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软弱基底层及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孝高速公路路基软弱基底层及处理方法

一、路基软弱基底层简介

岩石经过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等过程后,所形成的各种疏松沉积物,狭义称之为“土”。土按其成因分为残积、坡积、洪积、冲积和湖沼沉积土。所谓软土系指在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中以细颗粒为主的近代沉积物。其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渗透性小,是一种呈软塑到流塑状态的饱和粘性土。它常分布在湖沼、河流废道和低洼地区。天然孔隙比е在1.0~1.5以上;天然

含水量ω大于液限ω

L ;压缩系数α

1-2

大于0.5Mpa-1;不排水抗剪强度c小于20Kpa;

在外部荷载作用下很易变形,单位沉降量达200mm/m。

本文所指路基软弱基底层是在汉(口)孝(感)高速公路清表碾压后,发现有些低洼含水地带大面积软弹,经现场用麻花钻、探槽、探坑勘察,在K23+145~K23+300、K28+229~K28+400、K28+660~K28+820等处清表后有0.6~

0.8m厚度不等的软弱层。天然含水量ω=33~37%,液限ω

L =37.1%,塑性指数I

P

﹥17.7。在试验过程中,很清析看见有机质根须。通过试验和肉眼判断为淤泥质土。从地质成因分析,由于地势比较低洼,长期耕作和受周围水系渗透影响,排水不畅,且蒸发量不足以干化淹水地面的情况下而形成沉积物。应属于软土范畴。

软土是一种性质很坏的土,由于它具有高度的亲水性,因此就有高的水容度、高的可塑性、高的压缩性和较低的透水性与抗剪强度。在路基填土前,必须对软土要采取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不然就可能出现路基的盆形沉降、失稳和不均匀沉降等问题。

为了摸索出对类似软土的处理办法,在K28+229~K28+400段,我们首先用5%的石灰土进行了试验性的填土处理,松铺厚度为30cm,整平后用18t压路机进行静压。养生一星期后依然大面积软弹。后又在此段选择一小段洒盖5%的生石灰粉,用灰土拌和机将原土和生石灰粉一起拌和、静压,在石灰消解后又再次进行二次拌和、静压。但其结果仍不理想。

2004年6月7日,对灰土试验段用麻花钻钻孔取样2个,由于软土的触变性,勘探的软土厚度十分不准,后又改挖探坑,确认厚度为80㎝。同日,在K23+145~K23+300处挖探坑6个,从探坑和开挖的渗沟量测,淤泥质土平均深50~60㎝;K28+660~K28+820平均深50㎝。三处软土带,土质不均一,颜色浅黒,

既有沉积物又有坡积物,有有机物根须,但层厚变化不大,均处于低洼地带,地下水位普遍较高,四周均有农田灌溉的水渠或水塘,对路基基底疏干十分不利。

二、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由于受到工地试验室条件的限制,除对含水量、液塑限等指标进行试验外,其他指标很难作出定量评价。但这类土应具有软土的共性。下面就软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作一简介,了解软土的危害性,以便寻求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

1.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

如上所述,几个地段的土均呈浅黒色,在深部由于掺杂有坡积物,局部呈铁褐或浅灰色,浅部可见植物根须,光润油滑,其天然含水量高(17~33%)。软土的饱和度一般大于90%,液限一般在35~60%之间(本标段在33.7%)。孔隙比大于1。

由于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使之地基变形特别大,强度低。

2.低透水性

软土透水性很弱,由于中间往往夹有带状砂层,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大于垂直方向的渗透系数。对地基排水固结十分不利,致使加载后沉降时间长。同时,在加载初期,地基中常出现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影响地基的强度。

3.高压缩性

软土孔隙比大,具有高压缩性特点。反映在地基填筑加载后沉降量大。

4.触变性

软土具有絮凝结构,是结构性的沉积物,具有触变性。当其结构未被破坏时,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但一经扰动,土的结构强度便被破坏。在软土中钻孔取样时,由于搅动,常可能使其发生触变,以致取出的土样不能完成反映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现场用麻花钻取样就是如此。

5.流变性

软土的流变性包括蠕变特性、流动特性、应力松弛特性和长期强度特性。

蠕变特性是指在荷载不变的情况下变形随时间发展的特性;流动特性是土的变形速率随应力变化的特性;应力松弛特性是在恒定的变形条件下应力随时间减少的特性;长期强度特性是指土体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土的强度随时间变化的特

性。

因此,在剪应力的作用下,土体还会发生缓慢而长期的剪切变形。

除此,软土还有抗剪强度低,不均匀性等特性。

三、软弱基底层的处理方案

在公路建设中,对软弱基底层的处理有很多比较成熟的处理方案,但总的原则是,因地制宜、经济合理、不留隐患。

本标段的施工条件是在方圆十几公里内,没有天然砂砾料。而且软弱层的厚度不是很厚,浅者仅50㎝,厚者也只有80㎝。分布的地理位臵主要在低洼地带,面积不是很广。对此我们提出了如下综合处理措施。

1.挖沟漏水

软弱层除地质上一些固有特性外,水对软土是十分有害的。要求在施工前必须挖沟漏水。一般设臵三条纵向排水沟,即设臵在路基两侧和中央分隔带处。同时在长度约100 m的范围内,开挖三道横向排水沟。排水沟断面取80(深)×40(宽)cm。要求纵、横沟相贯通,形成有一定流向的统一排水体系。

在施工过程中,排水不能中断,要保证在干燥条件下施工。为此,要求把排水沟做成盲渗沟。因砂砾石困难,用碎石充填。碎石渗沟水尽可能流向永久排水沟或引向管涵、通道排水系统中,确有困难也可做成渗井与管涵相接。因软土均处于低洼地带,往往与其他排水系统相连十分困难,只有设臵临时集水井。

为了保证处理后路基的稳定性,要求在施工后的一段时间内,用机械进行排水,待路基填筑到一定高度后(要求1m以上)才能停止。

2.清除淤泥质土

如前所述,淤泥质土是一种很坏的土,对厚度不大的往往是首先予以清除。为了防止对原状土扰动,要求先用挖掘机,后用推土机施工。一般挖掘机施工后预留20~30cm淤泥质土,用推土机清除整平。为防止液化,用压路机静压数遍,达到规定压实度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回填

回填材料一般有砂砾、石灰土、碎石或石渣。

⑴砂砾是一种水稳定性材料,在填筑过程中不怕渗透水的侵害,甚至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