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性设计——屈米与库哈斯的拉维莱特公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 图 1) 。无论是垂直重叠还是水平分裂,屈米的拉维莱特 公园体现着“事件-空间-人”三者之间的系统偶然性和随机 性,建筑使用的不确定性对应着城市未来的无限可能。
图 1 屈米的拉维莱特公园设计
1.2 库哈斯的拉维莱特公园方案 库哈斯的方案以水平条带及人工景观两大部分为主,其
中人工景观包含三个不同的叠加层面。首先,水平条带作为 东西向场地分区的主要基底层面,由宽 50 m 的带状结构按 规律水平排布,且水平条带在南北向相接。如此均匀连接的 设计不仅控制了场地区域流量,同时也考虑了场地活动必要 的交互性。三个人工景观叠加层面分别为点格层面、交通环 线层面以及特定元素层面。点格即商铺、廊亭等必要游憩功 能设置。交通环线即连接公园各个区域的路径交通系统,特 定元素即公园中现存及新修建的大体量构筑物( 图 2) 。三
库哈斯的媒介探索更像是在实践其在《疯狂的纽约》中 提出的观点[5]。《疯狂的纽约》[6] 以 摩 天 楼 为 载 体 结 合 纽 约 曼哈顿的二维网格和三维分区,将摩天楼视作城市形态学在 建筑层面的投射缩影,剖析了表皮与内容、功能与形式分离 的两个基本观点: “脑白质切除术”和“分裂”。“脑白质切除
图 2 库哈斯的拉维莱特公园设计
2 方案比较
2.1 屈米与库哈斯对城市问题的关注 屈米关注大都市的现实问题,强调设计不仅应该指向未
来,还要在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中寻求城市生活的新可能。他 认为新型城市空间和城市形态已经形成,迫切需要新型城市 公园与之相辅相成。城市公园不再仅仅是一个拥有自然景 观的公园,它应该是有着树景的城市片段,成为城市运作机 制的一部分。“它是活跃的,与文化相关的,引发人与人的邂 逅和互动[1]”。
屈米的方案以“事件-空间”为核心,以点、线、面构成三 个相互叠加的系统,城市活动由功能灵活的实体空间诱导展 开,由此在形式与内容、空间与事件之中同时包含分裂并置。 点是 30 多个规律排布的间隔 10 m 的大型红色构架,作为分 裂空间的焦点和控制者,形式灵活,可容纳不同的特殊功能。 线是两条长约 900 m 的交通系统,是贯穿并串联公园内大多 数景点的“电影漫步道”。面系统则是公园内的草地、植被、 水体,以及 10 个风格各异,造型丰富的主题园,涵盖多种功
1 拉维莱特公园方案概述
20 世纪 80 年代,传统的巴黎在脉络消解的城市背景下 首当其冲,大都市区即巴黎整个城市发展进入“战备状态”。 1980 年密特朗接任法国总统,启动巴黎重生计划,意在使巴 黎成为欧洲的文化中心。在市域东北角最大一块“遗珠”何 去何从背景下,拉维莱特公园设计竞赛应运而生。竞赛内容 清晰地表明,公园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要被重新确立———城 市公园应当适应瞬息万变的城市特征,公园应该被纳入城市 并和城市融为一体。 1.1 屈米的拉维莱特公园方案
【关键词】 拉维莱特公园; 屈米; 库哈斯; 策略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86
【文献标志码】 A
在 20 世纪下半叶,城市的发展纠葛于资本主义都市本 质,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现实和风起云涌的建筑浪潮几重交错 的关系下城市发展显得扑朔迷离,探索新的城市设计模式迫 在眉睫。以拉维莱特公园为契机,屈米和库哈斯的拉维莱特 设计方案不约而同地着眼于城市设计的可持续问题。尝试 为城市、地段、内容和建筑体之间设计一个媒介装置,以此来 解析当代城市的分裂与断续,阐述时代发展中城市结构、内 容演变两大适应未来城市设计的关键问题。所有这些构筑 了全新的城市景观,新的城市设计策略浮出水面,为日新月 异的城市发展提供了媒介探索的潜力和可能。本文从设计 师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两个方案的比较研究,探讨拉维莱特 公园设计方 案 背 后 体 现 的 深 层 城 市 设 计 策 略。 在 这 里“策 略”指的是架构操作工具和策略实施的通用架构概念,是整 个设计过程中的行动模式。
屈米旨在寻找一个抽象系统来调解场地与城市的关系, 并融合场地和设计概念,形成新的城市结构[3]。其方案将重 点放在如何创造媒介结构之上,以此来适应日新月异的城市 未来。理解飞速发展的城市进程中那些不断变化着的建筑 和城市景观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使日渐分裂的城市实体重新 整合并运作起来[4]。而拉维莱特公园方案最终形成了独有 的媒介装置———网格与红色建筑物,开辟了未来城市公园的 新途径。
· 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 ·
策略性设计
———屈米与库哈斯的拉维莱特公园
苏宛仪,刘 敏
(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 20 世纪后期城市发展显现脉络消解的特征,迫切需要新元素来打破藩篱。伯纳德·屈米与 雷姆·库哈斯的拉维莱特公园设计正是对这一时期城市公园转型及城市发展的探索。屈米以抽象调解为概 念,以点线面为系统,来调解基地与超越城市功能和其他概念的关系; 库哈斯将城市基础设施和网络作为基 本框架,以分区条带和叠加系统构建新的城市结构。文章在此基础之上,剖析两个方案设计策略,展现设计 中由问题引向策略主导方案设计的重要性。
[定稿日期]2018-06-18 [作者简介]苏宛仪( 1994 ~ )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 方向为园林规划与设计。
wk.baidu.com
24
四川建筑 第 39 卷 1 期 2019. 2
· 建筑论坛与建筑设计 ·
个叠加层面既可提供不同的活动需求场地及内容,也解决建 筑物与区域的肌理连接问题。最终水平条带与人工景观层 面叠合整理了公园水平肌理的同时也自然明确了相应边界。
库哈斯对于城市问题的关注始于早期 5 年记者生涯的 积淀,作为一名记者库哈斯形成了多元批判的视角,开始从 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社会,以批判的眼光发现并反思问题,奠 定了接受现实,从问题本身突破而非构建虚幻的思考方式。 后在学生时代受到的批判乌托邦思想的影响是库哈斯作为 建筑师对于 城 市 问 题 关 注 的 真 正 开 端[2]。 对“乌 托 邦 的 批 判”促使库哈斯认识到理想化对当时所面临的城市问题毫无 帮助。相反,基于 现 实 的 大 众 文 化、生 活 方 式 的 规 律 中 汲 取 灵感和力量,才是重塑城市价值体系得突破所在。 2.2 解决问题的媒介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