變亮(並非變黃或藍紫色)。
4. 氮 氣 下 ( 含 氧 量 < 500 ppm) 過 三 次 IR reflow 不 會 變 色 (without post-
treatment)。
0
輕微變色 Sample 5 Reflow
C O Sn
200
400
600
800
1000
Sputtered depth/Å
以上分析雖無法完成排除有機物的影響,但可確定並非變色主因。
Page 7/16
變色可能原因分析
底層金屬擴散 表面氧化 高 溫 變 色
有機物析出
Page 8/16
變色可能原因分析-底層金屬擴散
2. 由於銅擴散速度較鎳快,故不鍍鎳應易生成較厚IMC致嚴重變色,此外鎳 錫合金生長不受鎳膜厚影響,故增加鎳膜厚理應不會影響變色,但實際結 果卻相反(不鍍鎳不變色,薄鎳≈20m"變色較輕微,厚鎳≈200m"變色嚴重)。
3. 合金生成理應不受外層環境影響,故在氮氣下或使用後保護劑仍該因有合 金生長而變色,但與實驗結果相反。
變色可能原因分析
底層金屬擴散 表面氧化 高 溫 變 色
有機物析出
Page 6/16
變色可能原因分析-有機物析出
推論機制: 變色錫層表面元素分析結果發現表層含碳量較高,為錫層高溫熔化時,有機物自金屬晶界中 釋放而浮出至表面,故碳元素多在鍍層表面。
有機物析出為主因的矛盾點: 1. 若變色物質為有機物,則應可溶於有機溶劑,但實際使用醇類、正溴丙烷及DMSO皆無 法洗去變色物質,僅可被稀硫酸洗去(稀硫酸不溶純錫)。 2. 不鍍鎳及磷鎳樣品或在氮氣下reflow皆不變色,若為有機物析出則不應如此(因為錫層仍 會熔化)。 3. 於200℃長時間烘烤外觀仍會變為藍紫色,但此時錫層未熔化,沒有有機物析出的問題。 4. 下圖為對不同變色程度樣品Auger分析的結果:不同變色程度, 碳含量分布並無太大變化, 顯示碳含量對變色影響不大。 (Obtained from Rohm-Haas)
1. 有機物析出 2. 表面氧化 3. 底層金屬擴散,形成Sn/Ni合金
Auger 分析 (Obtained from PBL-PTRD, substrate: stainless steel )
Atomic %
Auger depth profile
(Obtained from Rohm-Haas)
5. 鍍錫後再浸泡後保護劑或稀酸可改善變色,但三次reflow仍會變色(without
inert atmosphere)。
6. 變色表面可被稀硫酸(約20%)洗去。
7. 固定ASD, 錫厚度, 變色程度 。
硫酸浸洗 變色表面
Page 4/16
變色表面物質分析
對變色樣品進行不同深度的元素分析得知 鍍層元素含有C, O, Sn, 或Ni(當底材為不 鏽鋼時)。C來源為鍍層共沈積的有機添加 劑,O為氧化反應而來,Ni為底材擴散而 來,因此推測造成變色的可能原因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