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定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定稿)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
年级 2 0 0 5 秋季
专业小学教育专科
姓名张守彬
学号 057050338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
写作提纲
适当的情境,必能激起儿童的情趣,使儿童纯真的情感参与学习活动,学得轻松、愉快,让学生学习语文感到“易”、“趣”、“活”,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自从从事教育事业以来一直在农村小学承担语文的教学。

在教学中,我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听说体育课因故不能上,同学们都不高兴;如果语文课不能上,则喜形于色。

对此我并没有责怪学生,我深知他们不是不愿意学语文,而是语文课没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而且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相比,阅读量小,查阅资料的途径又极少,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要创设情境,否则,学生的视野,学生的思想,往往会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学生学习语文不仅索然无味,而且收效甚微。

没有丰富的表象,何谈入情入境地学习,陶冶情操。

一、情境创设的原则
1、形式上的新异性
3、方法上的启发性
2、语言上的实践性
二、课堂情境创设的方法
1、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是文章的唯一源泉
2、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3、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4、以图画、音乐渲染情境
5、以语言描绘情境
三、课堂情境创设的具体实践
情境的创设促进了三维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现,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切实提高了教师本身的素质,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而我们农村小学改进教学设备,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自身水平,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情境的创设
05秋小教专科张守彬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所谓情境,就是指“情”与“境”的交融。

它包括情感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中如果能为学生创设生动、恰如其分情境氛围,便可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情境的创设强调兴趣的培养,提倡把学生经常带到大自然中去,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逐步认识世界,为学好语文,发展智力打下基础。

使学生从小受到美的熏陶,以美去激发爱,让教育性渗透其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情境创设
适当的情境,必能激起儿童的情趣,使儿童纯真的情感参与学习活动,学得轻松、愉快,让学生学习语文感到“易”、“趣”、“活”,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自从从事教育事业以来一直在农村小学承担语文的教学。

在教学中,我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一听说体育课因故不能上,同学们都不高兴;如果语文课不能上,则喜形于色。

对此我并没有责怪学生,我深知他们不是不愿意学语文,而是语文课没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而且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相比,阅读量小,查阅资料的途径又极少,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更要创设情境,否则,学生的视野,学生的思想,往往会被禁锢在小小的教室里,学生学习语文不仅索然无味,而且收效甚微。

没有丰富的表象,何谈入情入境地学习,陶冶情操。

因此,创设好情境,以促进三维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现,很值得我们研
究,急于研究。

一、情境创设的原则
1、形式上的新异性
形式上的新异性是指设置情境,要考虑到刺激物具备新异、变化的特点,尽量使学生获得新的感受。

借以激发学生观察情境,描绘情境的热情。

打破灌输式教学沉闷、单调的格局,给课堂教学带来生趣与情致,然而,它又不是华丽形式的堆砌,而是为教学目的服务,力求简明、扼要、易行。

2、语言上的实践性
语言上的实践性是指情境教学要从语文教学的目的出发,让学生回到生活里去学习语言,在内容上十分注重语言的实践。

而这种实践,生动形象,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容易获得良好的效果。

包括形象与词结合、想象情境与运用修辞手法结合、安排观察程序与进行篇章的训练结合
3、方法上的启发性
情境教学的目的,既然是为了训练语言,发展智力,因此在方法上必须讲究启发性,如: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故意设置一些“障碍”、顺应学生的思路启发等。

二、课堂情境创设的方法
1、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是文章的唯一源泉
一切文章都是彼时彼地的生活,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组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作者在文中反映生活、谋篇、运用语言的高明,才能领略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思想,从而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2、运用实物演示情境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

运用实物演示
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

一般知识性课文涉及的物体,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实物一出示,儿童便领悟。

3、扮演角色体会情境
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在学生的面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该角色的立场上深入课文。

总之,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新课改语文课中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愉快教学。

教师应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熟悉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是新课改真正得到实施。

4、以图画、音乐渲染情境
把课文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它包含着知识的学习,包含着语言的表达,也渗透着美的感受。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

音乐语言与文字语言的一致,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要注意,选取的音乐与教材语言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在整个基调上,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二者要和谐、协调。

用音乐渲染情境,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对一时找不到合适曲子的课文,在教学必须时,自己的弹奏、清唱以及学生自己的表演唱、哼唱,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只要运用恰当。

5、以语言描绘情境
当情境在儿童眼前展现时,如缺乏教师语言调节支配儿童的认知活动,那么儿童往往会热衷于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而忽略整个情境的感受。

形象与词的分离,就难以使儿童获得确切的丰满的感性知识,更不易激起与教材情境相一致的情感活
动。

因此,在情境出现时,教师要伴以语言描绘,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指向性作用,提高感知的效应。

以语言描绘情境,教师运用语言具有相当的示范性要求外,还需具有主导性、形象性、启发性及客人、可知性。

三、课堂情境创设的具体实践
根据以上五种情境创设的方法和特点,结合小学语文八、九两册的教材特点,我在这两册的阅读教学中进行了情境创设的具体实践。

把各种情境创设的方法灵活地有机地有主次地相结合。

具体情况如下:
1、如《春光染绿我们双脚》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植树造林给小动物带来了好处”,我摒弃了诗歌读读讲讲的一贯方法,而是创设了一个具体的说话情境——如果你就是动物家族的成员,你会怎样生活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展开丰富的想象,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假如我是一只小鹿,我要尽情地在树林里飞奔。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要飞到大树上快乐地。

歌唱”“假如我是……”孩子们张开一双双想象的翅膀,似乎来到了茂密的丛林,与小动物们为伴,去体验绿树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桂林山水》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景色,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导入新课后,播放桂林山水的影碟,把静、清、绿的桂林的水,奇、秀、险的桂林的山,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领悟祖国河山的美丽可爱,让学生欣赏了美景之后,谈谈你看到的桂林的山、水是怎么样的。

说的时候,展开想象,加以具体的描绘,让学生在交谈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激起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然后,回到课文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段落,通过感情朗读,通过评议朗读情况,进一步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使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
热爱之情得以升华。

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愉快。

3、《山行》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写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美景,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历代诗人写秋景,往往把它写得萧条凄凉,流露出消极伤感的情绪,杜牧却把深秋的景物写得充满生气,明快、美丽,尤其体现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两句上,因此,我把学习这首诗的重点放在这两句的学习上。

在学生了解这两句的字面意思后,我指导感情朗读,让学生初步体会作者感情,然后,进行深一层的挖掘,以实物创设情境,体会这两句诗的意境:枫树真有那么美吗?请看老师手中的枫叶,这枫叶怎么样?(①很红;②深红深红的;③很美丽……)作者当时是什么时候看到的(傍晚),傍晚也就是太阳怎样?(快要落山了,阳光比较弱),这阳光就像这15瓦的电灯)。

枫叶在傍晚阳光的照耀下会怎么样?(教师演示??在灯光的照耀下拿枫叶)。

学生兴致盎然,争着发言,有的学生说:“这枫叶更鲜艳,更美丽了!”有的同学说:“枫叶就像一只只火红的蝴蝶!”有的同学说:“枫叶真的比二月里盛开的鲜花还要红艳!”有的同学说:“这枫叶让我感到它是那么生机勃勃!”……然后,教师再引导:我们看到的只是几片枫叶,假若像诗人看到的那样,漫山遍野都是如此艳丽的红叶,你又有什么感受呢?这样,教师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体会美的意境,说说感受,让学生真正领会到这两句诗的优美意境,感受到祖国山河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赞美、热爱,同时让学生体会到虽是萧条、凄凉的深秋,但诗人却仍然把景物写得充满生机,清秀迷人,令人感到生机盎然。

怪不得这两句诗成为千古名句。

4、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在划出五壮士痛恨敌人,英勇顽强的动作的词时,有一位同学划出了“砸”,马上有一位同学提出异议:五壮士为什么要把枪砸了?我认为不该砸,这是战斗武器,砸多可惜!被他这么一提,班里的同学分成了两派,有的认为该砸,有的认为不该砸。

像这样的疑问应该说都颇有分量,表明了学生动了脑筋,创造力有所发展。

教师相机诱导,学生互相切磋、分析、争论,就
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使其最终内化为创新人格。

可见,情境的创设促进了三维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现,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因为情境的创设,使教学形象化、生动化、活动化,使学生学习语文感到愉悦。

而愉悦有利于学生消除逆反心理,有利于发展学生智慧潜能,优化认知操作过程,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减轻精神负担,减少心理压力,使学生张弛有度、松紧有致,增进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在教学集体中和谐人际关系,发展人际交往,促进良好的师生群体气氛;有利于学生形成乐观、开朗的人格特征。

其次,情境的创设,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生动形象的场境,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情绪,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致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

使教学成为儿童主观所需,成为他们情感所驱使的主动发展的过程。

再者,情境的创设,切实提高了教师本身的素质,如教师的语言艺术水平、绘画水平、音乐鉴赏力、创新能力等都得以提高。

这是因为以语言描绘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学生的表演创设情境等都需要教师有相应的知识、能力与情感。

否则,会影响情境创设的效果。

故教师为取得好的效果,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努力地不断地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

但是,我们农村小学的条件差,师资少,教学任务重,且缺少良好的教学设备,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就受到了限制。

因此,改进教学设备,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自身水平,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参考文献
1、张贵新侯国范主编《新课程理念下的创
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
2、倪谷音卢家楣主编《愉快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
3、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4、郭德骏主编的《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2002年10月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