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画片中的媒介暴力_王君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动画片中存在媒介暴力的原因 动画片作为儿童观看的主要电视节目之一,对儿童的认 知、行为和态度产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但是根据上文分 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目前媒介市场上流通的部分动画片 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内容和成人化的情节,并不符合孩子们的 身心发展状况。那么,究竟为什么在动画片中会出现媒介暴 力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政府的把关监管力度不够 这主要体现在没有成熟健全的分级制度。在我国,我们 并没有明确的定位,给成人看的电视节目和儿童的电视节目 混在一起播出。对于电视节目的编排,也只能依靠经验来判 断。日本的电影分级制度跨越了 4 ̄60 岁年龄段,从出租、售 卖影碟的摆放开始,就要求按年龄限制进行,影像带上会详 细标明是否需要家长的陪同以及对家长的要求等。电视台也 会在不同时段选择适合不同年龄阶段人的节目来播放。《奥 特曼》在日本就是限制级动画片,电视黄金时间是不能播出, 并且要求孩子必须有家长陪同才能收看,而在我国国内播放 却没有受到任何的限制。《猫和老鼠》因为片中有猫尾巴被砍 断、把炸药放到猫头鹰嘴里的镜头在美国也属于限制级的动 画片,是严禁 6 岁以下儿童观看的,而我们引进后这部片子却 可以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黄金强档播出。而《喜羊羊与灰 太狼》以如此高的暴力镜头数量却可以在全国近 50 家电视台 热播,并创下高达 17.3%的收视率,这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2013 年 4 月 7 日,中国江苏网就报道过这样一个事件: 4 月 6 日 18 时左右,冉冉(8 岁)、浩浩(5 岁)和同伴顺顺(9 岁)一起玩耍时,模仿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剧情,玩起了 “绑架烤羊”的游戏。冉冉和浩浩被绑在树上后,顺顺点燃了树 下的树叶,由于当天风大,火一烧着便失去控制,顺顺无力救 助,结果导致冉冉和浩浩被严重烧伤。经诊断冉冉全身烧伤面 积达到 40%,而浩浩更是严重到全身被烧伤面积达 80%。 由此案例可见,儿童对动画片中暴力行为的认知会直接 影响儿童的行为。儿童观看动画片的过程是一次对动画中人 物语言和行为一个解码的过程。但是由于认知结构有限,对 于一些诙谐的暴力镜头儿童会出现误读或者是错解,很容易 给儿童带来困惑和不解,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出现偏差,从而 使动画片里所营造的“虚拟暴力”诱发成为了“现实暴力”。目 前电视剧、影片里存在过多的暴力伤害性镜头,国家相关部 门应当制定相应的管制措施,比如可借鉴美国的做法,针对 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分级设置。 (二)媒体人自身责任感缺失使节目缺乏儿童视角 随着视觉传播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传媒产业日渐繁 荣,媒介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争取更 多的受众,大众传播媒介常常不惜以牺牲社会责任和公信力
狼烤全羊”的情节导致两名小伙伴烧伤以来,这部电影中大 分的抽样调查,就已经出现了如此多的暴力画面。《喜羊羊与
量的暴力内容也引起了很多争议。笔者通过“create re- 灰太狼》是一部以 3—6 岁低龄儿童为目标受众的动画片,而
search systems”— ——一个检测网站的报告得出,在 530 集 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高模仿性的特点,孩子们在观看动
没有实施。分级制度不但保护儿童、青少年免受电视暴力的 任,在节目的制作中融入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积极提倡正
负面影响而且可以给中国的动画开辟一个更大的市场,使动 义、正直、勇敢、善良、诚信、智慧、知识等价值,使之在此功能
画片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受众。我国的动画片分级制度就 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更多的人受益。《海尔兄弟》就是这样
可以效仿日本的动漫分级制度。按照读者群的年龄和性别来 一部典范,故事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历史、地理、人文等社会
分:儿童动画片、少年动画片、少女动画片、青年动画片、女性 科学知识,讲述了一对由智慧老人创造的海尔兄弟和他们的
动画片和成人动画片。儿童动画片以 6-11 岁的儿童为主要 朋友为了解开无尽的自然之谜而环游世界,最终回到他们的
(三)家长的媒介素养不高 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 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 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5]动画片对儿童产生的 正能量或者是负能量,除了和动画片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外 还和家长的媒介素养息息相关。目前,没有严格的分级制度 的电视环境下,学校和家长只凭借经验来决定孩子该看什 么、不该看什么,而且很少有家长陪着孩子一起观看动画片。 所以不幸的是,本想让孩子看动画片放松一下的家长们可能 会发现,其实动画片吓坏了孩子或者让孩子看到了本不该看 到的画面。在我国,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在电视对儿童的影 响方面都太缺乏主人翁意识,可能很多家长发现了《喜羊羊 与灰太狼》 中的暴力镜头使他们的孩子充满了攻击行为,但 很少有家长人运用法律的手段去投诉或者控告,也没有任何 的机构或者组织监管节目中的暴力内容,这又使动画片的制 作商们有机可乘。动画制作商不自律、家长不主动、政府不监 管,如此循环,想要为儿童、青少年建立一个纯净、无公害的 媒介环境可能是难上加难。 三、对媒介暴力的反思 根据以上对儿童节目中存在的媒介暴力的原因分析,笔
播
电视节目的内容分析,指出平均有 80%的电视剧含有暴力情
图一 暴力性质及占比重
节,每小时会出现 7.5 个暴力镜头;儿童类电视节目虽然凶
杀场面相对少些,但暴力镜头的出现频率却最高,而动画片
中的暴力动作及情节是所有电视节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
笔者将以《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为例,分别从语言、
为代价,靠色情、暴力、恐怖镜头来赚取收视率。以至于动画 片常常会出现成人化的情节,例如大量的打斗镜头、亲吻画 面,甚至是三角恋的混乱关系。用成人化的视角拍摄动画片 会使节目缺乏儿童视角并对儿童的认知、行为和态度产生不 良的影响。从长远来看,如果儿童节目中的成人情节不断的 被扩大,中国动画市场可能出现一个尴尬的现象,那就是成 人越来越爱看动画片,而原本的目标受众— ——儿童却会慢慢 的流失。 这里还有一则类似但情节更为严重的案例:河南省 平舆特大恶性杀人案凶手黄勇自 2001 年 9 月以来,模仿电 影《自由人》中的场景先后杀死青少年 17 人,杀伤 1 人,将死 者尸体掩埋在自己室内。而这部暴力影片成为了他犯罪的启 蒙老师。窥视这些相似的案列,我们不难看出一些端倪,大众 媒介中的暴力内容在这些触目惊心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和恐 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 世纪初,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的 第一个大规模的实证研究—— —佩恩斯金研究发现,大部分电 影内容涉及犯罪、性和爱情,儿童对电视内容记忆深刻,态度 也会受到电影的影响,甚至还对儿童的行为方式起到示范作 用。[3]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在 223 集的抽样调查中,借 助外力施暴的次数高达 740 次,灰太狼被羊群用炸药炸只 是绑绷带下一秒就全部恢复?灰太狼被红太狼拳打脚踢后依 然安然无恙?喜羊羊被灰太狼用滚烫的热水煮过后还可胡蹦 乱跳?媒介通过营造视而不见的麻木,使孩子们暴力和屠杀 与愉快联系在一起。[4]当然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不能只单 纯的归咎于大众媒介中的暴力内容,还有贫穷、家庭因素等 其他诸多因素。但近些年来社会上发生的重大青少年犯罪事 件无不再提醒我们大众媒介中的媒介暴力是不容忽视的。笔 者认为无论是动画片还是电影、电视剧都应该建构一种明 确、清晰的生命观,融入更多自然伦理的教育,减少伤害生命 的镜头画面,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保持对 生命的敬畏,而不是随意地伤害生命。
18-25 岁的青年男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青年动画片中 识、提高智慧。很遗憾的是,现在很难再发现像《海尔兄弟》类
动物”为主体,分别从肢体暴力、语言暴力、外物暴力(例如火 总数的 31%,是施暴最多的一方对于儿童来说他们会自然的
药、热开水、平底锅)做了一个统计,发现在这抽样调查的 20 地将聪明的羊群当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去效仿从而也变得
集动画片中共出现暴力次数 1606 次,其中以“羊群”为施暴 具有攻击性。“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青少年的暴力行为
肢体、武器和音乐等方面来统计这部动画片中的暴力画面的
呈现次数以及给儿童带来的危害。
一、动画片中暴力内容的呈现
《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一部深受儿童喜爱的动画片,总共
图二
播出 530 集。 2005 年推出后,在全国近 50 家电视台热播,
笔者将动画片中的施暴手段:肢体暴力、语言暴力、外物
最高收视率达 17.3%,大大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 暴力、恐怖音乐也做了统计,这些暴力因素共出现 1806 次,
主体的次数是 498 次,占总施暴次数的 31%;“灰太狼”的施 是观察学习的结果,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
暴次数 241 次,占总次数的 15%;“红太郎”的总施暴次数是 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
434 次,占总施暴次数 27%;其他动物施暴数 418 次,占总数 征得到矫正。青少年不仅从榜样那里学习具体的行为,而且
读者对象,内容简单易懂,如《多啦 A 梦》、《樱桃小丸子》等; 诞生地太平洋的神奇历险故事。可见,好的动画片和收视率
少年动画片以 10-18 岁的少男为主要读者对象,而少女动画 并不是冲突的,好片子既可以有收视率也可以有知识性,有
107
片则以 10-18 岁的少女为主要读者对象;青年动画片是以 教育意义,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娱乐中得到丰富的科学知
年
第
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运用实证研究力对儿童的影响并针对性
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媒介暴力 儿童 分级制度 监督制度
传
播
视
域 —
媒介暴力是媒介效果研究的热点之一。电视、电影、新
影
闻、影像游戏、网络中的暴力内容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一直
视
传
是研究者研究的重点。格伯纳在 20 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做过
的样本中,抽样 223 集,数据分析的可信度为 95%。因此本 画片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模仿片中他们认为会受到褒奖的
文从 530 集的动画中以每 5 集为单位共抽取 223 集来做数 一方。即使这个角色充满了攻击性。我们可以从这 223 集的
据统计。首先,笔者以“羊群”、“灰太狼”、“红太狼”以及“其他 暴力调查中看到以“羊群”为主的正义施暴方施暴比率达到
片。这部动画片不但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产生了影响,同时也 其中肢体暴力 795 次,占总数 27%;借助外力施暴数 740
受到了成年受众的追捧,网络上一度流传着“嫁人要嫁灰太 次,占总数 41%;言语暴力 379 次,占总施暴数的 21%;还出
狼”的流行语。但是自从连云港 9 岁男童模仿动画片中“灰太 现恐怖音乐 180 次,占 10%的比率(见图二所示)。这只是部
东南传播 2013 年第 8 期 (总第 108 期)
传播视域 ———影视传播
也学会了更一般、更复杂的行为脚本( 用于处理、解释和应对 一类情境的观念或规则) 。”[2]我们儿童时代的回忆就可以印 证班杜拉的研究结果,小时候我们总会扮演美少女战士代表 月亮去消灭黑暗的力量,而男孩子则更热衷于扮演他们心目 中的大英雄超人或者蜘蛛侠。大家都会争先恐后的选择在人 们认知中是英雄的角色,而这些角色恰恰又会更加刺激儿童 的进攻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又会演变成为态度。
浅谈动画片中的媒介暴力
王君杰
(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媒介暴力一直是媒介效果研究的热点问题。在 的 26%(见图一所示)。
105
信息全球化的过程中, 整个大众传媒都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内
容,甚至连动画片中也存在暴力镜头,严重影响了儿童、青少
施暴百分比
2013
年的身心健康,媒介暴力的控制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以国产
2013 年第 8 期 (总第 108 期)
东南传播 106
者将从政府监管、媒体的社会功能、还有检查制度这几个方
(三)强化媒介的社会功能
面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按照拉斯韦尔的媒介三功能说大众媒介除了进行环境
(一)政府应该建立明确的分级制度
监测,调整自己与外部环境,还有一项重要的责任就是社会
关于电视电影的分级制度已经被提上日程好多年,但并 文化传承功能。媒介在大众传播中应该谨记自身肩负的责
狼烤全羊”的情节导致两名小伙伴烧伤以来,这部电影中大 分的抽样调查,就已经出现了如此多的暴力画面。《喜羊羊与
量的暴力内容也引起了很多争议。笔者通过“create re- 灰太狼》是一部以 3—6 岁低龄儿童为目标受众的动画片,而
search systems”— ——一个检测网站的报告得出,在 530 集 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高模仿性的特点,孩子们在观看动
没有实施。分级制度不但保护儿童、青少年免受电视暴力的 任,在节目的制作中融入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积极提倡正
负面影响而且可以给中国的动画开辟一个更大的市场,使动 义、正直、勇敢、善良、诚信、智慧、知识等价值,使之在此功能
画片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受众。我国的动画片分级制度就 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使更多的人受益。《海尔兄弟》就是这样
可以效仿日本的动漫分级制度。按照读者群的年龄和性别来 一部典范,故事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历史、地理、人文等社会
分:儿童动画片、少年动画片、少女动画片、青年动画片、女性 科学知识,讲述了一对由智慧老人创造的海尔兄弟和他们的
动画片和成人动画片。儿童动画片以 6-11 岁的儿童为主要 朋友为了解开无尽的自然之谜而环游世界,最终回到他们的
(三)家长的媒介素养不高 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 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 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5]动画片对儿童产生的 正能量或者是负能量,除了和动画片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外 还和家长的媒介素养息息相关。目前,没有严格的分级制度 的电视环境下,学校和家长只凭借经验来决定孩子该看什 么、不该看什么,而且很少有家长陪着孩子一起观看动画片。 所以不幸的是,本想让孩子看动画片放松一下的家长们可能 会发现,其实动画片吓坏了孩子或者让孩子看到了本不该看 到的画面。在我国,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在电视对儿童的影 响方面都太缺乏主人翁意识,可能很多家长发现了《喜羊羊 与灰太狼》 中的暴力镜头使他们的孩子充满了攻击行为,但 很少有家长人运用法律的手段去投诉或者控告,也没有任何 的机构或者组织监管节目中的暴力内容,这又使动画片的制 作商们有机可乘。动画制作商不自律、家长不主动、政府不监 管,如此循环,想要为儿童、青少年建立一个纯净、无公害的 媒介环境可能是难上加难。 三、对媒介暴力的反思 根据以上对儿童节目中存在的媒介暴力的原因分析,笔
播
电视节目的内容分析,指出平均有 80%的电视剧含有暴力情
图一 暴力性质及占比重
节,每小时会出现 7.5 个暴力镜头;儿童类电视节目虽然凶
杀场面相对少些,但暴力镜头的出现频率却最高,而动画片
中的暴力动作及情节是所有电视节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
笔者将以《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为例,分别从语言、
为代价,靠色情、暴力、恐怖镜头来赚取收视率。以至于动画 片常常会出现成人化的情节,例如大量的打斗镜头、亲吻画 面,甚至是三角恋的混乱关系。用成人化的视角拍摄动画片 会使节目缺乏儿童视角并对儿童的认知、行为和态度产生不 良的影响。从长远来看,如果儿童节目中的成人情节不断的 被扩大,中国动画市场可能出现一个尴尬的现象,那就是成 人越来越爱看动画片,而原本的目标受众— ——儿童却会慢慢 的流失。 这里还有一则类似但情节更为严重的案例:河南省 平舆特大恶性杀人案凶手黄勇自 2001 年 9 月以来,模仿电 影《自由人》中的场景先后杀死青少年 17 人,杀伤 1 人,将死 者尸体掩埋在自己室内。而这部暴力影片成为了他犯罪的启 蒙老师。窥视这些相似的案列,我们不难看出一些端倪,大众 媒介中的暴力内容在这些触目惊心的青少年犯罪现象和恐 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 世纪初,大众传播效果研究中的 第一个大规模的实证研究—— —佩恩斯金研究发现,大部分电 影内容涉及犯罪、性和爱情,儿童对电视内容记忆深刻,态度 也会受到电影的影响,甚至还对儿童的行为方式起到示范作 用。[3]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在 223 集的抽样调查中,借 助外力施暴的次数高达 740 次,灰太狼被羊群用炸药炸只 是绑绷带下一秒就全部恢复?灰太狼被红太狼拳打脚踢后依 然安然无恙?喜羊羊被灰太狼用滚烫的热水煮过后还可胡蹦 乱跳?媒介通过营造视而不见的麻木,使孩子们暴力和屠杀 与愉快联系在一起。[4]当然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不能只单 纯的归咎于大众媒介中的暴力内容,还有贫穷、家庭因素等 其他诸多因素。但近些年来社会上发生的重大青少年犯罪事 件无不再提醒我们大众媒介中的媒介暴力是不容忽视的。笔 者认为无论是动画片还是电影、电视剧都应该建构一种明 确、清晰的生命观,融入更多自然伦理的教育,减少伤害生命 的镜头画面,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我们应该教育孩子保持对 生命的敬畏,而不是随意地伤害生命。
18-25 岁的青年男子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漫画,青年动画片中 识、提高智慧。很遗憾的是,现在很难再发现像《海尔兄弟》类
动物”为主体,分别从肢体暴力、语言暴力、外物暴力(例如火 总数的 31%,是施暴最多的一方对于儿童来说他们会自然的
药、热开水、平底锅)做了一个统计,发现在这抽样调查的 20 地将聪明的羊群当做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去效仿从而也变得
集动画片中共出现暴力次数 1606 次,其中以“羊群”为施暴 具有攻击性。“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青少年的暴力行为
肢体、武器和音乐等方面来统计这部动画片中的暴力画面的
呈现次数以及给儿童带来的危害。
一、动画片中暴力内容的呈现
《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一部深受儿童喜爱的动画片,总共
图二
播出 530 集。 2005 年推出后,在全国近 50 家电视台热播,
笔者将动画片中的施暴手段:肢体暴力、语言暴力、外物
最高收视率达 17.3%,大大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 暴力、恐怖音乐也做了统计,这些暴力因素共出现 1806 次,
主体的次数是 498 次,占总施暴次数的 31%;“灰太狼”的施 是观察学习的结果,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
暴次数 241 次,占总次数的 15%;“红太郎”的总施暴次数是 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
434 次,占总施暴次数 27%;其他动物施暴数 418 次,占总数 征得到矫正。青少年不仅从榜样那里学习具体的行为,而且
读者对象,内容简单易懂,如《多啦 A 梦》、《樱桃小丸子》等; 诞生地太平洋的神奇历险故事。可见,好的动画片和收视率
少年动画片以 10-18 岁的少男为主要读者对象,而少女动画 并不是冲突的,好片子既可以有收视率也可以有知识性,有
107
片则以 10-18 岁的少女为主要读者对象;青年动画片是以 教育意义,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娱乐中得到丰富的科学知
年
第
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运用实证研究力对儿童的影响并针对性
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媒介暴力 儿童 分级制度 监督制度
传
播
视
域 —
媒介暴力是媒介效果研究的热点之一。电视、电影、新
影
闻、影像游戏、网络中的暴力内容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一直
视
传
是研究者研究的重点。格伯纳在 20 世纪八十年代曾经做过
的样本中,抽样 223 集,数据分析的可信度为 95%。因此本 画片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模仿片中他们认为会受到褒奖的
文从 530 集的动画中以每 5 集为单位共抽取 223 集来做数 一方。即使这个角色充满了攻击性。我们可以从这 223 集的
据统计。首先,笔者以“羊群”、“灰太狼”、“红太狼”以及“其他 暴力调查中看到以“羊群”为主的正义施暴方施暴比率达到
片。这部动画片不但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产生了影响,同时也 其中肢体暴力 795 次,占总数 27%;借助外力施暴数 740
受到了成年受众的追捧,网络上一度流传着“嫁人要嫁灰太 次,占总数 41%;言语暴力 379 次,占总施暴数的 21%;还出
狼”的流行语。但是自从连云港 9 岁男童模仿动画片中“灰太 现恐怖音乐 180 次,占 10%的比率(见图二所示)。这只是部
东南传播 2013 年第 8 期 (总第 108 期)
传播视域 ———影视传播
也学会了更一般、更复杂的行为脚本( 用于处理、解释和应对 一类情境的观念或规则) 。”[2]我们儿童时代的回忆就可以印 证班杜拉的研究结果,小时候我们总会扮演美少女战士代表 月亮去消灭黑暗的力量,而男孩子则更热衷于扮演他们心目 中的大英雄超人或者蜘蛛侠。大家都会争先恐后的选择在人 们认知中是英雄的角色,而这些角色恰恰又会更加刺激儿童 的进攻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又会演变成为态度。
浅谈动画片中的媒介暴力
王君杰
(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媒介暴力一直是媒介效果研究的热点问题。在 的 26%(见图一所示)。
105
信息全球化的过程中, 整个大众传媒都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内
容,甚至连动画片中也存在暴力镜头,严重影响了儿童、青少
施暴百分比
2013
年的身心健康,媒介暴力的控制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以国产
2013 年第 8 期 (总第 108 期)
东南传播 106
者将从政府监管、媒体的社会功能、还有检查制度这几个方
(三)强化媒介的社会功能
面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按照拉斯韦尔的媒介三功能说大众媒介除了进行环境
(一)政府应该建立明确的分级制度
监测,调整自己与外部环境,还有一项重要的责任就是社会
关于电视电影的分级制度已经被提上日程好多年,但并 文化传承功能。媒介在大众传播中应该谨记自身肩负的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