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哲学的研究对象
对艺术哲学的理解,有两种不同的看法:1、作为美学的别称,德国的鲍姆嘉滕认为:“美学是以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是美的艺术的理论。”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研究美的艺术的哲学,主张美学的确切名称应该是“艺术哲学”或“美的艺术哲学。”现代美学史上主张美学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美学家,都主张把美学叫做“艺术哲学”。2、艺术哲学等同于艺术学,它属于文艺学范畴。法国的丹纳的《艺术哲学》,主要探讨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发生、发展的规律。它与作为美学的艺术哲学虽有相同之处,但主要是关于艺术的理论。
以艺术作为本体性研究的艺术哲学,主要研究艺术之所以存在的理由。谢林在《艺术哲学》中,从历史上论述一般艺术的形成、发展、特征、根本规律,对诗歌、雕塑、绘画、建筑艺术、悲剧、喜剧、音乐、戏剧、神话、叙事诗等艺术形态、特征和艺术形成规律,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它考察艺术材料的构成、考出艺术类型之间的差异,始终不离开艺术这个本体。
刘纲纪先生在《艺术哲学》中,认为把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现象进行研究,涉及到两个学科即哲学和心理学。偏重于哲学的叫艺术哲学,偏重于心理学的叫艺术心理学。他认为艺术哲学既然把艺术作为一种精神现象,那么应该研究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研究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思维在艺术中的表现。同时,还要研究艺术包含着的主体意识的复杂内容,如直觉、情感、欲望、意志、思维、想象
和艺术的关系。还要研究艺术创造的本质、艺术作品的构成、艺术美与审美感受的关系、以及艺术各种形态、类型及演变规律。书中共分五章:一、艺术与反映;二、艺术的反映对象;三、艺术的反映形式;四、艺术与美;五、中国古代艺术哲学概观。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使这本书的理论基石,属于马克思主义艺术哲学体系。
艺术哲学是从艺术本体的角度,研究艺术的存在方式、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规律、研究人与艺术之间的精神联系、研究艺术的真理性和人类共通性的问题。它当然包括艺术美的问题,但绝不仅仅限于艺术美的研究,它把艺术作为人类的精神现象去认识与把握,其视野应该更宽阔,更追求艺术沉思的精神深度。
中西艺术精神的比较
中西艺术精神的差异实则是中西文化内涵的差异可以概括为“温柔敦厚”与“静穆的哀伤”。
当中国人沉醉于大自然的时候,感觉到怡然自得,就像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但是希腊人完全不同。他们在大自然中,一方面有种回归到本性的狂欢,这点和东方有相通之处;但是,同时也感受到一种个体意识的痛苦,要从里面升华出阿波罗精神来。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西艺术精神的结构。从中西方艺术——比如油画和国画,歌剧和京剧等方面——各自的风格来看,中国艺术精神及其审美理想,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温柔敦厚”。这样说也许有点以偏盖全,但我这里所指主要是一种艺术理
想。中国的一种最理想化的、达到最高理想境界的作品通常体现出“温柔敦厚”的艺术风格。而西方艺术(主要是指古典艺术,即代表西方传统的艺术)的理想可以用黑格尔的描述来概括它:“静穆的哀伤”。“静穆”是安静,但是表现的是很肃穆的意思。西方的艺术是静穆里透露出一层淡淡的哀伤,这是西方古典艺术达到理想极致的一种风格。
下面分而论之,分别说一下温柔敦厚和静穆的哀伤。
中国艺术理想“温柔敦厚”里面有一种儒道互补的结构,也即,涵括了儒家主张“入世”、“健动”的动态和道家主张“虚静”、“无为”的静观。这里体现出中国文化传统心理中把个人融化于群体,或者说融化于自然的一种倾向。我们观看那些“温柔敦厚”的作品的时候,感觉到的就是个体完全融化于群体或者自然之中,温情脉脉,有一种融化感。
西方艺术精神,我们讲它是“静穆的哀伤”。这里面有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是尼采通过他的慧眼,通过他对于古希腊文明的追溯而发现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酒神精神”又称狄奥尼索斯精神。狄奥尼索斯就是古希腊酒神的名字。“日神精神”就是阿波罗精神,阿波罗是古希腊的太阳神。这两种精神形成了古希腊艺术的理想:静穆的哀伤。我们说“酒神精神”是动态的。酒神,很形象,喝过酒后狂歌乱舞,躁动不安了;“日神精神”是静态的,是梦幻式的。“酒神精神”就是把自然纳入到人的个体里面。在
这里交织着群体的狂欢和个体的痛苦。尼采讲在酒神精神中人们承受了极大的痛苦,但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群体的狂欢,回归到大自然。而且通过这样一种个体解构的痛苦,他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个体。一旦人们意识到自己的个体的时候,他本能地有种要摆脱痛苦的倾向。这种要摆脱痛苦的倾向就是其生命力之所在。所以尼采特别强调有痛苦人们就渴望着拯救,当你意识到个体意识的痛苦的时候,个体的痛苦会逼迫着你寻求某种拯救,由此就呼唤出了一种日神精神,冲动在日神精神里面得到了满足。就是说对于痛苦,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得到摆脱,但在梦幻状态里可以找到自己的安慰,可以恢复自己对于自己个体的一种意识,甚至于可以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神性。
其中,中西文化的差异决定了中西艺术审美的不同。西方文化是实体的文化,中国艺术审美是要具体悟出艺术的神韵,而西方艺术审美则是要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生。因而西方艺术审美首先要求对对象定性,以理性的精神反映自然,反映社会,表现人性,人们通过艺术的审美得到的是理性的认识。并且这种认识是可以清晰明白的讲出来。如何定性,这就要求必须有标准,标准是什么,怎样获得理性的认识,我们通过西方艺术的审美方式即可了解。第一,西方古典主义的审美方式明确地规定了美的法则;第二,要对西方艺术进行审美,必须了艺术品的作者,只要了懈作者的具体情况,就可以对作品进行定性;第三,要对西方艺术进行审美,还必须了解艺术作品产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纵观西方社会的发展史,文艺复兴绝对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文艺
复兴极大地强调了人性的存在和价值,由此,西方世界认同的普世价值中,作为个体的人的因素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反观中国的发展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并没有大规模的思想启蒙运动。正是这一区别,导致了中西艺术精神最大的差异——对“人”的作用的理解。
简而言之,中国的文艺作品中,人的命运往往无法脱离时代的命运,人的作用,更多是自我反省以求获得精神上的安宁;西方的文艺作品,更愿意强调并赞颂人对历史、对现实的改变作用。这种差异并不仅仅体现在古代的作品中,即使是今天,甚至于是超越了现实的科幻作品中,这一差异都是存在的。
中国的四大名著,各有其迥异特点,虽然如《西游记》这类中也不乏激烈打斗或玄妙幻想,如《三国演义》这类亦不缺对大规模战争运筹帷幄的描述,但其目的不是为了表达唐僧一行修成正果或是贤明君主一统天下,不仅仅是为了把战争的输赢展现给读者。无论这些作品情节的叙述如何精彩,它们都有一个殊途同归的朴素目标——借种种过程中人物的内心自省唤起读者相同的思考。而西方古典作品,诸如《荷马史诗》《哈姆雷特》,曲折的故事同样只有一个目的——强调人的行为对自身命运及周边环境的改变作用。
不妨再以现代的作品做个比较,就来走个极端吧,看看着眼未来的科幻作品。西方科幻作品,得益于发展较早,有着很多思想超前的优秀作品,其中,既有《星球大战》这样兼具科学幻想与人性纷争的经典,也有《迷失的舰队》等仅仅是把现代战争换个舞台的喧哗之作,当然,像是《数字城堡》这样以人的变迁为主体的也有,只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