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概述 - 安徽理工大学 幻灯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1
1
A
2 3
4
H3
1
2 3
E
4
H5
1 2 3 4 高速链路
C


理 工
➢主机和结点交换机

学 结点交换机
❖在结点交换机中的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没有直接连线。
❖结点交换机处理分组的过程是:
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
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
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的变化


早期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主机为中心的星形
网。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昂贵的中心主机的硬件和软件
资源。
分组交换网则是以网络为中心,主机都处在网络的外围。 用户通过分组交换网可共享连接在网络上的许多硬件和各种 丰富的软件资源。
开始前先要建立连接,然后进行通信操作,操作完成后必
须释放连接。面向连接的操作为两个节点提供的是可靠的
信息传输服务。面向连接的操作注重的是服务的可靠而不
是时效。但是对于某些服务来说,确认过程引起的传输延
迟不可忍受,而传输过程中丢失一些信息反而可以接受。
在无连接的操作中,信息发送节点送入网络的每个数据包
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网络现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
础。
❖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
机网络。
❖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
安 徽 理 工 大 学
安 徽 理 工 大 学
安 徽 理 工 大 学


理 工
➢ 新型网络的基本特点


❖ 网络用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送,而不是为了打电话。
假定这个报文较长不便 于传输


理 工
➢分组交换的原理(二)


▪ 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
报文
数据
数据
数据
分组 1
首部
分组 2
首部
分组 3
首部


理 工
➢分组交换的原理(三)

学 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分组 1
首部 数 据
分组 2
首部 数 据
❖转接——把一条电话线转接到另一条电话线,使它们连
通起来。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
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的特点: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



➢面向

面向连接的操作,是指网络中相互通信的两个节点在操作
都包含完整的目的节点地址,每个数据包都独立于其他数
据包,各自经系统选择的路径传输。无连接的操作注重的
是服务的时效性而不是可靠性。


理 工
➢电路交换举例(一)


❖ A和B通话经过四个交换机
❖ 通话在 A 到 B 的连接上进行
中继线 A 用户线
交换机 C
D
交换机
中继线 交换机
交换机 B
用户线

❖ 网络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不局限于单一类型的
计算机。
❖ 所有的网络结点都同等重要,因而大大提高网络的生存
性。
❖ 计算机在进行通信时,必须有冗余的路由。 ❖ 网络的结构应当尽可能地简单,同时还能够非常可靠地
传送数据。


理 工
➢电路交换


❖ 两部电话机只需要用一对电线就能够互相连接起来。
❖ 5 部电话机两两相连,需 10 对电线。
概述 - 安徽理工大学


理 工
第1章 概 述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4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5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的比较
1.6 应用层的客户-服务器方式


理 工
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21 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 N 部电话机两两相连,需 N(N – 1)/2对电线。 ❖ 当电话机的数量很大时,这种连接方法需要的电线对 的数量与电话机数的平方成正比。


理 工
➢使用交换机


❖ 当电话机的数量增多时,就要使用交换机来完成全网的
交换任务。
交换机


理 工
➢“交换”的含义


“交换”(switching)的含义是:
主机和结点交换机的作用不同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向网络发送分组,从网
络接收分组。
结点交换机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最后把分组交付给目的
主机。


理 工
➢分组交换的优点和带来的问题

学 优 点:
高效 动态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灵活 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
迅速 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充分使
分组 3
首部 数 据


理 工
➢分组首部的重要性


▪ 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
▪ 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分组的首部中的地 址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
▪ 用这样的存储转发方式,最后分组就能到达最终目的地。


理 工
➢分组交换的原理(四)


▪ 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

理 工
➢电路交换举例(二)


❖ C和D通话只经过一个本地交换机
❖ 通话在 C 到 D 的连接上进行
中继线 A 用户线
交换机 C
D
交换机
中继线 交换机
交换机 B
用户线


理 工
➢分组交换的原理(一)


▪ 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
数据段。
报文
1101000110101010110101011100010011010010
分组 1
首部 数 据
分组 2
首部 数 据
分组 3
首部 数 据
收到的数据


理 工
➢分组交换的原理(五)


最后,在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恢复成为原来的报文。
报文 1101数00011据010101011数01010据11100010数01101据0010
这里我们假定分组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差错,在转发 时也没有被丢弃。


理 工
➢分组的存储转发过程

学 H1 向 H5 发送分组
H2
H4
D 结点交换机
B 主机
分组交换网 H6
H1
E
A
C H3
H5
分别在结点交换机 A、C、
E 暂存查找转发表找到
转发的端口,最后到达
目的主机 H5。


理 工
➢注意结点交换机有多个端口


H4 H2
D
B
1 23 4
H6
1234
结点
交换机
用链路的带宽。
缺 点:
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
延。
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也造
成了一定的开销。
安 徽 理 工 大 学
连接建立
➢三种交换的比较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报 文
数据传送 报文
报 文
连接释放
报 文
t
A B CD
ABCD
分组交换
ABCD


理 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