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马原简答题资料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材料分析.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现将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
(15分)【材料 1】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
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材料2】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
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 3】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履于上,地偎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材料 4】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请回答:(1)材料 1 、 2 、 3 的观点相同吗?并加以评述。
(5分)(2)材料 4 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10分)材料1.荷兰曾以“围海造田”而闻名于世。
经过800多年的努力,荷兰国土的1/5是“造”出来的。
荷兰人用珍贵的土地发展蔬菜、花卉种植业和畜牧业,从而成为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之一。
如今,荷兰人因造地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大面积的滩涂和沼泽被抽干水,形成了陆地,使该地区和附近地区的地下水位明显下降,过去35年中地下水位下降了0.07m;一些水利工程改变了河道,部分河流入海口出现泥沙淤积现象,因而不得不频繁地进行疏导;在人造土地上过量施用化肥,污染了田野和含水层,使许多植物锐减,有的甚至已经绝种;本来多雨的荷兰,近年来屡屡出现干旱,饮用水源受到威胁。
有关专家已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指出必须对传统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做法进行纠正。
为此,在20世纪90年代初,荷兰政府通过了一项大规模的“回归大自然”计划,求把大约24万公顷良田“毁掉”.使之重新变成森林、沼泽和湖泊。
1《马原》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2017/2/18
37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 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 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
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
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2017/2/18
38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承认物质形态是高低之分,当然也承认运
动形式有高低之分,不同的运动形式不仅物质主体不同, 而且其基本矛盾不同,认为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
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包含低级运动形式。
2017/2/18
35
不同的运动形式有着不同的运动主体
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运动主体
宏观物体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
浩瀚的大海
原始的部落
坚韧的意志
2、哲学
哲学也是世界观,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作为一种世界观,哲学不同于自发的世界观。它是在 自发的世界观的基础上,通过归类、整理、加工使之系统 化,通过概念、范畴以及范畴之间关系的逻辑设定而建立 的一种世界观。 作为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又不同于宗教。
上最重要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整个哲学史其实只在这
个问题周围绕圈子‛。但并没有明确这一问题就是哲学的 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论哲学基本问题 “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
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 恩格斯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 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根据 对这一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两个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这一方 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 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 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马原复习资料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
“实物、物质无非是 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 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 中抽象出来的”。
——恩格斯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 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 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 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 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 反映。” ——列宁
辩证 唯物 主义 物质 观的 意义
第一、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 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 清了界线。 第二、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 一, 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的局限性。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 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 主义奠定了基础。
根据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社 会历史观可划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
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3.世界的存在方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主张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 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
形而上学
主张世界是静止不变和事物 孤立存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 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 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的含义
!? 如果用你 的矛去刺你的 盾,如何? 我的盾 没 有利器能 穿过它! 我的矛无 坚不摧!
这里的“矛盾”是逻辑矛盾,而不是唯物辩证 法所说的辩证矛盾。
培根 洛克
物 质 =
原 把原子的某些物 理属性(如质量 子
不变性、广延性、 不可入性和不可 分性)当成一切 物质的共同属性。
18191《马原》知识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要点导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具体内容。
2.唯物主义的不同形态及唯心主义的不同形式3.物质的定义及其理论意义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以及割裂二者关系的错误6.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7.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第二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1.联系的含义及其特征2.发展的含义及其特征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4.矛盾的定义及其两种基本属性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二者的辩证关系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7.辩证否定观的内容8.矛盾分析法所包含的内容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实践与认识1.实践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2.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3.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4.认识的本质、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是什么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条件第二节真理与价值1.真理的定义及本性2.把握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意义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生产方式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3.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的区别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二者的辩证关系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6.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内容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1.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革命的实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如何认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人的本质2.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4.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的科学方法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1.商品及商品经济的含义2.商品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及其辩证关系3.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的二重性4.货币的职能5.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6.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及其本质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1.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1.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历史局限性。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
马原各章知识点总结马克思主义原理是一门具有深厚内涵和广泛应用的学科,下面为您总结其各章的知识点。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1、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二、物质的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统一体,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三、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1、联系的特点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2、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四、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次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有影响。
五、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六、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辩证否定实现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1、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2、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中介构成了实践的基本结构。
二、认识的本质与过程1、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认识的过程认识的过程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马原PPT课件
唯物主义
辩证法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既 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7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 重大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 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 基本问题,是思维和 存在的关系问题”
8
思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维
第一性的问题
和
存
的
关
系
思维和存在的
问
同一性问题
题
9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13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回答世界 是怎样存 在的问题
辩证法 形而上学
坚持联系发 展矛盾的观点
坚持孤立的 静止的观点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
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
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
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
证法
14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世
唯物主义一元论
把握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 的意义。
25
(王夫之)
非静 不者 动动 也也 。,
2.时间和空间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古人对时间、空间的探索
“四方上下曰宇,
佛教
往古来今曰宙。”
“过去、现在、将来为
尸子
世,八方上下为界。”
26
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过去
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现在
“
墨子
今 旦 暮 。 ”
久 , 合 古
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 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 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 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马原第一章ppt课件
.
列宁的论断
•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 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 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 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 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
(一)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
1. 世界观与哲学
(1)什么是世界观
•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根 本的观点。世界观也叫宇宙观,二者是同义词。
• 世界观就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带有整体性, 二是带有根本性。
.
(2)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
• 哲学就是世界观,又是方法 论。人们关于世界普遍本质 的观点,这是世界观;人们 用这种观点去指导自己的认 识和实践,去观察、分析和 处理各种问题,它就又是方 法论。
.
(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 基本观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二 个历史形态。
•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而原子及其属性(如质量不变、 广延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无限 多样的不同性质的现象、事物,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 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这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 物质观。
和
存
在
关
系
问 题
思维和存在有没 有同一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 主义
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式 • 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 • 客观唯心主义
.
马原课件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
哲学的基本问题: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 内容:
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 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 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 问题。
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 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 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自然和社会都是存在于人的意 识之外,又可以为人的意识所 反映的,所以,都是物质的。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运动的形式是时间和空间。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 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 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
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人类社会是否具有物质性?
历史唯心主义把历史过程看成 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 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
物质性。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 界的组成部分。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 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 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 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 是统一的。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1、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 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 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马原第一章_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_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表明:(A)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上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如何回答(C)A.世界的运动和发展问题B.世界的统一性问题C.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可知性问题4.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D)A.唯心论B.二元论C.诡辩论D.不可知论5.哲学史上的二元论认为世界有两个彼此独立、互不依赖的本源,所以它是(D)A.介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一个独立的中间派别B.唯物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C.唯心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D.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但最后往往倒向唯心主义6.把金木水火土看成万物本原的观点是(D)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朴素唯物主义7.“万物存在吾心中”的观点是(B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科学主义8.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9.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1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D)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11.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自考马原复习笔记1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1.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
概念:世界观: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世界的本质问题就必须说明思维和存在或者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主要是四位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以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
哲学的第二个问题是世界如何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存在的问题。
区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运动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在矛盾。
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内在矛盾的存在。
2.在世界的本质问题上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世界的本质问题,实际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承认世界的统一性,这种哲学就是一元论;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这种哲学就是二元论(法国笛卡尔)。
一元论分为唯心主义一元论和唯物主义一元论。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18世纪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集合”宋代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王守仁“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客观唯心主义: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宋代朱熹“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神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马原》第一章
哲学基本问题理论思索
—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 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一切活动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这都涉及到客观和主观、物质和精神的关 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具体内容p28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 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 • 其二,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的方法论意义? •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 活的灵魂。p33
3、社会的物质性表现p33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 的组成部分;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 性的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 展的基础。
• 4、马克思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 原理p34
唯心主义
认为精神 是世界的本 原,坚持精 神第一性; 物质是精神 的产物或表 现。
② 唯 心 主 义 两 种 基 本 形 式
*主观唯心论: 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 物。 *客观唯心论: 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 超自然的“客观精神” 派生的。
主观唯心主义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
世 界 的 统 一 性
一 元 论 二 元 论 多 元 论
唯物主义 一元论 唯心主义 一元论
世界只有一个 本原:物质 世界只有一个 本原:精神 笛 卡 尔
世界有两个互相平 行、各自独立的本 原: 物质和精神。
世界有两个以上的本 波 原: 物理世界 、 知 普 识世界和心理世界。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和哲学基本问题
(完整版)马原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物质性,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第一部分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系统化理论化世界观)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②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对于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思维能否认识或反应存在的问题。
哲学史上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有神论和无神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联系孤立、发展静止、内部矛盾)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有何意义?答: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将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去思考和理解并且解决问题。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
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这也就是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意识从本质上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完整word版)马原材料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材料分析题1.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
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少任何人所创造的。
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材料2]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
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3]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履于上,地偎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
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材料4]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请回答:(1)材料1、2、3的观点相同吗?并加以评述。
‘(2)材料4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答;(1)材料1、2、3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
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坚持世界是统一的。
不同之点则在于:材料1、3都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归结为火,王充归结为气,但都是用物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
材料2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因素。
(2)材料4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
坚持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原理的根本立脚点和出发点。
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第二,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
它证明了: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不能成立,宗教神学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虚幻和荒谬,唯心主义一元论关于世界统一于精神的根本错误,并给予其根本性的摧毁和打击。
《马原》第一章
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辩证法 既是世 界观也 是方法 论。
普遍 联系 的观 点
唯物辩 证法 的总 特征
永恒发 展的 观点
实质、 核心: 对立统 一规律
事物 发展 动力 人类 认识 特点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2005年多选题第16题)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 “电子邮件的 6 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
实践不是某些个别的活动。
改造主观世界 改造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 动。
(1)实践就是人的想法。
(2)实践就是做事、行动、干活。
(3)实践就是改造世界的活动。 (4)学习活动是实践。 (5)单个人的活动是实践。 (6)实践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
(7)工业活动、农业活动、商业活动都是实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世界是物质的,物 质世界是普遍联系 和永恒发展的,对 立统一规律是世界 联系和发展的根本 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 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 石,唯物辩证法思想 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的根本方法。 世界及其规律
物质世界
普遍联系 永恒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
(二)两个根本属性
同 一 性 相互依存
相对性
相互贯通—— 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
斗 争 性
相互排斥、相互 分离、相互对立
相 互 联 结
同 中 有 异 异 中 有 同
共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绝对性
(三)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双方对立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1)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
马原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二、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1.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从实际出发,最根本的就是要从物质世界固有的规律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的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前提。
主观能动性不等于主观盲目性、随意性,不等于胡思乱想,蛮干一通。
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人们的实践活动越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能性也就发挥得越充分,越有效,反之,则一定会受挫折和失败。
马原课后习题答案(全)-2015版
马原(2015版修订版)课后题目录马原(2015版)课后题 (1)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3)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3)二、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3)三、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4)四、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4)五、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5)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5)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 (5)二、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 (5)三、有人说价值观没有对错之分,请结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论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6)四、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7)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7)一、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7)二、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需要协调好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
请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7)三、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 (7)四、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两者不矛盾吗?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 (8)六、请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谈一谈你对坚持群众路线重要性的认识 (8)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9)一、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9)二、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到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9)三、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呢? (11)四、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取代劳动价值.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