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视角的一词多义现象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认知视角的一词多义现象研究

发表时间:2011-10-08T10:17:03.29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6月下供稿作者:张韬

[导读]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传统语义理论从结构层面不能对其本质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

◎张韬

(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040-01

摘要: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传统语义理论从结构层面不能对其本质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来分析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构成方式及各义项间的关联性,对外语学习者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一词多义;隐喻理论;转喻理论;意象图式结构

一、概述

一词多义是英语中的普遍现象,指一种词汇形式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义项。一词多义的现象一向都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理论之一的结构主义学家认为,不同的义项对应不同的词形,如果两个义项恰好对应同一词形,这种现象就是同形异义现象(Cuyckens & Aawada 1997)。转换生成语言学采取的“单一词义分析法”认为,多义词的各个义项都用一个统一的抽象定义来概括,这个定义包含一系列必要充分特征,在不同的语境中,这个抽象定义会有不同的具体体现(Cuyckens & Aawada 1997)。

传统理论的不足在于他们片面强调语言系统的内部机制,认为多义词的词义是孤立的,忽视语言内部系统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忽视人对语言的认知过程。此外,传统语言学受结构主义的影响,过于强调语言结构,对语义重视不够。本文将运用认知语言学代表性的理论:原型范畴理论论述一词多义现象背后的语言认知规律。

二、原型范畴理论和一词多义

以Lakoff、Langacker以及Taylor为代表的多数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词义范畴属于原型范畴;词义之间是通过某种认知机制(例如,抽象化、具体化、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关联起来的。这两点正是认知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的主要区别。下面主要讲述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这三种认知机制在词义扩展过程中的理据作用。

(一)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即人们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隐喻由两个域构成,一个是源域,一个是目标域。源域是人们熟知的、具体的,目标域则是陌生的、抽象的。隐喻是通过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跨域映射实现的,即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源域与目标域的映射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础上,即源域中的某个概念部分或全部映射到目标域中,使两个域形成一定的关联,而这一关联又是通过人的知识和经验获知的。

隐喻理论为解释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一词多义现象从人类的认知层面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如 nose (鼻子)一词,鼻子位于面部中央,位置最突出,其概念映射到汽车、飞机上就指车头、机头;同样由于嗅觉是鼻子的功能之一,它还可以指代嗅觉,其概念映射到人的能力上即指人探查或发现某事物的能力如:a reporter with a nose for news,scandal,etc (善于搜寻新闻、丑闻等的记者)。又如theatre(戏院;剧院;露天剧场)一词,因其形状或功能相似映射到其他实体域指(供演讲等用的)阶梯教室;(医院等处的)手术室,映射到抽象域指“戏剧文学或艺术”。

(二)转喻理论。

与隐喻不同,转喻是在同一个概念域中进行的映射(Evans & Green 2006)。它突出接近原则,诸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替代关系。如:There are a lot of intelligent heads in our class.(我们班有很多聪明的人。)这里“head”通过“头脑代表人(Head stands for people)”这一转喻,词义发生了扩展,成了多义词。

(三)意象图式结构。

意象图式最早由Mark Johnson 1980提出,后来很多语言学家,如Lakoff, Langacker, Turner 等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认为意象图式是初始的认知结构,是人们形成概念范畴的基本途径,组织思维的重要形式和获得意义的主要方式。意象图式建立在空间结构上,而很多词汇与空间结构相关。这些词汇无论在空间范畴内的延伸还是在向抽象范畴的延伸之中,意象图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对英语介词at 一词多义现象的分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试看下面的例句:

(1)The train arrived at the station.

(2)We begin our class at 8 o’clock in the morning.

(3)My father is at work now.

(4)He aimed at the target and fired.

(5)The old man was walking at very slow pace.

(6)He became very impatient at the delay.

上例中介词at的意义从物理空间映射到时间、状态、方向、方式、原因等方面,从而形成了介词at的多义网络。人们用同一词表示多个意义,是因为这些意义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的联系来自同一个深层的意象图式,图式变体以及图式从具体到抽象认知域的隐喻映射,进而造成了大量一词多义现象的出现。

三、结论

一词多义现象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它的产生是和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模式紧密相关的。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英语一词多义现象,有助于把握多义词各个义项间的联系,使我们了解到一词多义的内在生成机制,不仅让我们对一词多义现象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对英语词汇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Cuyckens, Hubert & Aawada, Britta (eds.) 1997. Polysemy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gnitiv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