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研发产业现状分析及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发展研究
第15期
(总第245期)
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9月20日
[编者按]: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研发活动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研发活动呈现外部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特征。以研发活动为基础而兴起的研发产业(R&D industry),作为一种新的产业业态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期简报结合上海社会科学院课题组1和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2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研发产业的内涵、上海研发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供参考。
上海研发产业现状分析及建议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研发活动的外部化、独立化和产业化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这种研发活动的
外部化、独立化和产业化倾向使得大量科技型研发公司应运而生,研发产
业开始形成并快速发展。
一、定义和发展概况
研发产业,在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国家被称为“研发服务业(R&D
Service Industry)”,其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产业活动的角度来看,研发产业是指从事R&D活动的专业或
1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研发全球化与上海研发产业发展研究(A)》(项目编号:09692100700)2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研发全球化与上海研发产业发展研究(B)》(项目编号:09692100800)
非专业组织与企业为满足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活动需求而提供研发产品与服务的行业总和。
从全球研发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扩大。据美国统计局(US Gensus Bureau)数据显示,1998年美国研发服务业产值为405亿美元,2004年产值达到65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达到8.4%。欧盟统计局(Eurostat)2006年发布的《European Business Facts and Figures》报告显示,2002年英国研发服务业实现产值47.8亿欧元,同比上升25.8%,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996~2002年间,研发服务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8.2%,2001年更是高达41%。
二是研发外包加速发展。为节省开支、提高利润,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开始将研发外包作为缩短研发周期、实现快速上市的途径。同时,也可以通过外包服务促成同类研发企业在优势地理区位上的集中。目前全球委托合同研究机构(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简称CRO)的市场总值约200亿美元,并以每年16%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360亿美元的规模。
三是研发组织愈加国际化。研发组织是研发产业存在的载体和基础。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研发国际化》年度报告预测,研发活动全球化趋势还将持续,高达69%的公司预测海外研发在全部研发开支中的份额会进一步增长,这将直接推动了研发产业规模的扩大。同时,研发产业组织国际化的另一体现是跨国企业技术联盟的大量建立。
四是范围不断外延化。美国统计局对研发服务业的定义主要包括两类:物理、工程、生命领域研发服务业和社会、人文领域研发服务业。虽
然自然和技术类的研发活动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当前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发活动也逐渐规模化并且产值集聚度更高。
二、上海研发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发展研发产业是上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过去一段时期,上海经济的高速增长一定程度上依靠了投资和出口拉动。目前,上海经济整体发展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要突破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必须从“产业内部、企业内部价值链提升”上寻求出路。加快“四个中心”建设,其本质是推进服务经济和创新驱动转变。服务经济具有低耗能、低污染、内涵式发展的特征,更具有向制造业渗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效应。研发服务产业位居服务业价值链的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理应成为上海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上海具有发展研发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科教资源方面,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历来都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心之一,上海高等教育规模已达国际先进水平。2009年,全市高等学校有66所,在校生总规模接近51.28万人;全市在读研究生10.2万人。上海聚集了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和特色高校。人才基础方面,截止到2009年12月,上海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共165名,占全国比例为11.09%。2009年,从事科技活动人员34.56万人;全市科学家和工程师近17万人。科技投入方面,2000年以来,上海市R&D研发投入不断增长,研发投入已从2000年的76.7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431.98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增长了563%,平均每年保持了21.5%以上的增长速度。R&D经费投入占上海市GDP比重(研发强度)也从2000年的1.6%提升到2009年的2.87%,远远高于全国整体水平。区位优势方面,位于“长三角”中心
城市的上海正以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国际资本的角逐场、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重要基地,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
3、上海研发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促进,上海研发产业呈现出总体快速增长、重点领域突破、领军企业崛起的良好发展态势。通过多年的发展,上海软件、生物医药等相关研发服务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提升。据课题组测算(按照产值估算和相关国际评价标准,上海研发产业产出相当于全市研发投入(R&D)总量的三倍左右),目前上海的研发产业年产值规模已达1500亿左右。产业发展大体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业(CRO)快速发展。上海研发产业中最活跃的要数生物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业。自2002年6月上海第一家CRO企业(上海开拓者化学研究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开拓者化学”)成立于中国药谷——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药基地以来,近几年CRO企业在张江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2008年张江药谷已有40多家CRO企业,外包模式以离岸外包为主,研发服务基本覆盖产业链的全过程,年产值近30亿元。药明康德、睿智化学、开拓者化学等一批企业逐步跻身全球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市场,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其中,药明康德已在纽交所上市,它后来居上快速成长成为全国最大的CRO企业。2009年上海生物医药服务外包收入达到64.24亿元,同比增长28.48%。
二是技术交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技术交易市场是研发产业发展的“助推器”。目前,上海已初步形成一个多层次、跨行业、跨地域、跨组织的综合性技术市场,自1991年起,上海技术交易市场的交易规模一直呈稳步增长态势,2000年还表现出跳跃性的特点,同比增长超过100%。2009年上海各类技术合同项目为27109项,成交金额实现489.8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