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人教版易错题型强化练习卷古代中国的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古代中国的经济
1.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表明
A.农业生产结构很脆弱
B.小农经济具有较强再生能力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
D.农民要承受很高的赋役负担
【答案】B
2.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答案】B
3.有学者指出:“宋朝从立国之初就采取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化的发展趋势,促使租佃制繁荣,这是宋朝社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原因。
”这表明
A.土地私有制开始成为时代潮流
B.政府的土地政策冲击了租佃关系
C.封建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D.生产力发展得益于土地政策创新
【答案】D
4.《国语》讲“祀,国之大节”。
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
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B.礼器C.食具D.货币
【答案】B
5.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
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
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
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
A.民营手工业
第 2 页B.官营手工业
C.机器制造业
D.家庭手工业
【答案】B
6.扬州古老的东关街剪刀巷2—6号北端墙角嵌着“山陕会馆地基北墙界址”碑刻,是山西、陕西盐商商帮在扬州设置会所的有力见证。
对此碑刻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A.该碑刻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是功能完善的地方性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乡谊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地域性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答案】B
7.“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
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
”由此可知
A.重商已成为明清时期的社会共识
B.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儒家思想在当时失去其正统地位
D.明清时期商人的地位远远高于儒士
【答案】B
8.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C
9.《渭南文集?东阳陈君义庄记》记载,陆游认为:“若推上世之心爱其子孙……欲使之为士,而不欲使之流为工商,降为皂隶”……《西关章氏族谱》记清代徽洲绩溪人章策,父卒后,弃儒就贾。
而且士大夫也理直气壮地走上了“商贾之道”,就连明代“楚王宗室”也“错布市厘”,经纪贸易与市民无异(包汝楫《南中纪闻》),以致“吴中缙绅士大夫多以货殖为急”(黄省曾《吴风录》)。
这一变化说明
A.重农抑商观念逐渐淡化
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C.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第 3 页D.封建士商秩序有所松动
【答案】D
10.梁柏力《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
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据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
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
C.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
D.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
【答案】C
11.李攸在《宋朝事实》中云:“……益州……诸豪以时聚首,同用一色纸印造。
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每岁丝蚕米麦将熟,又印交子一两番,捷如铸钱,收买蓄积。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交子的印刷及管理比较规范
B.钞币的流通地域仅限于四川
C.商品经济发达促使钞币产生
D.地方豪商协商并由官府印制钞币
【答案】A
12.“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
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这里的“它”指的是
A.田庄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答案】D
13.唐代均田令中有这样的规定:老男、笃疾、废疾受口分田40亩;寡妻妾受口分田30亩,如为户主,则受口分田30亩,永业田20亩;道士、和尚受田30亩,女冠(注:女道士)、尼姑受田20亩……官户与工商业者减百姓之半。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唐代A.社会结构的变化
B.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第 4 页C.佛教、道教的盛行
D.男尊女卑、重农抑商
【答案】A
14.一位外国学者在评论秦汉时期中国的农业时指出,小农是“经济人”,虽然中国的“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是小农作为独立的“经济人”,效率是很高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的传统农业是脱离政府而独立发展的
B.中国传统农业规模大,生产效率高
C.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农民有生产的积极性
D.传统农业的贫乏表现为忽视生产技术和耕作方法
【答案】C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概括指出材料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的经济政策因素。
(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
【答案】现象:财富主要用于购房置地;供应子女读书。
政策:重农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