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合集下载

最新:晚期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最新:晚期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全文)

最新:晚期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全文)一、EGFR突变EGFR基因突变是非鳞状NSC1C最常见的突变类型之一,EGFR突变阳性率在高加索人群中约为10%,在东亚人群中约为50%o对于伴有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1C患者,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为EGFRTKIs,包括第一代EGFRTKIs(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第二代EGFRTKIs(阿法替尼和达可替尼)和第三代EGFRTKIs(奥希替尼、阿美替尼和伏美替尼入研究证实,与传统化疗相比,EGFRTKIs显著改善了ORR和PFS o但随着治疗的推进,不可避免的面临耐药问题。

免疫治疗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发挥肿瘤杀伤作用,并可获得持续的疾病控制。

共识意见1不推荐ICIs用于晚期初治EGFR敏感突变NSC1C患者(推荐程度:一致不推荐IEGFR突变与肿瘤免疫原性低及非炎症性微环境有关,且早期临床研究表明,IQs单药或ICIs联合化疗治疗初治EGFR敏感突变患者疗效远不及标准EGFRTKIs靶向治疗,然而,在EGFRTKIs基础上联合ICIs的疗效提升有限,且存在较大安全性风险。

共识意见2推荐耐药的EGFR突变患者再次活检,同时检测肿瘤耐药基因和免疫微环境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推荐程度:一致推荐工基于EGFRTKIs治疗会影响肿瘤特征和及肿瘤微环境(TME),建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再次活检,为后续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检测标本优选肿瘤组织,组织标本无法获得时可以采用其他类型标本替代;检测范围优选高通量检测以获得全面的耐药信息,包括肿瘤相关和免疫微环境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共识意见3对于EGFRTKIs耐药后发生广泛进展的患者,且在缺乏有效靶向治疗的情况下,推荐使用ICIs(推荐程度:一致推荐\对于ICIS的方案选择,应结合患者的体能状态和疾病进展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其中IC1s+化疗+抗血管治疗方案的临床证据较为丰富(推荐程度:强推荐);IQs+含粕化疗方案在多项早期研究中均显示良好的治疗活性,且耐受性方面ICIs+含粕化疗方案较ICIs+含粕化疗+抗血管联合方案具有一定优势(推荐程度:强推荐);ICIs联合抗血管治疗(推荐程度:弱推荐)的证据主要针对多线耐药的患者或体力状况较差不耐受高强度治疗的患者,疗效获益有限。

非小细胞肺癌诊治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诊治进展
高度怀疑2期肺癌,可直接手术而不需要活检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旳治疗策略及进展
非鳞癌
鳞癌
含铂双药
+ 贝伐珠单抗
含铂双药
含铂双药
一线化疗结束后CR/PR/SD
贝伐珠单抗
(+培美曲塞)
厄洛替尼或培美曲塞*
厄洛替尼*
贝伐珠单抗合用
贝伐珠单抗不合用
组织学类型
疾病进展
EGFR活性突变
EGFR-TKI(一代、二代)
II期NSCLC旳治疗策略
首选肺叶切除加肺门纵隔淋巴结打扫术,无法手术患者可行肺段或楔形切除加肺门纵膈淋巴结打扫术完全性切除旳II期患者推荐术后辅助化疗当肿瘤侵犯壁层胸膜或胸壁时,应该行整块胸壁切除。切缘阳性推荐再次手术,无法再次手术,推荐术后化放疗。
III期(局部晚期)NSCLC旳治疗策略
局部晚期:1、可切除旳:T3N1 经新辅助化疗后可降期旳N2 同肺叶存在卫星结节旳T4N0-12、不可切除旳:纵膈融合状淋巴结 T4N2-3 胸膜心包转移
NCCN guideline China version
IASLC/UICC/AJCC NSCLC TNM分期(2023)
T:原发肿瘤T0:无原发肿瘤证据T1: 肿瘤最大径≤3cm,周围包绕肺组织及脏层胸膜,支气管镜见肿瘤侵及叶支气管,未侵及主支气管。T2: 肿瘤最大径>3cm,≤7cm;侵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 2cm;侵及脏层胸膜;有阻塞性肺炎或者部分肺不张,不涉及全肺不张。T3: 肿瘤最大径>7cm; 直接侵犯下列任何一种器官,涉及:胸壁、膈肌、膈神经、纵隔胸膜、心包;侵及主支气管距隆突<2cm;全肺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同一肺叶出现孤立性癌结节。 T4:任何大小肿瘤侵及下列任何一种器官,涉及:纵隔、心脏、大血管、隆突、喉返神经、主气管、食管、椎体;同侧不同肺叶内孤立癌结节。N:区域淋巴结N0:无淋巴结转移N1:同侧支气管周围及(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移 N2: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运处转移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ppt课件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外科治疗ppt课件
心包、心脏、大血管、食管和隆凸
最新编辑ppt
4
分类


性 术前临床分期为Ⅰ、Ⅱ期,但术后病

理检查发现有纵膈淋巴结转移的病例。

性 影像学上有临床意义的淋巴结肿大,术前临床诊断为ⅢA期,以及肿

瘤已侵犯心脏、大血管和隆凸的ⅢB期肺癌,但在有条件的医院仍能

达到肺癌完全性切除。
肺癌广泛侵犯心脏大血管成“冷冻样病变”,不能切除的肺癌,或多站 纵膈转移呈融合状态。
70年代70后期
2011
报道于1997年开始的肺癌 个体化外科治疗
1997
1993
5例侵犯左心房的LANSCLC 外科治疗结果
最新编辑ppt
8
1
2
3
4
LANSCLC外科治疗 是从非解剖全肺切除 到解剖全肺切除,到 解剖全肺切除联合淋 巴结切除,到肺叶切 除联合系统性淋巴结 清扫为经典术式的历
把心脏外科的理论技 术引入到侵犯心脏大 血管的LANSCLC的 外科治疗是 LANSCLC外科治疗 的重大进步,约30% 患者获益。
完全,术后N分期 准确,术后局部
复发率低
无论是临床诊断还是术中诊断
的N2肺癌均应施行系统性纵隔
淋巴结清扫术,而且应当是整
块切除的系统最新性编淋辑巴ppt结清扫术
15
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外科手术&先行外科手术加术后辅助化疗
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外科 手术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 和死亡率
术前新辅助化疗能使 LANSCLC的T分期和N分期降 低,提高肺癌切除率
术前新辅助化疗能明显增加 LANSCLC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最新编辑ppt
新辅助化疗联合 外科手术治疗 LANSCLC已经成为

非小细胞肺癌2024版NCCN治疗指南中文版

非小细胞肺癌2024版NCCN治疗指南中文版

非小细胞肺癌2024版NCCN治疗指南中文版肺癌治疗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
1.根据患者所患肺癌深入研究,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2.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医疗诊断,更加细致地评估患者特殊情况;
3.考虑到患者的全面情况,尽可能多地提出治疗组合方案;
4.尊重患者的偏好和权利,提供更好的细化信息,以帮助患者确定最佳疗法;
5.尽可能使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最佳,同时减少毒副作用的出现;
6.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7.根据病情变化,给予病情所需的抗癌治疗,特别是对肺癌晚期患者应该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8.为患者提供支持性治疗,以缓解症状,改善质量和生活质量,从而增强患者心理承受能力;
9.加强门诊跟踪管理,定期复查,提前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以期更有效地控制病情;
10.建立健全患者的长期护理机制。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旨在为中国的医疗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全面、权威的指南,以便他们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方案。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NSCLC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能够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阻断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然而,如何选择和应用这些药物,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一直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挑战。

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结合中国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NSCLC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梳理和深入探讨。

共识内容涵盖了药物选择、剂量调整、不良反应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建议。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发布,能够推动中国晚期NSCLC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我国的肺癌防治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我们也期待与广大医疗同仁共同学习、交流,不断完善和更新这一共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学环境和患者需求。

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分类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目的。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克隆抗体和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

VEGFR TKI:此类药物通过抑制VEGFR的活性,阻断VEGF与VEGFR 的结合,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常见的VEGFR TKI包括帕唑帕尼、舒尼替尼、阿帕替尼等。

抗VEGF单克隆抗体:这些药物通过与VEGF结合,阻止其与VEGFR 的结合,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贝伐珠单抗是最常用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之一,已经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2024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

2024 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

2024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2024年4月26日至4月27日,CSCO指南大会在济南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

会议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

本次肿瘤医学论坛将为您带来非小细胞肺癌指南的更新要点整理。

1、早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更新一:分子分型部分1、新增“术后Ⅱ/Ⅲ期NSCLC进行PD-L1表达检测,指导辅助免疫治疗”作为I级推荐。

证据来源:IMpower010研究。

2、新增“术后Ⅱ/Ⅲ期NSCLC进行ALK融合检测,指导辅助靶向治疗”作为Ⅱ级推荐。

3、新增“不可手术Ⅲ期及IV期NSCLC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MET蛋白过表达检测”作为Ⅱ级推荐。

更新二:不可手术IA、IB期NSCLC的治疗部分新增”SABR联合免疫治疗”作为Ⅱ级推荐。

证据来源:2023年6月18日发表在The Lancet上的一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ABR)联合纳武利尤单抗对比SABR用于早期或孤立性复发NSCLC的随机对照、Ⅱ期研究。

更新三:可手术IA、IB期NSCLC的治疗部分1、辅助靶向治疗:新增”根治性手术且术后检测为ALK融合患者,术后阿来替尼辅助治疗”作为Ⅱ级推荐。

证据来源:ALINA研究。

2、围手术期免疫治疗:1)新增“含铂化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或替雷利珠单抗新辅助+辅助治疗”作为Ⅱ级推荐;证据来源:KEYNOTE-671研究、RATIONALE-315研究。

2)新增“含铂化疗联合度伐利尤单抗新辅助+辅助治疗”作为Ⅲ级推荐;证据来源:AEGEAN研究。

3)新增”新辅助含铂化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后的纳武利尤单抗辅助治疗”作为Ⅲ级推荐。

证据来源:CheckMate77T研究。

更新四:可手术ⅢA或IIB期NSCLC的治疗部分1、辅助靶向治疗:新增”根治性手术且术后检测为ALK融合患者,术后阿来替尼辅助治疗”作为Ⅱ级推荐。

证据来源:ALINA研究。

2、围手术期免疫治疗:1)新增“含铂化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新辅助+辅助治疗”作为I级推荐;证据来源:NEOTORCH研究。

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佳一线治疗方案

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佳一线治疗方案

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佳一线治疗方案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50%的亚洲患者和11%~16%的西方患者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主要包括Exon 19 Del和21 L858R);对这类患者,NCCN国际指南目前推荐一线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靶向治疗。

近年来,第二代、第三代EGFR-TKI横空出世,同时众多研究表明联合EGFR-TKI和其他治疗方式(比如化疗和抗血管治疗等)的策略在一线使用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在如此众多的可选方案中,探究哪种一线治疗方案是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优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系统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何建行教授、梁文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在读硕士研究生赵毅为主要第一作者,针对“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案”以网络荟萃分析的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

2019年10月7日,这项研究在线发表于世界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The 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最新影响因子为27.604),这是BMJ正刊首次发表来自中国的肺癌治疗相关研究,是我国肺癌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

文章一览当前EGFR-TKI呈现“三代同堂”的盛况:一代的吉非替尼(Gefitinib)、厄洛替尼(Erlotinib)和埃克替尼(Icotinib);二代的阿法替尼(Afatinib)和达克替尼(Dacomitinib);三代的奥希替尼(Osimertinib)。

EGFR-TKI的问世极大改善了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预后。

而一线EGFR-TKI单药治疗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的出现耐药,为了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存、延缓耐药的出现,在现有可行药物的基础上联合更多临床可用的治疗手段的联合治疗亦进入人们视线,比如,NEJ026研究中厄洛替尼联合贝伐单抗(Erlotinib+Bevacizumab)以及NEJ009研究中吉非替尼联合培美曲塞为基础的含铂双药化疗(Gefitinib+PbCT:gefitinib+pemetrexed based chemotherapy),较相应EGFR-TKI 单药治疗,均显示出更好的PFS生存获益。

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标准及进展

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标准及进展

个性化治疗趋势
医保政策影响
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将有助于实现非小细 胞肺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高疗效和患 者生活质量。
医保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将影响非小细胞肺 癌药物市场的格局和竞争态势,降价和纳 入医保目录的药物有望惠及更多患者。
06
患者管理与康复策略
患者心理支持与护理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实施专业心理干预,提高患者 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
感谢观看
以评估患肺癌风险。
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 肺部听诊、叩诊等,以发现肺部
异常体征。
影像学检查
采用X线胸片、CT、MRI等影像 学检查方法,观察肺部病变情况 ,评估肿瘤大小、位置及与周围
组织关系。
病理学诊断方法
支气管镜检查
通过支气管镜观察支气管内病变情况,并取活检 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靶向治疗进展
EGFR抑制剂
针对EGFR基因突变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EGFR抑制剂可 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ALK抑制剂
针对ALK基因重排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ALK抑制剂可获 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小。
ROS1抑制剂
针对ROS1基因重排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ROS1抑制剂可取 得一定的疗效,目前正在进行更多临床研究。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患者心理支持,共同面对疾病,减轻患者心理负 担。
护理关怀
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关注患者需求,提高患者舒适度 。
营养支持与康复策略
营养评估
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
营养补充
针对营养不良患者,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改善患者 营养状况。

非小细胞肺癌2017版NCCN治疗指南中文版

非小细胞肺癌2017版NCCN治疗指南中文版

非小细胞肺癌2017版NCCN治疗指南中文版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肺癌总数的80%至 85%。

对于 NSCLC 的治疗,科学合理的方案至关重要。

2017版 NCCN 治疗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 NSCLC 的基本情况。

NSCLC 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等多种亚型。

其发病与吸烟、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

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

在诊断方面,影像学检查如胸部 X 线、CT 扫描等是常用的方法。

对于疑似病例,往往需要进行病理活检来明确诊断和确定肿瘤的亚型。

此外,还会进行一系列的评估,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是否有转移等,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017 版 NCCN 治疗指南对于早期 NSCLC 的治疗有明确的建议。

对于可手术的早期 NSCLC(IA、IB、IIA 和 IIB 期),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等,并可能会进行淋巴结清扫。

术后,根据肿瘤的病理特征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会考虑辅助化疗或放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对于局部晚期 NSCLC(IIIA 和 IIIB 期),治疗方案则相对复杂。

对于一些可切除的病例,手术联合术前新辅助治疗或术后辅助治疗是常见的策略。

新辅助治疗通常包括化疗、放疗或同步放化疗,目的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

对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晚期 NSCLC(IV 期)的治疗则侧重于全身性治疗。

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但随着医学的发展,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在 NSCLC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存在 EGFR 基因突变的患者,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可能会取得较好的疗效。

对于ALK 融合基因阳性的患者,ALK 抑制剂(如克唑替尼等)则是有效的治疗选择。

如何应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如何应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全球每年有超过180万人由于肺癌死亡。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肺癌,主要包括大细胞癌、腺癌以及鳞癌。

该病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生存率较低。

虽然靶向治疗的发展速度较快,肺部肿瘤的免疫治疗也快速发展,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有效延长,但是靶向治疗存在耐药性,二线化疗失败患者预后较差。

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细胞在生长、增殖以及转移过程中,都会出现血管新生,因此,在抗肿瘤药物治疗中,要多使用抗血管生成的药物。

在非小细胞癌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可以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受体产生抑制作用,还能够对干细胞因子受体、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以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等靶点产生高效抑制的作用,进而对肿瘤细胞的血管新生产生全面抑制作用。

根据多项研究发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较好。

比如,盐酸安罗替尼就是临床中较为常用的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

本文主要介绍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知识。

肿瘤与新生血管的相关关系在肿瘤细胞的增殖、维持高代谢、远处转移等过程中,新生血管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肿瘤如何应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姻赵琳[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诊通肿瘤72的生长速度较快,会导致周围环境缺氧。

在缺氧条件下,肿瘤组织会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

当VEGFR-2(VEGF受体)与VEGF结合,酪氨酸激酶会发生自磷酸化,激活信号下游的酶,比如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大鼠肉瘤(Ras),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

靶向药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抗血管形成的作用临床中有抗肿瘤的多靶点药物,具有强效、全面抑制新血管形成的作用,主要的作用靶点包括干细胞生长因子(c-kit)、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受体、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

非小细胞肺癌诊疗规范

非小细胞肺癌诊疗规范

非小细胞肺癌诊疗规范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指除了小细胞癌以外的所有类型的肺癌,治疗多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法。

大约30%~40%的NSCLC病人在诊断时已经出现远处转移病灶,对晚期病人如不做抗肿瘤治疗(BSC)平均生存期为4~5个月。

【临床表现】1.肿瘤所引起的局部和全身症状如:咳嗽、血痰、胸闷胸痛、气促、发热、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晚期出现恶病质等。

2.肿瘤外侵与转移的症状: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贺纳氏综合征、潘寇氏综合征、累及喉返神经引起声嘶、脑转移出现头痛、呕吐、偏瘫;骨转移引起相应部位的持续性疼痛等。

3.肺癌的伴随症状: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类癌综合征、男性乳房发育。

【诊断要点】1.X线检查:目前仍然是发现、诊断肺癌和提供治疗参考的重要基本方法。

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包括X线胸部透视、胸部正侧位片、体层照片(病灶体层、肺门体层和斜位体层)。

2.CT检查:胸部CT检查目前已成为估计肺癌胸内侵犯程度及范围的常规方法,尤其在肺癌的分期上,更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

3.MRI检查:胸部MRI检查的最大特点是较CT更容易鉴别实质性肿块与血管的关系,而且能显示气管支气管和血管的受压、移位与阻塞。

但对肺部小结节的检查效果不如CT好。

4.PET检查: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检查技术,其机制是利用正常细胞和肺癌细胞对荧光去氧葡萄糖的代谢不同而有不同的显像。

主要用于排除胸内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但该检查相当昂贵,目前还不能广泛应用。

其他的影像学检查还有B超和ECT 检查。

前者用于疑有肝脏转移,后者用于排除骨转移。

5.肺癌的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1)痰找癌细胞。

(2)纤支镜检查。

(3)骨穿和骨活检。

(4)淋巴结:增大变硬的外周淋巴结,如在出现其他明显远处转移时,可进行活检。

(5)经皮肺穿刺细针活检。

6.鉴别诊断(1)肺结核:结核球需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

非小细胞癌治疗方案

非小细胞癌治疗方案

非小细胞癌治疗方案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理类型、分期和个体化特点。

针对不同阶段的非小细胞肺癌,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就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手术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

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通过手术可以彻底清除肿瘤,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而对于晚期患者,手术治疗可能并不适用,因为肿瘤已经扩散到其他器官。

此时,放化疗联合治疗是更常见的选择。

放疗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放疗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减轻症状,提高生存率。

同时,放疗也可以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放疗的方式包括外放疗和内放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化疗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化疗可以通过药物的方式杀死癌细胞,阻断癌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化疗通常是在手术或放疗后进行的,也可以作为单独的治疗手段使用。

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也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一些晚期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分期、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等因素,因为不同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此外,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及时向医生反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适症状,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手术治疗、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非小细胞癌治疗方案

非小细胞癌治疗方案

非小细胞癌治疗方案癌症是世界范围内面临的严重健康问题之一。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被认为是最常见的一种癌症类型。

NSCLC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大多数患者在被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阶段。

为了延长生存期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科学家和医生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治疗NSCLC的方案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每一种方式都有其适应症和局限性,最佳的治疗方案通常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癌症的严重程度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手术切除是治疗NSCLC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对于早期诊断的患者,手术切除可以消除肿瘤,同时保留肺部功能。

然而,手术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可能不可行,因为肿瘤可能已扩散到其他器官。

在这种情况下,放射治疗和化疗通常会被作为替代选择。

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的一种方法。

这种治疗方式可以直接照射到肿瘤部位,以减少肿瘤的大小或停止其生长。

然而,放射治疗也可能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所以合理的剂量和治疗期限非常重要。

化疗是一种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癌细胞的方法。

在NSCLC治疗中,化疗通常与手术切除或放疗联合使用,以消除可能遗留下的肿瘤细胞。

虽然化疗可以通过杀死癌细胞来减轻症状和延长生存期,但它也会对身体的健康细胞造成损害,导致一系列副作用。

因此,医生们需要根据患者的状况来权衡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除了传统的治疗方法外,靶向治疗已成为NSCLC治疗的一大突破。

靶向治疗通过识别和针对癌细胞上的特定变异基因或蛋白质进行干预。

这些靶向药物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和扩散,并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由于这种治疗方法的个体化特点,靶向治疗通常需要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使用哪种靶向药物。

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在NSCLC治疗中取得巨大突破的一种方法。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目前,抗PD-1和抗PD-L1抗体是最常用的免疫治疗药物。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进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进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进展摘要】非小细胞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已经失去手术机会,治疗是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手段,包括靶向治疗。

本文就近年来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药物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靶向治疗新进展肺癌70%-80%以上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由于早期难以发现,确诊NSCLC时70%-80%患者已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中位生存期仅6~8个月,5年生存率仅15%。

因此,化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就近年来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药物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化疗1.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化疗铂类药物联合第三代化疗药物(如吉西他滨、紫杉类药物、长春瑞滨)是晚期NSCLC患者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

吉西他滨为一种新型核苷类似物,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

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在1998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晚期NSCLC的一线方案,有效率21%~41%,中位生存期8.1个月~11.1个月,1年存活率32%~39%,从全球13项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4556例NSCLC病人的荟萃分析显示:吉西他滨+铂类较第一代化疗药和第二代铂类方案使NSCLC病人总生存期和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延长;与第三代化疗药物+铂类比较,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1]。

1.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二线化疗最近NCCN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已将疗效评定改为1个周期后即评估,当出现疾病进展,应采用二线化疗。

目前有三种药物经美国FDA批准用于NSCLC的二线治疗,两种细胞毒性的化疗药物多西紫杉醇和培美曲塞,另一种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药物) (EGFR-TKIs)厄洛替尼[2]。

TAX317[3]研究证实,多西他赛作为二线治疗优于最佳支持治疗。

TAX320研究确立了多西他赛75mg/m2三周治疗的地位。

此后, JMEI研究证实,培美曲塞作为二线治疗其疗效不亚于多西他赛,且毒性反应更低。

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PPT

II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PPT

免疫治疗在III期NSCLC患者中 的应用限制
对于除EGFR和ALK以外的基因突 变的III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 的应用受到限制,需要进一步研 究。
可切除的III期NSCLC辅助治疗
奥西替尼的辅助效果
01
奥西替尼在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中的
效果
对于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尤其是携带EGFR突变的患者,奥西替尼能显著延长 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近3年,并且脑转移发生率较低。
罕见基因突变的处理策略
靶向治疗的应用
奥西替尼在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中的应用
奥西替尼对于携带EGFR典型突变的不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在完成放化疗 后未进展,推荐使用。
奥西替尼在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中的应用
对于可切除的III期NSCLC患者,尤其是携带EGFR突变或ALK重排的患者,奥西 替尼作为辅助治疗首选。
针对罕见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在III期NSCLC中的应用
针对不太常见基因突变(如ROS1或RET)的靶向治疗在可切除或不可切除的III 期NSCLC中的疗效正在进行前瞻性试验评估。
新辅助治疗的效果
奥西替尼在可切除的III期NSCLC 患者中的辅助治疗
对于携带EGFR突变或ALK重排的患者 ,奥西替尼作为完全切除的IB-IIIA期 NSCLC患者的辅助治疗选择。
阿来替尼与铂基化疗的效果
阿来替尼的效果
III期ALINA试验评估了2年的辅助阿来替尼与铂基化疗4个周期的效果,结果显示辅助阿来替尼在 II期和IIIA期人群的DFS中有显著改善。
铂基化疗的效果
同样在III期ALINA试验中,对于II期和IIIA期患者,铂基化疗4个周期的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 无病生存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美曲塞顺铂 吉西他滨顺铂
618
634
11.0
10.1*
0.84
0.74-0.96
0.011
244
229
9.4
10.8
1.23
1.00-1.51
0.050
JMEN
培美曲塞 安慰剂
325
156
15.5
10.3
0.70
0.56-0.88
0.002
116
66
9.9
10.8
1.07
0.77-1.50
0.678
SWT
10
Unadjusted: HR = 0.45 [95% CI, 0.34 to 0.60], P < 0.001 Adjusted: HR = 0.45 [95% CI, 0.34 to 0.61], P < 0.001 Log-rank P-value < 0.001
3.2 months
0.7 months
从培美曲赛的研究看晚期NSCLC个体化化 疗的现状与方向
王洁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培美曲塞治疗非鳞癌的NSCLC患者更为有效: 来自三项大型、III期、随机研究的荟萃分析
培美曲塞
JMEI
随机
OS
二线治疗
N=571
多西他赛
JMEN
培美曲塞
维持治疗
随机 N=663
安慰剂
OS
JMDB
培美曲塞顺铂
OS
一线治疗
3
*:PFS:5.1个月
问题
➢一线治疗:培美曲赛对组织病理类型的选择 性能否推至三代化疗药物?
➢维持治疗:进展与局限? ➢二线治疗:怎样实现个体化治疗?
4
JMDB: 研究设计
5
JMDB:亚组分析结果
6
Giorgio Vittorio Scagliotti, J Clin Oncol 2008, 26:3543-3551.
ECOG1594 组织学类型与生存期关系分析 未发现病理组织学类型的选择性
方案
MST (月) 顺铂紫杉醇
顺铂吉西他滨 顺铂多西他赛 卡铂紫杉醇 P
8
鳞癌
腺癌 大细胞癌 其他
P
6.9
9.1
6.1
5.3-9.4 7.9-10.9
2.9-
6 0.09
3.9-9.1
9.4 5.7-15.6
8.1 6.8-9.8
24.5
0.024
大细胞 10.4
(n=153)
P=0.027
6.7
4.5
0.67 (0.48, 0.96)
P=0.499
4.2
31.3
0.89 (0.65, 1.24)
30.9
0.954
鳞癌 9.4
(n=473)
P=0.050
10.8
4.4
1.23 (1.00, 1.51)
P=0.002
5.5
26.9
JMDB:亚组分析结果
MST*, mos
调整
PFS#, mos
调整
RR**, %
P-值
P-值
P-值
C/P
C/G
HR (95% CI)
C/P
C/G
HR (95% CI)
C/P
C/G
腺癌 12.6
(n=847)
P=0.033
10.9
5.5
0.84 (0.71, 0.99)
P=0.125
5.0
31.9
0.90 (0.78, 1.03)
随机
N=1725
吉西他滨顺铂
2
结果
类型* 非鳞癌 MST (月) 经调整的HR 95%CI P 鳞癌 MST (月) 经调整的HR 95%CI P
JMEI
培美曲塞
多西他赛
205
194
9.3
8.0
0.78
0.61-1.00
0.048
78
94
6.2
7.4
1.56
1.08-2.26
0.018
JMDB *
既往未化疗的 IIIB/IV期非鳞
NSCLC 分层因素
− PS: 0 or 1 Vs 2 − Stage IIIb Vs IV
(N=260)
主要终点:无毒性(3/4 级)生存时间(SWT)
全球23个中心参与
9
培美曲赛500 mg/m2 D1,
卡铂 [AUC] = 5 mg/mL x min
激素预处理: 泰索帝组地塞米松8mg PO bid,6
1.36 (1.12, 1.65)
36.7
0.033
NSCLC, 其他 8.6
(n=252)
P=0.586
9.2
4.5
1.08 (0.81, 1.45)
P=0.064
5.6
33.0
1.28 (0.99, 1.67)
24.2
0.156
*MST=中位生存时间 #PFS=无, Presented at 14th European Congress of Clinical Oncology: Sept 27, 2007; Barcelona, Spai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Unadjusted: HR = 0.96 [95% CI, 0.72 to 1.29], P =0.801 Adjusted: HR = 0.91 [95% CI, 0.67 to 1.23], P = 0.534
Log-rank P-value = 0.800
血液系统与非血液系统毒性反应
Treatment-emergent Adverse Event
Hematologic events
Neutropenia Leukopenia Anemia Thrombocytopenia Febrile neutropenia Non-hematologic events
Overall survival
Unadjusted: HR = 1.01 [95% CI, 0.72 to 1.42], P =0.933 Adjusted: HR = 0.93 [95% CI, 0.66 to 1.32], P = 0.698
Log-rank P-value = 0.934
[A1]SOURCE: Table S380.6.8.1.2.1
R
次(在泰索帝静滴前12小时给予首剂)
泰索帝75 mg/m2 + 卡铂 [AUC] = 5 mg/mL x min
Rodrigues-Pereira J, et al.. JTO(to be press)
S380 研究:培美曲赛/卡铂与泰索帝/卡铂一线治疗 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随机临床研究
9.7 4.5-17.1
7.9 0.63
6.3-11.3
8.1 5.5-11.2
7.7 6.5-9.4
6.8
8.2
0.91
5.9-11.7 5.6-12.4
9.3 7.3-12.1
7.6 6.6-9.8
8.3 3.6-16.7
6.9 0.37
4.9-11.6
0.18
0.39
0.39
0.82
S380 研究:培美曲赛/卡铂与泰索帝/卡铂一线治疗 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随机临床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