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灌区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xx灌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灌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eb94f1f8762caaedd33d4ce.png)
xx灌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xx节水灌溉建设项目1.1.2 项目性质:xx县特色林果业产业化项目1.1.3 项目主管单位:xx县发展计划局1.1.4 项目建设单位:xx县林业局1.1.5 项目法人:1.1.6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xx节水灌溉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为6000亩,其中:阿斯兰巴格乡3000亩,依什库力乡3000亩。
建设内容有平整土地;田间渠系配套;修建滴灌设备;开沟栽植xx苗木。
1.1.7 项目投资:该项目总投资1629万元。
申请国家资金1269万元,占总投资的77.9% ;地方配套360万元,占总投资的22.1%。
1.1.8 项目建设地点和期限:建设地点为xx县两个乡,阿斯兰巴格乡和依什库力乡。
xx节水灌溉建设项目建设期限为1年(2006年)。
1.2 简要结论1.2.1 经济效益前景可观基地盛果期按180公斤计,亩产值达4500元,6000亩xx的产值2700万元。
1.2.2 生态效益显著xx种植区域位于绿洲外围与沙漠之间的弃耕地和沙荒地,项目建成后可有效遏制沙漠的南移蚕食绿洲,维护绿洲的生态平衡和稳定。
xx树种耐旱、耐高温、耐盐碱,适于生长在炎热、干燥地区,要求土层厚、通气且排水好的沙土、沙壤土环境,是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态建设的优良树种,具有多种改善环境的功能和效益,改善地方绿洲小环境和小气候条件,减少土地次生盐碱化,进一步优化绿洲生态环境,为农牧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1.2.2 社会效益明显该项目的实施将会把本地特色珍贵资源优势转换为商品优势,推动商品化、产业化进程和科技进步。
xx产业的建设和发展不仅能丰富市场供需,同时还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解决城镇下岗职工就业,增加城乡居民和农牧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城乡经济腾飞,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对推进xx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大的影响,这对少数民族地区增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灌区改造可行性报告
![灌区改造可行性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8f1186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e.png)
灌区改造可行性报告一、项目背景灌区改造是指对现有的灌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以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本报告旨在评估灌区改造项目的可行性,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灌区改造项目2. 项目地点该项目位于某省农村地区,涉及多个灌溉灌区。
3. 项目目的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
三、项目分析1. 现状分析目前,该地区的灌溉系统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老化设施、漏水严重、效率低下等。
农民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生产成本高等挑战。
2. 改造方案(1) 更新设施对老化设施进行更新升级,修复漏水问题,提高灌溉效率。
(2) 引入智能技术利用现代科技,如智能灌溉系统、远程监控等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3) 生态修复结合生态理念,对灌区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保护生态平衡。
3. 可行性分析(1) 经济可行性灌区改造后,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预计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 社会可行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符合当地社会发展需求。
(3) 环境可行性通过生态修复,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
四、项目实施1. 实施步骤(1) 立项论证成立项目组,进行可行性研究,明确项目目标、方案和预期效益。
(2) 筹资支持争取政府支持和资金拨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确保项目资金保障。
(3) 实施管理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加强项目管理,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
2. 风险应对(1) 技术风险引入新技术可能存在适应性问题,需加强技术培训和支持。
(2) 资金风险项目资金需求较大,存在资金供给不足的风险,需谨慎规划资金来源。
五、项目效益1. 经济效益灌区改造后,预计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2. 社会效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
3. 环境效益通过生态修复,减少水土流失、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农田灌溉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田灌溉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eb2e6b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a.png)
农田灌溉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田灌溉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农田的灌溉条件是必要的。
因此,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评估和分析农田灌溉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2.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农田灌溉基地,包括建造灌溉设施,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提供灌溉服务等。
通过项目的实施,预期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改善农田的水资源利用。
3. 可行性分析为了评估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以下分析:3.1 市场需求分析通过调查和研究,我们了解到农田灌溉基地的建设对于满足市场需求是必要的。
当前,农作物的市场需求量大于供应量,而灌溉设施的不完善导致了农作物产量的限制。
因此,该项目在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前景。
3.2 技术可行性分析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是项目的关键。
通过研究发现,现代化的灌溉设备和技术可以提高农田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并且具有投资回报周期短、维护成本低等优势。
因此,技术方面的可行性是有保证的。
3.3 经济可行性分析在经济方面,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需要进行评估。
通过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该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较短,预期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因此,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4. 项目实施计划根据可行性分析的结果和目标,制定了以下项目实施计划:- 阶段一:调研和规划阶段,包括市场调研、技术选型、资金筹备等。
- 阶段二:建设和设备采购阶段,包括土地开发、灌溉设施建设、灌溉设备采购等。
- 阶段三:运营和管理阶段,包括人员培训、灌溉服务提供等。
5. 风险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主要的风险包括市场需求波动、技术不稳定、资金不足等。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并严格执行。
6. 结论综上所述,农田灌溉基地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该项目将满足市场需求,引入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2023灌区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研报告
![2023灌区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5f0de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5.png)
2023灌区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研报告可研报告项目名称:2023灌区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简介:该项目以灌区为基础,对区域内土地开发和治理进行全方位的计划和实行。
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发土地的商品性和可持续性,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项目背景:灌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土地资源未被充分开发和利用,且治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此项工程旨在通过灌区土地的规划和治理,加速当地的经济成长,提升地区自身发展的自我动力。
技术路线:该项目将采用全程科学规划、全方位管理、大数据解析等技术手段,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监测,强化灌区土地治理和开发的方法手段,以达到可持续化的目标。
项目内容:1.灌区土地定量化分析与权责归集:确定灌区土地资源汇集量及其质量,在准确估计灌区土地资源基础上,进行土地调查,明确土地性质、所有权甚至是使用方式,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自然环境资源。
2.灌溉系统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灌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保障,需要适度提高灌溉管道的覆盖率,增加节水灌溉设施,发展水权度储备管道系统。
同时,加大供水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设备维修和领导机制建设,创造有利的灌溉环境,促进灌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3.加速大数据解析:建立一套高效的灌区大数据解析平台,对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制定更为准确的计划,提高项目的实施效果,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4.开展土地利用研究: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治理,制定土地利用方案,并按计划进行实施,控制土地开发节奏,保证土地的可持续性利用。
预计绩效:1.基础设施建设覆盖率可达到80%以上;2.灌区土地治理有效性较2018年提高40-60%;3.灌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当年增加20-30%;4.数据分析平台使用率提高100-150%。
总结:该项目的实施有效提升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改善灌区内的人居环境和自然条件,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基础。
土地整治灌溉排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范本
![土地整治灌溉排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b27811f8a8114431b80dd852.png)
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申报单位:可研编制单位:编制日期: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日1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1.1编制原则1)工程估算编制执行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2011)128号文件颁发使用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材料价格采用工程所在地2012年第一季度价格水平.2)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以提高项目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为原则.3)坚持实事求是,准确反映项目特性,合理选用指标,依据充分,真实体现项目投资规模.1.2编制依据1)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2011)128号文件颁发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2)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2011)128号文件颁发使用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并在此基础上扩大0.00%作为估算定额.3)《假县金明寺镇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图纸、工程量统计表.4)《陕西工程造价管理信息》2012第1期;以及工程所在地材料估算指导价.2估算定额及费用构成2.1估算定额本项目估算编制选用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财(2011)128号文件颁发使用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并在此基础上扩大0.00%作为估算定额.定额缺项参照《全国统一房屋修缮工程预算定额陕西省价目表》、《陕西省建筑、装饰工程消耗量定额》的相关子目,以基本消耗量编制建筑工程单价表补充.2.2估算费用构成该项目投资费用由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和不可预见费四项组成.1)工程施工费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直接费由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组成.直接工程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其他费用.2)设备购置费由设备原价、运杂费、运输保险费、采购及保管费组成.3)其他费用由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拆迁补偿费、竣工验收费和业主管理费组成.4)不可预见费包括在施工过程中因自然灾害、设计变更及其他不可预见因素的变化而增加的费用.3费用计算标准本工程按照陕北黄土高原丘陵地区和七类工资区标准计取相关费用.3.1人工估算费用标准根据当地农村用工市场价,确定人工估算单价分别为:甲类工54.20元/工日、乙类工41.30元/工日.3.2工程施工费用标准1)措施费:以直接工程费为计算基础,包括临时设施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施工辅助费和安全施工措施费.⑴临时设施费,其中土方、石方、砌体和其他工程取直接工程费的2.00%,混凝土、农用井和安装工程取直接工程费的3.00%;⑵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取直接工程费的0.70~1.50%;⑶夜间施工增加费,建筑工程取0.20%,安装工程取0.50%;⑷施工辅助费,建筑工程取0.70%,安装工程取1.00%;⑸安全施工措施费,建筑工程取0.20%,安装工程取0.30%.2)间接费:以直接费(或人工费)为计算基础,其中土方、砌体和其他工程取5.00%,石方、混凝土工程取6.00%;农用井工程取8.00%,安装工程以人工费为基础计取65.00%.3)计划利润:以直接费与间接费之和为基础计取3.00%.4)税金:执行农村标准,以直接费、间接费、利润之和为基础计取3.22%.3.3其他费用计算标准1)前期工作费,包括土地清查费、可行性研究费、勘测费、设计与估算编制费和招标代理费,其中:⑴土地清查费,按工程施工费的0.50%计算;⑵项目可行性研究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为计费基础,采用分档定额计费方式计算,各区间按内插法确定;⑶项目勘测费,按工程施工费的1.50%计算,其中黄土丘陵地区乘以1.1调整系数.⑷项目设计与估算编制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为计费基础,采用分档定额计费方式计算,各区间按内插法确定;其中黄土丘陵地区乘以1.1调整系数.⑸项目招标代理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为计费基础,费率取0.30%;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2)工程监理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为计费基础,采用分档定额计费方式计算,各区间按内插法确定;3)拆迁补偿费,拆迁补偿费采取适量一次补偿方式编制估算.本次沟道土地整治不涉及农户拆迁问题,也无拆迁工程措施.拆迁补偿费用为零.4)竣工验收费,包括工程复核费、验收费、决算编制与审计费、整理后土地重估费与登记费和标识设定费.⑴工程复核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为计费基础,费率取0.60%,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⑵工程验收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为计费基础,费率取1.20%,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⑶决算编制与审计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为计费基础,费率取0.80%,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⑷整理后土地重估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为计费基础,费率取0.55%,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⑸标识设定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为计费基础,费率取0.09%,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5)业主管理费,以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拆迁补偿费和竣工验收费之和为计费基础,率取2.40%,采用差额定率累进法计算.3.4不可预见费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的3.00%计算.4估算结果及经济指标分析经估算:假县金明寺镇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估算总投资1211.92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1029.16万元,占总投资的84.92%;其它费用147.46万元,占总投资的12.17%;不可预见费35.30万元,占总投资的2.91%.详见《假县金明寺镇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投资估算附表》4.1工程施工费1)土地平整工程:项目区土地平整面积165.25h米2,估算投资537.61万元,每h米2估算投资3.25万元,亩均投资2168.88元.其中:土地平整142.19 h米2,移动土方81.08万米3;估算投资379.07万元,每h米2估算投资2.67万元,亩均投资1777.32元.闸沟造地6.50 h米2,移动土方8.65万米3;估算投资39.04万元,每h 米2估算投资6.00万元,亩均投资4004.55元.土地覆土16.56 h米2,移动土方14.04万米3;估算投资119.49万元,每h米2估算投资7.22万元,亩均投资4810.55元.2)灌溉与排水工程:修建溢洪道工程111座,累计长度4473.25米,移动土方5.78万米3、填方1457.50 米3、管道120 米.估算投资38.59万元,每h米2估算投资0.21万元,亩均投资140.09元,溢洪道8.63万元/千米.排洪渠工程11条,累计长度3433.00米,需挖土2.06万米3、渠顶整平6866 米2,估算投资17.52万元,每h米2估算投资0.10万元,亩均投资63.60元,排洪渠5.11万元/千米.3)田间道路工程:项目区设计道路总长7793米,其中田间道4004米,生产路3789米.估算投资91.11万元,每h米2平均投资0.50万元;田间道21.70万元/千米,生产路1.14万元/千米.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农田林网工程植树5721株,新修加固淤地坝109座,移动压实土方30.04万米3,估算投资344.32万元,每h米2平均投资1.87万元,亩均投资1249.94元.其中植树21.67元/株,淤地坝30451.38元/座.4.2设备费该项目不需要购置任何设备,投资为0.00万元.4.3其他费用该项目估算其他费用147.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2.17%.其中前期工作费63.89万元,占其他费用的43.33%,占项目总投资的5.00%;工程监理费18.00万元,占其他费用的12.20%,占项目总投资的1.00%;竣工验收费37.99万元,占其他费用的25.77%,占项目总投资的3.00%;业主管理费27.58万元,占其他费用的18.70%,占项目总投资的2.00%.4.4不可预见费根据相关规定,以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的3.00%计算.本项目不可预见费为35.3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1%,5 资金筹措和分年度计划5.1项目资金来源本项目全部估算资金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计划拨款.5.2分年度投资计划该项目实施期为半年,即2012年下半年完成全部估算投资.表1 总估算及分年度估算表编制单位:陕西工程院7表2 估算总表项目名称:假县金明寺镇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项目规模(公顷):183.658表3 工程施工费估算汇总表项目名称:假县金明寺镇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9表3—1 工程施工费估算表项目名称:假县金明寺镇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表3—1 工程施工费估算表项目名称:假县金明寺镇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表3—2 工程施工费单价汇总表项目名称:假县金明寺镇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金额单位:元12表3—2 工程施工费单价汇总表项目名称:假县金明寺镇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金额单位:元1314表4 设备购置费估算表项目名称:假县金明寺镇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表5 其他费用估算表项目名称:假县金明寺镇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表5—1 拆迁补偿费估算表项目名称:假县金明寺镇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表6 不可预见费估算表项目名称:假县金明寺镇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表7 季度分月用款计划表项目名称:假县金明寺镇治沟造地土地整治项目19表8 人工及主要材料用量汇总表表9 主要工程量统计表附表1 人工估算单价计算表附表2 主要材料估算价格计算表附表2—1 主要材料运杂费计算表附表3 次要材料估算价格表附表4 机械台班估算单价计算表26附表5 混凝土、砂浆材料单价计算表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人工清理表土单价编号:1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10040 定额单位:100米2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人工削坡及找平单价编号:2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10041 定额单位:100米2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土地翻耕(ⅠⅡ类土)单价编号:3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10043 定额单位:h米2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挖掘机挖土(Ⅲ类土)单价编号:4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10204 定额单位:100米3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1米3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土(0~0.5千米)单价编号:5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10218 定额单位:100米3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推土机推土(ⅠⅡ类土)单价编号:6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10304 定额单位:100米3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推土机推土(ⅠⅡ类土)单价编号:7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10305 定额单位:100米3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推土机推土(ⅠⅡ类土)单价编号:8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10306 定额单位:100米3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推土机推土(ⅠⅡ类土)单价编号:9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10307 定额单位:100米3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推土机推土(Ⅲ类土)单价编号:10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10312 定额单位:100米3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推土机推土(Ⅲ类土)单价编号:11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10313 定额单位:100米3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推土机推土(Ⅲ类土)单价编号:12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10314 定额单位:100米3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建筑物土方回填单价编号:13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10334 定额单位:100米3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轮胎碾压实(干密度≤1.7T/米3)单价编号:14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10341 定额单位:100米3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履带拖拉机压实(干密度>1.7T/米3)单价编号:15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10346 定额单位:100米3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小型挖掘机挖沟渠(Ⅲ类土)单价编号:16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10365 定额单位:100米3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混凝土管道安装(直径1000米米)单价编号:17 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50113 定额单位:10米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路床(槽)压实单价编号:18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80001 定额单位:1000米2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素土路面(厚度30厘米)单价编号:19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80015+80016 定额单位:1000米2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素土路面(厚度35厘米)单价编号:20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80015+80016 定额单位:1000米2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泥结碎石路面(厚度15厘米)单价编号:212附表6 工程施工费单价分析表定额名称:栽植乔木(裸根胸径在4厘米内)单价编号:22定额编号:国土地(2012)90007 定额单位:100株。
乡镇万亩灌区工程可行性报告
![乡镇万亩灌区工程可行性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c6efb66915f804d2b16c1fe.png)
乡镇万亩灌区工程可行性报告**镇万亩灌区工程可行性报告一、基本情况建设**镇万亩农田灌区的引水灌溉工程,该项目受益村有**、瑞岩、沂洋、苍岩、高坑等五个行政村。
其项目是一个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为措施,以激活农业经济为目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有利于改善农民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村位于镇所在地,全村人口4480人,耕地面积1660亩,该村本项目受益面积600亩,其中新增面积100亩。
现拟修建堡下坝拦河坝壹座,渠道全长1.5公里。
瑞岩村位于**镇西南方约2公里,全村人口1058人,耕地面积925亩,该村本项目受益面积600亩。
沂洋村位于**镇西南方约3公里,全村人口2057人;耕地面积1336亩,两村本项目受益面积685亩,其中新增面积285亩。
两村现拟修建千钓坝渠道一条,主干渠全长1950米,支渠1788米,机耕道一条,全长1367米,宽3米。
苍岩村与沂洋村相邻距**镇约4公里,全村人口1525人,耕地面积722亩,该村本项目受益900亩,其中新增面积300亩,沂洋村新增面积300亩,现两村拟对溪边大坝和渠道进行改造,主干渠全长1500米,支渠全长640米。
综合该四片灌区共计受益村人口10120多人,灌溉面积8000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2950亩。
二、项目建设理由和条件现状:项目区人多,耕地少,农田水利设施非常薄弱,只有几条年久失修,渗漏严重的土渠,而且主要耕地面积是分布在人工湖上游两条主河道两边,这里耕地都是沙质土层,渗漏多,经常受旱减产,根本无法满足农田灌溉用水需求,受灌溉用水困难因素的影响,项目区农田的单位产量十分低下,农民抱着靠天吃饭的观念,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
项目区离**较近,古宁公路和屏福公路从此经过,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工程建设所需的水泥,u型槽等均可从**购备,砂石料可就地取材,施工条件基本具备。
三、工程建设规模与内容1、**片堡下坝引水干渠铺砌b50u型槽1500米,新建拦河坝1座,长60米,放水井3个。
某某桥水库灌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桥水库灌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0ee945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7.png)
某桥水库灌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00三年九月目录1项目提要 (1)1.1项目背景及依据 (1)1.2当地经济社会简况及该灌区的基本现状 (2)1.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设的必要性 (3)1.4水供需平衡分析结果 (5)1.5主要建设的内容及工程量 (6)1.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9)1.7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结果 (10)1.8建设管理及建后运行管护 (11)1.9可行性研究结论 (12)2 当地经济社会概况及基本现状 (14)2.1自然状况 (14)2.2经济社会状况 (19)2.3基础设施状况 (19)2.4灌区骨干水利工程状况 (20)2.5农业生产状况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状况 (20)3某桥水库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设的必要性 (22)3.1骨干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和作用 (22)3.2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2)3.3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和开发土地治理对骨干工程的要求 (23)4灌区水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 (25)4.1灌区现状水供需平衡分析 (25)4.2建成后或设计水平年水供需平衡分析 (28)4.3灌区水质分析 (32)5规划设计 (45)5.1建设指导思想 (45)5.2建设目标 (45)5.3建设等级标准 (45)5.4规划布局及主要单项工程技术方案比选 (46)6灌区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63)6.1主要建设内容 (63)6.2主要工程数量 (65)6.3主要材料和设备数量 (68)6.4计划建设工期 (68)7灌区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 (72)7.1灌区建设管理 (72)7.2灌区施工组织 (73)8 灌区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7)8.1投资估算依据及有关规定 (77)8.2投资估算 (77)8.3资金筹措方案 (77)8.5建设资金管理 (78)9灌区效益及经济评价分析 (99)9.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效益 (99)9.2新增农产品能力和产值 (99)9.3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99)9.4经济评价分析 (104)10灌区建后运行管理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105)10.1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 (105)10.2运行管理制度 (105)10.3工程设施管护及经费来源 (105)10.4供水水费收取 (107)11 环境影响评价 (110)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附表:1.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经济社会及基本现状表2.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水供需平衡及经济评价结果3.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建设任务、投资、效益计划附图:1.某桥水库主干渠、东干渠纵剖面图2.某桥水库主干渠、西干渠纵剖面图3.某桥水库灌区地理位置图4.某桥水库灌区灌溉面积分布图5.主干渠衬砌断面图6.挡土墙横断面图7.节制闸纵剖视图8.分水闸纵剖示意图9.泄洪闸纵剖示意图10.测流工作桥示意图11.农用桥示意图1 项目提要某桥水库灌区纵跨某、京山两个县市。
某省农业综合开发区灌区骨干工程可行性报告
![某省农业综合开发区灌区骨干工程可行性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643a75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0.png)
某省农业综合开发区灌区骨干工程可行性报告一、引言近年来,某省农业综合开发区面临着供水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灌溉需求。
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报告拟对灌区骨干工程的可行性进行详细研究和评估。
二、项目背景1. 现状分析目前,该开发区的灌溉系统存在以下问题:水源紧张、供水管网老化、供水效率低等。
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对农业综合开发区经济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
2. 建设目标为了解决灌溉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高效稳定的灌区骨干工程,确保良好的供水条件。
三、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本项目采用现代化灌溉技术和设备,如滴灌、喷灌等,能够提高灌溉效果,并降低水资源浪费。
相关技术已经在其他地区得到了成功应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因此技术可行性高。
2. 经济可行性经过初步测算和评估,本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较高。
灌区骨干工程的建设,将改善供水状况,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进而促进农业发展。
因此,在经济上具备可行性。
3. 社会可行性本项目的建设将解决灌溉问题,提高农产品供应稳定性,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对农业综合开发区的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在社会可行性方面,此项目也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四、风险评估1. 自然风险灌区骨干工程的建设可能面临气候变化、水源减少等自然风险。
项目团队需要在设计与施工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防范。
2. 经济风险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投入、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经济风险。
采取科学管理和合理规划,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 操作风险灌区骨干工程的操作过程中,可能面临人员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风险。
设置专业的操作培训和维护团队,减少潜在的操作风险。
五、项目实施方案本项目的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立项阶段:明确项目目标、投资规模、项目周期等,并制定详细工作计划。
2. 设计阶段:进行可行性研究、技术选择、方案设计,确保工程的高效化。
3. 施工阶段:采取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管理模式,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利灌区
![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利灌区](https://img.taocdn.com/s3/m/ac99365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3.png)
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利灌区一、项目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且大多数农业生产在灌溉条件下才能实现高产。
然而,现有的水利灌区设施老化严重,设施损坏率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低,而且在一些地区还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因此,对于水利灌区的改造和升级迫在眉睫。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对水利灌区进行可行性分析,包括对水资源的供应情况、灌溉设施的完善情况、灌区管理情况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项目的前期准备和实施的可行性。
三、研究内容1. 对水资源的供应情况进行调研,包括灌区水库水源、地下水、降水等方面的情况,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进行分析。
2. 对灌溉设施的完善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灌溉设备的状况、管网的完整性、灌溉效率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3. 对灌区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包括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编制、资金使用情况、资金来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
4. 结合以上调研和分析结果,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相应建议。
四、研究方法1. 采取实地调研的方法,包括对水资源供应情况进行实地采样和监测,对灌溉设施进行实地查看和记录,对灌区管理进行实地访谈和调查。
2.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群众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
3. 采用数据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五、研究成果1. 对水资源供应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和分析,得出了当前水资源供应状况不足以满足农业灌溉需求的结论。
2. 对灌溉设施的完善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发现设施老化严重、维修不及时等问题。
3. 对灌区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监测,得出了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资金不足等问题。
4. 结合以上调研和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灌区水资源供应、改善灌溉设施、完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建议,并对项目进行了可行性评估。
六、实施建议1. 在改善水资源供应方面,可以加大对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利用、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投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 在改善灌溉设施方面,可以进行灌区设施的更新换代,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ae1c75a2964bcf84b8d57b09.png)
设计证书等级:乙级证书号:174416—sy某省某市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工程某桥水库灌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某省某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二00三年九月院长:张善7击分管副院长:徐经超分管总工:张广煊项目负责人:梁小、/.审审查:李建VTz.编写人员:彭道洲壬1 项目提要1.1 项目背景及依据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当地经济社会简况及该灌区的基本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设的必要性水供需平衡分析结果主要建设的内容及工程量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主要效益及经济评价结果建设管理及建后运行管护可行性研究结论2 当地经济社会概况及基本现状2.1 自然状况101112 14 142.2 经济社会状况19 2.3 基础设施状况19 2.4 灌区骨干水利工程状况202.5 农业生产状况及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状况203 某桥水库灌区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设的必要性22 3.1 骨干工程在灌区中的地位和作用22 3.2 骨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223.3农业生产和农业综和开发土地治理对骨干工程的要求 (23)3.4 建设的必要性244 灌区水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25 4.1 灌区现状水供需平衡分析25 4.2 建成后或设计水平年水供需平衡分析284.3 灌区水质分析325 规划设计45 5.1 建设指导思想45 5.2 建设目标45 5.3 建设等级标准455.4 规划布局及主要单项工程技术方案比选466 灌区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63 6.1 主要建设内容63 6.2 主要工程数量65 6.3 主要材料和设备数量686.4 计划建设工期687 灌区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72 7.1 灌区建设管理727.2 灌区施工组织738 灌区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7 8.1 投资估算依据及有关规定77 8.2 投资估算77 8.3 资金筹措方案7711 环境影响评价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附表:1. 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经济社会及基本现状表2. 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水供需平衡及经济评价结果3. 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项目建设任务、投资、效益计划 附图: 1. 某桥水库主干渠、东干渠纵剖面图 2. 某桥水库主干渠、西干渠纵剖面图 3. 某桥水库灌区地理位置图8.4 分年投资计划 78 8.5 建设资金管理789 灌区效益及经济评价分析999.1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效益 99 9.2 新增农产品能力和产值 99 9.3 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99 9.4 经济评价分析10410 灌区建后运行管理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10510.1 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 105 10.2 运行管理制度105 10.3 工程设施管护及经费来源 105 10.4 供水水费收取107110 1214. 某桥水库灌区灌溉面积分布图5. 主干渠衬砌断面图6.挡土墙横断面图7. 节制闸纵剖视图8. 分水闸纵剖示意图9. 泄洪闸纵剖示意图10. 测流工作桥示意图11. 农用桥示意图提要某桥水库灌区纵跨某、京山两个县市。
某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
![某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https://img.taocdn.com/s3/m/dee5a8f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4.png)
汇报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24-01-09
目录
• 项目背景 • 项目目标 • 项目实施方案 • 项目效益评估 • 项目风险评估与对策 • 项目可行性结论
01
项目背景
土地现状分析
土地利用情况
分析项目所在地的土地利用现状 ,包括土地类型、用途、分布等
。
土地质量状况
评估土地的质量状况,包括土壤肥 力、重金属污染、有机质含量等方 面。
市场前景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 重视和城市化进程的加 速,该项目所涉及的土 地治理市场将有广阔的 发展空间。
技术创新
未来将不断引入新的技 术和工艺,提高项目的 技术水平和实施效率。
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合 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土 地治理行业的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通过土地治理,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稳定
土地治理项目可以改善社会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安全感, 促进社会的稳定。
增加就业机会
土地治理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可以提供就业机会,缓解当 地的就业压力。
环境效益评估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土地治理,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04
项目效益评估
经济效益评估
直接经济效益
01
通过土地治理,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率和产值,增加农业、工业
和商业的收入。
间接经济效益
02
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
地方经济发展。
长期经济效益
03
通过持续的土地治理和管理,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
土地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f04b7b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f.png)
土地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部分:引言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它的使用和管理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繁荣与稳定。
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土地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生态系统恶化等,因此土地治理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报告旨在对土地治理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第二部分:土地治理的背景和意义1. 土地治理的背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越来越高,土地资源的矛盾也日益凸显。
土地的过度利用、不合理开发和不当管理,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不断丧失,土地环境的不断恶化,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2. 土地治理的意义土地治理是指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改善土地的质量和结构、保护土地环境、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进行土地治理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土地治理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1. 土地治理的现状目前,我国土地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土地的退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依然严重;二是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土地调查评价体系不够完善;三是土地管理体制和机制有待完善。
2. 土地治理面临的问题土地治理不仅具有很大的社会经济意义,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土地治理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天然条件、人为因素和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第四部分:土地治理的可行性分析1. 可行性的内涵土地治理可行性是指在充分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土地治理目标、内容、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价,从而确定土地治理方案是否可行、行动是否有效、投资是否合理等。
2. 土地治理的可行性分析(1)土地治理目标的可行性分析:土地治理目标是否合理、能否实现等;(2)土地治理技术的可行性分析:治理技术是否成熟、是否适合土地特点等;(3)土地治理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土地治理所需投资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效益等;第五部分:土地治理的可行性的评价指标与方法1. 可行性的评价指标(1)经济指标:土地治理的成本、收益和效益等;(2)社会指标:土地治理对农民生活、社会稳定、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影响;(3)环境指标:土地治理对土地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2. 可行性的评价方法(1)定性与定量分析: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的定性和定量成果,定性指标主要包括土地可行性的影响因素,定量指标主要包括土地治理的关键技术指标、投资收益等;(2)多因素权衡法:根据土地治理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土地治理的各项影响因素,制定综合评价方案(3)专家咨询法: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可行性评价工作,进行专业评价第六部分:土地治理的可行性方案1.土地治理目标和内容设计首先要明确土地治理的目标,明确土地治理的内容。
东沟水库灌区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东沟水库灌区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428970da8114431b90dd83e.png)
青海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民和县西沟水库灌区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3)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2.3结论 (5)第三章效益分析 (7)3.1社会效益 (7)3.2经济效益 (8)3.3环境效益 (8)3.4评价结论 (9)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项目选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项目建设地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土地整治与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土地整治与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52a8dd390c69ec3d4bb7568.png)
(1)灌溉保证率
灌区属半干旱缺水地区,依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考虑黄河水资源紧缺的现状,灌溉保证率取P=50%。
(2)农田防护林标准
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农田防护林网格面积控制在××亩左右,主付林带结构相同,各种植××行乔木。
(3)田间道路
田间道路(机耕路、田间路)通直,机耕路路面宽度××m,路基宽××m,路面高出地面××m,上覆××m厚的砂石料;田间路路面宽××m,路基宽××m,路面高出地面××m。
依据上述情况,工程布置如下:
渠系及建筑物布置基本情况见表4-3-1、表4-3-2。
渠系工程数量表
表4-3-1
灌域名称
渠道级别
数量
(条)
长度
(km)
斗渠
直农渠
农渠
毛渠
合计
渠系工程基本情况表
表4-3-2
上级渠道名称
渠道名称
上级渠道桩号
长度
(km)
灌溉面积
(亩)
×××
×××
14+220
5.423
5947
×××
调整后农、牧、林比例和种植结构表
表3-1-2
作 物
比 例
(%)
一、粮豆
37.78
1、小麦
33.38
2、套种
23.37
3、夏杂
2
4、秋杂
2.4
二、经济作物
26.24
1、油料
19.22
2、甜菜
3.4
3、其它
3.62
4、复种
3.34
三、林果
10.5
四、草
25.48
1、牧草
水库灌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库灌区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d9a0f5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69.png)
生态环境影响:项目实施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采取生态保护措 施,可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社会经济影响:项目实施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同时也会 对当地社会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推动区域发展:通过水库灌区工程项目的建设,可以改善当地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 吸引外来投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环保:项目实施后,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自然灾害风险: 如洪水、地震等
技术风险:如工 程设计、施工等 环节可能遇到的
技术难题
经济风险:如资 金筹措、市场变
潜在竞争者分析:分析可能进入市场 的潜在竞争者,包括其进入市场的难 易程度、对现有竞争者的影响等。
替代品分析:分析市场上可能替代本 产品的其他产品或服务,以及其优劣 势。
消费者行为分析:分析消费者的购买 行为、需求偏好和消费习惯等,以了 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
方案一:采用传统灌溉技术,成本较 低,但效率不高
WPS,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ES
目录
CONTENTS
项目名称:水库灌区工程 项目
建设单位:XX公司
建设地点:XX市XX区
建设目的:解决当地农业 灌溉用水问题,促进当地
农业发展
目的: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
作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浪费和污染
投资回收期:评估项目投资 回报速度
财务净现值:反映了项目的 盈利水平
内部收益率:衡量项目投资 收益能力的指标
敏感性分析:评估项目风险 因素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2005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市**自灌项目区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优质稻米) 项目执行单位名称:项目负责人:姓名:职称、职务:书记项目性质:(新建、改建、扩建) 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承担单位(公章):可行性研究总负责人:职称、职务:局长经济负责人:职称、职务:副局长技术负责人:职称、职务:科长项目建设书批准单位:项目建议书批准文号:二○○五年四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要 (1)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4)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4)第四章总体规划 (19)第五章主要单项工程设计 (24)第六章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 (27)第七章综合效益分析 (30)第八章组织实施和运行管理 (32)第九章结论和建议 (33)**市**灌区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要一、项目背景**位于**省中部,地处苏中平原,江淮交汇之处,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
****自灌区位于京杭大运河东侧、南水北调东线第一个用水口,建于五十年代,设计灌溉面积20.16万亩,灌区的建设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发挥了很大作用,曾为国内先进灌区之一。
但由于水情、工情的变化,加之原有渠系及建筑物配套不全,老化失修,以及运行管理的问题,工程效益逐年下降,水源浪费严重。
为改善**自灌区的水利条件,确保各类灌溉工程的安全正常运行,节约用水,促进该区域农业及其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对灌区进行配套改造。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和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暨财务工作会议精神及《**省2005年度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编制要点》,按照“坚持突出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集中资金,实行规模开发;坚持效益优先,择优立项”的原则,切实贯彻把开发的重点转向农业主产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开发思想,编制本项目可研报告。
二、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2005年**市**自灌项目区位于**市北部,京杭大运河东侧,属于**自灌区的一部分。
具体界址为自灌区一干渠以东,五支渠以北,镇通北路以西,北至高邮分界。
项目区涉到**镇的京杭、北祥、红岭、运东、渌洋、露筋6个村,项目区总面积3.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21万亩,本项目开发规划面积2万亩。
项目区以发展优质商品粮基地为目标,突出围绕稻、麦、油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配套,规划建设中沟建筑物15座,建设砂石路13.7公里,铺设节水防渗渠25公里,配套田间建筑物510座,引进新品种5个,推广新技术2项,项目建设期限为壹年。
三、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88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640万元,群众筹资投劳240万元,在财政投资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320万元,省财政256万元,扬州市财政32万元,**市财政配套32万元。
在群众筹资投劳中,农民以劳(投工)折资220万元,自筹资金20万元。
四、效益本项目治理面积2万亩,生产布局以稻、麦、油为主体,通过项目建设,将改善灌溉面积0.87万亩,新增(由提水灌溉改自灌)灌溉面积0.16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9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2万亩。
新增粮食生产能力按每亩提高250公斤左右计算,年新增粮食480万公斤,新增农业产值1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改造前增加300元以上。
此外节约灌溉用水900-1000万方。
项目区不但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且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五、组织领导与管理市、镇分别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
同时拟建立项目指挥部,由开发局、财政局、**镇、灌区管理处等单位组成,负责项目规划、招标、工程实施。
指挥部下设综合组、工程组、质监组、财务组。
市开发、财政局作为项目主管部门,开发局主要负责项目前期编报,并组织项目实施、督查验收;财政局负责资金管理,做好资金筹措拨付、报账等。
镇农业开发领导小组下设开发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申报、土方工程实施和群众集资到位使用。
项目建设期间切实执行国家、省、扬州市农业开发管理政策、规定,做好项目公示、土建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等管理工作。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一、自然概况㈠地理位置及范围项目区位于**市北部,京杭大运河东则,属于**自灌区内的一部分。
具体界址为自灌区一干渠以东,五支渠以北、镇通北路以西,北至高邮分界。
项目区涉及到**镇的京杭、北祥、红岭、运东、渌洋、露筋6个村。
项目区东西长3300米,南北长6900米,总面积3.4万亩,现有耕地2.21万亩、养殖水面3500亩、林地1400亩。
㈡水文气象**市**自灌区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9℃,光照充足,无霜期218天。
雨热同季,雨量充沛,降雨集中于夏季,多年平均降雨974.7mm,但年际间变化较大,最大年雨量1570.6mm,最小年雨量395.6mm;年内分配不均,汛期(6-9日)约占年雨量的60%,蒸发量大,多年平均年蒸发量970.8mm,多年平均降雨量大于水面蒸发量;干旱指数0.97。
㈢地形、地貌及土壤项目区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地面真高一般为3.0-4.5米,地势比较平坦,土壤质地较粘重,属圩田地区,土壤水肥气热等条件较好,土质肥沃,水土保持良好。
㈣水资源项目区灌溉水源主要依赖于总渠系的**闸引运河高水,设计保证上游水位6.5米,下游6.2米,引水流量34.5立方米/秒。
部分田块需进行提水灌溉,流经主要河道有盐邵河。
项目区地下水根据枯水季节土壤剖面静止地下水位调查,地下水位在0.8m左右。
本项目隶属**自灌区,现对整个灌区水资源状况分析如下:1、灌区水资源概况⑴灌溉设计保证率灌溉设施保证率根据《灌溉与排水水工程GB50288-99》,本灌区处于较湿润地区,作物布局以水稻和小麦为主,灌溉区现状灌溉保证率为75%左右。
灌溉设施保证率选取采用典型年法。
经分析选用2003年作为现状年,2002年作为平水年的(P=50%),2001年作为中等干旱年(P=75%)(以水稻灌溉期作经验频率)。
⑵现状水资源概况灌区内雨量丰沛,且近临长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来水充沛,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然而随着灌区工程设施的老化,灌溉方法的落后以及管理设施不配套等因素,在用水方面大量的跑、冒、滴、漏现象也逐渐暴露出来。
同时由于灌区可利用的水资源量受到引水能力以及南水北调等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灌溉保证率。
本次水资源平衡计算正是以此为着眼点和立足点来进行的。
2、灌区现状供需水量计算⑴可供水量计算灌区的灌溉用水主要来自大运河、三阳河和本地有效降雨,有效降雨在作物生长期的计算中已扣除,仅需计算引用水部分。
灌区的可供水量包括其引水量以及从三阳河的补水量,详见供水实绩表。
**灌区供水实绩表单位:万m3注:⑴三座补水站的总出水流量为7.55m3/s,其作用主要为抬高灌区尾部水位以及缓解灌溉高峰期用水矛盾。
⑵上年10月至次年4月这一时段中,灌区内基本不引水,补水站也不补水。
⑵现状需水量的计算①农业用水量****灌区二○○四年作物布局表单位:万亩****灌区不同年型作物灌溉用水定额表单位:m3/亩****灌区不同年型农业用水量表单位:万m3②非农业用水非农业用水量包括灌区内的城镇、村镇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其它用水量。
由于灌区内工业水量较少。
因此,非农业用水由生活用水和其它用水组成。
**灌区现状非农业用水量表单位:万m3注:⑴生活用水以每人每月4m3计。
⑵其它用水主要以少量工业用水、畜禽用水以及冲污用水为主。
⑶**灌区现状不同代表年型用水量**灌区现状不同代表年型用水量表单位:万m33、设计水平年灌区供需水量计算⑴供水量预测本次工程着重在于节水改造,对现有的水利工程进行加固,不再扩大引水流量。
⑵需水量预测①作物布局作物布局仍按现状,不作大的调整。
②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48提高到0.6。
③农业需水量计算****灌区设计不同年型作物灌溉用水定额表单位:m3/亩****灌区设计不同年型农业用水量表单位:万m3⑶非农业需水量计算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预测,确定工程完工后的非农业用水量。
**灌区预测非农业用水量表单位:万m3注:⑴考虑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加快,生活用水以每人每月5m3计。
⑵其它用水主要以少量工业用水、畜禽用水以及冲污用水为主。
4、**灌区预测不同代表年型用水量**灌区预测不同代表年型用水量表单位:万m35、**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根据以上基础资料,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得出余缺平衡,并揭示工程完成后的水资源利用程度、节水情况,作为工程规划设计的依据。
水资源供需平衡表单位:万m3结论:从上表可以得出,在工程全部实施以后,本灌区在以上两个典型年基本做到不缺水。
同时,灌区的节水效果非常明显,节水量可达25%以上,以P=75%年型的引水量可满足P=90%年型的区内用水,从而缓解了大运河向北送水不足的矛盾,为我省北部地区提供灌溉水源创造了条件。
必须指出的是:虽然在P=75%年型,现状的供需水基本平衡,但由于工程不配套、老化和损毁所造成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致使灌渠尾部水位、水量不能保证灌溉要求,产生大量的无效灌溉水。
通过治理改造,这一问题也同时得以解决。
㈤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项目区土地面积3.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21万亩,现有中低产田面积2万亩,耕地面积中,农田1.97亩,林地0.12亩,园地0.12亩。
通过项目实施,改造基础设施,大力平整土地,整合零碎田块,改土渠为节水渠,项目区可新增土地100多亩,同时引进优良品种,运用无害化投入措施,着力建设优质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发展有机稻米2000亩,使项目区粮食产量亩增250公斤左右,品质更优。
㈥自然灾害本项目主要为水灾,1991和2002年遇到大水,由于该地区尚有部分圩口无闸控制,加至排涝动力不足,农田均不同程度受到损失。
二、社会经济状况㈠总人口,其中农业人口及劳动项目区共有总人口2.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6万人,劳动力1.23万人。
㈡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总面积3.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21万亩,园地0.12万亩,林地0.12万亩,水面0.7万亩,居民用地0.39万亩。
耕地种植上,以粮食作物为主,稻、麦(油)两熟。
㈢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市在苏中地区属于较为发达的县(市),经济状况良好,2004年全市财政收入14亿元,可用财力为5.6亿元;**镇2004年财政收入2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20元。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强力的财政支撑,地方财政配套和农民自筹完全可以到位。
㈣农业科技及其它社会化服务体系状况**市农业技术力量雄厚,技术服务组织健全,技术推广手段和推广装备较好。
项目区**镇现有农技推广中心1个,从事农技推广服务人员8个,在长期服务三农方面,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此外,项目区还建立合作经济组织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