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当今食品安全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当今食品安全问题

摘要: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食品加工业日趋丰富。食品安全问题越发成为民众关注的问题,而近年来爆出的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实在令民众胆战心惊。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又如何才能改善这种现状?

关键词:食品安全,诚信,安监,制度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可是如今在我们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亟待解决。

一、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各种各样难以想象的食品安全问题接二连三的搬上舞台。我们生活的环境当真是风险重重,危险多多。中国现今的食品,民众还敢相信什么。俗话说:“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现如今,食品安全问题频频爆出,叫民众如何心安。

(一)匪夷所思食品生产源头

食品制造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添加有毒物质的情况,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剂,加工食品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农产品、禽类产品的安全状况也不容乐观,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面临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威胁,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但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报告指出:只要按照良好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辐射食品在安全性和营养上可以说是完全可靠的。尽管如此,辐射食品还是备受争议。消费者对辐射产品还存有一定的疑惑。微波食品的安全性可能是令人担忧的。因为微波加热时,食物分子吸收大量吸收能量,足以分解蛋白质分子结构,导致食物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产生了人体不能识别的分子。瑞士皇家科技协会和美国俄利根波特的科学家的研究都表明,这些新分子是人体不能接受的,有些有病毒性,还可能致癌。另外,食品微波处理后,营养价值减少了60%至90%,包括矿物质和生化醇,维生素B、C和E以及抗脂肪胆固醇物质,甚至蛋白质的营养成分。【1】

(二)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事件

过去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是不乏疲惫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以下做简单例举。2003年,含敌敌畏的金华火腿;2004年,阜阳劣质奶粉;2005年,碘超标的雀巢奶粉;2006年,含瘦肉精的猪肉;2008

年,含三聚氰胺的婴幼儿奶粉;2011年,双汇瘦肉精,沃尔玛假绿色猪肉;2012年,红牛添加门,雅培奶粉的酪蛋白疑云,明胶很忙之毒胶囊,伊利汞,速成鸡和快大鸭;2013年,费列罗巧克力惊现“活蛆”,农夫山泉三陷“质量门”,广药维C银翘片含有剧毒砷汞残留。食品安全事故让名牌企业一失足成千古恨;有的企业忙着道歉,有的企业则依然忙着遮掩。可谓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与此同时,我国食品安全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如美国政府每年有7亿美元的经费支持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日本1999年6月至2001年9月投资数亿日元,历时23个月完成了日本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指定任务。发达国家均把基于健康保护为目的的食品安全标准化战略的重点领域。中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的标准,但许多标准标龄过长,缺乏科学与可操作性,在技术内容方面与WTO有关协定和CA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英、法等国家采取国际标准已达到80%,日本国家标准有9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发达国家目前采用某些标准甚至低于现行的CAC标准水平。而中国国家标准只有40%左右等同采用了国际标准,食品行业国家标准的采用率只有14.63%。【2】

二、食品安全问题后面反应的社会因素

一个社会问题的背后一定隐藏着其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分析造成它的根源。具体体现在厂家商家诚信不到位、老百姓保护意识不到位、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总体处罚不到位。

(一)制度方面问题的影射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制度与法制建设正在完善中,技术、法律和管理跟不上,环境污染导致食品安全风险性居高不下,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严重,造成了食品安全问题屡现。政府之前没发现是因为监管力量不均衡造成的,而监管不到位,就不会给企业提供诚信的土壤。

在各地,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受制于薄弱的产业基础,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依然散乱,难以计数,而在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监管能力显得捉襟见肘:人手不够,资金短缺,监管乏力。再加上GDP至上的惯性思维,一些地方为了带动税收、拉动就业,纵容食品生产企业违规经营,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助长了企业逃避监管的侥幸心理,使一些小隐患积累成大问题。

(二)监管不当

食品安全的监管和奖惩机制的不健全无疑也是造成食品问题频

发的重要原因。农业部、质检局、工商局、卫生部等监管部门的多头管理和分工不明确、协调不力等让投机分子有机可乘。而食品监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贪污、受贿等问题也助长了不法商家的气焰。不健全的法制和相关规定也为不法商家提供了机会。由于法律体系不健全和执法不严等原因,大量的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处在法律监督的“盲区”。同时,检测标准的缺失。科技水平仍相对落后, 食品行业标准相对

滞后。

(三)诚信监管

长期以来,我国食品生产的总体水平不高,我国国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道德滑坡、诚信缺失助推了中国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生产的确是个良心活。投毒式的生产加工已经是业内的潜规则,生产无处不在,你很难设想每个食品生产加工点都存在一个监管者,不可能食品的整个生产链都安插了监管者。每一个生产步骤都是经过人一项项完成的,他们应该受到良心和道德的审视,才会使这条罪恶的链条中断。诚信的严重缺失和道德的严重滑坡才是食品问题的本源。重建基本信用,特别是生产商的道德准则,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让道德败坏者受到法律的严惩和社会的唾弃,食品安全才有望得到切实保障。

三、关于食品安全问题改善的建议

(一)思维理念模式的转换

食品安全的反思转变管理理念与模式。从传统的“危机管理模式”转向“风险管理模式”,不是发生危机后才处理,而是在问题之前预测到风险,提前做好法律与管理的制度建设,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

(二)监管机制的该进

我国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一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它无法体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初级农产品源头与污染仍然严重,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