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县土壤类型、耕地土壤分布及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耕地土壤
一、耕地概况
按国土部门提供2007年末大姚县耕地总面积为16539.47公顷。
通过空间分析和综合评价后,统计得出灌溉水田4499.07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27.20%;望天田118.1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0.71%;水浇地面积79.74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0.48%;旱地面积11830.93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71.53%;菜地面积11.63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0.07%。
其在各乡镇的分布如下表:
二、土壤概况
大姚县境土壤分八个土类,十四个亚类,二十四个土属,五十九个土种,三十七个变种。
土类为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紫色土、红壤、冲积土、盐土、水稻土。
其中由中生代侏罗系紫色砂岩、砂页岩
发育的紫色土占总面积的63.2%,其次为黄棕壤和棕壤分别占18.5%和11.7%。
红壤占2.5%。
在紫色土中酸性紫色土占98.8%。
土壤分布呈垂直地带性和区域性两种。
垂直分布是以百草岭为中心沿等高线呈宽窄不等的环状带谱,海拔在3200以上的大小百草岭,以紫色砂页岩和小面积的正长斑岩、花岗岩风化形成的残积母质在强烈的腐质化成土作用下,发育为暗棕壤自然土;海拔在2600—3200米之间的上坡上,紫色砂页岩风化形成的坡积母质发育形成棕壤,开垦后为有一定肥力的灰泡土,耕种一两季后变为轮歇地,山坡山麓地带,坡积母质在明显的腐质化和盐基淋溶作用下,发育成黄棕壤,开垦后形成有较高肥力的紫灰砂土;海拔在23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平坝及河谷、谷坡地带,是主要农耕地区,成土原因复杂,人为干预频繁,发育成的土种较多,主要是紫色土、红壤、水稻土、盐土等。
区域分布:以红紫砂、红紫泥土属为主发育的各种土壤主要分布于六苴、三岔河、新街北部、龙街西部、金碧坝子边缘,土层薄,半风化母质碎片多,开垦后为红羊肝土,培肥熟化后成为红紫泥土或红紫鸡粪土。
在红山、龙山周围和湾碧、铁锁等低以羊毛砂土和红紫砂泥土为主,仓街、七街、石羊、新街、金碧等杂色岩相区,以黄紫泥土为主,而冲积平坝区以水稻土为主。
地理环境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有着重大的影响。
大小百草岭海拔3200米以上,气候寒冷阴湿,冬春积雪,植被为高山区类灌木丛和部分冷杉、杜鹃、草被等,经腐化作用,形成了暗棕壤;其次在海拔2300—2600米的山麓地带气候温凉湿润,在针叶林、阔叶林混合植
被下,形成黄棕壤,是本县轮歇地主要分布区,但在轮歇期时草被生长弱覆盖差,腐殖土被大量雨水冲刷,土色退淡,结构破坏,由原来黄棕壤发育成的自然肥力较高的紫灰土而变成了毫无肥力的石子紫灰土,它是黄棕壤的一个变种,而同样的紫色土,在村庄周围,农家肥施用方便的地方,发育为肥力较高的鸡粪土,而离村庄远的远田远地,耕作粗放,农家肥施用少的则发育为肥力低下的紫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