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宏观套期保值的违约损失率模型_久期模型的一个扩展

合集下载

基于债券久期的国债期货套期保值模型分析

基于债券久期的国债期货套期保值模型分析

基于债券久期的国债期货套期保值模型分析引言:债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最为成熟的市场之一,其中国债市场作为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更是不可忽视。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对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交易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而债券久期则是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交易中的重要指标,对于债券的价格波动有着很强的预测作用。

因此,本文将借助国债期货的交易实例,从债券久期的角度出发,探讨债券久期基础上的国债期货套期保值模型分析。

一、债券久期概念简介债券久期,是表示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的指标,同时也是债券买卖交易中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

债券久期越长,表明其价格对利率的变化越敏感。

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的价格也会下降,其下降幅度与债券的久期长短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交易是指在国债期货交易市场上,通过买卖期货合约的方式,锁定未来一定时间内(如远期)需要交割的债券价格,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在实际操作中,通常会在购买债券之前,进行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交易,以规避利率波动风险,降低其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债券久期对国债期货套期保值的影响在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中,债券久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债券久期越长,其价格波动幅度就越大,带来的风险也就越高。

因此,在进行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交易前,需要了解债券久期的具体数值,并根据债券久期长度,进行相应的套期保值策略操作。

一般来说,对于债券久期较短的债券,应选择短期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交易,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而对于债券久期较长的债券,则应选择较长期的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以规避其对于利率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另外,在进行国债期货套期保值交易时,还需要注意到债券久期的变动,及时调整保值策略。

当债券久期变化较大时,尽量不要持有期货合约,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四、套期保值策略在实际操作中,套期保值策略的具体选择需要结合债券久期以及资金、交易周期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银行大数据 对公客户贷后违约预测模型_光环大数据培训

银行大数据 对公客户贷后违约预测模型_光环大数据培训

银行大数据对公客户贷后违约预测模型_光环大数据培训近年来,担保圈风险在一些行业和地区凸显。

据《第一财经日报》获得的监管部门监测数据显示,佛山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从2013年末的60.54亿元飙升至2014年7月末的192.14亿元,7个月增幅达217%;不良贷款率也从去年末的0.85%升至 2.6%,究其原因,经济上升周期钢贸行业的“联保互保”贷款机制,成为了风险蔓延时的“连坐”机制。

“互保互联”将非系统性风险变得系统起来,加速风险扩散,增加贷款主体和银行的风险。

因此梳理、分析、防范和化解担保圈风险,已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方面。

担保链中主要隐藏以下几类风险:(一)担保链中存在企业超出自身担保能力对外担保的现象。

(二)担保链中个别企业出现信贷风险,风险会通过担保链条迅速传导和放大。

(三)担保链信贷风险的集中爆发,易引发区域性和行业性风险,对区域性经济发展产生冲击。

恒丰银行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新阶段,信贷业务与日俱增,客户贷后违约案例也随之上升,传统的人工盲扫式的风控手段跟不上业务的发展。

本案例创新应用了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方法,综合客户行内信息、外部数据以及客户担保网络图等信息,深度挖掘和揭示了恒丰银行担保圈风险,构建了贷后违约风险预警模型。

此模型成功对客户贷后违约风险进行自动化预警,控制了信贷违约风险,减少了恒丰银行风险运营成本。

周期节奏本案例具体实施时间从16年4月份到17年4月份,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业务调研和需求梳理(2016.04—­2016.05)二,数据获取及预处理(2016.05—­2016.07)三,特征工程(2016.05—­2016.09)四,建模分析评估及优化(2016.06­—2016.10)五,模型部署上线(2016.10—­2016.11)六,后期改进及前端开发对接(2016.11­—2017.04)客户名称/所属分类恒丰银行/贷后风控任务/目标●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建模并及时识别、量化企业违约风险;●如何识别担保图中主要风险企业及其完整的担保路径;●如何对担保圈贷款进行高效清查,并分析担保风险的原因,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本案例针对以上问题,基于复杂网络技术深入挖掘担保违约风险影响因子,并运用分布式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建模,预测企业贷后违约概率。

违约损失率模型

违约损失率模型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新平台)国家开放大学《金融风险管理》形成性考试1-4参考答案

(新平台)国家开放大学《金融风险管理》形成性考试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金融风险管理》形成性考试1-4参考答案形成性考试(第一次)一、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5 题1.汇率风险——汇率风险,又称外汇风险,是指一定时期的国际经济交易当中,以外币计价的资产(或债权)与负债(或债务),由于汇率的波动而引起其价值涨跌的可能性。

2.(金融风险管理的)预防策略——是指在风险尚未导致损失之前,经济主采用一定的防范性措施,以防止损失实际发生或者将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以内的策略。

3.(金融风险管理的)转移策略——是指经济主体通过各种合法手段将其承受的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承担的一种策略。

4.法律风险——指交易对手不具备法律或者监管部门授予的交易权利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

5.国家风险——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由于国家的主权行为所引起的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国家风险是国家主权行为所引起的或与国家社会变动有关。

在主权风险的范围内,国家作为交易的一方,通过其违约行为(例如停付外债本金或利息)直接构成风险,通过政策和法规的变动(例如调整汇率和税率等)间接构成风险,在转移风险范围内,国家不一定是交易的直接参与者,但国家的政策、法规却影响着该国内的企业或个人的交易行为。

二、判断正误,每题 4 分,共10 题,正确打对号,错误打错号,并改正,不改正仅得 2 分1.只要是金融活动,都面临着风险(√)改正:2.程序控制不完备引发的风险被称为系统风险(×)改正:系统性风险也称宏观风险,是指于某种全局性的因素而对所有投资品的收益都会产生作用的风险,具体包括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以及政策风险等。

3.遭受国家风险的主体一定是主权国家(√)改正:4.广义的保值策略不仅包括套期保值策略,还包括其他种类的金融风险管理策略(√)改正:5.因市场价格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金融风险被称为市场风险(√)改正:6.企业和个人产生的风险属于狭义的金融风险(×)改正:狭义的金融风险除了企业、个人之外的其他三个部门,特别是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产生的金融风险大。

金融行业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考核试卷

金融行业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考核试卷
B.市场风险
C.担保物价值下降
D.评级下调
2.信用风险度量中,违约概率(PD)是指?()
A.债务人未能按时偿还债务的概率
B.债务人市场价值下降的概率
C.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概率
D.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概率
3.下列哪个模型不是用于信用风险度量的?()
A. Merton模型
B. CreditRisk+模型
C.在险价值(VaR)模型
1.违约概率(PD)是借款人违约的概率,违约损失率(LGD)是违约发生时债权人损失的比率,风险敞口(Exposure)是在特定风险下的潜在损失。预期损失(EL)= PD × LGD × Exposure。它们共同决定了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指标。
2.信用衍生品用于转移、对冲和降低信用风险。常见类型包括信用违约互换(CDS)、信用价差期权和信用担保债券。
6.信用评级迁移风险是指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在短期内可能发生的变化。()
7.违约概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是计算预期损失(EL)的两个关键因素。()
8.信用风险度量中,预期损失(EL)等于潜在损失与损失概率的乘积。()
9.所有借款人的违约概率都是相同的。()
10.在信用风险管理中,风险分散是通过增加贷款数量来实现的。()
4.以下哪些是信用衍生品的作用?()
A.转移信用风险
B.对冲市场风险
C.降低信用风险敞口
D.提高资产流动性
5.以下哪些属于信用风险监测的工具?()
A.财务报表分析
B.早期预警系统
C.信用评级机构报告
D.市场新闻分析
6.以下哪些是信用风险控制的主要手段?()
A.贷款审批
B.限额管理
C.担保要求
D.风险分散

宏观经济学关于金融知识的模型

宏观经济学关于金融知识的模型

宏观经济学关于金融知识的模型随着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不断发展,宏观经济学关于金融知识的模型也在不断演进。

从传统的货币理论到现代的金融市场模型,这些模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运作、货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波动等现象。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几个宏观经济学中关于金融知识的模型。

一、货币供应模型货币供应模型是研究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的一种宏观经济模型。

该模型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影响到实际经济变量,如通货膨胀、产出和利率等。

其中,最著名的货币供应模型莫过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

他认为,货币需求取决于个人的财富偏好、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等因素。

二、利率模型利率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的金融模型。

它主要关注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利率对投资、消费和储蓄等行为的影响。

利率模型包括许多具体理论,如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等。

这些理论揭示了利率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金融市场波动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金融市场模型金融市场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研究金融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影响的模型。

这些模型主要包括资产定价模型、投资组合理论和风险管理模型等。

其中,最著名的资产定价模型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它用于估算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金融市场模型有助于我们理解金融市场的波动现象,以及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冲击等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四、DSGE模型DSGE模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一种流行的模型,用于描述和预测经济波动。

DSGE模型将微观经济主体(如家庭、企业和政府)的行为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从而分析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规律。

DSGE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用于研究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货币政策和金融冲击等。

五、金融周期模型金融周期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新的研究框架,用于描述金融市场的周期性波动。

该模型认为,金融市场的波动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内在不稳定性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参与者行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的。

违约损失率(LGD)研究教材

违约损失率(LGD)研究教材

违约损失率(LGD)研究作者:陈忠阳博士、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长期以来,人们对信用风险的关注和研究主要在于交易对手违约的可能性,即违约概率PD(Probability of Default),而对交易对手一旦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即违约损失率LGD(Loss Given Default)的研究远远不及违约概率PD,然而,作为反映信用风险程度的基本参数之一,LGD相比于PD对信用风险管理有着同样的重要性。

尤其是自新巴塞尔资本协定将LGD和PD一同纳入监管资本衡量的基本框架以来,违约损失率(LGD)引起了监管界、业界、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

一、LGD性质与特点违约损失率LGD是指债务人一旦违约将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数额,即损失的严重程度。

从贷款回收的角度看,LGD决定了贷款回收的程度,因为,LGD=1-回收率。

构成一个完整风险概念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损失的可能性和一旦损失发生后的损失规模,即损失的严重程度。

因此,LGD 是除违约概率PD以外反映信用风险水平的另外一个重要参数,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全面反映信用风险水平。

显然,PD既定的情况下,LGD越高,信用风险越大。

预期损失率(Expected Loss, EL)是反映信用风险的一个指标,它是LGD和PD的乘积:预期损失率(EL)=LGD × PD。

1PD和LGD都是反映债权人面临债务人违约的信用风险的重要参数,因此,两者都受到债务人信用水平的影响,然而,从性质上看,两者又有重要的区别。

总的来说,PD是一个交易主体相关变量,其大小主要由作为交易主体的债务人的信用水平决定;而LGD具有与特定交易相关联的特性,其大小不仅受到债务人信用能力的影响,更受到交易的特定设计和合同的具体条款,如抵押、担保等的影响。

因此,对于同一债务人,不同的交易可能具有不同的LGD,如对于同一债务人的两笔贷款,如果一笔提供了抵押品,而另一笔没有,那么前者的LGD将可能小于后者的LGD。

2023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

2023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

2023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1.【单选题】一般来说,债券的市场价格和到期收益率呈()A.正相关关(江南博哥)系B.部分正相关关系C.负相关关系D.无相关关系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到期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

【考查考点】第一章第三节——收益率2.【单选题】下列中央银行中,自身无资本金的是()A.美国联邦储备银行B.日本银行C.韩国银行D.英格兰银行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韩国的中央银行是目前唯一没有资本金的中央银行。

【考查考点】第三章第二节一一中央银行的资本构成3.【单选题】根据汇率制度的性质,汇率可以分为固定汇率和()A.浮动汇率B.有效汇率C.名义汇率D.市场汇率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汇率制度的性质,汇率可以分为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考查考点】第一章第二节一一汇率的概念4.【单选题】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中,市场利率与市场价格属于()A.操作目标B.调控目标C.反馈信号D.调控客体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中央银行将市场利率与市场价格作为观察金融宏观调控实际效应的信号。

【考查考点】第九章第二节一一金融宏观调控机制5.【单选题】某农户贷款本金为100OO元,年利率为4临半年计息一次,复利计息则该农户一年后应付利息为()元。

A.404B.10400C.10404D.400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FV=P×(l+r∕m)nm=10000×(l+4%∕2)2=10404o I=FV-P=10404- 10000=404【考查考点】第一章第一节——单利与复利6.【单选题】经常账户差额等于经济体的是()A.出口-外债缺口B.国际储备-进口缺口C.国际储备-外债缺口D.储蓄-投资缺口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经常账户差额等于经济体的储蓄一投资缺口,因此,经常账户差额与国内交易有关。

【考查考点】第十章第一节一一国际收支平衡表7.【单选题】()是商业银行衡量利率变动对全行经济价值影响的一种方法。

金融风险管理 3.2 市场风险专题2——久期、凸性及久期缺口模型(1)

金融风险管理 3.2 市场风险专题2——久期、凸性及久期缺口模型(1)

久期是项目或资产的平均回收期
(基于现金流现值的加权)
金融风险管理
赵建群
3、久期的经济学解释 Pdy 将 dP D
1 y
变形得
dP dy D P 1 y
P y D P 1 y
或者取其离散形式
(之所以采用

,是因为 dP 的推导采取的是Taylor一阶近似,当
赵建群

t
1
A 100 100 100 100
B 100 100 100 100 100
C 100 40 100 180 120 90
D 200 50 30 150 70
2
3 4 5 6
200
100
时间跨度相同 各期流量不同 金融风险管理 赵建群

t
1
A 100 100 100 100
B 100 100 100 100 100
可以认为 久期反映了债券价格对贴现因子(1+y)的负弹性
金融风险管理
赵建群
例1:
假定某债券的久期为5年,
当市场利率为8%时,该债券的市场价格为120元, 如果市场利率升为9%,该债券的市场价格将发生怎样 的变化?
金融风险管理
赵建群
考察久期公式
P y D P 1 y
金融风险管理 赵建群

D 0 i
?
分析: 如果债券价值被认为是可以变化的;假定各期的息票利 率同等变动,则显然,该变化对久期无影响(相当于各 期的权未变
tCt tFi t T (1 y ) t t 1 (1 y ) D T T Ct Fi t 1 t t ( 1 y ) ( 1 y ) t 1 t 1

国开电大《金融风险概论》单选题答案

国开电大《金融风险概论》单选题答案

本作业为随机抽题,请善用CTRL+F搜索题目获取答案下列哪项不属于金融风险管理的微观作用()。

正确答案是:规范金融市场秩序由于金融机构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是()。

正确答案是:操作风险两个企业之间达成把今天相互提供的资金在将来某个时间再以双方现在同意的利率再交换回来的合约。

这种合约是()正确答案是:利率互换在市场机制正常且价格变动迅速的金融市场中,利率变动的信息会传递到市场的每个角落,进而影响各类金融资产的价格。

因此,利率风险具有()的特征。

正确答案是:传导性企业采取主动放弃的方法,防止引起汇率风险的发生。

这种汇率风险管理策略是()。

正确答案是:风险回避企业无法回避又不能转移的汇率风险,只能接受并利用企业内部资源来承受风险带来的不良后果。

这种风险的策略选择属于()正确答案是:风险保留Zeta评分模型在原始Z值评分模型的基础上,将评估借款人信用风险的5个关键财务比率增加到()个,应用领域更加广泛,也大大提高了对不良借款人的辨识度。

正确答案是:7个()的提出是当今风险管理理论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正确答案是:Creditmetrics模型各项贷款与总资产比率、流动性资产与总资产比率等指标反映的是()。

正确答案是:资产结构的比例指标由美国信用协会创办,该协会规定其会员存款可为其协会的股金立账,在支付时可以开出股金汇票进行支付,存款也按余额计息,这样股金成了活期存款,股金汇票成了支票。

这种账户称为()。

正确答案是:股金汇票账户第三方欺诈、抢劫、盗取资产的行为属于()。

正确答案是: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在金融机构整个经营活动中始终存在,无论是营销还是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前台经营部门还是中台支持部门,乃至后台保障部门,既可以由人为因素引起,也可以由自然因素造成;发生的地点可以在金融机构内部,也可以在金融机构外部。

这表明了操作风险具有()的特征。

正确答案是:广泛性下列哪项因素不属于金融机构声誉风险的外部影响因素()。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一):利率风险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一):利率风险

二、重定价模型
• (2)累计缺口 • 累计缺口CGAP(cumulative gaps):多个重定价组别 累计的缺口值。 • 一般使用的累计缺口是计算1年期的重定价缺口。 • 上例中,累计的 1年期重定价缺口: • CGAP = -10-10-15+20 = -15 million • 如果影响未来1年被重新定价的资产和负债的平均利率 变动DRi = 1%,则对净利息收入的累计影响: DNIIi = (CGAPi) DRi = (-15 million)(.01) = -150,000.
– 计算机系统
一、金融机构的风险类别
• (6)外汇风险 • 国际经营 • 外汇风险(foreign exchange risk):汇率交化引起的金 融机构国外资产和负债价值变化的风险。 • 金融机构资产和负债组合国际分散化
– 不同国家的经济状况(如周期)不一致; – 不同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也可能不完全相关。
二、重定价模型
• (2)累计缺口 • 例子:
î ¯ ÷ Ê ú · ® í ¹ ¸ Ò Ð ³° µ Õ ± Ø î ½ ª °Í À Ô Ê ú ³° 1. Ì Ù Ï ²² ¼ £ 1Á £ ´ Æ ø Ñ ø î ¨ ê © 2. ¤Ù Ï Ñ ² ¼ £ 2Á £ ± Æ ø ²ø î ¨ ê © 3. 3µ Ô Æ ´ Æ ¶ ¼ È ö ¿ Ù Ì Ù ú â ¯ 4. 6µ Ô Æ Ö Æ ¶ Õ ö ¿ Ù Ð Ù ú ® 5. 3Á Æ ± Ù ¶ Õ ê Ù ¤Æ ú ® 6. 10Á Æ ¶ ´ ø ¿ ³ Ñ ² ¼ ê Ù Ì ¨½ Ê Ö · ø î 7. 30Á Æ µ ´ ½ ¿ ³ Ñ ² ¼ ê Ù ¡ ¯ ø Ê Ö · ø î ¨À ö ¿ ðÕ ¸ Î ø Ê © £ ¼ 9µ Ô ³ ø Ò ² ½ ¿ £ Û Æ ³¹ ¨³· Ù Ý Ç × ¨¹ Ù Ý © £ ¢ £ Æ Ï Ê Ö ´ Ú Æ Ï £ 50 25 30 35 70 20 40 · ® µ Õ 1. È æ Ê » £ Ì ´ © ¨Ò ³±¨¶ ¨£ 2. ¸ Æ ² ¼ î Ù æ î 3. ² Õ ² Ð æ Ú ¢ î 4. 3µ Ô Æ ³ CD ö ¿ Ù Á 5. 3µ Ô Æ ³ Ò Ð ± ´ Æ Ü ö ¿ Ù Á ÷ Ð Ò ±» 6. 6µ Ô Æ ³ É Ò Æ Ü ö ¿ Ù Á Ì ³ ±» 7. 1Á Æ ´ Ù ² ¼ ê Ù ¨Æ æ î 8. 2Á Æ ´ Ù ² ¼ ê Ù ¨Æ æ î 20 40 30 40 20 60 20 40 270

国际金融风险-第三章-答案(已整理)

国际金融风险-第三章-答案(已整理)

第三章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模型不是金融机构常用来识别和测度利率风险的模型(B)A、久期模型B、CAMEL评级体系C、重定价模型D、到期模型2、利率风险最基本和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A)A、再定价风险B、基准风险C、收益率曲线风险D、期权风险3、下列资产与负债中,哪一个不是1年期利率敏感性资产或负债(D)A、20年期浮动利率公司债券,每一年重定价一次B、30年期浮动利率抵押贷款,每六个月重定价一次C、5年期浮动利率定期存款,每一年重定价一次D、20年期浮动利率抵押贷款,每两年重定价一次4、假设某金融机构的3个月再定价缺口为5万元,3个月到6个月的再定价缺口为-7万元,6个月到一年的再定价缺口为10万元,则该金融机构的1年期累计再定价缺口为(A)A、8万元B、6万元C、-8万元D、10万元5、假设某金融机构的1年期利率敏感性资产为20万元,利率敏感性负债为15万元,则利用再定价模型,该金融机构在利率上升1个百分点后(假设资产与负债利率变化相同),则利息收入的变化为(B)A、利息收入减少0.05万元B、利息收入增加0.05万元C、利息收入减少0.01万元D、利息收入增加0.01万元6、一个票面利率为10%,票面价值为100万元,还有两年到期的债券其现在的市场价格为(假设现在的市场利率为10%)(B)A、99.75元B、100元C、105.37元D、98.67元7、假设某金融机构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化,其资产的市场价值增加了3.25万元,负债的市场价值增加了5.25万元,则该金融机构的股东权益变化为(C ) A 、增加了2万元 B 、维持不变 C 、减少了2万 D 、无法判断8、到期日模型是以(C )为分析计算的基础来衡量金融机构利率风险的。

A 、历史价值 B 、经济价值 C 、市场价值 D 、账面价值9、当利率敏感性资产小于利率敏感性负债时,金融机构的再定价缺口为(B ) A 、正 B 、负 C 、0D 、无法确定10、利率风险属于(A )A 、市场风险B 、非系统性风险C 、政策风险D 、法律风险11、下列因素哪个不是影响利率风险的一般因素(C ) A 、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B 、通货膨胀率 C 、税收政策 D 、利率预期12、金融的许多属于与证券价格的某些变量的导数有关,并且对术语是用二阶导数定义的(C )A 、修正久期B 、波动率C 、凸度D 、到期收益率13、如果为每半年付息,测量资产或负债价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的公式为(B )A 、1dP dR D P R =-+ B 、12dP dR DR P =-+ C 、dPMDdR P=-D、21 dP dRDP R=-+14、计算一个2年期债券的久期。

违约损失率模型研究

违约损失率模型研究

Moody’s的LossCalcTM模型(Gupton and Stein, 2002)包括了债务类型和
优先级、资本结构、行业和宏观经济四个方面的九个自变量,如下表。
变量类型
变量名称
变量数 目
债务类型和 优先级别
债务类型和优先级 别对应的 LGD 历史平 X1 均值
债务的相对级别
X2
资本结构
资产负债率
至时间点,如图中的 24 月份,24 月份以后的回收现金流忽略不计。
图 1 有效催收窗口 实际操作中,是分逾期的时间段对银行历史催收数据分别进行分析,以保证 分析结果的稳健性,如图 1,在贷款逾期后的第 24 个月,曲线变得比较平坦, 而且不同年份违约客户的情况都是如此,则可以确定 24 个月为该产品的有效催 收窗口。图 1 中,不同时间段的累积回收率曲线如同一层层逐渐成熟的葡萄架, 故英文中也把这个方法叫做 Vintage。在我国,零售敞口的核销较为困难,大量 违约贷款长期挂在账上,这样,有效催收时点的确定,对于 LGD 计量而言就非常 重要。 催收成本 新资本协议规定催收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但对于直接成本和间接 成本的具体内涵未做详细界定。欧盟认为,“清收成本包括与清收相关的重要直 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此类清收成本源于运营清收部门的成本、由回收直接引起的 外部资源服务成本,如法律成本,一定比例的其它运行成本,如公司日常开支等”。 银监会的相关指引在此基础上,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做了进一步的明确,指出 “直接损失或成本是指能够归结到某笔具体债项的损失或成本,包括本金和利息 损失、抵押品清收成本或法律诉讼费用等。间接损失或成本是指商业银行因管理 或清收违约债项产生的但不能归结到某一笔具体债项的损失和成本。商业银行应
在非违约帐户和违约帐户的分组中,LGD 模型建设都只使用违约样本,但是 其观察期和表现期的构造并不一致。非违约帐户分组中,所有样本在观察点之前 还没有发生违约,而是在表现期内都发生违约,发生违约后的帐户回收率决定于 有效催收窗口的分析,所以 LGD 模型的建设对于历史数据的时间长度要求比较 高,在下图的例子中,需要四年的历史数据。违约帐户分组中,所有样本在当前 观察点之前都已经发生违约,有效催收窗口在观察点之前已经开始(一般选择在 观察期内发生违约的样本,这样,有效催收窗口在观察期内开始,容易分析), 在下图的例子中,需要三年的历史数据。

金融风险管理(第三版)习题答案

金融风险管理(第三版)习题答案

第1章金融风险概述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单选题1.D2. C3. A4. A5. C6. C7. A8. C9. D 10. B三、多选题1. ACD2. ACDE3. ABCDE4. ABE5. ABC6. ACDE7. ADE8. ACDE9. ABCDE 10. ABCD四、简答题略第2章金融风险识别与管理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 10. ×二、单选题1.B2. B3. D4. B5. D6. C7. D8. A9. D 10. D三、多选题1. ABCD2. BCD3. ABCE4. ABCE5. ABC6. ADE7. ABCE8. ADE9. ABE 10. BCDE四、简答题略第3章金融风险测度工具与方法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 10. ×11. √ 12. √ 13. ×14.×15. ×二、单选题1.C2. A3. B4. D5. C6. D7. B8. C9. B 10. B11. A 12. C 13. D 14. C 15.C 16. D 17. B 18. A 19. B 20. B 21.B 22.D 23.B 24.C 25. B三、多选题1. BCD2. ABDE3. ABD4. ABDE5. ABE四、简答题 略五、计算题1.解:在1-c 的置信水平下,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时,风险价值的计算公式如式(3-57)所示,0c VaR v z σ=。

0v 为资产的初始价值,c z 为正态分布在水平c 上的分位数,σ为样本时间段收益率的标准差。

金融风险管理--久期、凸性及久期缺口模型 ppt课件

金融风险管理--久期、凸性及久期缺口模型  ppt课件

T
P ( y ) '
t 1 2
T
tCt y (1 ) 2t 1 2
金融风险管理
Ct P y 2t 1 t (1 ) 2 2
33
T
赵建群
tCt y 2t t 0.5 (1 ) 2 D T Ct y 2t t 0.5 (1 ) 2
T
金融风险管理
34
金融风险管理
29
赵建群
5、久期的推导Ⅱ:付息方式为半年一次
金融风险管理
30
赵建群
T C0.5 C1.5 CT 0.5 Ct C1 C2 CT P y y y y y y y 2t 1 (1 ) 2 (1 ) 3 (1 ) 4 (1 ) 2T 1 (1 ) 2T t 1 ( 1 ) 2 2 2 2 2 2 2 2
B 100 100 100 100 100
C 100 40 100 180 120 90
D 200 50 30 150 70
2
3 4 5 6
200
100
时间跨度不同 各期流量不同 金融风险管理
6
赵建群
思路: 设置一个指标,综合衡量时间跨度和流量大小? 同时体现出对风险因子的敏感性程度? ——久期
赵建群
D
dP dy P 1 y 2
D*
1 dP P dy
y D D (1 ) 2
*
dP D * dy P
金融风险管理
35
赵建群
6、久期的推导Ⅲ:利息一年支付a次
1 at Ct T a y at 1 (1 ) t a a D T Ct y at 1 ) t (1 a a

银行从业风险管理版

银行从业风险管理版

违约损失率:违约损失率Loss Given Default,LGD是指给定借款人违约后贷款损失金额占违约风险暴露的比例,即损失占风险暴露总额的百分比损失的严重程度,LGD=1-回收率.其估计公式为:损失/ 违约风险暴露.违约损失率估计应以历史清偿率为基础,不能仅依据对抵质押品市值的估计,同时应考虑到银行可能没有能力迅速控制和清算抵押品.1影响违约损失率的因素有多方面,主要包括:①项目因素②公司因素③行业因素④地区因素⑤宏观经济周期因素2计量违约损失率的方法①市场价值法:信用价差和违约概率来推算.市场法和隐含市场法.②回收现金流法:根据违约历史清瘦情况,预测违约贷款在清收过程中的现金流,并计算出LGD,即LGD=1-回收率=1-回收金额-回收成本/违约风险暴露信用风险组合:1.违约相关性违约基于的因素:自身、所处行业或区域、宏观经济因素2.信用风险组合计量模型由于存在风险散化效应,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小于等于其所包含的单一资产组合风险的简单加总.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信用风险组合模型1 Credit Metrics模型:是一个VAR模型,其创新之处是解决了计算非交易性资产组合VAR这一难题.2 Credit Protfolio View模型.是对第一个模型的补充.比较适用于机构类型的借款人.3 Credit Risk+模型:根据针对火险的财险精算原理,对贷款这个违约率进行分析.该模型认为,贷款组合中不同类型的贷款同时违约的概率是很小且相互独立的.3.信用风险组合的压力测试1压力测试用于评估资产或投资组合在极端不利的条件下可能遭受的重大损失.作为商业银行日常风险管理的重要补充,压力测试有较多积极作用.2压力测试只是对组合短期风险的状况的一种衡量,因此属于一种战术性的风险管理方法.第一章风险管理基础本章基础知识精讲:一、风险与风险管理一风险、收益与损失1.风险的含义风险是一个宽泛且常用的术语.在本书中,风险被定义为未来结果出现收益或损失的不确定性.具体来说,如果某个事件的收益或损失是固定的并已经被事先确定下来,就不存在风险;若该事件的收益或损失存在变化的可能,且这种变化过程事先无法确定,则存在风险.2.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没有风险就没有收益.正确认识并深入理解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一方面有助于商业银行对损失可能性的平衡管理,防止过度强调风险损失而制约机构的盈利和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主动承担风险,利用经济资本配置、经风险调整的业绩评估等现代风险管理方法,遵循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合理地促进商业银行优势业务的发展,进行科学的业绩评估,并以此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3.风险与损失的关系风险与损失有密切联系,根据风险的含义及产业实践,风险虽然通常采用损失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损失规模来计量,但绝不等同于损失本身.严格来说,损失是一个事后概念,反映的是风险事件发生后所造成的实际结果;而风险却是一个明确的事前概念,反映的是损失发生前的事物发展状态,在风险的定量分析中可以采用概率和统计方法计算出损失规模和发生的可能性.在实践中,通常将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灾难性损失三大类.二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商业银行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以经营风险为其盈利的根本手段.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第二,风险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从传统上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增加利润的粗放经营模式,向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从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模式,向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变;从侧重于对不同风险分散管理的模式,向集中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转变.第三,风险管理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金融资产和业务组合. 第四,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为商业银行创造价值.第五,风险管理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金融监管的迫切要求.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的发展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一风险分散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方法.“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古老投资格言形象地说明了这一方法.二风险对冲风险对冲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Underlying Asset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的风险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风险对冲是管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非常有效的方法,风险对冲可以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三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指通过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或采取其他合法的经济措施将风险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的一种风险管理办法.风险转移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四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指商业银行拒绝或退出某一业务或市场,以避免承担该业务或市场具有的风险.简单地说就是:不做业务,不承担风险.在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践中,风险规避主要通过经济资本配置来实现.风险规避策略的实施成本主要在于风险分析和经济资本配置方面的支出.五风险补偿风险补偿指事前损失发生以前对风险承担的价格补偿.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风险合理定价:定价过低将使自身所承担的风险难以获得足够的补偿;定价过高又会使自身的业务失去竞争力, 从而面临业务萎缩并阻碍长期发展.四、商业银行风险与资本一资本的概念和作用通常所说的资本是指会计资本,也就是账面资本,等于金融机构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减去负债后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优先股等.资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资本为商业银行提供融资.第二,吸收和消化损失.第三,限制商业银行过度业务扩张和风险承担.第四,维持市场信心.第五,为商业银行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驱动力二监管资本与资本充足率要求1.监管资本的概念监管资本是监管部门规定的商业银行应持有的同其所承担的业务总体风险水平相匹配的资本,是监管当局针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特征,按照统一的风险资本计量方法计算得出的.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首先,根据商业银行资本工具的不同性质,对监管资本的范围作出了界定,监管资本被区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1核心资本又称为一级资本,包括商业银行的权益资本股本、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和公开储备;2附属资本又称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贷款储备以及混合性债务工具等.3在计算风险资本要求时,还规定了三级资本.其次,新协议对三大风险加权资产规定了不同的计算方法:1对于信用风险资产,商业银行可以采取标准法、内部评级初级法和内部评级高级法计算;2对于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用标准法或内部模型法计算;3对于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可以采用基本指标法、标准法或高级计量法计算.2.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指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资本充足率定义为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加上倍市场风险及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的比率.新协议规定国际活跃银行的整体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三经济资本及其应用1.经济资本的概念经济资本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为了应付对未来一定期限内资产的非预期损失而应该持有的资本金.经济资本的重要意义在于强调资本的有偿占用,即占用资本来防范风险是需要付出成本的.2.经济资本配置对商业银行的积极作用第一,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第二,有助于商业银行制定科学的业绩评估体系.3.RAROC在经风险调整的业绩评估方法中,目前被广泛接受和普遍使用的是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RAROC,其计算公式如下:RAROC=N1-EL/UL其中,Nl为税后净利润,EL为预期损失,UL为非预期损失或经济资本.七、风险管理的数理基础一收益的计量1.绝对收益对投资成果的直接衡量,反映投资行为得到的增值部分的绝对量.用数学公式表示为;绝对收益=P-P.其中,P为期末的资产价值总额,P.为期初投入的资金总额.2.百分比收益率百分比收益率是当期资产总价值的变化及其现金收益占期初投资额的百分比.百分比收益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是最常用的评价投资收益的方式,用数学公式表示为:百分比收益率R=P.+D-P./P.×100%其中,P.为期初的投资额,P1为期末的资产价值,D为资产持有期间的现金收益.二常用的概率统计知识三投资组合分散风险的原理根据上述公式可得,当两种资产之间的收益率变化不完全正相关即ρ1时,该资产组合的整体风险小于各项资产风险的加权之和,揭示了资产组合降低和分散风险的数理原理.如果资产组合中各资产存在相关性,则风险分散的效果会随着各资产间的相关系数有所不同.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当各资产间的相关系数为正时,风险分散效果较差;当相关系数为负时,风险分散效果较好.在风险管理实践中,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资产组合分散风险的原理,将贷款分散到不同的行业、区域, 通过积极实施风险分散策略,显着降低发生大额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从而达到管理和降低风险、保持收益稳定的目的.第二章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架构本章考情分析本章要求考生掌握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以及风险管理流程这几大知识点.风险管理组织各部门的主要职责,风险管理流程的四个步骤是考生要着重把握的.本章基础知识精讲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环境一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三商业银行风险文化1.商业银行风险文化的含义在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风险管理理念、哲学和价值观,通过风险管理战略、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员工风险管理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企业文化.2.先进的文化理念1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创造资本增值和股东回报的重要手段.2风险管理的目标不是消除风险,而是通过主动的风险管理过程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3风险管理应纳人商业银行的整体战略之中,并服务于业务发展战略.4应充分了解所有风险,并建立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对于不了解或无把握控制风险的业务,应采取审慎态度对待.3.风险文化的培植首先,培植风险文化不是阶段性工作,而是商业银行的一项“终身事业”.其次,商业银行应向全体员工广泛宣讲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知识、规范和标准,大力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等.最后,商业银行应通过建立管理制度和实施绩效考核,将风险文化融人到每一位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四商业银行管理战略1.商业银行管理战略的含义在综合分析外部环境、内部管理状况以及同业比较后,提出的一整套包括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措施的战略.2.商业银行管理战略的基本内容包括战略目标和实现路径两方面.战略目标可以分解为战略愿景、阶段性战略目标和主要发展指标等细项.3.商业银行管理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关系1风险管理是银行管理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2战略目标中包括风险管理目标.3风险管理过程本身是实现风险管理目标以及整个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流程按照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机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可以概括为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和风险控制四个主要步骤,其中风险管理部门承担了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测的重要职责,而各级风险管理委员会承担风险控制的最终责任.一风险识别/分析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制作风险清单是商业银行识别风险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它是指采用类似于备忘录的形式,将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逐一列举,并联系经营活动对这些风险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风险识别常用的方法:1.专家调查列举法:将可能面临的风险逐一列出,并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直接或间接、财务或非财务、政治性或经济性风险因素等.2.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风险管理人员通过实际调查研究以及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产目录等财务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发现潜在的风险.3.情景分析法:通过有关的数据、曲线、图表等模拟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可能状态,目的在于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预测风险范围及结果,并选择最佳的风险管理方案.4.分解分析法:将复杂的风险分解为多个相对简单的风险因素,从中识别可能造成严重风险损失的因素.例如,可以将汇率风险分解为汇率变化率、利率变化率、收益率期间结构等影响因素、5.失误树分析方法:通过图解法来识别和分析风险损失发生前存在的各种不恰当的行为,由此判断和总结哪些失误最可能导致风险损失.一风险计量/评估风险计量是全面风险管理、资本监管和经济资本配置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三风险监测服告1.监控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以及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确保风险在进一步恶化之前提交相关部门,以便其密切关注并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2.报告商业银行所有风险的定性/定量评估结果,并随时关注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的实施质量/效果.四风险控制/缓释风险控制是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和补偿等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过程.1.风险控制的目标包括;1风险管理战略和策略符合经营目标的要求;2所采取的具体措施符合风险管理战略和策略的要求,并在成本/收益基础上保持有效性;3通过对风险诱因的分析,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完善风险管理程序.2.风险控制体系包括:1基层业务部门配备风险管理专业人员;2每个业务领域配备风险管理委员会;3最高管理层或风险总监直接领导银行最高风险管理委员会.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一数据收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从很多来源收集海量的数据和信息,通常可分为:2.外部数据,指通过专业供应商所获得的数据,由于国内的外部数据供应商规模/实力有限,很多数据还需要商业银行自行采集、评估.例如,国内市场行情和信息数据,外部评级数据,行业统计分析数据,外部损失数据.二数据处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中,有些数据是静态的,有些则是动态的,系统不能制约数据的特性.经过分析和处理的数据主要分为:1.中间计量数据,是通过风险模型计量后的数据,可以分为不同的风险管理业务目标所共享.中间数据在不同风险管理领域的一致应用,是商业银行最终实现经济资本计量的关键所在.2.组合结果数据,是基于不同的风险管理业务目标所产生的组合计量结果数据,也称为“具有风险管理目标的综合数据”,不仅为风险管理人员提供便于解读的信息,而且为相关的业务人员提供便于业务决策的综合支持信息.三信息传递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一般采用B/S结构,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的主要优点是:真正实现风险数据的全行集中管理、一致调用;不需要每个终端都安装风险管理软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建设成本、保护知识产权和系统安全.四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商业银行的核心“无形资产”,必须设置严格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标准,确保系统能够长期、不间断地运行.1针对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部门职能、岗位职责等,设置不同的登录级别;2为每个系统用户设置独特的识别标志,并定期更换登录密码或磁卡;3对每次系统登录或使用提供详细记录,以便为意外事件提供证据;4设置严格的网络安全/加密系统,防止外部非法入侵;5随时进行数据信息备份和存档,定期进行检测并形成文件记录;6设置灾难恢复以及应急操作程序;7建立错误承受程序,以便发生技术困难时,仍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的完整性.第三章信用风险管理本章考情分析第三章是考试的重点,内容较多,所占分值较大,考生要重点学习.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容包括信用风险的识别,信用风险的计量,信用风险监测与报告以及信用风险控制,基本上都是考试的重点,约占整个考试分值的30%.本章基础知识精讲一、信用风险识别一单一法人客户信用风险识别二集团法人客户信用风险识别1.集团法人客户的整体状况分析根据中国银监会2007年修订的商业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集团法人客户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商业银行的企事业法人授信对象:1在股权上或者经营决策上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事业法人或被其他企事业法人控制的;2共同被第三方企事业法人所控制的;3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近亲属包括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关系和两代以内旁系亲属关系共同直接控制或间接控制的;4存在其他关联关系,可能不按公允价格原则转移资产和利润,商业银行认为应视同集团客户进行授信管理的.关联交易是指发生在集团内关联方之间的有关转移权利或义务的事项安排.关联方是指在财务和经营决策中,与他方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控制关系或重大影响关系的企事业法人.国家控制的企业间不应当仅仅因为彼此同受国家控制而成为关联方.商业银行发现企业客户下列行为/情况时,应当着重分析其是否属于某个企业集团内部的关联方,以及其行为/情况是否属于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1与无正常业务关系的单位或个人发生重大交易;2进行价格、利率、租金及付款等条件异常的交易;3与特定客户或供应商发生大额交易;4进行实质与形式不符的交易;5易货交易;6进行明显缺乏商业理由的交易;7发生处理方式异常的交易;8资产负债表目前后发生的重大交易;9互为提供担保或连环提供担保;10存在有关控制权的秘密协议;11除股本权益性投资外,资金以各种方式供单位或个人长期使用.总之,在识别和分析集团法人客户信用风险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应当力争做到;第一,充分利用已有的内外部信息系统,如中国人民银行的信贷登记查询系统、中介征信机构、互联网、媒体等,及时全面收集、调查、核实客户及其关联方的授信记录.第二,与客户建立授信关系时,授信工作人员应当尽职受理和调查评价,要求客户提供真实、完整的信息资料,包括客户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注册地、注册资本、主营业务、股权结构、高级管理人员情况、财务状况、重大资产项目、担保情况和重要诉讼情况等,以有资格机构审计过的财务报表为基础,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第一手材料,必要时可要求客户聘请独立的具有公证效应的第三方出具资料真实性证明.第三,识别客户关联方关系时,授信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客户的注册资金、股权分布、股权占比的变更情况,通过间接持股方式形成的关联关系,通过非股权投资方式形成的隐性关联关系,客户核心资产重大变动及其净资产10%以上的变动情况,客户对外融资、大额资金流向、应收账款情况,客户主要投资者、关键管理人员及其亲密亲属的个人信用记录.第四,集团法人客户的识别频率与额度授信周期应当保持一致.第五,在定期识别期间,集团法人客户的成员单位若发生产权关系变动,导致其与集团的关系发生变化,成员行应及时将有关材料上报牵头行,牵头行汇总有关信息后报管辖行,管辖行作出识别判断后,决定是否继续列入集团加以统一管理或删除在集团之外,并在集团法人客户信息资料库中作出相应调整.第六,对所有集团法人客户的架构图必须每年进行维护,更新集团内的成员单位.2.集团客户的信用风险特征1内部关联交易频繁.集团法人客户内部进行关联交易的基本动机之一是实现整个集团公司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动机之二是通过关联交易来规避政策障碍和粉饰财务报表.关联交易的复杂性和隐蔽性使得商业银行很难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2连环担保十分普遍.关联方通常采用连环担保的形式申请银行贷款,虽然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但一方面,企业集团频繁的关联交易孕育着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信用风险通过贷款担保链条在企业集团内部循环传递、放大,贷款实质上处于担保不足或无担保状态.3真实财务状况难以掌握.现实中,企业集团往往根据需要随意调节合并报表的关键数据,导致商业银行很难准确掌握客户的真实财务状况.。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