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顺乎世界之潮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以人阅史,追寻历程 ——顺乎世界之潮流
1
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 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 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重点:(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 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2)理解维 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 的作用。
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 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 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探究一
材料一: 1841年林则徐致友人的信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彼之放炮,
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彼此不见面 而接仗者,未之前闻。”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先驱者
林则徐 曾国藩
地主阶级 抵抗派
器 物
地主阶级 洋务派
康有为 孙中山
资产阶级 维新派
制 度
资产阶级 革命派
课堂小结
从引领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先驱者们的思想 和行动我们得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是: ①学习是渐进的(由器物到制度,由理论到实践); ②过程是艰难的(每个新思想的提出都受到了保 守派的反对); ③效果是明显的(中国人不断觉醒); ④主要的引领者是社会的精英,范围窄,数量少。
——《孙中山全集》
撂倒巨人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1898年出版《孔子改制考》,以孔教名义 提出变法要求;策划新政,挽救民族危亡。
梁启超:1896年发表《变法通议》。伸民权、设 议
院、废科举、变官制、实行君主立宪。 严 复:康1有89为8年翻译梁《启天超演论》严。复人类社会也受天
演法则支配;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1)材料中林则徐在这封信中关注到什么问题? 军事技术
(2)结合所学知识,此前林则徐在关注西方问题上有何 行动? 收集西方信息;编译西方书报; 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
材料二:
探究一
乾隆帝1793年致
乔治三世的信
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
来 王 …… 无 所 不 有 …… 然 从
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
方法:先购买,再仿造。 目的:使清政府摆脱内忧外患,维护清朝统治。
康有为·1895年5月
窃以为弃台民之事小,散 天下民之事大;割地之事小, 亡国之事大……日本一小岛 夷耳……乃敢灭我琉球,侵 我大国。
——《康有为全集》
孙中山·1895年10月
用兵未及经年,全军几至 覆没,丧师赔款,蒙耻启羞, 割地求和,损威失体,外洋传 播,编成谈笑之资。
②主起人了公思)想差启不蒙多都的看作《用天,演是论近》代,可中见国影第响一之次深思广想。
解放的潮流;
—陈文振《追思严复先生》
材③料有二利:于南资海产康阶有级为先思生想,文为化吾的国传近代播先。觉之士,天
下所认同。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
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新觉世之功。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回答:维新变法思想在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三:辛亥革命十周年梁启超撰文写到:辛 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 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 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2)材料三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请举例加以证明。
意义:辛亥革命使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大大增强。
举例:新文化运动大大增强了人民的民主意识; 五四运动高举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国民大革命 掀起反帝反封建的新高潮。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创立兴中会(1894)、同盟会(1905); 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
章太炎:1903年《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指出 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
邹 容:孙1中90山3年发表章《太革炎命军邹》容,宣传反清革命。
君 主改 立良 宪
? 民 主革 共命 和
资产阶级维新派
康有为:1898年出版《孔子改制考》,以孔教名义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开 启 近 代 化 的 改 革 者
探究二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 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明正言顺。购成之后,访 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 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 可以勤远略。”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曾国藩提 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其目 的是什么?
——王先谦《九朝东华录》卷47
技术观:不贵 先进 奇巧 技术
外交观:武 德威 化
抵制 侵略
(3)根据材料指出少数士大夫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曾国藩接到《北京条约》的文本 时,“阅之不觉呜咽”;奕䜣在万寿山上亲眼目睹火烧圆 明园的熊熊大火,“痛哭无以自容”。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 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 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可 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 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 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 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 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提出变法要求;策划新政,挽救民族危亡。 首要目的
梁启超:1896年发表《变法通议》。伸民权、设 议 严 复院:、1废89科8举年、翻变译官《制天、演实论行》君。主人立类宪社。会也受天
演法则支配;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发展方向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创立兴中会(1894)、同盟会(1905); 提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
办物件。
——王先谦《九朝东华录》卷47
是书何以作?曰: 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而作。”
——《海国图志叙》
(3)根据材料指出少数士大夫的心态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
探究一
乾隆帝1793年致 乔治三世的信
西方观:不 蛮屑 夷
学习 西方
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 国 来 王 …… 无 所 不 有 …… 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 尔国制办物件。
章太炎:1903年《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指出 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
邹 容:1903年发表《革命军》,宣传反清革命。
理论基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 洋务运动的失败。
探究三
材料一:严复先生《天演论》,当时犹如惊蛰之春雷
响彻神州大地,多少人读之有如醍醐灌顶之感。吴
作①玉泽中推用章东读动:、等过了胡人50戊适都0种戌、深以变鲁受上迅影法名、响运人陈。动回独曹的忆秀聚录进、仁,行李先其;大生传钊曾主、说(郭,即沫他回若在忆、2录0毛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