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用水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业用水与对策的调查报告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邴斌学号20063734

摘要:分析了我国农业用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几项应对的策略,如改善灌溉工程设施;提倡雨水灌溉及中水灌溉,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改革农业用水收费模式,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水资源的优化分配,加强农业水源工程建设,发展引水调水工程。

关键字:农业用水;节水农业;中水;雨水;用水效率;引水;调水。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是国家稳定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同时也是水资源浪费大国。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0.4%。当前我国灌溉用水利用率只有45%左右,与发达国家70%—80%的利用率相差甚远。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农业用水将面临巨大挑战!

现阶段我们所面临的现状首先是水资源分布与农业发展格局不匹配。全国81%的水资源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该地区人口占全国的53%,耕地仅占全国的35%。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人口占全国的47%,耕地占全国的65%,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9%。其次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极低,区域和季节性农业缺水问题严重,由于灌溉农田不平整,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于大畦漫灌,这样造成每公顷一次的灌水量过大,也造成水的浪费。据调查,我国地表水灌区每公顷灌水量1200—1500立方,最高达2258立方,地下水灌区达900—1050立方,高出适宜灌水量的1—2倍。我国南方水稻灌区,由于长期采用深灌、串灌、串排,不但造成水资源大量浪费,而且使大量水、肥流失。

我国对雨水及污水的利用较少,特别是污水,我们实习所去的济南市污水处理厂,其污水经处理后大部分没有实现污水的回收利用,而直接排入小清河。地下水超采引起严重的农田生态与环境问题,井灌区出现大面积的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引起地面沉降、地面裂缝和地面塌陷。还有灌溉工程老化,我国大多数灌溉工程都是在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由于先天不足和长期缺乏维修、更新改造资金,经过四五十年的运行,普便老化失修严重。黄、淮、海、滦、辽五大河流域,仅1989年一年,由于灌溉工程老化,设施损坏严重就减少了灌溉面积8.8万hm2,机井报废减少灌溉面积23.4万hm2.我国农业用水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也存在严重的问题:目前我国农业用水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法制观念淡薄,灌区经营思想陈旧,各种制度不完善,更不适应经济变革的需求。各级水行政管理机构存在职责模糊、多头抬水、体制不顺、管理水平低等问题。

我国水资源有限,在我国水资源状况不允许农业用水量的大幅增加的状况下,节水灌溉无疑是解决用水矛盾的一条有效途径。

第一、改善灌溉工程设施,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关键

大力发展渠道防渗技术,渠道是我省农田灌溉主要输水方式, 大多数为土渠。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大,约占引水量的50%-60%,是灌溉水损失的重要方面。为了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这部分损失,渠道采用不易透水的防护层,进行防渗处理,既减少水的渗漏损失,又加快了输水速度,提高了灌溉效率! 目前我们常用的防渗方法有①砌石防渗:具有较好的防渗效果,可就地取材,常用的石料有条石和卵石;②混凝土防渗:是目前我国实用最广泛的一种渠道防渗措施,可分为现场浇注和预制装配两种,防渗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特别是使用混凝土

U形渠槽防渗还可以提高渠道流速和输沙能力!其次是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管道输水灌溉是一种主要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这项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近年来在一些自流灌区和扬水灌区进行了尝试。渠灌区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目前多从支、斗渠取水。支、斗渠高程满足自流灌溉要求时,将灌溉水直接引入管道输送到田间。当支、斗渠高程不满足自流灌溉要求时,将水引入进水池采用水泵提水进入管道。目前我国管道输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形式有①水泥预制管输水灌溉:常用的有钢筋混凝土管和素混凝土管,管径有200、300、400、600等规格;②塑料管输水灌溉:常用的有PVC管。据统计,管道输水一般比土渠输水节水30%~50%,输水利用系数平均在0.95以上,与土渠相比,平均亩次毛灌水量减少30--40 m3,减少渠道占地相当于耕地的1%,减少提水能耗30-40%。管道输水灌溉是解决丘陵坡地输水灌溉的有效方式。

第二,发展雨水灌溉及中水灌溉

雨水利用是具有巨大潜力的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形式,随着干旱加剧、水资源短缺,人们已重新注意雨水这一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及高效利用。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的贫水区,至今尚有6.2亿亩耕地因水资源短缺而无法灌溉,占该地区农业耕地面积的60%。特别是西北黄土地区,面积62.62万km2,区内多年平均降水总量2757亿m3,为当前区内年用水量的9.2倍。但由于降水时间分布不均,降水期常与作物生理需水期错位,降水利用率很低,约为降水量的30%~40%,降水生产效率仅为每亩每毫米0.2~0.4kg,尚有60%~70%的降水以地表径流和无效蒸发的方式而损失。试验表明,采用有限补充灌溉,合理栽培管理,降水利用率可显著提高,粮食亩产由不灌溉的80~100kg提高1~2倍是可能的。我国目前已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发展雨水汇集和利用技术,而且取得了显著成效。雨水汇集工程技术主要包括蓄水工程、防渗处理技术和集雨区表面处理技术。常用的蓄水工程有窑窖、涝池、蓄水池及塘坝或塘库。蓄水工程的防渗技术有夯实底土、或用黏土、红土垫底,以胶泥涂沫池壁或岩石孔隙,较好的办法是用混凝土薄壳和混凝土砖石密封底部或侧壁。如土壤特性不宜于压实或化学处理,则可用膜状物、塑料薄膜或硬面衬料,也可用沥青、塑料、合成橡胶和水泥铺底。集水区表面处理技术可用拍光夯实改变土壤结构、采有化学处理封闭地面土壤孔隙、用沥青或混凝土建立不透水的集水区、用不透水薄膜覆盖集水区地面等。也可利用雨水发展地下水库,为旱季用水提供保证!

工业的飞速发展也使得污水的排放量增多,这些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厂的处理成为中水后也是一种可开发的农业水资源。2007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将高达750亿t,但污水的处理率及其利用率很低。随着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的进一步增加,污水排放量将会大幅度增加,如果将这部分污水资源化并加以回收,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第三、改革农业用水收费模式,科学管理

目前大部分地区农业用水水费过低,这不但影响到灌区节水的积极性,造成水源浪费,而且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维修改造,水管理单位的正常运行。因此,改革不合理的水费制度,减少浪费,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保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经济手段。引入市场体制,拓宽投资渠道。大中型灌溉工程的改造、建设、维修等资金十分缺乏,解决的办法除增加水费,开展多种经营外,还要改变以前投资靠国家的旧途径,要实行国家、集体、农户等多元投资方法,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网络,这不仅可以增加经费的来源,而且可以增强农民的节水和保护水利工程的意识,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提高灌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