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_钳工工具锉刀的使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钳工工具锉刀的使用
——手工配钥匙
一、导入(5分钟)
什么是钳工?
【请大家看大屏幕上这个问题“什么是钳工”?我们知道“木工”单从词本身就能看出来该工种主要是加工木材,使用的是木工工具,顺着木工的思路想下去,有些同学可能会脱口而出加工钳子,使用钳工工具,工具说对了,加工钳子不太准确,应该换成钳子的主要材质“金属”】
木工——加工木材——使用木工工具
钳工(机械之母)——加工金属——使用钳工工具
社会在进步,工业在发展,19世纪以后,各种机床的发展和普及,逐步使大部分钳工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
思考:难道手工钳工再无用武之地了吗?大错特错!!
【不信你来看】
大国工匠——顾两丝(蛟龙号)
【顾两丝的真名叫顾秋亮,他是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蛟龙号制作他也参与,他组装的零部件精密程度达到丝级,何为1丝?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是多么高超的一项技艺】
1丝,只有0.01毫米,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的1/10那么细。
大国工匠——方文墨(文墨精度)
工作是为歼15舰载机加工高精度零件,精度达到了千分之三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这是数控机床都很难达到的精度。
中航工业将这一精度命名为——“文墨精度”。
【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能看出】
手工钳工在高科技领域依然非常重要!
思考:工业化的今天还有哪些地方能用到手工钳工?
1、线、刮削、研磨和机械装配等钳工作业,至今尚无适当的机械化设备可以
全部代替;
2、某些最精密的样板、模具、量具和配合表面(如导轨面和轴瓦等),仍需要
依靠工人的手艺做精密加工;
3、在单件小批生产、修配工作或缺乏设备条件的情况下,采用钳工制造某些
零件仍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
4、急需配钥匙又找不到机械配钥匙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遇到了第四种情况,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亲自动手用钳工工具配一把钥匙。
想要完成这个任务,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常见的钳工工具】
二、钳工常见工具(结合实物详细介绍)(10分钟)
钳台、画针、画规、样冲、台虎钳、锯、錾子、攻丝工具、套丝工具、锉
【钳工工具具体使用方法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展开来讲。
今天手工配钥匙我们用到的工具有两种:台虎钳和三角锉,接下来我们重点看一下三角锉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三、三角锉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5分钟)
【三角锉是锉的一种,顾名思义应该有三个角,请大家观察工作台上的三角锉】思考:配钥匙为何选用三角锉?
观察钥匙,三角锉的棱正好能锉钥匙凹凸不同的边
三角锉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视频+演示)
1、站位:左脚前、右脚后
2、手握姿势:右手握把,左手握前端
3、用力
4、频率:刚开始锉可锉3次观察1下,最后轻锉1次观察1次防止锉多
5、锉削过程中锉要平,眼要平视
6、锉不沾水,不沾油
7、三角锉一个棱一个棱的锉,延长使用寿命
【除了会用锉刀和台虎钳,我们也要对开锁的原理有所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理解了开锁原理,更有利于制作出配对的钥匙】
四、锉钥匙(20分钟)
1、锁的构造:锁芯、弹子、弹簧、锁舌
钥匙如何开锁?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开锁的原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开锁原理:钥匙插入后,上下每对内外弹子对齐的缝在一条线上,且位于内锁芯最外沿方能开开
观察另外两幅图判断能否开开
【由此可见,钥匙加工是个精细活,加工不到位、跟原钥匙有一丁点的不同,都打不开锁。
请同学们动手实践过程中多加注意。
到底如何加工制作呢?分几个步骤?有哪些注意事项?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2、加工步骤及注意事项
对齐——边对齐、尖对齐,在台钳上夹紧
必须是相应钥匙胚子,为什么?【原钥匙与钥匙胚的沟槽同侧,长
短,宽窄一致】
原钥匙在自己一侧,为什么?【能看见,不易锉坏原钥匙】
钥匙胚长:肩对齐,前面搓掉【锁有余地,尖端对齐钥匙插入太长
有时开不开】
钥匙胚短:尖端对齐,后面搓掉
◆起锉:在钥匙胚子上对准原配钥匙齿最凹处起锉(注意正确的拿锉
姿势)
◆锉削:千万别锉到原配钥匙,为什么?(注意频率、锉平、眼平)
◆停止:直到两个完全重叠,看不到对面钥匙时从台钳上卸下
◆去掉边刺!!!!!!!为什么?用什么?【不去掉边刺锁损坏。
用锉和
砂纸】
◆讲台试开
3、注意安全!!!
不吹
不用手抹(用刷子)
五、总结所课内容(4分钟)
六、创新提升(1分钟)
钳工工作强调精细化,要耐心、专注、严谨、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所以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把工匠精神传承下去!
学情分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相继颁布和实施,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对钳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钳工的分类越来越细,工作范围也越来越广,但不管如何分工都必须掌握好钳工的基本技能,而各项技能之间又有一定的相互依赖关系,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对新技术工人的基本操作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水平,并为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效果分析
本课程把理论与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文字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让学生由浅入深,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掌握钳工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及相关的工艺知识。
课程设计以培养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把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促使学生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疑难问题的能力;以当前需求为基本依据,以新兴产业为导向,增强针对性,又兼顾适应性;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适应技术发展,突出钳工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教学组织以学生为主体,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富有弹性、充满活力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体化发展的需要。
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
本节教材从现实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出发,选择介绍了制作设计最常用的工种——钳工的常用工具及操作方法,使学生知道工具和设备是技术的组成因素并学会操作最基本的工具设备。
本节教材既是为学生学习设备所必须了解的工具设备常识提供基础,又是为学生制作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供技能基础。
本节教材要求培养学生掌握钳工工具的基本操作要领,加强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
2、重点、难点
本节教材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两个钳工工种(台虎钳和三解锉)的学习,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术,从而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本节教材的难点是配钥匙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评测练习
1、常用钳工工具有哪些?
2、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手工钳工?
3、手工钳工在高科技领域里的应用有哪些?
4、三角锉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配钥匙用到哪些钳工工具和设备?
6、配钥匙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课后反思
在钳工教学中,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将容易使学生形成定向思维和造就能力的局限。
所以应结合实际,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
一、理论联系实际是钳工教学的基本条件。
因材施教,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操作性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主动的挖掘和创造。
二、不断充实自我,努力搜集现代科技知识,创新课程内容是学好钳工的重要途径。
当前的钳工教学,由于工业飞速发展,书本的知识与现实已有很大的差距,只有不断创新,把课本以外的东西融入到教学中去,与时俱进的开展教学。
课标分析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操作能力为核心,将钳工基本操作技能、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等有机融合,突出实用性、适用性和综合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一)理论联系实际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主要使学生掌握钳工各项基本操作技能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工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手及工艺分析能力。
教学实施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现场教学,为技能训练奠定基础。
知识点以“够用、实用、适用”为原则,结合实训课题开展教学,把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训内容中,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二)钳工基本操作技能是课程的基础
课程围绕钳工基本操作技能展开。
通过实习,学生对钳工基本技能从认识、体验、感悟到逐
步掌握、提高,在实习中形成学生的职业道德、人生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实用性是课程的追求
钳工操作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手的灵巧性,为以后适应机械加工、制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教育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