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 案例3-5(吉芬商品与需求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3-5

吉芬商品与需求规律

假定某种商品X的价格下降,同时其它商品的价格和收入保持不变,那么商品X的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直觉告诉我们,X的需求量将会增加。情况是否总是这样呢?答案是否定的。逻辑上讲,X的需求量完全有可能增加,这样的商品称作吉芬商品,以最早注意这种可能性的19世纪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例如,假定你目前一周消费7碗粥和7杯牛奶。现在粥变便宜了,如果还是每周消费7碗粥,你就能够节省一笔钱。对于省下来的这笔钱,你很可能将它用于多喝牛奶,甚至为此还进一步减少粥的消费量。

然而到目前为止,有关消费者理论似乎留下这样一种印象,即差不多一切都可能发生:如果收入增加,商品的需求既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如果价格上升,商品的需求既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一个理论,如果不能将观察到的行为限定在某个模式内,它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理论。与所有行为都相容的模型是不具有真实内容的。但是,消费者理论确实包含某些内容。任何价格变动都能分解成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虽然消费者理论并不限定价格变化时需求变化的情况,也不限定收入变化时需求变化的情况,但它的确限定了这两种变化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具体地说,有以下的需求规律: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一定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下降。这个结论可以直接从斯勒茨基方程得到,它所描述的是一种正常商品。

思考讨论题

1.你怎样看待吉芬商品现象?

2.第一节供给原理直接给出了向右下方倾斜的(商品)需求曲线。

为什么第六节还要通过分析消费者行为推导出(商品)需求曲线。

分析要点

1.19世纪经济学家吉芬发现一种反常现象,1845年爱尔兰饥荒期间,在土豆价格上升过程中,土豆需求量居然增加了。后来,经济学家们将需求随价格正向变化的商品称为吉芬商品。在微观经济学中,利用替代效用、收入效应和斯勒茨基等原理解释吉芬商品现象。实际上,商品需求随价格正向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完全有可能基于其它原因,例如,在中国,对于某些用于送礼的烟、酒、月饼等高档商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价格越高,需求购买量反而越大,因为这样才觉得有“面子”。

2.第一节需求曲线是根据“直觉”直接给出的。这种直觉还需要通过分析消费者行为进一步加以严格“证明”。事实上,第六节得到的结果比第一节更准确、更丰富。同时也看到,在(微观)经济学中,与供求均衡分析(方法)相比,经济人行为分析(方法)处于更原生、更基础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