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仪器大全(完全_值得收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仪器在历年的高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考纲都很注重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特别是在选择题和化学实验大题中都会遇到,掌握其基础知识对高考做到游刃有余。
一、反应器的使用方法
仪器图形与
名称
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试管
用作少量试剂的溶解
或反应的仪器,也可收集
少量气体、装配型气体发
生器小
(1)可直接加热;
(2)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固体平铺在管底;
(3)加热液体时,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1/3,切忌管口向着人。
烧杯配制、浓缩、稀释溶
液,也可作反应器、水浴加热器
加热时垫石棉网,液体不超过2/3,不可蒸干。
烧瓶用作加热或不加热条
件下较多液体参加的反应容器
平底烧瓶一般不做加热仪器,圆底烧瓶加热要垫石棉网,或水浴加热。
蒸馏烧瓶作液体混合物的蒸馏
或分馏,也可装配气体发
生器
加热要垫石棉网,或水浴加热。
锥形瓶滴定中的反应器,也
可收集液体,组装反应容
器。
加热要垫石棉网。
集气瓶收集气体,装配洗气
瓶,气体反应器、固体在气体中燃烧的容器。
不能加热,作固体在气体中燃烧的容器时,要在瓶底家少量水或一层细沙
坩埚用于灼烧固体使其反
应。
可直火加热至高温,放在泥三角上,用坩埚钳夹取,不可骤冷。
启普发生器
不溶性块状固体与液
体常温下制取气体。
控制导气管活塞可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不能加热,不能用于强烈放热或反应剧烈的气体制备。
二、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酸式滴定管碱式滴
定管
中和滴定(也可用于其它
滴定)的反应;可准确量取液体体积,酸式滴定管盛酸性、氧化性溶液,碱式滴定管盛碱性、非氧化性溶液。
二者不能互代,使用前要洗净并验漏,先润洗再装溶液,“0”刻度在上方,读数到。
量筒
粗量取液体体积
无0刻度线,选合适规格减小
误差,读数一般读到。
容量瓶
用于准确配置一定物质的
量浓度的溶液。
检查是否漏水,要在所标温度下使用,加液体用玻璃棒引流,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不能长期存放溶液。
托盘天平
称量药品质量。
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易潮解、腐蚀性药品放在烧杯中称量,左物右码,精确至0.1克。
三、加热、蒸发、蒸馏、结晶的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酒精灯
作热源
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不能少于1/4,
加热用外焰,熄灭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表面皿、蒸发皿
蒸发皿用于蒸发溶剂,浓缩溶液。蒸发皿可直接加热,不能骤冷,蒸发溶液时不能超过2/3。
蒸馏装置
对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
温度计水银球应低于支管口处,蒸馏烧瓶中应加碎瓷片或沸石以防暴沸,冷凝器下
口进水,上口出水。
四、过滤、分离、注入液体的仪器
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漏斗过滤或向小口径容器注
入液体。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长颈漏斗
装配反应器。
下端应插入液面下,否则气体
会从漏斗口跑掉。
分液漏斗用于分离密度不同且互
不相溶的液体,也可组装反应
器,以随时加液体。
使用前先检查是否漏液,放液时打开上盖或将塞上的凹槽对准上口小孔,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知识点小结:
(1)容器与反应器中
能直接加热的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垫石棉网加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能加热的集气瓶、广口瓶、启普发生器、容量瓶、量筒、滴定管(2)长期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细口瓶、烧杯
(3)加热仪器酒精灯、喷灯、水浴装置
(4)计量仪器 温度计、天平、滴定管、量筒、容量瓶、移液管 (5)干燥仪器 干燥管、干燥器、洗气瓶 (6)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镊子、坩埚钳、铁圈、三脚架、泥三角、铁夹、滴定架 (7)温度计在不同实验中的应用:
①实验室中制取乙烯: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 ②石油的分馏和蒸馏实验:水银球与蒸馏烧瓶支管口相平; ③硝酸钾溶解度的测定:温度计插入硝酸钾溶液中; ④控制50℃~60℃的水浴制取硝基苯:温度计插入水浴中。 (8)棉花在实验中的应用:
①用KMnO 4分解制取O 2:在加热的试管管口堵一团棉花,防止反应生成的O 2把KMnO 4粉末带出而堵塞导气管;
②实验室收集氨气:在收集氨气的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减少对流,增大氨气的浓度; ③纤维素水解:常用棉花作为反应物。
五、气体的发生装置
一)固+固(加热):适用于制O 2、NH 3、(CH 4课本没有)
二)固+液体(不加热):适用于制CO 2、H 2 、H 2S (SO 2、NO 2、NO 课本没有制法) (一)常规类
制备原理:①制氧气:
②制氨气:
注意事项:l 、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却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
2、铁夹应夹在距管口l /3处。
3、固体药品要放在试管底部平铺开,加热时首先均匀预热,然后在试管的最后部位集制备原理:①制CO 2:
②制H 2:
③制SO 2、NO 2、H 2S 、NO :
注意事项:1.瓶内气密性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