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与周围性眩晕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年第5期

作者简介:马智萍,1979年生,

女,回族,云南楚雄人,本科学历,医师,从事大内科,主要是神经内科临床医疗工作。

论著/高血压与脑血管病

中枢性与周围性眩晕鉴别诊断

马智萍

(云南省楚雄市人民医院,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特征,为两者之间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枢性眩晕和60例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患病程度,分别采取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输注或碳酸氢钠注射液静滴,山莨菪碱注射液肌注的治疗方法,观察中枢性眩晕患和周围性眩晕患者的初始临床体征,

并进行用药后的疗效对比。结果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

晕在眩晕程度、眩晕类型、前庭特征、耳部症状、意识状态、眼震、持续时间、头位影响、前庭神经症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的依据,经药物治疗后,中枢性眩晕组和周围性眩晕组的总有效率不存在显著差异(91.7%vs 90.0%),P >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药物治疗对两者的疗效相近。结论两者的临床表现存在明显差

异,可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鉴别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

【关键词】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

鉴别;诊断眩晕是头晕症状的一个亚类,由前庭器官功能障碍引起,临床诊治涉及内科、神经科和耳鼻喉科等多个科室[1]。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均不同,为探讨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的临床特征,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枢性眩晕和60例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6月-2013年7月我院收

治的60例中枢性眩晕和60例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60例中枢性眩晕患者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在18-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5ʃ2.9)岁,病程在3个月-4.9年之间,平均病程

(2.3ʃ0.8)年;60例周围性眩晕患者中,

男37例,女23例,年龄在17-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6ʃ2.5)岁,病程在4个月-5.1年之间,平均病程(2.4ʃ0.4)年。两类疾病患者之间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有可比性。1.2

临床表现

1.2.1中枢性眩晕的临床表现患者症状较轻,

但晕眩感持续时间较长,有时会加重;植物神经反应的程度和眩晕症状表现不协调;部分患者伴随其他脑

神经或小脑症状,甚至出现意识障碍;自发性眼震粗大,垂直性或斜行性摆动;各种前庭反应出现分离现象,伴随前庭减震现象。

1.2.2周围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大多患者为突发

性、旋转性的眩晕、持续时间较短,可自行缓解或恢复正常;眩晕时伴随波动性耳鸣、面色苍白、浑身无力、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症状,并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晕眩发病初期眼震与眩晕方向一致;各种前庭反应比较协调。1.3

治疗方法

根据本组120例患者的患病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针对病情较轻的患者,利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灯盏花素注射液行静脉输注,每次输注量在50mg ,一日1次即可;(2)针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利用生理盐水100ml 稀释5%碳酸氢钠注射液20~30ml 行静滴,同时山莨菪碱注射液肌注,每次肌注量10mg ,一日1-2次。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中枢性眩晕患者和周围性眩晕患者的初始临床体征,并进行用药后的疗效对比,根据治疗后患者眩晕的缓解程度,将药物疗效分为三个等级:显效:变换头位时无晃动或视物旋转,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有效:头部静止时无晃动或视物旋转,但变换头位时会出现上述症状,其他症状得到缓解但并未完

43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年第5期

全消除;无效:晕眩症状均未得到缓解甚至加重,计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的初始临床体征对比

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在眩晕程度、眩晕类型、前庭特征、耳部症状、意识状态、眼震、持续时间、头位影响、前庭神经症状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的依据。结果见表1。

2.2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用药后的疗效对比

经药物治疗后,中枢性眩晕组的总有效率为91.7%,周围性眩晕组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在疗效总有效率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临床体征眩晕程度眩晕类型前庭特征耳部症状意识状态

眼震

持续时间头位影响前庭神经症状

中枢性眩晕

程度无规律可循

旋转性或非旋转性

可伴随前庭减震现象

多无耳部症状

可出现意识障碍

粗大,垂直或斜行

较长

与头位无关

前庭反应分离

周围性眩晕

较剧烈

突发性旋转

可伴随前庭重震现象

多伴有耳鸣、耳聋等

无意识障碍

与眩晕方向一致

较短,可自行恢复

头位变化时眩晕加重

前庭反应协调

表1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的初始临床体征对比

组别

中枢性眩晕组周围性眩晕组

总计例数(n)

60

60

120

显效

60.0%(36/60)

55.0%(33/60)

57.5%(69/120)

有效

31.7%(19/60)

35.0%(21/60)

33.3%(40/120)

无效

8.3%(5/60)

10.0%(6/60)

9.2%(11/120)

总有效率

91.7%(55/60)

90.0%(54/60)

90.8%(109/120)

表2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用药后的疗效对比

3讨论

3.1眩晕分类

眩晕是大脑神经的一种运动错觉,不经外界刺激即可自行发作,眩晕发作时产生的旋转、颠簸感为真性眩晕,一般与病理性刺激和前庭系统的生理性病变有关[2]。眩晕本身并不是某一类独立的疾病,其致病原因也比较复发。分类标准不同,眩晕类型也就不同,按照诱发眩晕的病变性质可以将其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按照眩晕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一般是由脑组织或脑神经的病变引起的,如脑血管病变或神经瘤,周围性眩晕一般由机体免疫反应、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所致。

3.2中枢性眩晕的临床特征

中枢性眩晕是前庭神经颅内段的前庭代表区病变所导致的,一般眩晕程度较轻,眩晕类型为旋转性或非旋转性,可伴随前庭减震现象,无明显的耳鸣、耳聋等耳部功能障碍,眩晕时可出现意识障碍,眼震粗大,垂直或斜行,持续时间较长,眩晕发作与头位变化无关,前庭反应分离。中枢性眩晕是颞叶癫间的先兆。临床上所指的中枢性眩晕一般指真性眩晕,假性眩晕的其他症状尚未得到明确证实,可能会伴随头痛或神经压迫感,假性眩晕与真性眩晕的发病原因也不同,假性眩晕一般与严重贫血、肺气肿等其他疾病有关,疾病类型不同,眩晕表现也不同,如严重贫血者的眩晕症状为头位改变会导致疲劳、乏力,而肺气肿患者则会在咳嗽时因回心血量的减少发生眩晕甚至晕厥[3]。

3.3周围性眩晕

周围性眩晕是由前庭感受器或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引起的,为突发性旋转,眩晕时可伴随前庭重震现象,多伴有耳鸣、耳聋等耳部症状,无意识障碍,眼震与眩晕方向一致,持续时间较短,可自行恢复,头

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