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有度:学生写作中的“自由表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与有度:学生写作中的“自由表达”

作者:徐莉

来源:《教育》2015年第43期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如是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也如此执行。可是,布置一篇有关冬天的文章,只要是有关冬天的都可以写,交上来的习作无一例外是下雪、打雪仗、堆雪人,哪怕这个冬天没有飘过一片雪。为什么给了一片自由的天空,学生还是不会自由地飞翔呢?思索了很久,不禁释然:仅有天空,没有教给方法、指点方向,又怎么能飞得更高更远?“自由”不是天马行空、漫无边际;“自由”也不是信马由缰、毫无章法。“自由”也得有度——尺度、广度、力度、高度,才能使学生自由表达的天空更广阔,习作也才会富有个性,精彩纷呈。

规范语言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但是这自由表达是建立在规范语言的基础上的。小学生爱说、敢说,他们表达的愿望非常强烈,但是受知识经验的影响,他们对书面语言的运用还不是很自如,所以在表达时常常出现更多的口头语言。诚然,我们要鼓励孩子去表达,让他们畅所欲言,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或许这是最真实本真的语言,但作文跟口语交际不同,要让学生学会用书面语言准确、生动、详细地写出自己的想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兴的语言也随之而产生。特别是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更大。网络语言可以说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方言,如:“偶(我)”“GG、MM、JJ(哥哥、妹妹、姐姐)”“表(不要)”“酱紫(这样子)”“88(再见)”等,有的是极简缩略语,有的是拼音或数字代码,有的是谐音语。它因为幽默风趣,简洁方便,很快便流行起来。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如果仅用于交流,可以以宽容的态度去接受它,但是网络语言与规范性文字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汉语发展的方向是规范、丰富和具有很强的表达力,而网络语言和这个方向背道而驰。小学生正处于语言习得阶段,他们对美丑的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就要求学生学习使用规范、纯净、逻辑性强的语言。孩子们的文章中如果大量使用这些新兴的词语,就需要教师及时地点拨、修正,为学生打好坚实规范的语言基础,为学生的自由表达把握好尺度,使他们能在自由王国中把握好正确的航向。

积累语句

小学生习作的“自由表达”,并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表达,不可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小学生的心智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自由表达”有很大的受限性,受到心理发展特点、生活经验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限制。小学生的“自由表达”,首先受到心理发展特点的限制。小学生对人与社会的观察,角度比较单一,也是肤浅的。小学生的思维逐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抽象思维仍需要直观形象的材料支撑,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事物认识有

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做到想表达什么事物就能表达什么事物。其次,小学生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生活缺乏感性的认知,也使学生不能想表达什么就能自由地表达什么。另外,小学生正处于启蒙习得阶段,头脑中的语言储备还不够多,许多的情感和表述还无法做到用正确精当的语言描绘,也使学生的自由表达受到了束缚。

积累语言。学生如果语言贫乏、文思枯竭,你给他一片再广阔的天空,他都无法表达。平时要引导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养成摘抄的好习惯,指导学生背诵一些名篇佳作,学生脑海中的好词佳句多了,表达的时候自然文思如泉涌,语言就会流畅、生动。

积累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关注生活,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只有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写作时才不会愁“无米下锅”,才能获得一片更广阔的自由表达的天地。

模仿写法

一说到“模仿”,似乎就马上会让人和“自由”“个性”对立起来。新课程标准提出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希望学生的习作能突破常规,推陈出新,写出个性和新意。诚然,“文无定法”,但毕竟“文章有法”。古人主张,作文要“先规矩而后巧”。这“规矩”就是为文的基本方法,作文的规律性知识和要遵循的常格,如观察取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语言运用等。片面强调取消限制、冲破常规、抛弃规矩,直奔“自由”而去,有悖于作文教学规律。

模仿,不失为一种简捷有效的习作学习方法。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无论观察取材、立意谋篇,还是表现手法、语言特色,都是典范的“规矩”,可以先局部后全面,先简单后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进行模仿,这无疑是让学生迅速直接地掌握写作技法与写作规律的最便捷有效的途径。课文就是范本,是“怎样写”的直观图解。用经典的范文,引导学生品味、取法、仿效,无疑能迅速打开、激活写作思路,最快捷地获得写作规矩。当然,模仿不只是纯粹地仿照,还需要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借助“原型”的语言形式、写作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模仿不能生搬硬套,要鼓励学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模仿要与自由表达结合起来,才能尽快进入作文的自由王国,能够意到笔随,纵横恣肆,尽享自由驰骋想象与创造的快乐。

指导评点

作文指导课,往往是就同一个题材同一内容让学生动口说,动笔写。在这样的统一指导下,由于内容相同,思维受到相互的影响,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往往中规中矩,缺乏个性。于是就有了“轻指导重点评”一说,有的老师怕学生的题材受到限制,思路受到束缚,索性在作文课上只给学生一个命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写,美其明曰“自由表达”。其实,指导和点评都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和同学思维的碰撞中,才能迸出创造的火花。作文指导课,除了激发写作兴趣外,要进行取材指导、开拓学生选材的思路。比如,在选材

上,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选材或多例子引路;在表达方法上,可以给多例子参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写作方法和语言运用。教师的指导、同学间的相互启发,为学生的自由表达指明了构思的方向,激活了语库,启示了写法,使学生少走了许多弯路,提高了效率。而点评也是一种指导,是一种文后指导。通过批改评讲,学生明白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是好的,哪些地方是有缺陷的,在讲评和再次修改中慢慢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的自由表达更上一层楼。一次次成功的写作经历和经验的内化与外向迁移,同样能让学生“自能作文”,最终实现“自由表达”“个性表达”的目的。这种建立在较高水平“规矩”基础上的自由表达,才是教师所应该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