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历史叙事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历史叙事的变化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新石器时代

03版教材仅以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为例。统编版首先强调,“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第3页)而后列出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特别指出“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附插图“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的祭坛、积石冢”和“良渚古城城墙分布范围示意图”。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第一次进入中学教材,统编版表述的新变化及其插图,结合后面所言:“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第4页)意在说明我国历史5000年的起点。

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特征,03版教材表述为“已有贫富和贵贱分化……随着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和国家就要出现了”。(第3页)统编版中表述为“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第4页)可以这样理解: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前,父系氏族社会存在贫富差别,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分化,社会组织形成部落。这里提示教学应该讲清概念:氏族、部落、部族、宗族和民族的差别。

从部落到国家,统编版增加了一个概念:“万邦”时代,并解释说“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也就是说,在夏朝建立之前有一个“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的时期。旧教材没有这个说法。

夏朝建立

07版必修1表述为“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第4页)统编版仅强调夏朝:“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增加了“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第5页)也就是说,夏朝地方没有建立行政管理机构,还是部族形态。

关于启的即位,07版必修1表述为:“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第4页)统编版说:“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学思之窗”栏又以《史记·夏本纪》《战国策·燕策一》为例,说明“关于启的继位,古书有不同的记载”。并提出:“关于启的继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说法?”(第5页)教师教学用书提供了答案,在此不缀。03版教材表述为“我国考古学家陆续发现了‘二里头’文化,其地域和距今年代正好和史籍上记载的夏朝相符”。(第4页)统编版表述为:“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遗存。”(第5页)用“很有可能”,似乎意在说明学界存在不同意见。

商和西周

07版必修1说:“夏商时期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第4页)这句话涵盖了商朝。统编版则表述为:“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朝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是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第6页)这样说来,夏和商的地方制度似乎没什么变化,商朝地方组織还是部族,“方国”也是部族组织。

统编版增加“何尊”及其铭文的插图,以楷体字说铭文中“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宅兹中国”意为居住在天下中心部位。这幅插图及其文字,似乎意在说明西周王畿地区是最早的中国,向四周发展成为如今的大中国。

关于西周宗法分封制,07版必修1表述为:“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西周实行……宗法制。”(第6页)统编版表述为:“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历史纵横”则强调“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形成政权和族权的结合”。(第6~7页)地方组织是什么样子?没有明确阐述,但是“族权”至少可以理解为部族的族权。

统编版为何增加“共和行政”?不解其意。

对商周农业生产工具的描述,03版教材表述为:“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第7页)07版必修2表述为:“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

重要工具。”(第5页)统编版说商周时期“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农业生产中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第7页)尽管它说商周是奴隶制社会,但没有说,农业生产者主要是奴隶。

二、列国纷争与变法运动

华夏认同

03版教材的表述:“春秋战国时期,除中原的华夏族外,四周还生活着其他民族……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第14页)07版必修中空缺。统编版明确指出:“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第10页)这里需要研究的是“中原各国”指哪些国?包括燕国吗?楚国、越国不在中原。“这些民族”指哪些“民族”?“历史纵横”栏聚焦“华夏认同”:“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第10页)但所举是“唐朝孔颖达”的认识,不是当时的现象。何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变法运动

统编版说,“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第11页)需注意:此处将“社会转型”定位于政治制度,而不是社会性质的转变。

新旧教材对商鞅变法的表述大体相同,统编教材言:“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第11页)地方的行政管理,君主势力可以“一竿子插到底”,想想夏、商、西周,不是这样,意味着什么?

孔子

03版教材认为孔子主张“以德治民”,统编版表述为:“孔子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提出“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第12页)这样解释在中学教材是第一次。

孔子晚年编订整理儒家经典,统编版指出,这些文献“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第12页)旧教材没有这个说法。统编教材意在说明中华传统文化与孔子及其儒学的关系,即孔子和儒学的影响也在于它传承了夏、商、西周的文化。

老子

统编版增加老子学说“物极必反,柔能克刚……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第12页)从“道”的角度阐述老子追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史观。用“朴素的唯物史观”定位老子的思想,较之“朴素的辩证法”更高一层。但后续研究需找出这个说法的依据。

百家争鸣

07版必修3说:“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提出自己的主张。”(第4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