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心血管系统
《人体解剖学》 (13)
![《人体解剖学》 (13)](https://img.taocdn.com/s3/m/fb0f167cf12d2af90342e661.png)
七、心包
心包是包裹在心和大血管根 部的纤维囊,分为外层的纤维心 包和内层的浆膜心包两层。
第二节 心
第二节 心
七、心包
1.纤维心包 纤维心包为坚韧的结缔组织囊,上方与大血管的外膜相连续,
下方与膈的中心腱愈着。 2.浆膜心包 浆膜心包为贴附于心表面、大血管根部表面及纤维心包内面的
浆膜。浆膜心包紧贴于心和大血管根部的,称脏层;贴附于纤维心 包内表面的,称壁层。脏、壁两层于大血管根部相互转移折行,两 层之间形成的腔隙,称心包腔。心包腔内含少量心包液,起润滑作 用,可减少心搏动时的摩擦。
房间隔右侧面中下部有一卵圆形的凹陷,称卵圆窝,是胎儿时期 卵圆孔闭锁后的遗迹,此处壁较薄弱,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三、心腔
第二节 心
右心房(内面观)
三、心腔
2.右心室
右心室位于右心房的左 前下方,以室上嵴为界分为 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
第二节 心
右心室(内面观)
三、心腔
第二节 心
(1)流入道
流入道室壁有多条纵横交错的肌性隆起,称肉柱。乳头肌是突入 室腔的锥状肌隆起,分前、后、隔侧三群。右心室内有一起自室间 隔连至右室前壁的肌束,内有心传导系统的右束支通过,称隔缘肉 柱,又称节制索,可防止心室过度扩张。
流入道的入口是右房室口,呈卵圆形,口的周缘有3个呈三角形 的帆状瓣膜,称三尖瓣。右房室口纤维环、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 合称三尖瓣复合体,其作用是防止血液逆流。
1.体循环
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 再经各级静脉汇成上、下腔静脉(心本身的静脉汇入冠状窦)返回 右心房,此过程称体循环或大循环。体循环途径长,经过全身各处, 完成了物质交换,将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医学课件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
![医学课件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24c6e00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6.png)
主要包括改善生活习惯、调节饮食、控制血脂水平、积极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等 措施。同时,使用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等也可以减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 化的进展。
心律失常的病理机制与防治措施
病理机制
心律失常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心脏电生理系统的异常放电 、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传导和心脏肌肉的异常收缩等。这些 原因可能导致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律,从而影响心脏的泵 血功能。
防治措施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治疗和导管消融等。药物治疗是 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础,常用的药物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 药物等。电复律治疗和导管消融则是在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 较严重的情况下采取的治疗措施。
06
心血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及临床 应用
心血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相互影响
心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
心脏和肺部之间通过肺循环紧密联系,肺部将氧气吸入血液, 并通过心脏将其输送到全身。
内分泌调节主要通过甲状腺素等激素对心血管系统进行调节,以适应 机体的生理需求。
血压与循环系统的关系
血压定义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
循环系统与血压的关系
循环系统的功能是维持血压稳定,保证血液在全身的流动和交换。血压的稳定对于维持各器官和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 重要意义。
高血压的危害
血栓形成
血栓是指在血管内形成的血凝块,可导致血管堵塞,引 起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血栓形成的原因有多 种,如血液高凝状态、血管损伤等。
05
心血管系统疾病及防治
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类型
冠心病
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 引起心肌细胞坏死。
动脉粥样硬化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血管疾病,以动脉内壁 脂肪沉积和斑块形成为特征。
畜禽解剖生理第8章 心血管系统(血管与血液)
![畜禽解剖生理第8章 心血管系统(血管与血液)](https://img.taocdn.com/s3/m/26006e2779563c1ec5da71ec.png)
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凝血的结果)
(三)白细胞
1.功能
白细胞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活跃的变形运动及敏锐的 趋化性,能吞噬入侵的细菌,可将入侵微生物限定并于就地 杀灭,防止其扩散。
2.种类
颗粒白细胞: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三)白细胞
3.化学因素:
在凝血过程中,几乎每个环节都需有Ca2+存在,除去血浆中 的Ca2+ ,就能阻止血凝。柠 檬酸钠能与血浆Ca2+生成不易
解离的柠檬酸钠钙,使血浆Ca2+减少,起到
生成
颗粒白细胞:红骨髓的原始粒细胞分化而来 单核细胞:红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淋巴细胞:淋巴器官(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
破坏 白细胞在血液中停留的时间很短,有的只有 几小时或2~4天。衰老的白细胞大部分被单核巨噬 细胞所清除,小部分在执行防御任务时被细菌或毒 素所破坏,或经由唾液、尿、肺和胃肠黏膜排除。
(四) 血小板
血小板是由骨髓巨核细胞的胞浆断裂而成
的,呈不规则的圆盘形、椭圆形或杆状小体, 没有细胞核。血小板参与凝血、止血过程,其 寿命很短,在循环血液中通常只存活8~11天。 少部分在血液中被破坏,绝大部分在脾、肝和 骨髓内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
(五) 红细胞
形态与数量
成熟的红细胞无核、双面内凹的圆盘形细胞,数
保持血压于正常水平,就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果失血
量超过30%或更多,就可能危及生命。
二、血液的组成及其机能
血液由液体成分血浆和悬浮于血浆中的 有形成分组成。如果将流出血管的血液放入 盛有抗凝剂的离心管中,经离心(3 000r/ min) 沉淀30分钟后,可看到血液分为三层:上层淡 黄色或无色的液体部分称为血浆,中层呈白色 薄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深红色的沉 淀物为红细胞。
病理学2第八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病理学2第八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d25e6c17f7ec4afe04a1dff3.png)
3. 内脏病变期
脑 腔高 隙血 状压 梗病 死
3. 内脏病变期
脑 出 血
高 血 压 病
3. 内脏病变期
视网膜病变 眼底镜可见视网膜中央A和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中央A硬化→变细、迂曲、反光增强
化为基本病变,晚期常引起心、脑、肾及眼底的 病变并有相应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因心衰、脑 中风和肾衰而致死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 发病因素
遗传和基因:约75%高血压患者具有遗传素质, 高血压患者存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编 码基因的多种缺陷
超重、高盐膳食和中度以上饮酒:是与高血压病 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血压水平分类和定义(单位:mmHg)
分类
收缩压
舒张压
;80
正常高值血压
120-139
和(或)
80-89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140 140-159
和(或) 和(或)
≥90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和(或)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80 ≥140
(二) 恶性高血压病
增生性小动脉硬化
内膜显著增厚,SMC 增生肥大,基质增多, 管壁呈同心圆状增厚, 圆葱皮样,管腔狭窄
第五节 风湿病(rheumatism)
风湿病: 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
反应/自身免疫性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 织及血管,形成特征性风湿性肉芽肿(Aschoff body);最常累及心脏、关节、其次为皮肤、皮 下组织、脑及血管;以心脏病变最严重,常反复 发作
08心血管疾病
![08心血管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a8ac0a1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d.png)
08心血管疾病第八章心血管系统疾病一、目的与要求2.熟悉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病因、发病机制。
熟悉心脏外的风湿病变。
熟悉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血液动力学及心脏变化。
3.了解高血压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恶性高血压的病理变化。
了解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了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主要病理变化。
二、作业与练习【名词解释】1.风湿小体2.赘生物3.心瓣膜病4.向心性肥大5.离心性肥大6.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7.高血压脑病8.心绞痛9.心肌梗死10.心肌硬化11.动脉瘤【填空】1.风湿病主要累及组织,常侵犯、、和2.根据病变发展过程,风湿病大致分为期、期和期,其特点是形成具有诊断意义的 3.风湿小体的中央为,外围是,其间有少量的浸润。
4.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侵犯,其中最常受累,其次为受累。
5.风湿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呈状,易,不易6.风湿性心外膜炎的病变主要累及,呈或炎症。
7.风湿性心内膜炎时赘生物反复机化,由于造成瓣膜的狭窄;瓣膜,形成瓣膜的关闭不全。
8.二尖瓣狭窄时心尖部可闻及杂音,某线呈心;二尖瓣关闭不全时杂音出现在期,某线呈心。
9.风湿病时皮肤病变表现为和8.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原体多为,病变最常侵犯10.成人安静休息的状态下收缩压,舒张压,两项有一项核实即可诊断高血压。
11.良性高血压病变发展过程可分为、和三期。
12.高血压病的主要特征性病变是13.高血压病时由于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可引起心室的性肥大。
14.高血压病时双侧肾脏对称性缩小,表面有弥漫分布的细小颗粒,称15.高血压病时硬化的细小动脉常易局部扩张形成,血压骤然升高时可发生16.高血压病时病变主要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症病变主要发生在17.高血压病时脑的病变主要有、、三种。
18.恶性高血压的特征性病变是和,病变主要累及_________。
20.粥样斑块的继发性改变有:、、、、2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最常发生于,病变的动脉内膜呈,管腔22.冠心病包括、、和,四种临床病理类型。
第八章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
![第八章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2778f844524de518974b7d4c.png)
(一)心绞痛:
心绞痛
是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和(或) 心肌耗氧量骤增,导致心肌急性暂 时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 征。
(一)心绞痛:
✓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或压迫感,可放 射至整个心前区或左上肢,持续数分 钟,经休息或口服硝酸酯制剂症状可
✓诱 因:缓寒解冷。、情绪激动、过度劳累、饱食等。 ✓分 型:①稳定性心绞痛
典型的病变主要由三个区组成:
①纤维帽: 由密集的胶原纤维、散在性平滑肌 细胞、弹力纤维和蛋白聚糖形成;
②脂质区: 为纤维帽下方不等量的泡沫细胞、 细胞外脂质和坏死细胞碎片构成;
③基底部: 由增生的平滑肌细胞、结缔组织和 炎细胞组成。
2.纤维斑块期
✓光镜下: 表层为大量胶原纤维、平滑肌细胞、少数 弹力纤维和蛋白聚糖形成的纤维帽,胶原 纤维可发生玻璃样变性。 纤维帽下方可见多少不等的泡沫细胞、平 滑肌细胞、细胞外基质及炎细胞。
1.脂纹期
✓光镜下: 病变处的内膜下有大量圆形或椭圆 形泡沫细胞聚集。
泡沫细胞:体积大,HE染色胞质内含有 大量脂质小空泡。
泡沫细胞来源于从血中迁入内膜的单核细胞和由中膜迁入内 膜的平滑肌细胞,吞噬脂质而形成的。
2.纤维斑块期
✓肉眼观:
初为灰黄色斑块,突出于内膜表面,后 随着表面胶原纤维增多及玻璃样变性而 转为瓷白色(蜡滴样,隆起斑块)
①病灶表层为大量胶 原纤维、SMC、细胞 外基质;
②斑块表面为纤维帽 (SMC+细胞 外基质+ 胶原纤维 );
③深层: 脂质+增生 SMC、 泡沫C+基质。
纤维斑块
3.粥样斑块期 又称为粥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病变。
✓肉眼观: 动脉内膜面可见明显隆起的灰黄色斑块, 切面见斑块表层为白色质硬组织,深层 为黄色或黄白色质软的粥样物质,向深 部压迫中膜。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cbd9c5adf524ccbff12184c8.png)
髂外动脉
图276 骨盆部动脉
旋髂深动脉
髂外动脉
腹主动脉走向
肠系膜前动脉 腹腔动脉 肾动脉 肠系膜后动脉
后肢血管
髂外动脉是后肢动脉的主干.主要分支有旋髂深 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和跖背侧 第3动脉,牛的跖背侧第3动脉分为第3和第4趾背 侧固有动脉.马的跖背侧第3动脉分为第3趾跖内 侧固有动脉和第3趾跖外侧固有动脉,两个固有动 脉形成终动脉弓.
臂头动脉干
主动脉
肺 动 脉
心肝肺
肋间背侧动脉腹支
前腔静脉 心包
1.心静脉系 心脏的静脉血通过心大静脉、心中静 脉和心小静脉注入右心房。 2.前腔静脉系 前腔静脉是汇集头、颈、前肢和部 分胸壁血液的静脉干。在胸前口处由左、右腋静 脉和左\右颈内(有时没有)\外静脉(牛、猪)或左、 右颈静脉(马)汇合而成,位于气管和臂头动脉总 干的腹侧,在心前纵隔内向后延伸,注入右心房。
图268 牛主动脉主干
图267 牛主动脉
主动脉弓
主动脉弓(Arcusaortae) 主动脉弓与肺动脉间有一圆柱状连结物,称动脉韧带, 是胎儿时期动脉导管的遗迹。主动脉弓的主要分支有: (1)左、右冠状动脉:由主动脉的根部分出,大部分分布 到心脏,只有少量小的分支到大血管的起始部。 (2)臂头动脉干:为供血液至头、颈、前肢和胸壁前部的 总动脉干。
称三尖瓣或右房室瓣。其游离缘向下垂入心室,通过腱 索连于乳头肌。当心房收缩时,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 当心室收缩时,血液将瓣膜向上推使其合拢,关闭房室 口,可防止血液倒流入右心房,使血液流入肺动脉。
右房室口以纤维环为支架,环上附着有3个三角形瓣膜,
隔缘肉柱
隔缘肉柱
右心室
系统解剖学 第八章心血管系统
![系统解剖学 第八章心血管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72ca723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66.png)
系统解剖学第八章心血管系统1. 脉管系统的组成是 [单选题] *A.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B.心、动脉、静脉和循环中的血液C.心血管系统和淋巴器官D.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正确答案)2. 维持血液连续性流动的动力来自 [单选题] *A.心B.大动脉(正确答案)C.中动脉D.小动脉E.静脉3. 毛细血管是 [单选题] *A.连接动脉与淋巴管B.血液与组织液交换的场所(正确答案)C.遍布于全身所有的器官组织D,分布密度与代谢无关E.管壁薄、血流快4. 肺循环起于 [单选题]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D.右心室(正确答案)5. 体循环终止于 [单选题] *A.左心房B.左心室C.右心房(正确答案)D.右心室6. 关于心脏位置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位于中纵隔内B.约1/3居身体正中线的右侧C.上连出入人心的大血管D.心的长轴与人体前正中线呈35度角(正确答案)7. 参与心底构成的有 [单选题] *A.左心房和左心室B.左心房和右心房(正确答案)C.右心房和右心室D.左心室和右心室8. 心尖 [单选题] *A.朝向右前下方B.平对第4肋间隙C.由左心室构成(正确答案)D.稍左侧的凹陷称心尖切迹9. 界嵴 [单选题] *是左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的分界是右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的分界是腔静脉窦和固有心房的分界(正确答案)为卵圆窝前上方的嵴10. 构成心右缘的是 [单选题] *A.右心房(正确答案)B.右心房和右心室C.右心室和下腔静脉D.右心房和下腔静脉11. 构成左心缘的是 [单选题] *A.主动脉弓、肺动脉和左心室B.左心室C.肺动脉和左心房D.左心耳和左心室(正确答案)12. 冠状窦开口于 [单选题] *A.右心室B.右心房(正确答案)C.左心房D.上腔静脉E.左心室13. 卵圆窝位于 [单选题] *A.左心房房间隔下部B.右心室室间隔上部C.左心室室间隔上部D.右心房房间隔下部(正确答案)14. 右心房有 [单选题] *A.4个肺静脉入口B.肺动脉口C.心大静脉开口D.上、下腔静脉口(正确答案)15. 右心室 [单选题] *A.位于右心房的前下方(正确答案)B.室壁比左心室壁略厚C.构成右心缘D.内面不平滑,有乳头肌形成的嵴状隆起16. 关于心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B.纵轴与躯体正中线相一致(正确答案)C.约2/3偏左侧D.肌性纤维性中空器官E.前方平对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17. 右心室流入道和流出道的分界标志 [单选题] *A.隔缘肉柱B.室上嵴(正确答案)C.三尖瓣隔侧尖D.前乳头肌E.三尖瓣前尖18. 隔缘肉柱位于 [单选题] *A.前乳头肌根部至三尖瓣环之间B.前乳头肌根部至三尖瓣前瓣根部之间C.后乳头肌根部至室间隔下部之间D.前乳头肌根部至室间隔下部之间(正确答案)19. 心舒张时,防止血液逆行流动的装置 [单选题] *A.主动脉瓣、三尖瓣B.二尖瓣、三尖瓣C.主动脉瓣、肺动脉瓣(正确答案)D.肺动脉瓣、三尖瓣E.主动脉瓣、二尖瓣20. 对左心室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位于右心室的左后方或右心房的前下方B.流出道又称为主动脉前庭C.流入道入口有二尖瓣环D.壁比右心室薄(正确答案)21. 右心房的内腔 [单选题] *A.右心耳壁较光滑B.上腔静脉口开口于腔静脉窦的下部C.前部光滑、后部成网状D.腔静脉窦与心耳以界嵴分隔E.有心前静脉的直接开口处(正确答案)22. 左心室 [单选题] *A.入口周缘有三尖瓣B.左上部为动脉圆锥C.流出道与肺动脉口相延续D.前内侧部为主动脉前庭(正确答案)E.内有隔缘肉柱23. 二尖瓣位于 [单选题] *A.上腔静脉口B.左房室口(正确答案)C.主动脉口D.肺动脉口24. 左心室流入道与流出道的分界标志 [单选题] *A.室上嵴B.二尖瓣前尖(正确答案)C.二尖瓣后尖D.主动脉瓣前尖E.主动脉瓣后尖25. 冠状窦 [单选题] *A.引起心的全部静脉血B.位于冠状沟内(正确答案)C.由心中静脉延续形成D.心前静脉注入冠状窦右端E.借冠状窦口开口于左心房26. 冠状窦注入 [单选题] *B.右心房(正确答案)C.右心室D.上腔静脉27. 关于右冠状动脉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起自主动脉右窦B.经右心耳与肺动脉干之间C.其分支与心大静脉伴行(正确答案)D.可自房室交点向左分出左心室后支E.分布于室间隔后1/328. 窦房结的动脉多发自 [单选题] *右冠状动脉(正确答案)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右缘支左冠状动脉旋支29. 后室间支 [单选题] *A.沿后室间沟下行至心尖B.发出房室结动脉C.分布于右心房D.分布于左心室侧、后壁E.分布于室间隔后1/3(正确答案)30. 阻塞后引起左心室侧壁梗死 [单选题] *A.前室间支C.左心室后支D.旋支(正确答案)E.动脉圆锥支31. 前室间支 [单选题] *A.行于前室间沟内(正确答案)B.与心中静脉伴行C.仅分布于左心室和右心室D.仅分布于室间隔前1/3E.常发出分支分布于窦房结32. 构成心瓣膜的结构 [单选题] *A.心肌B.心外膜C.心内膜(正确答案)D.浆膜E.纤维膜33. 房室结 [单选题] *A.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心内膜深面B.位于koch三角的尖端(正确答案)C.是心室收缩的起搏点D.通常由左冠状动脉旋支供血34. 关于房室结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心肌收缩的起搏点(正确答案)B.房室交界区是最重要的次级起搏点C.位于房室交界区的中央部D.病变后可引起异位搏动E.具有延搁传导的作用35. 穿行于右纤维三角内 [单选题] *A结间束B.房室束(正确答案)C.左束支D.右束支E.浦肯野纤维36. 心肌正常收缩的起搏点是 [单选题] *A.窦房结(正确答案)B.房室结C.房室束D.房室结和房室束37. 窦房结位于 [单选题] *A.房间隔下部的心内膜深面B.右肺上静脉入口处C.上腔静脉前方心内膜深面D.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心外膜深面(正确答案)38. 关于室间隔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呈矢状位(正确答案)B.肌性纤维结构C.分为肌部和膜部D.斜向左前下方E.上部最薄弱39. 不存在明显的瓣膜纤维环的是 [单选题] *A.主动脉口B.肺动脉口C.冠状窦口(正确答案)D.左房室口E.右房室口40. 心纤维性支架 [单选题] *A.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B.仅由4个瓣膜环组成C.心肌纤维和心瓣膜的附着处(正确答案)D.左纤维三角又称为中心纤维体E.内有左、右束支通过。
家畜解剖生理 第八章 心血管系统
![家畜解剖生理 第八章 心血管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d725d45e77232f60ddcca159.png)
2、 动脉和静脉:供应同一区域的动脉和静脉经常伴行, 且静脉数目多于动脉。
3、 侧副支和侧副循环:从主干上分出的某些侧支常与 主干平行延伸,称侧副支,若侧副支的远端又与主干吻 合,则称为侧副循环。 4、 吻合:动脉系统常出现吻合现象。
5、 动脉丛,动脉网
6、 同名动脉和静脉的比较:
血 瓣膜
较小 较厚 较多 强 不含血液 无
较大 较薄 较小 弱 含有血液 有
人的动脉弓——一种动脉吻合
二 主动脉的分段与分支 1、主动脉的分段:主动脉是供应到全身各处的动脉总干,由左心室发 出,全程分为四大段: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 在主动脉弓的前缘,主动发出其最大的分支-臂头干。
2、胸主动脉的分支
肝门静脉系统:与躯体血液循环不同的是,进入腹腔消 化道和脾、胰的动脉血要经过一个特殊的循环过程才能 回到体循环静脉内:
脾静脉
人的门静脉:
肠系膜后静脉
肠系膜前静脉
牛的门静脉系:
相应地,肝脏也具有特殊的血液循环特点:
进入肝脏的血管有门静脉 和肝动脉,离开肝脏的血 管为肝静脉。
第五节 胎儿血液循环特点:
2、 右心室:位于右心房腹侧,具有一入口,为右房室口, 有三片三角形的瓣或三尖瓣。
在右心室内壁上有三个丘状隆起,为 乳头肌。腱索牵拉于乳头肌和三尖瓣之 间。 右心室腔内除有上述结构外有隔缘 肉柱,从室中隔走向室侧壁,防止右心 室过度扩张。
右心室的出口为肺动脉干口,位于右房室口左侧,口 上具有三个半月形瓣膜,称为肺动脉瓣。 3、左心房:占据心基左后部,由前后两部分构成, 前部即左心耳,后部有6个肺静脉的开口。
第八章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担负着机体血液循环的功能,包括心、血 管(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和血液。
医学课件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
![医学课件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d9d8a0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b.png)
医学课件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xx年xx月xx日•心血管系统概述•心脏解剖及功能•血管解剖及功能•血液循环及调节目•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录01心血管系统概述心血管系统是脊椎动物体内一套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系统,主要功能是为全身组织和器官提供氧气、营养和代谢废物,同时调节体液和电解质平衡。
心血管系统定义心血管系统通过循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从组织和器官输送回心脏,再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心血管系统功能心血管系统的定义与功能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心血管系统组成心血管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结构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由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组成,四个腔室之间有瓣膜进行分隔,同时心脏内部还有一套复杂的神经、激素和体液调节机制。
血管结构血管是运送血液的管道,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静脉将血液从组织和器官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则连接动脉和静脉,进行血液交换。
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密切相关,通过肺循环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心血管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与呼吸系统的关系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共享部分神经和激素调节机制,同时心血管系统还负责将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输送全身。
与消化系统的关系心血管系统和泌尿系统共同调节体液和电解质平衡,同时心血管系统还将代谢废物输送至肾脏进行排泄。
与泌尿系统的关系02心脏解剖及功能心脏的外部形态呈倒置的圆锥形,前后略扁,三缘分别为前、后和下缘。
心脏的内部结构由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组成,其间有孔相通。
心脏的形态结构泵血作用通过心肌收缩和舒张,将血液从心房泵至心室,再从心室泵至动脉,为全身组织和器官提供血液。
调节作用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控制心率和心输出量,以满足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需要。
心脏的生理功能心脏的病理形态及对机体的影响左、右心房或左、右心室扩张,导致心脏功能减退和心力衰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气管食管动脉和肋间背侧动脉
腹腔动脉
肠系膜前动脉
肾动脉
2、大循环的静脉
较大的静脉包括:前腔静脉、后腔静脉、奇静 脉和门静脉
3、门脉循环
胃、肠、脾、胰静脉
门静脉
肝毛细血管
肝静脉
后腔静脉
作用:将从胃、肠、脾和胰吸收的营养物质运至 肝脏,进行加工、合成、储存和解毒。
脐动脉 脐静脉 动脉导管 卵圆孔
膀胱圆韧带 肝圆韧带 动脉韧带 卵圆窝
前腔静脉
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各处毛 细血管网 后腔静脉
右心房
体循环(大循环)
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室
左心室
左心房
肺静脉
肺毛细 血管网
肺动脉
1、大循环的动脉
冠状动脉
分布于心脏 分支到两前肢部、颈部和 头部 分出支气管食管动脉、肋 间动脉等。 分支到腹腔、腹壁、骨盆腔 和两后肢
主动脉
臂头动脉总干 主动脉主干
直肠后部的血液汇入髂内静脉。再经髂总 静脉、后腔静脉返回右心房。因此,对肝 有害及通过肝影响药效的药物可进行灌肠 给药,以免危害肝脏或影响药物的疗效。
三、胎儿血液循环
1 卵圆孔(沟通左右心房) 2 动脉导管(主动脉和肺动脉干之间) 3 胎盘(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特有器官)
出生后的变化
二、全身血液循环
全身血管可分为小循环血管和大循环血管。
(一)小循环 又称肺循环,把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由右心 室经肺动脉运到肺脏,再把含有氧气的血液经肺静脉运回左心 房。 (二)大循环 又称体循环,把含有氧气的血液从左心室运出, 经主动脉而达全身各组织器官,再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经腔 静脉运回右心房。
右心房
右心房
2、右心室:
有两个口: 肺动脉口,有半月 瓣; 右房室口,有三尖 瓣。
右心室
右心室
3、左心房:
有5-8个肺静脉口。
左心房
左心房
4、左心室:
构成心尖部分; 有两个口: 主动脉口。有半月瓣,称为主动脉瓣。 左房室口,有二尖瓣。
左心室
左心室
(二)心壁的构造
心壁由心外膜、心肌和心内膜构成。 心外膜:为覆盖在心表面的一层浆膜,即心包浆 膜的脏层。 心肌:是心壁最厚的一层,主要由心肌纤维组成。 左心室肌最厚。 心内膜:薄而光滑,紧贴于心房和心室的内表面。
三 心包
包围心脏的纤维浆膜囊,分为壁层和脏层。 壁层和脏层之间的密闭腔隙称为心包腔,内 有心包液,有润滑作用。
第三节 血管
一 血管的种类及构造
1
2
动脉: 管壁厚,富弹性,管腔空虚时不塌陷。
静脉: 管壁薄,易塌陷,比同名动脉口径
大,多与动脉伴行。
3
毛细血管: 管壁非常薄,有很大的通透性。
第二节 心脏
一 位置与形态 (一)位置
位于3-6肋间, 心基位于肩关节水 平线上,心尖位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六肋骨下端。
(二) 形态
1、倒圆锥形。 2、心基和心尖。 3、冠状沟。 4、左右纵沟。
二 心脏的构造
(一)心腔的构造
心腔以房中隔 和室中隔分为 左、右心房和 左、右心室。
1、右心房
可分静脉窦和右心 耳两部分。。 静脉窦为静脉的入 口部,有前腔静脉、 后腔静脉和奇静脉的 开口。
(三)心脏的血管
包括冠状动脉和心静脉。它们与毛细血管共 同组成一个循环,称为冠状循环。
(四) 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 房室结、房室束、浦金野氏纤维。其中窦房 结是心脏的起博点,沿上述顺序依次传播。
窦房结:在前腔静脉和右心耳之间的心外膜下。
房室结:房中隔右房侧的心内膜下; 房室束:房室结向下的直接延续。 浦金野氏纤维:房室束在心内膜的再分支。
第八章 心血管系统
循环系统为密闭的管道系统,有重 要的功能: 运输:血液将营养物质送到全身各 部,同时又将其代谢产物送到肺、肾和 皮肤排出体外。 防卫:血中的一些细胞和抗体,能 吞噬、杀伤侵入体内的细菌和异物。 内分泌:能分泌心房肽。 调节体温:
第一节 概述
(一)组成: 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和血液。 (二)作用: 心脏:动力器官。 动脉:出心脏的血管。 毛细血管:动脉和静脉之间的细微血管。 静脉:回心脏的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