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透视图的基本画法课件

合集下载

三点透视的画法

三点透视的画法

三点透视的画法
三点透视的画法,三点透视又叫倾斜透视,是各种透视里面视觉冲击力最强的一种透视。

一般用于表现高层建筑,俯瞰图,仰视图,画面中有三个消失点,两个消失在视平线上,另外一个消失在视平线以外。

三点透视的上面的一个消失点,采用在高度上消失的消失点来表现。

3点透视不仅有水平的两个消失点,再加上上面的消失点,所以看起来很有纵深的,使物体看起来更加立体,加强了画面的立体空间,使画面看起来更有气势。

当我们平视一座楼房时为平行透视,当我们仰视楼房为是上倾斜透视,原水平线仍然保持水平,原垂直线与现有的画面有了一定的角度,为近低远高线,它消失于天点。

若我们向下低头俯视,原垂直线变为近高远低线,它消失于地点,原水平线不变,仍然水平。

三点透视的应用
1 观察整个建筑,画出视平线,并根据左边的消失点作延长线,画出左侧的面。

2.以中线为标准向另一侧作延长线,画出另一侧的面。

3 根据三点透视的透视规律,从消失点作延长线,画出后面看不到的4个面。

4 继续从消失点作延长线,绘制出建筑物表面的装饰线。

5 绘制建筑物的窗户,窗户的透视也应符合三点透视的规律。

最后:你现在明白三点透视如何应用了吗?当明白之后才发现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上面的例子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点的,终于了解了三点透视的运用了。

以后画素描线条有三点透视的指导就不怕了。

狂绘手绘三点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狂绘手绘三点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仍然水平,原直角线变为近低远高线,它消
失于天点(即原来的主点)。
当前您正浏览第六页,共三十七页。
2、由成角透视变来的上、下倾斜透视:
上倾斜透视,原垂直线变为近低远高线,消失于天点 (在正中线上),原成角线变为近高远低线,分别消 失于左右两个地点(即原来两个余点);
下倾斜透视,原垂直线变为近高远低线,消失于地 点(在正中线上),原成角线变为近低远高线,分 别消失于左右两个天点(即原来两个余点)。
当前您正浏览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七页。
当前您正浏览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两点透视的特点:
7、立方体上下移动时,越接近视平线成角边之间的前后 夹角越大,体积越平缓,当立方体的顶面或底面与视
平线等高时,盖面的前后夹角为平角贴于视平线上。相
反,越远离视平线,它们之间的前后夹角越小,体积 高越强。
8、立方体作前后纵深移动时,体积由大变小,越远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七页。
双层圆的透视: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七页。
河渠的透视: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一、不规则曲线的透视画法
3、门扇的透视法
①画出两扇门,将其一扇门画于墙上,
②设视平线,定视点、主点、距点也可以定出来。 ③由门轴、两扇门边角画直角线,消失于主点,由距
侧立圆的透视 画法与平制图透视 画法相同,只不过 是把图形倒置一下 就行了。
距主点越近的圆形 ,见其面越窄,远者则 宽。
当前您正浏览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七页。
用六点法或十二点法,由正方形引出 圆形。圆的透视图,在和画面平行位置时, 除去圆的中心在正中,均画成椭圆 。
当前您正浏览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七页。
当前您正浏览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

三点透视

三点透视

• (二)、以立方体为例,作由45。透视转换为 三点透视图的画法步骤:
• ①、根据45。透视图法,画出立方体A, B、 C, D, E, F, G, H。 • ②、在立方体中,定出最近于画面的近接 点P,使P与A、C点连线,由E点移下:适 合视觉倾斜的直线,并求出由F到A的交点 A′。 • ③、作L灭点到A′点的延长线,求出直线F 到B的交点B′。使B′与R灭点连接,求出直 线F到C的交点C′,连接G到C′点。完成由 45。透视转换为三点透视的近似图形。
• (3)、三点透视图法 的运用实例-自动洗 衣机的透视图
• 作业: • 1、严格应用绘图工具绘制三点透视基本图 形;并运用加减法以立方体为基本图形绘 制建筑或洗衣机或拉杆箱包结构效果图。 要求透视准确,造型合理,构图饱满。
三点透视
透视图例
• 三点透视 • 三点透视是属于一种特殊视角观看物体,在平视 时,我们看到的物体基本不会变形,但从高处鸟 瞰物体时,视线越向下,形态就越狭窄。这说明 俯视物体,除了会产生左右透视灭点外,还会产 生第三组向下的透视灭点,此灭点为地点。那么, 仰视物体就会产生向上的透视灭点,为天点。完 成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的三点透视图,是非常复杂 的,不仅需要较大的图面,还要进行更为繁难的 几何求证。在绘制效果图时,常采用的是从平行 透视或成角透视通过转换作图,得到的具有三点 透视效果的简易图法,是一种近似的透视图形。
• (一)、以立方体为例,作由平行出立方体A,B, C, D, E, F, G, H。并求出视心线,与立方 体顶面相交于P点,使P点与立方体A, B、 C、D连接。 • ②、由直线P至A点上,求出任意点A′,使 A′点与R灭点连接,并与P到C点相交于C′ 点。 • ③、画出通过A′、C′的水平线,求出B′、 C′点,再连接A′,B′,C′,D′各点。完成由平行 透视转换为三点透视的近似图形。

三点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三点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2、由成角透视变来的上、下倾斜透视: 上倾斜透视,原垂直线变为近低远高线,消失于 天点(在正中线上),原成角线变为近高远低线, 分别消失于左右两个地点(即原来两个余点); 下倾斜透视,原垂直线变为近高远低线,消失于 地点(在正中线上),原成角线变为近低远高线, 分别消失于左右两个天点(即原来两个余点)。
作法二: 1)在H.L.上设V1-V2,二等分处设X。 2)以X为圆心画通过V1、V2的圆弧。 3)V1-V2间任设Vc点,画垂线和前圆弧交点为A。 4)取Vc-A间的任意点B,由V1、 V2通过B延长的透视 线和前圆弧交Y、Z点。 5)V1和 Z,V2和 Y连结线的延长在Vc-A的垂直线上相 交,为第三消失点V3。 6)V1-V3,V2-V3视为H.L.,反复作图可得C、D点。 7)由A的透视线及C、D至各消失点的透视线得E、F、 G完成透视(图)。
一、不规则曲线的透视画法
1、正圆形的透视画法 俗话说:“方中求圆”,先在一个正方形平 面内画出一个圆形,圆形不方形连接处有四个切 点,为了画的更正确,常在正方形的对角线上再 定四个点,这样八个点画一个圆就更正确了。作 图步骤如下:
①画出外方形内圆形平面图 ②将方形两边以及圆上两个交点引到所设基线上。 ③定视平线不主点,自设视点远近适当(距离太近则 圆变形) ④以视点到主点的距离在视平线上定出左右两个“距 点”(距点将在此作为余点对待) ⑤方形直角线消失于主点。对角线(45度)消失于距 点,这样便求出方形的透视。 ⑥连接各切点就画出圆形的透视,圆形透视上半圆形 状小,弧度较平,下半圆形状大,弧度较大。
正对主点的 圆形,透视形状 端正,两侧的圆 形透视形状就有 倾斜的感觉,越 远越歪斜。 侧立圆的透 视画法与平制图 透视画法相同, 只不过是把图形 倒置一下就行了。 距主点越近 的圆形,见其面 越窄,远者则宽。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课件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课件

透视图绘制的常见错误
比例不准确
在透视图绘制中,比例是非常重要的,错误的比例会导致整个透视图失真。
构图不合理
透视图的构图需要注意元素的布局和相互关系,不合理的构图会影响视觉效果。
透视线错乱
透视图中的线条错乱会导致透视效果不佳,需要注意线条的收敛方向。
透视图的实例分析
实例1 实例2 实例3
透视图的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展示建筑物的外 观和内部空间。
地平线
地平线是透视图绘制中的基准 线,决定了视角的高低。
消失点
消失点是透视图中的关键点, 用于确定平行线在透视图中的 收敛方向。
正交线
正交线是与平行线垂直交叉的 线段,用于绘制物体的边界。
透视图的三大要素
1 视点
视点是观察者所在的位 置,决定了透视图的视 角和观察角度。
2 视线
视线是观察者的视觉线 条,连接物体与视点。
《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PPT课件
本课件将详细讲解透视图的基本画法,让您轻松掌握这一绘画技巧。
透视图的定义及应方式,将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平面上的画面。
应用场景
透视图常用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规划等领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展示空间 结构。
透视图基本构造法
3 平面
平面是透视图的画纸或 绘图板,用于绘制透视 图的实际场景。
透视图的步骤及技巧
1
构建框架
2
使用直线和基本几何形状构建透视图
的基本框架。
3
着重突出
4
通过加深阴影和选用合适的色彩,突 出透视图中的重点部分。
确定主题
选择一个具体的场景或物体作为绘制 的主题。
添加细节
逐渐添加更多细节,增强透视图的逼 真感。

三点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课件

三点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课件
④将验证正确的倾斜线向上延长至中线上,相
交之点即天点。
第十页,共37页。
⑤平行上、下倾斜透视(tòushì)中,水平线仍然水平
成角上、下倾斜(qīngxié)透视中,原成角线仍然可
接成角透视来画,只不过原来(yuánlái)的余点已成
地点性质,他们都不能画在画幅内,画幅内 不能出现视平线,出现视平线就又变成平面
点,为了画的更正确,常在正方形的对角线上再
定四个点,这样八个点画一个圆就更正确了。作
图步骤如下:
第十九页,共37页。
①画出外(chūwài)方形内圆形平面图 ②将方形两边以及(yǐjí)圆上两个交点引到所设基线上。
③定视平线与主点,自设视点远近(yuǎnjìn)适当(距离太近则
圆变形) ④以视点到主点的距离在视平线上定出左右两个“距
仰视景物险峻(xiǎnjùn)高远,有开朗之感;俯视 物动荡(dòngdàng)欲覆,有深邃之感。
第四页,共37页。
1、由平行透视变来的上下(shàngxià)倾斜透视
一座楼房与我们(wǒ men)平行,为平行透视。我们(w 在抬头仰视,即变为上倾斜(qīngxié)透视,原水平线仍然 水平,原垂直线与我们原来的画面有了角度,为 近低远高线,它消失于天点(即原来的主点)。
8、立方体作前后纵深移动时,体积由大变小, 越
远越平缓 ,彼此出现形体差 异。
第二十五页,共37页。
三、三点(sān diǎn)透视图作法
作法(zuò fǎ)一:
1)由圆的中心(zAh距ōn1gx2ī0n°) 画三条线,在圆周交点为 V1、 V2、V3,并定 V1-V2 为H.L.。 2)在A的透视线上任取一点为 B。 3)由 B到 H. L.作平行线,和 A-V1 的交点为C,BC为正六面体上对角线之一。 4)在 B、C的透视线上求 D、E、F完成透视图。此为左 右上下均由 45°角相接的正六面体透视(图)。

设计透视应用第4章 三点透视图的画法及应用

设计透视应用第4章 三点透视图的画法及应用

设计透视应用画法
图425 坐标法的仰视效果
4.4 三点透视中的仰视与俯视
设计透视应用画法
图426 量点法的仰视效果
4.4 三点透视中的仰视与俯视
设计透视应用画法
图427 一个建筑物的仰视效果
4.5 视平线段再认识
图428 两点、三点透视中的倾斜视平线 设计透视应用画法
4.6 透视的失真及灵活应用
设计透视应用画法
4-19.tif
2.量点法
设计透视应用画法
4-20.tif
4.3 三点透视中的斜灭线应用 斜线灭点在三点透视中的应用与两点透视完全一致, 以图421中物体的三点透视为例,由于该物体上有一族 相互平行的斜线,若要毫无关联地逐一画出则作图繁 琐而且容易丧失精度,利用这些线在同一个面上的特 点,首先找到该平面的灭线,只要确定其中一条斜线 的灭点,其他线就很容易被画出来。
设计透视应用画法
1.坐标系法
设计透视应用画法
4-2.tif
1.坐标系法
设计透视应用4-4.tif
1.坐标系法
设计透视应用画法
4-5.tif
1.坐标系法
设计透视应用画法
4-6.tif
1.坐标系法
设计透视应用画法
4-7.tif
2.量点法
(1)物体的三条主棱线的交点必须设置在画面上(读者可以回顾 一下两点透视中要求一条垂直主棱线必须在画面上的必要性)。 (2)过视点作一个与基线垂直的平面,该平面必须通过三条主棱 线的交点(这是限制了视点的左右位置以保证一条主棱线为铅垂 线,减少物体的透视失真)。 (1)如图412所示,作一条水平线定义为h-h,在其上确定两个灭 点VP1、VP2的位置(这是调整视点与画面的距离),并在画面适 当位置确定物体主棱线交点A(这主要是调整视点的左右位置和 与物体的相对高度),过A点作一条VP1、VP2的平行线即辅助基 线g′-g′。

三点透视(共9张PPT)

三点透视(共9张PPT)
以13的中点为圆心,13为直径画圆,在C –2线上交得B点,然后再以3为圆心,以3-B线为半径画圆,在13线上交得M 3点,这样即求得
第三个量点M3.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作图原理 在A点的左右两侧线上分别量出表示宽度和长度的尺寸格。
的边线变为在三点透视中消失在
三点透视又称“斜角透视”,是指立方体的三条主向轮廓线均与画面成一角度,这样三组线在画面上就形成了三个灭点。
在视平线的下端则为俯视图。 第四步:从3上的高度尺寸点分别向1和2点连线,即画出了建筑的高度透视线,同理也可连接长度尺寸点和宽度尺寸点的透视线,这样
就做出了建筑的仰视三点透视图。
在两点透视的基础上,所有垂直于地平线的纵线的延伸线都聚集在一起,形成第三个灭点,这种透视关系就是三点透视。
连接13和23,从2向l3线作一条垂线,垂足为C点。
第4页/共9页
第二节 三点透视基本作图步骤
假设建筑的尺寸为:宽度 l 5米,长度24米,高度45米 ,画出该建筑的仰视透视 图。
第一步:按照两点透 视作图方法那样,画出 建筑的平面图旋转到想 要表现的角度,在线的 下端任意确定一视点Eo ,自Eo作垂线到线交得心 点A’。然后过E o点作平 行于建筑宽边和长边的 两条直线,在线上交得1 ,和2点,再以1为圆心, 以为半径画圆,在线上 交得M2点,同理可求得
三点透视可表现建筑物高大的纵深感觉,更具夸张性和戏剧性,
但如果角度和距离选择不当,会产生失真变形。可用于表现高层
建筑透视,也用于俯瞰图或仰视图。
第3页/共9页
二、作图原理
三点透视的作图原理可在两点透
视作图原理的础上保持两点透视
中两个灭点不变,再在视平线的 三点透视又称“斜角透视”,是指立方体的三条主向轮廓线均与画面成一角度,这样三组线在画面上就形成了三个灭点。

俯视透视与仰视透视(三点)课件

俯视透视与仰视透视(三点)课件

HL
PPT学习交流
5
• 平视——视平线与地平线重合 • 俯视——视平线在地平线之下 • 仰视——视平线在地平线之上
PPT学习交流
6
画法
• 线的消失方向 • 平行、成角 • 线的透视长短
PPT学习交流
7
PPT学习交流
8
PPT学习交流
9
PPT学
俯视透视与仰视透视(三点透 视)
PPT学习交流
1
• 倾斜透视又称为三点透视,在画面上有3个消失 点,这种透视的形成是因为物体没有任何一条边 缘或面块与画面平行,相对于画面,物体是倾斜 的。三点透视常用于仰或俯视大型物体。
PPT学习交流
2
PPT学习交流
3
PPT学习交流
4
俯视与仰视的形成
HL
HL HL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