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英美新批评文论 (《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略特提出“客观对应物”的概念,是试图克服19世纪 文学中出现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的对立,也是浪漫主 义与现实主义的对立。
“客观对应物”这一概念得以广泛流行,主要是因为它 适合了20世纪文学批评中非个性化和反浪漫主义的倾向。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5、【评价】
艾略特的“有机整体观”和诗歌创作的非个性化理论, 要求文学研究重点关注文学作品内部过程而非作者意图 和读者反应,重视对文本客观性、语言复杂化和情感结 构的研究,摒弃了实证主义和印象主义的主观批评,这 种批评观成为新批评的“细读”“本体论”等理论的支 点。
新批评曾风靡于欧米大学的文学课堂,作为一个理论流 派,它虽已衰退,但作为文学研究的方法至今仍有很深 的影响力。
概述
二、【新批评的批评旨趣】
新批评的批评旨趣是对以往很有影响的实证主义、社会历史批评和浪漫主义文论的反驳。
实证主义批评把文学当成历史文献,研究文学的目的几 乎全是认识过去的历史或体现着时代精神的作者本人。
概述
四、【英美新批评的代表人物】 英国: 艾略特、瑞恰慈、燕卜荪。 美国: 兰色姆、退特、布鲁克斯。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一、非个性与客观对应物
1、【艾略特】
艾略特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诗人和批评家之一,出生于 美国,定居于英国。
注重对具体诗人的评价和鉴赏,也注重对文学全面、整 体的思考。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2、【含混】
燕卜荪所谓的“含混”,指的是“一种非常明显的而且 通常是机智的或骗人的语言的现象。”
在燕卜荪看来,“任何导致对同一文字的不同解释及文 字歧义,不管多么细微,都与含混有关”。
受到瑞恰慈的语义学分析的启发,燕卜荪对含混的类型 和作用进行了细致的揭示。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区分情感语言与科学语言的意义】瑞恰慈通过对情感 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分对文学的特殊性进行了深刻的揭 示,阐发了文学真实与科学真实的区别。
2、【语义批评】
瑞恰慈的语义批评是他提倡的实用批评和细读方法的核 心。他认为,细致地辨析语义才是文学批评中的关键问 题,只要完全了解语义,批评者就能够完全地体会到作 者的心理状态。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3、【评价】 燕卜荪对含混类型的阐释,证实了语言的多义性和复杂
性是诗歌表现手段的事实,为新批评的批评实践树立起 了良好的范例。
第二节 兰色姆、退特和布鲁克斯
一、本体论批评
1、【兰色姆】 兰色姆是美国当代著名文论家、诗人,是新批评的一个
承上启下的人物。兰色姆主张独立的文学批评,提出了 本体论批评的口号。
对深植于19世纪浪漫主义诗学中的原创性概念和个性价 值观提出了批判,提出了“有机整体观”和“客观对应 物”等概念,倡导从作品本身出发进行内在研究。
艾略特的文学批评观成为新批评有关作品的客观性、独 立自足性等理论的先声,他也被视为新批评理论的创世 人之一。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2、【有机整体观】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逊
三、含混
1、【燕卜荪】
威廉·燕卜荪,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诗人,是瑞恰慈 的学生,是最早将瑞恰慈的语义学批评方法用于实践的 学者。
燕卜荪著名的代表作是《朦胧的七种类型》,在这本书 中分析了200多部作品或片段,或分并分析了含混的多种 类型,有力地支持并落实了新批评的细读法。
他说:“对于文学研究(或者其他任何交流方式的研究 )来说,最重要的事便是了解语言的各种意义。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3、【细读】
瑞恰慈提出了一种文学评论的“新技术”即“细读”方 法。
细读是指对作品词语进行封闭的、细致的阅读和分析, 它要求批评者排除和作品无关的杂念,对作品文本进行 客观谨慎的阅读与考察。
科学语言直接指向于此所指的对象或外部的存在的真实 它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不容混淆。
情感语言用于表达情感,它虽指向词语所指的对象,但 是不必或不可能被这一对象所证实,不一定要符合客观 事实,只要能赢得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就行了,非真非假 ,亦真亦假。
瑞恰慈认为情感语言的指称即使明摆着是虚假的,也绝 非缺点。
诗歌采用的是一个旅行者的口吻,散文式的、平板式的 口吻和诗中传达出的感情和经验形成了对比,主要是因 为这个故事里有一个词语passion,它暗示着一种讽喻意 味,它的意义有很多,如被激怒而无耐性、对肉体的爱 恋、所放弃的利禄之心等。
这首诗表现的未必是归隐之心,而可能给人留下追求名 利后一无所获的哀婉和卑屈的印象,意义颇为复杂。
就是那有人称为沼泽的高地的地方:
它是一片荒芜,有时却很富饶。
就在这儿我全部的财产被掠夺,
只剩下一枚美丽的金币(angel),
那是一位朋友系在我身上。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燕卜荪认为这首诗中的的含混既有双关也有讽喻,感情 多样,如angel是对金币和天使的双关称呼,即可以指物 质,也可以指情感。
第二节 兰色姆、退特和布鲁克斯
4、【评价】
兰色姆是新批评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继承了艾 略特、瑞恰慈等人的很多重要观点,而且吸引和培养了 一大批新批评的追随者和中坚力量,如布鲁克斯、退特 、沃伦等,微信批评在美国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第二节 兰色姆、退特和布鲁克斯
二、张力、反讽和悖论
西方文学理论
英美新批评文论
概述
一、【英美新批评】
英美新批评,也被称为“本体论批评”“文本批 评”“客观主义批评”等,是20世纪20年代肇始于英国、 30年代至60年代兴盛于美国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流派。
它将文学批评的重点由时代合作者转向作品,认为文学 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倡导对文本的形式结构和意义 进行细读,推崇“科学化的”解读和客观主义批评。
瑞恰慈运用语义分析方法,借助心理学研究,分析了情 感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区别,试图简历一种科学化的实用 批评方法,从而为新批评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2、【情感语言】
瑞恰慈从语义学出发,把语言的使用分为科学用法和感 情用法。科学用法就是可以引起真假判断的表述,感情 用法就是可以出发感情态度的表述。
此外,艾略特的有机整体观还指作品的整体性以及作品 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有机性。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3、【非个性化理论】
艾略特既摒弃浪漫主义夸大诗人主观性的做法,又反对 古典主义“照相式”的单纯模仿外界事物、片面强调客 观性的方法,有意要改变英国诗歌理性与感性相脱离的 局面。
他指出:“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 个性,而是逃避个性。”就是说,应该把诗人放在文学 史这个整体和文学传统之中加以考察,判断诗人的作品 有无价值就要看它是否符合过去的标准,而并非是否具 有个性。
社会历史与传记批评把作者生平及其社会背景研究作为 文学研究的中心,作品似乎只是引着批评家走向写作时 代和作者的路标
浪漫主义文论主张作者决定论,认为了解作者的身世和 性情是理解作品的前提。
新批评对以上这些主张均不赞同。
概述
三、【新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新批评理论的产生是社会现实的产物,与社会现实有着 密切的联系。
燕卜荪认为,含混是诗歌强有力的一种表现手段,对含 混的利用是“诗歌的根基之一”
他将含混分为七大类型,暗喻引起的含混、词义和句法 结构带来的句义含混、双关和讽喻引起的含混、意图含 混、矛盾式含混、对立含混等。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赫伯特的《朝圣》:
穿过矮林,我走向欲望(passion)的荒野。
瑞恰慈认为所以得好诗都呼求细读,它咕噜要恰到好处 地主义它的字面意义,这要靠读者的鉴赏力来发现。
细读方法是瑞恰慈在剑桥大学进行的文学教学实验的成 果和宗教。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4、【文学语言的四种意义】 瑞恰慈指出应该运用细读方法对文学语言的四种意义进
行辨析。这四种意义分别是: 字面意义,是指作者运用语言所谈到的事物,实际发读
第二节 兰色姆、退特和布鲁克斯
退特以邓恩的名诗《临别莫伤悲》中的一段说明张力的 形成:
因此,我俩合一个灵魂
虽然离开,却还没有
造成裂痕,而是像黄金
展成金箔,薄如空气
第二节 兰色姆、退特和布鲁克斯
退特认为,邓恩将“灵魂”与“黄金”这两个有着完全 不同空间感的意象放在一起,黄金的有限形象的外延意 义和这个形象所表示的内涵意义在逻辑上是矛盾的,但 是这种矛盾并不会使得这种内涵是去作用,因为只有黄 金才能在空间中延展它的“高贵”“坚韧”等暗示意义 。“如果我们舍弃黄金,我们就舍弃了诗意,因为诗意 完全蕴蓄在黄金的形象中了。内包和外展在这里合二为 一,而且相得益彰。”外延和内涵看似形成了一种矛盾 ,但是实际上合二为一,相得益彰,因而具有了诗的张 力。
者感受和思考的契机; 情感意义,是作者对自己所谈到事物的情感态度。 语气,是作者对于读者的态度,它往往能反映初作者对
于自己和读者之间关系的看法; 意图,即作者的写作用意,是它运用这些语言所希望达
到的效果。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5【影响】
瑞恰慈在《实用批评》等著作中提出了独树一帜的文本 细读的方法,关注文学的语言构成,集中研究了文学作 品本身,这样从作者到作品的研究重点的转移,为新批 评派的批评实践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直接影响了燕卜 荪的含混理论、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韦勒克的内部研 究和外部研究理论。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逊
4、【客观对应物】
为了做到“逃避感情”和“逃避个性”,艾略特在《哈 姆雷特》一文中,提到了著名的“客观对应物”的观点, 认为应该寻找客观对应物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借以成为 诊治浪漫主义情感放纵的药方。
客观对应物是指,诗人寻找到的把自身情感外在转化后 的某种媒介。
早期批评家的立场大都具有保守倾向,这与当时的社会 环境有关。
自19世纪以来,西方宗教信仰渐渐被淡化,历史和科学 上的发现让人再也无法依附着传统神话而生活。新批评 拍的一些理论家认为诗歌应该担当起以前宗教所担当的 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进入冷战阶段,具有自由思 想的知识分子对冷战思维持怀疑态度,新批评执着于文 本分析的“出世”的态度符合了很多人的心态。
艾略特的有机整体观是指把从古至今的所有的文学作品 都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
他认为,历史的意识既包括过去的“过去性”,还包括 过去的“现存性,这种历史的意识会促使作者在写作时 具有当代意识,同时,会感到从荷马开始的整个欧洲文 学及本国文学的存在。这样在欣赏或批判一部作品时, 只有把握了构成作品的每一部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整体间的联系,才能 正确的批判一部作品。
第二节 兰色姆、退特和布鲁克斯
3、【“构架-肌质”理论】
兰色姆说:“一首是有一个逻辑的框架,有它各部的肌 质。”
所谓“构架”,是指逻辑意义,即可以用散文概括的意 义的部分。
所谓“肌质”,才是诗的本体论部分。
构架与肌质的关系是对立的,或更确切的说,兰色姆认 为两者的关系是互相干扰的-肌肉干扰构架的逻辑清晰性 ,对结构造成障碍,表现在诗歌创作中,类似于俄国形 式主义所说的陌生化或阻拒性。
1、【张力】
“张力”是新批评用来进行文本意义结构分析的一个概 念,由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提出,用来概括诗 的突出性质和考察、评价诗的意义创造。
推特所说的张力是逻辑术语,是逻辑术语的外延和内涵 去掉前缀形成的,外延和内涵原本分别指概念的适用范 围和在概念中反映出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在退特的引申 中,外延指的是诗的一项之间概念上的联系,内涵指的 是诗歌的感情色彩或联想意义等,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二、情感语言与实用批评
1、【瑞恰慈】
新批评派的另一位创始人是英国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和 诗人艾·阿·瑞恰慈。兰色姆认为,新批评在瑞恰慈手 里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正轨。因此,有人把瑞恰慈称作是 “新批评之父”
瑞恰慈著述颇丰,主要有:《美学基础》(与奥格登、 伍德合著)、《意义的意义》(与奥登合著)、《文学 批评原理》、《科学与诗歌》、《实用批评》等
第二节 兰色姆、退特和布鲁克斯
第二节 兰色姆、退特和布鲁克斯
2、【本体论批评】
兰色姆所说的本体论批评,首先意味着一种独立的批评 ,即更科学化,或者说更精确化和系统化的学问。它主 要指的是“研究艺术的技巧”包括研究某种艺术的独一 无二的形式。
其次本体论批评也意味着把作品视为独立于作者和读者 的经验和意识之外的存在。
“客观对应物”这一概念得以广泛流行,主要是因为它 适合了20世纪文学批评中非个性化和反浪漫主义的倾向。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5、【评价】
艾略特的“有机整体观”和诗歌创作的非个性化理论, 要求文学研究重点关注文学作品内部过程而非作者意图 和读者反应,重视对文本客观性、语言复杂化和情感结 构的研究,摒弃了实证主义和印象主义的主观批评,这 种批评观成为新批评的“细读”“本体论”等理论的支 点。
新批评曾风靡于欧米大学的文学课堂,作为一个理论流 派,它虽已衰退,但作为文学研究的方法至今仍有很深 的影响力。
概述
二、【新批评的批评旨趣】
新批评的批评旨趣是对以往很有影响的实证主义、社会历史批评和浪漫主义文论的反驳。
实证主义批评把文学当成历史文献,研究文学的目的几 乎全是认识过去的历史或体现着时代精神的作者本人。
概述
四、【英美新批评的代表人物】 英国: 艾略特、瑞恰慈、燕卜荪。 美国: 兰色姆、退特、布鲁克斯。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一、非个性与客观对应物
1、【艾略特】
艾略特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诗人和批评家之一,出生于 美国,定居于英国。
注重对具体诗人的评价和鉴赏,也注重对文学全面、整 体的思考。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2、【含混】
燕卜荪所谓的“含混”,指的是“一种非常明显的而且 通常是机智的或骗人的语言的现象。”
在燕卜荪看来,“任何导致对同一文字的不同解释及文 字歧义,不管多么细微,都与含混有关”。
受到瑞恰慈的语义学分析的启发,燕卜荪对含混的类型 和作用进行了细致的揭示。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区分情感语言与科学语言的意义】瑞恰慈通过对情感 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分对文学的特殊性进行了深刻的揭 示,阐发了文学真实与科学真实的区别。
2、【语义批评】
瑞恰慈的语义批评是他提倡的实用批评和细读方法的核 心。他认为,细致地辨析语义才是文学批评中的关键问 题,只要完全了解语义,批评者就能够完全地体会到作 者的心理状态。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3、【评价】 燕卜荪对含混类型的阐释,证实了语言的多义性和复杂
性是诗歌表现手段的事实,为新批评的批评实践树立起 了良好的范例。
第二节 兰色姆、退特和布鲁克斯
一、本体论批评
1、【兰色姆】 兰色姆是美国当代著名文论家、诗人,是新批评的一个
承上启下的人物。兰色姆主张独立的文学批评,提出了 本体论批评的口号。
对深植于19世纪浪漫主义诗学中的原创性概念和个性价 值观提出了批判,提出了“有机整体观”和“客观对应 物”等概念,倡导从作品本身出发进行内在研究。
艾略特的文学批评观成为新批评有关作品的客观性、独 立自足性等理论的先声,他也被视为新批评理论的创世 人之一。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2、【有机整体观】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逊
三、含混
1、【燕卜荪】
威廉·燕卜荪,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诗人,是瑞恰慈 的学生,是最早将瑞恰慈的语义学批评方法用于实践的 学者。
燕卜荪著名的代表作是《朦胧的七种类型》,在这本书 中分析了200多部作品或片段,或分并分析了含混的多种 类型,有力地支持并落实了新批评的细读法。
他说:“对于文学研究(或者其他任何交流方式的研究 )来说,最重要的事便是了解语言的各种意义。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3、【细读】
瑞恰慈提出了一种文学评论的“新技术”即“细读”方 法。
细读是指对作品词语进行封闭的、细致的阅读和分析, 它要求批评者排除和作品无关的杂念,对作品文本进行 客观谨慎的阅读与考察。
科学语言直接指向于此所指的对象或外部的存在的真实 它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不容混淆。
情感语言用于表达情感,它虽指向词语所指的对象,但 是不必或不可能被这一对象所证实,不一定要符合客观 事实,只要能赢得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就行了,非真非假 ,亦真亦假。
瑞恰慈认为情感语言的指称即使明摆着是虚假的,也绝 非缺点。
诗歌采用的是一个旅行者的口吻,散文式的、平板式的 口吻和诗中传达出的感情和经验形成了对比,主要是因 为这个故事里有一个词语passion,它暗示着一种讽喻意 味,它的意义有很多,如被激怒而无耐性、对肉体的爱 恋、所放弃的利禄之心等。
这首诗表现的未必是归隐之心,而可能给人留下追求名 利后一无所获的哀婉和卑屈的印象,意义颇为复杂。
就是那有人称为沼泽的高地的地方:
它是一片荒芜,有时却很富饶。
就在这儿我全部的财产被掠夺,
只剩下一枚美丽的金币(angel),
那是一位朋友系在我身上。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燕卜荪认为这首诗中的的含混既有双关也有讽喻,感情 多样,如angel是对金币和天使的双关称呼,即可以指物 质,也可以指情感。
第二节 兰色姆、退特和布鲁克斯
4、【评价】
兰色姆是新批评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继承了艾 略特、瑞恰慈等人的很多重要观点,而且吸引和培养了 一大批新批评的追随者和中坚力量,如布鲁克斯、退特 、沃伦等,微信批评在美国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第二节 兰色姆、退特和布鲁克斯
二、张力、反讽和悖论
西方文学理论
英美新批评文论
概述
一、【英美新批评】
英美新批评,也被称为“本体论批评”“文本批 评”“客观主义批评”等,是20世纪20年代肇始于英国、 30年代至60年代兴盛于美国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流派。
它将文学批评的重点由时代合作者转向作品,认为文学 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整体,倡导对文本的形式结构和意义 进行细读,推崇“科学化的”解读和客观主义批评。
瑞恰慈运用语义分析方法,借助心理学研究,分析了情 感语言和科学语言的区别,试图简历一种科学化的实用 批评方法,从而为新批评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2、【情感语言】
瑞恰慈从语义学出发,把语言的使用分为科学用法和感 情用法。科学用法就是可以引起真假判断的表述,感情 用法就是可以出发感情态度的表述。
此外,艾略特的有机整体观还指作品的整体性以及作品 内部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有机性。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3、【非个性化理论】
艾略特既摒弃浪漫主义夸大诗人主观性的做法,又反对 古典主义“照相式”的单纯模仿外界事物、片面强调客 观性的方法,有意要改变英国诗歌理性与感性相脱离的 局面。
他指出:“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 个性,而是逃避个性。”就是说,应该把诗人放在文学 史这个整体和文学传统之中加以考察,判断诗人的作品 有无价值就要看它是否符合过去的标准,而并非是否具 有个性。
社会历史与传记批评把作者生平及其社会背景研究作为 文学研究的中心,作品似乎只是引着批评家走向写作时 代和作者的路标
浪漫主义文论主张作者决定论,认为了解作者的身世和 性情是理解作品的前提。
新批评对以上这些主张均不赞同。
概述
三、【新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新批评理论的产生是社会现实的产物,与社会现实有着 密切的联系。
燕卜荪认为,含混是诗歌强有力的一种表现手段,对含 混的利用是“诗歌的根基之一”
他将含混分为七大类型,暗喻引起的含混、词义和句法 结构带来的句义含混、双关和讽喻引起的含混、意图含 混、矛盾式含混、对立含混等。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赫伯特的《朝圣》:
穿过矮林,我走向欲望(passion)的荒野。
瑞恰慈认为所以得好诗都呼求细读,它咕噜要恰到好处 地主义它的字面意义,这要靠读者的鉴赏力来发现。
细读方法是瑞恰慈在剑桥大学进行的文学教学实验的成 果和宗教。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4、【文学语言的四种意义】 瑞恰慈指出应该运用细读方法对文学语言的四种意义进
行辨析。这四种意义分别是: 字面意义,是指作者运用语言所谈到的事物,实际发读
第二节 兰色姆、退特和布鲁克斯
退特以邓恩的名诗《临别莫伤悲》中的一段说明张力的 形成:
因此,我俩合一个灵魂
虽然离开,却还没有
造成裂痕,而是像黄金
展成金箔,薄如空气
第二节 兰色姆、退特和布鲁克斯
退特认为,邓恩将“灵魂”与“黄金”这两个有着完全 不同空间感的意象放在一起,黄金的有限形象的外延意 义和这个形象所表示的内涵意义在逻辑上是矛盾的,但 是这种矛盾并不会使得这种内涵是去作用,因为只有黄 金才能在空间中延展它的“高贵”“坚韧”等暗示意义 。“如果我们舍弃黄金,我们就舍弃了诗意,因为诗意 完全蕴蓄在黄金的形象中了。内包和外展在这里合二为 一,而且相得益彰。”外延和内涵看似形成了一种矛盾 ,但是实际上合二为一,相得益彰,因而具有了诗的张 力。
者感受和思考的契机; 情感意义,是作者对自己所谈到事物的情感态度。 语气,是作者对于读者的态度,它往往能反映初作者对
于自己和读者之间关系的看法; 意图,即作者的写作用意,是它运用这些语言所希望达
到的效果。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5【影响】
瑞恰慈在《实用批评》等著作中提出了独树一帜的文本 细读的方法,关注文学的语言构成,集中研究了文学作 品本身,这样从作者到作品的研究重点的转移,为新批 评派的批评实践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直接影响了燕卜 荪的含混理论、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韦勒克的内部研 究和外部研究理论。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逊
4、【客观对应物】
为了做到“逃避感情”和“逃避个性”,艾略特在《哈 姆雷特》一文中,提到了著名的“客观对应物”的观点, 认为应该寻找客观对应物来表达作者的感情,借以成为 诊治浪漫主义情感放纵的药方。
客观对应物是指,诗人寻找到的把自身情感外在转化后 的某种媒介。
早期批评家的立场大都具有保守倾向,这与当时的社会 环境有关。
自19世纪以来,西方宗教信仰渐渐被淡化,历史和科学 上的发现让人再也无法依附着传统神话而生活。新批评 拍的一些理论家认为诗歌应该担当起以前宗教所担当的 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进入冷战阶段,具有自由思 想的知识分子对冷战思维持怀疑态度,新批评执着于文 本分析的“出世”的态度符合了很多人的心态。
艾略特的有机整体观是指把从古至今的所有的文学作品 都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
他认为,历史的意识既包括过去的“过去性”,还包括 过去的“现存性,这种历史的意识会促使作者在写作时 具有当代意识,同时,会感到从荷马开始的整个欧洲文 学及本国文学的存在。这样在欣赏或批判一部作品时, 只有把握了构成作品的每一部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整体间的联系,才能 正确的批判一部作品。
第二节 兰色姆、退特和布鲁克斯
3、【“构架-肌质”理论】
兰色姆说:“一首是有一个逻辑的框架,有它各部的肌 质。”
所谓“构架”,是指逻辑意义,即可以用散文概括的意 义的部分。
所谓“肌质”,才是诗的本体论部分。
构架与肌质的关系是对立的,或更确切的说,兰色姆认 为两者的关系是互相干扰的-肌肉干扰构架的逻辑清晰性 ,对结构造成障碍,表现在诗歌创作中,类似于俄国形 式主义所说的陌生化或阻拒性。
1、【张力】
“张力”是新批评用来进行文本意义结构分析的一个概 念,由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提出,用来概括诗 的突出性质和考察、评价诗的意义创造。
推特所说的张力是逻辑术语,是逻辑术语的外延和内涵 去掉前缀形成的,外延和内涵原本分别指概念的适用范 围和在概念中反映出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在退特的引申 中,外延指的是诗的一项之间概念上的联系,内涵指的 是诗歌的感情色彩或联想意义等,
第一节 艾略特、瑞恰慈和燕卜荪
二、情感语言与实用批评
1、【瑞恰慈】
新批评派的另一位创始人是英国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和 诗人艾·阿·瑞恰慈。兰色姆认为,新批评在瑞恰慈手 里从一开始就走上了正轨。因此,有人把瑞恰慈称作是 “新批评之父”
瑞恰慈著述颇丰,主要有:《美学基础》(与奥格登、 伍德合著)、《意义的意义》(与奥登合著)、《文学 批评原理》、《科学与诗歌》、《实用批评》等
第二节 兰色姆、退特和布鲁克斯
第二节 兰色姆、退特和布鲁克斯
2、【本体论批评】
兰色姆所说的本体论批评,首先意味着一种独立的批评 ,即更科学化,或者说更精确化和系统化的学问。它主 要指的是“研究艺术的技巧”包括研究某种艺术的独一 无二的形式。
其次本体论批评也意味着把作品视为独立于作者和读者 的经验和意识之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