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在新闻分析领域的应用20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框架理论在新闻分析领域的应用
2011-18
一、简析框架理论
框架研究(framing research)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被有的学者称之为“研究媒介与民意关系的新典范”。20多年来,框架理论被广泛引用,国内外分析和研究框架理论的文章也很多,呈现出一种开放式、多元的取向,但是国内全面介绍该理论的文献却并不多。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对该理论做一系统的梳理,不仅包括框架理论的主要观点,更重要的是该理论合理存在的理论假设和前提,对于正确应用框架理论,同时弄清楚框架理论与议程设置(Agenda-Setting)、显化理论(Priming)的区别和联系,显得十分重要。
框架理论的理论假设
框架理论的理论假设(理论前提)来自两方面的研究:宏观层面的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微观层面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层面的研究主要来自黑尔德(Heider)的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和高夫曼(Goffman)的框架分析(frame analysis)。归因理论假设人类不能理解纷繁复杂的世界,因此个人试图从感官信息中引申出潜藏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即由谁来负责。黑尔德认为,归因是观察的行为和对此行动负责的个人或社会、环境因素之间的连接。①也就是说,人们试图对社会现象做出因果关系的判断。高夫曼亦假设个人无法充分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为此,他们利用被称为“主体框架”的诠释基模②积极地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做出解释。对于大众传媒来说,框架理论意味着在新闻媒介中存在不同的、用以观察、描述媒介事件的方法,这依赖新闻记者使用的框架。③换句话说,人们采用的框架的类型为实际描述事件提供了一条途径。
认知心理层面的研究方法从个人层面分析入手,认为框架是个体处理和建构信息的方法。这种心理层面的研究主要来自舍瑞夫(Sherif)的参照框架理论(frames of reference)以及凯尼曼(Kahneman)和特威尔斯基(Tversky)的预期理论(prospect theory)。舍瑞夫假定个体的判断和认知不仅受到认知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是发生在一个恰当的参照框架下的。④这里的参考框架指的是“一套控制感性认识、逻辑评价或社会行为的标准、信仰或假设”。⑤正如沃尔特·李普曼所说,“置身于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我们一眼就能认出早已为我们定义好的自己的文化,而我们也倾向于按照我们的文化所给定的、我们所熟悉的方式去理解。”⑥这就说明,对于大众传媒来说,存在着一种个体层面的框架会影响到媒介框架的效果。凯尼曼和特威尔斯基考察了本质相同的一组信息以不同的方式表达或呈现,将会如何影响人们的选择和他们对选择的评价,即所谓的“框架效应”,即同一组资讯经由不同的表达导致不同的决策选择,⑦这种框架效应是其预期理论所预测的现象之一。预期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人们采用不同的认知框架来体验现实(表现为价值函数,即对回报预期的心理感受),并根据这种框架采取行动(即做出选择),从而建构
出特定的现实(即选择的后果)。但是人们在考察某一具体问题时,可能会超越某一框架,或采取不同的框架对现实做出不同的选择。⑧
框架理论的主要观点
由前面的理论假设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架构分析的社会学和心理学渊源。那么,框架分析到底属于哪一范畴的研究?威斯康星大学的Scheufele教授认为,框架分析既不是一个发育完全的理论范式,也不是一个连贯一致的研究方法。更准确地说,框架分析是话语分析领域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方法,尽管有时会出现部分的矛盾。⑨也就是说,框架分析从属于话语分析的范畴。目前,我国国内的许多研究就是在此范畴内展开的。
迄今为止,研究框架理论的学者很多,例如Erving Goffman,Tuen van Dijk,William Gamson等。但是,对框架理论贡献比较大、人们经常援引的要属美国社会学家欧文·高夫曼。他在《框架分析》(Fr ame Analysis)一书中,把学者们对框架理论的分析和研究进行了理论上的连结。他假定“人们对某一情景的定义是建立在与组织原则的协调一致上的,这种原则操纵着事件以及我们对这些事件的主观卷入。”⑩在此前提下,高夫曼探讨人们建构某特定现实所遵循的规则,关注人们如何建构现实一隅(one realm of reality),或“意义的一个特定范畴”(one finite province of meaning)。高夫曼指出,框架是元传播层面的资讯,是传者提供给受者应当如何理解符号的诠释规则。高夫曼的“架构分析”部分地建立在这种元理论的基础之上,他指出,人们的日常活动隐含或使用了特定的诠释框架,它在特定行动场景下意义自明,欲使原本混沌的情境变得具有某种意义。⑾
台湾学者潘忠党认为,高夫曼的“框架分析”就是一个关于人们在建构社会现实过程中如何交往的研究领域,包含以下几个观点:1.社会现实是人们经过社会行动和互动而建构的。架构分析是对人们如何建构社会现实——裁选和诠释现实生活的某一部分,将之置于某特定意义体系内——的分析。2.社会现实的建构源自建立共同生活场景的需要,通过交往互动发生,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社会现实的主体间性(inters ubjectivity,即由相互主观而构成的外在性)。架构分析考察的是人们如何遵循话语或叙事建构的某些具体规则展开交往行动,从而实现在具体行动场景下对情景的共同定义。3.发生在现实的政治经济场景中,这种建构现实的话语或叙事活动表现为话语的争斗(discursive contestation),即讨论和争辩。架构分析必须考察争斗的过程,并在规范和经验两个层面同时展开。4.在公共领域发生的话语争斗,亦即架构的过程,是民主社会中人们公共生活的核心组成部分。架构分析就是考察人民如何展开公共生活,它是在广义的政治传播研究领域研究商议民主的一种重要分析手段。⑿可见,潘忠党是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基本思路,以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结合现代社会公共生活、商议民主等观念考察架构分析,认为架构是这样一个过程: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话语的途经,形成并交流对现象的认知,建构共享的话语环境(discursi ve environment),使得公共生活得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