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长城步道建设稿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城风景国家步道系统建设
摘要:国家步道系统是国家对国家公园、国家级风景区、国家森林游乐区等范围内之步道予以规划整合,跨区域的全国性的旅游、登山健行、文化、环保多功能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步道系统。

结合国防、国家安全、环境保护、扶贫脱贫、旅游资源整合、文化资源建设,第一阶段保护利用北京市辖区内长城资源及山脉小路网络,建设世界著名北京市燕山风景国家步道,和北京市长城风景国家步道,齐名美国国家风景步道(US National Scenic Trail)。

第二阶段扩展全国各主要山脉沿线,建设比肩北美阿巴拉契亚国家步道(Appalachian National Scenic Trail)。

最终建成全世界独一无二国家风景步道系统。

关键词:国家步道长城
一、徒步运动在国外有悠久历史,并有最广泛的群体参与。

欧美主要国家都建设了发达的国家步道系统。

步道,美国人叫做trail,英国人叫way或者long-distance footpaths,至少要50公里以上,最长的有数千公里。

美国第一条阿巴拉契亚国家步道,1921年提出直至1937年开通,全程3575公里,穿越自然保护区、河流山脉、乡村小镇、高速公路等。

美国国家步道分为景观步道(共11条),历史步道(共19条),休闲步道(有1000多条)以及连接步道。

太平洋山脊国家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PCT)是美国政府最早决定规划的美国国家风景步道之一。

基本沿着美国西部的喀斯喀特山脉和内华达山脉最高的山脊走向,北起美加边境,南至美墨边境,纵贯华盛顿、俄勒冈和加利福尼亚等三州,全长4265公里,沿途经过25个国家森林和7个国家公园,其中包括华盛顿州的瑞尼尔山国家公园,俄勒冈州的火山口湖国家公园和加州的红杉国家公园与优胜美地国家公园。

徒步旅行全程需4-6个月的时间,参加越野行走的美国人达8600万之多。

英国在1965年规划建设了奔宁线国家步道。

此后,英国步道系统网络开始发展起来。

到目前为止,英国共形成了长约18000多公里的步道,包括3 种类型,除了有专门机构管理及受国库资金资助的国家步道(National Trail,苏格兰称之为远足道,Long Distance Routes)外,还有游憩步道和无标志步道。

其中,游憩步道指由地方当局和徒步爱好者等志愿者共同维护管理的步道,线路上有相应的标志。

目前,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共有19条国家步道,总长约4000公里。

二、我国幅员辽阔,山脉纵横,国家步道资源丰富。

从国家层面,可以建设,极具震撼性国际号召力的,对于世界徒步爱好者、户外运动爱好者家喻户晓的,如雷贯耳的,大名鼎鼎的中国国家步道系统,具有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意义,人文地理意义,战略意义,国家安全意义等。

(一)我国国家步道的体系构成:
1、秦岭风景国家步道,发现并形成新的地标,并且串联起现有几大秦岭地理、文化人文地标。

秦岭被誉为中国的龙脉,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

长约1500公里,是昆仑山脉的延伸。

秦岭是我国中西部交界处最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被称为“献
给地球的礼物”。

徒步秦岭的徒步爱好者甚众,某西安徒步爱好者群体已经走遍陕西省境内的秦72峪并写出了详细的攻略。

2、太行山风景国家步道,发现并形成新的地标,同时串联起太行山地理、文化人文地标。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

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绵延数400余公里。

太行山中多东西向横谷(陉),著名的有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等,古称太行八陉,即古代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通道,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所在之地。

对这些古代的路径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整理即可发展为一个步道系统。

此外,可以逐步建成横断山风景国家步道,祁连山风景国家步道,天山风景国家步道,太白山风景国家步道,燕山风景国家步道,海南环岛国家步道等等。

先期逐步串联为一个覆盖全国的“徒步小径网络”,逐步发展为盖世无双的具有文化、旅游、全民健身、促进GDP(徒步旅游市场、徒步装具市场、徒步服务市场)、并具有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的世界级中国国家步道系统。

3、长城风景国家步道。

我国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

根据此前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公里,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公里,总长超过2.1万公里。

开发利用长城+的理念和模式,结合旅游,文化,徒步,健身,环保,水土保持,森林防火,国土整治,扶贫,等建设国家长城风景步道系统,将使我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从长度到规模世界第一的载入世界史册创造世界纪录的长城风景国家步道系统。

大大提高我国旅游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景观丰富性和文化吸引力。

三、长城风景国家步道的建设
(一)第一阶段。

保护利用独一无二世界文化遗产,建设世界著名长城风景国家步道。

建设跨区域的全国性的长城+旅游、登山健行、文化、环保多功能国家长城步道系统。

旨在利用全人类独一无二的长城文化遗产,结合环境保护、扶贫脱贫、长城旅游资源整合、文化资源建设,第一期保护利用北京市辖区内长城资源和山峦小径网络,建设世界著名国家长城步道,齐名美国国家风景步道(US National Scenic Trail)。

第二期扩展全国长城及主要山脉沿线,建设比肩北美阿巴拉契亚国家步道(Appalachian National Scenic Trail)。

最终建成全世界独一无二国家风景步道系统。

我国徒步一族随着国民健康休闲理念的更新发展,人数与质量日益强大,人们户外休闲活动的需求不断增长,十分旺盛,时间上黄金周已经不够用,景区资源上主要景区人满为患,个性化休闲、个性化旅游如山野徒步、长城徒步蔚然成为社会风尚。

北京门头沟已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家步道系统。

2012年4月,北京门头沟区启动《门头沟国家步道系统规划》。

以京西古道群为主体,打造总长270公里的国家步道。

它由5条互相连通的步道构成,包括太行山国家步道、长城国家步道、永定河国家步道、妙峰山香道以及百花山——灵山步道。

徒步运动、徒步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对于有关徒步运动和徒步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

现有阶段性的步道建设,特别是长城步道的建设,已经促成徒步群体从数量到质量的逐年稳步增长,我国徒步旅游市场和徒步装具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长城徒步和山野徒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国内外爱好长城徒步者甚众,其中不乏国际长城徒步爱好者,每年甚至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在各个长城段进行个体或群体长城徒步活动,特别是“野长城”。

这些活动中迷路、跌伤、甚至伤亡等意外时有发生,见诸媒体的也不少,严重者需要动用社会救援力量、消防、武警、甚至出动直升机等公共资源,耗资不菲。

目前我国长城的修复相当零散随意,基本是各干各的,缺少国家的制度安排和顶层设计,导致资源破坏资源浪费等乱象频出。

美国各地,特别是国家公园和森林里有许多地方或景色优美,或与美国早期历史密切相关,却因为山川阻隔人迹罕至。

为了让民众能够有机会欣赏这些美景和重温历史,从国家统一规划的层面,美国国会制定了“国家步道体系法”(National Trails System Act, NTSA),以各地原有的景区步道为基础,全面规划国家级的徒步山径和步道。

到21世纪初,已经建设了11条风景步道,19条历史遗迹步道,6条连接与辅助步道,以及超过1200条长短不一的休闲步道。

其中仅仅30条风景和历史遗迹的总长度就超过了54000英里(86400公里)。

这些步道为人们领略美国的历史和自然风光提供了最直接的窗口。

我国万里长城沿线山峦起伏,许多地区历史遗迹和壮美风景尚待整合、开发。

种种情状与美国早期有许多类似之处,国家层面的长城步道系统的建设的基本宗旨就是为让世界人民能够有机会体验长城历史的沧桑和祖国山川的壮美,去到那些不是任何人都有机会到达的地方,穿越各种奇异的地形地貌,亲眼目睹珍贵的植物、野生动物,增长地质地理以及植物和生物学的知识,同时纵情欣赏沿途的美景,陶冶国民情怀,强健国民体魄,弘扬历史文明,树立国家品牌。

为此,借鉴发达国家重视国家顶层设计和完善有关立法规划,建设国家级系统化体制化的国家步道系统的成熟经验,我国利用长城步道将沿线景色串联为长城景观系统,发扬长城线性文化遗产特色,修建长城步道系统,完善长城步道安全设施、交通设施、信息服务、维护管理等设施的建设,使“野长城”不再“野”,扩展长城徒步和山野徒步旅游人群,充实长城旅游市场,发展长城徒步旅游新模式,变单日点状旅游为多日点、线、面结合的旅游新形态,使人们可以沿长城一线徒步或半徒步串联多个景点和景区,从一个景观跨区域地“走”向另一个景观。

在丰富长城旅游产品,多元化旅游模式等多个方面,具有明显可见的现实意义。

但我国目前步道建设零散无序,缺少国家层面的规划统筹,政策法规和规格标准不统一。

亟需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的战略设计和规划。

从现实的角度看,目前我国长城的残破状况堪忧,人为及自然损毁十分严重。

一方面损害了长城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辉煌形象,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长城徒步者的风险。

无论从何种意义而言,有必要从社会和政府的角度,从国家层面规划组织全国性的长城风景国家步道的建设、维护与整修。

作为国家示范样板,可以先行考虑保护利用北京市辖区内长城,建设世界著名国家长城风景步道,齐名美国国家风景步道(US National Scenic Trail)。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语境中,整合京津冀区域内的长城保护维护资源和队伍,协调行政区域主管机构,充实北京市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创新点和特色,长城线性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举措。

结合长城沿线贫困地区(行政辖区内有各代长城遗存)的扶贫脱贫工程,人口迁移、劳动力转化(转为国家步道向导、维护员、救助员、护林员、保洁员等)。

形成合作区域内长城旅游产品联合开发和营销机制,国家长城风景步道旅游无障碍机制,公共信息网络共享机制,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等。

结合长城沿线退耕还林、退牧还林、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环境保护工程,建立国家长城风景步道与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区域系统。

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形成和完善,利用政府、市场、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合作机制整合北京市长城沿线风景旅游资源,形成综合统一的国家长城步道风景整体大规划,拓展北京市长城旅游产业架构和整体规模。

同时,加强国家长城风景步道沿线的软硬件建设,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打破地区分割,推进区域合作,开发建设国家长城步道配套服务设施,服务站、驿站、营地、旅舍、交通设施、医疗站、装备站、休憩区、培训机构、宣传媒体等。

形成信息、管理、服务无障碍的一体化大旅游格局。

弘扬长城精神、长城文化,国家长城步道沿途吸引国内外著名品牌参与建设高文化能量的历史文化宣传媒介,核心价值观文化宣传媒介,著名品牌文化宣传媒介等。

充分发掘、弘扬长城品牌的民族文化价值。

不可以让长城在我们这一代倒下,实现北京市长城得到妥善保护及一定程度的恢复,修旧如旧,丰富长城文化,传扬长城精神,建设国家长城步道系统的示范段。

让长城还可以再屹立不倒500年。

重塑民族文化,复健民族脊梁。

具体试点实施方案建议如下:
1.昌平,大营盘至八达岭古长城段。

2.怀柔,响水湖至摩崖石刻段。

3,密云墙子路长城段。

清理城体上的植被(不是全部清除,珍贵树种、有景观价值的、对城体无明显损害的可以保留),维修关隘、城堡、墙体、敌台、马面、烽火台等,修旧如旧(基本完好的保持原状,损毁严重的重点维修、恢复),增加安全防护设施(台阶、扶梯、护栏等),信息系统,防火措施,救援服务设施等。

(二)第二阶段的工作内容。

目前我国步道建设尚未上升到国家层面,只有少数区域性的步道建设,如北京市门头沟、顺义五彩国家步道、怀柔亲水步道等,没有形成系统,标准和管理也不够统一,没有一个主线联结为一个体系。

国家长城风景步道建设可以视实际发展,连接各个类型中那些各段建设情况较符合条件的步道系统,融合到国家长城风景步道体系中来,取得成功经验后形成相对稳定的模式逐步推广,发展复制。

以北京市国家长城风景步道建设的成功模式为借鉴,大力推行跨区域的国家长城风景步道建设,以河北长城段为突破,以建设覆盖80%以上长城线性文化遗产的国家长城风景步道系统为目的,辐射长城沿线符合条件的文化遗产、人文、自然景观,提高区域旅游合作影响力,完善发展国家长城风景步道系统,丰富旅游文化主题,拓展整合沿线旅游风景体系,实现区域旅游倍增效应,发掘全民健身体育资源,吸引海内外游客,弘扬中华文明,发展文化传媒、体育健身、休闲旅游事业。

促进环境保护,交通设施建设,扶贫脱贫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发展。

对我国长城旅游产品进行供给端的结构性调整,满足日益快速增长的徒步运动和徒步旅游的市场需求。

1、建立国家配套资金,建立完备的社会筹资模式。

政府财政划拨(中央财政拨一点+地方财政支持一点)+企业筹资+社会公益。

(1)各级财政拨款。

发展旅游,结合扶贫、环保等,按一定比例做财政专项列支。

产权、经营权及经营收益国有。

步道主体以免费为主,经营收益主要来自外围设施及相关服务。

如住宿、餐饮、装备销售、交通、信息服务等。

(2)企业经营。

由企业或个人等投资主体出资建设有关长城步道景点或景区,按统一规范配套步道设施,制定管理制度,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一定的门票和设施使用费(如停车费)等,产权国有,经营权和经营收益归投资者所有,国家可以减免一定比例的税收。

企业(家)公益捐款。

可以开展“英名与长城共存”等项目。

采用企业捐资建设命名模式,由企业捐资,以企业品牌命名目前还没有名字的敌台、烽火台等。

大多数敌台和烽火台都没有名字。

采用花岗岩、玄武岩等坚固耐久的石材,制成100*50*20cm的铭碑,镌刻有关信息,作为基础或建筑的一部分按统一规范永久砌入有关建筑单体的适当位置。

发动社会力量,针对大企业大品牌,可以认捐一段长城步道的建设维护,可以是单体建筑也可以是是一段距离的墙体。

(3)社会公众捐款。

可以是一款标准规格的长城砖,也可以是一个步道设施。

可以是为了纪念某个人,或者某些事情,在标准制式的长城砖上镌刻姓名等简单信息。

其他步道设施则可以镌刻金属制铭牌记载、表现有关信息,如姓名、图形、标志、文字、符号等。

如姓名+“爱情永固”砖,“家庭和睦”砖,“天长地久”砖,“地老天荒”砖,“铭记在心”砖,“金婚”砖,“银婚”砖等。

每块人民币100元,含原料费、制作费、运输费、建设费等费用。

100万块砖为一个规模,满100万块为一个建设标段。

2、建设长城风景国家步道系统大数据管理信息系统。

涉及各段长城国家步道建设的每块砖每个设施都有统一的唯一编号,选择地理位置比较适宜的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有待维修的长城段,统一规范使用社会公众捐助的款项,统一规范制作有关材料和设施,统一规范进行施工建设。

应选择相对比较容易到达的长城段统一在比较容易查找和观赏的位置使用公众捐助建设的材料和设施,如用于城墙、关隘等建筑主要部位或醒目部分的墙体建设,距离地面应高于50CM,高不得超过200CM,并且有便于到达的步行设施,如用于城墙之上建筑部分的建设,应用于敌楼或箭垛的内墙和其他便于公众的查找和监督的区域和范围。

不可用于地面以及那些不便于查找、观赏的、难以到达的外墙等区域。

该管理信息系统与同期建设的国家长城风景步道网站可以按照适合的区域(如每10米为一个区段)采集和组织有关材料和设施的GPS数据和编号,公众可以通过国家长城风景步道官网查询自己的捐资情况和建设情况,可以查找自己捐赠的长城砖和设施的具体数据,如位置、使用情况等,查找到以后可以与自己捐赠的对象合影留念,制作证书、奖章等。

3、完善建设模式。

将实践证明比较完善成熟的国家步道建设模式逐步扩展至全国长城沿线,建设比肩北美阿巴拉契亚国家步道(Appalachian National Scenic Trail)的国家长城风景步道系统。

总结北京市国家长城风景步道建设经验,试点建面相结合,总结成功模式,逐步建成世界独一无二的总长度世界第一、覆盖面世界第一、自然景观世界第一、文化内涵世界第一、设施完善世界第一等等诸多世界第一的国家长城风景步道。

重点建设:河北、北京、天津、山西段。

致力于实现京津冀一体化语境下国家长城步道的一体化建设,辐射山西、山西、甘肃等西北地区,发掘西北地区丰富发达的古代道路文化,带动区域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

4、健全志愿者服务队伍体系等。

美国太平洋山脊步道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义工参与小径的整修维护,政府有一定的财政支持,但步道的建设和维护主要是由义工完成的。

以“市场与社会”为核心,防止出现国家步道管理中的“失位”与“缺位”,积极引导组建各种社区草根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尤其是各种志愿组织,努力发展壮大国家步道志愿者队伍,完善志愿服务体系,通过这些体系的志愿理念、志愿宣传、志愿活动等被人们所认识,引导社会关注国家长城步道事业建设,促进国家步道周边区域的和谐稳定发展。

同时,加强社会各有关志愿者组织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相关应急预案,完善工作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制度。

参考文献:
[1]徐克帅,朱海森. 英国的国家步道系统及其规划管理标准[J]. 规划师,2008,11:85-89.
[2]苏冠华. 台北市阳明山国家公园步道系统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3]丁洪建,贺剑. 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线路规划研究——以顺义五彩浅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规划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5,01:45-50+65.
[4]丁洪建,贺剑. 基于3S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规划技术研究——以北京昌平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规划为例[J]. 中国园林,2015,09:70-74.
[5]丁洪建. 基于GIS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的建设适宜性评价——以北京昌平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规划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5,09:109-114.
[6]李雪,陈丽霞,任谷霞. 陕西秦岭构建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的可行性研究[J]. 四川体育科
学,2014,04:106-109+114.
[7]范勇,苗波涛,赵兰勇. 中国国家步道建设及发展状况概述[J]. 山东林业科技,2014,05:111-114.
[8]丁洪建,贺剑. 全民健身战略下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服务设施规划——以北京昌平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规划为例[J]. 规划师,2015,12:72-77.
[9]徐扬. 国家登山健身步道选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
[10]杨驰. 浙江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项目的社会效益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
[11]李杨. 郊山健行步道系统设计初探[D].北京交通大学,2013.
[12]刘儒渊,曾家琳. 登山步道游憩冲击之长期监测——以玉山国家公园塔塔加步道为例[J]. 资
源科学,2006,03:120-127.
[13]安全山. 利用京西古道文化遗产打造北京西部国家步道[A]. .当代北京研究(2013年第1期)[C].:,2013:4.
[14] 北京世纪唐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穆晓雪. 浅析国家步道的概念及发展[N]. 中国旅游
报,2013-08-28011.
[15]付革. 基于公共体育设施品牌工程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系统研究综述[J]. 内蒙古体育科
技,2014,02:1-2+8.
[16]林继卿. 基于GIS的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游览线路组织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
[17]刘娅. 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规划研究——以美国摩门先锋国家历史游步道为例[J]. 旅游论坛,2012,03:32-37.
[18]省建设项目规划研究院林鸿民海南省探险协会马明和. 建设“国家步道”开发休闲旅游浅谈[N]. 海南日报,2011-05-10B06.
[19]余子义,朱红军. 国内外健身步道发展现状比较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6,04:134-137.
[20]水宣. 西部第一条水墨天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J]. 新疆人文地理,2012,09:46-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