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的幸福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席勒的幸福观
杨海明1,李小玉2
(1.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广西宜州546300; 2.明天学校,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席勒思想的核心是对人“自由”问题的探讨,而“自由”与人的幸福密切相关。为了加深对席勒思想的认识,本论文拟从探究席勒思想诞生的文化土壤及对西方幸福观溯源梳理的基础上,深入论述席勒人性完善与自由和谐的幸福观,以此彰显席勒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和谐发展与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感性;理性;幸福观;自由
中图分类号:B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80X(2011)07-0017-04
Probing the Happiness of Schiller's Thoughts
YANG Hai-ming1,LI Xiao-yu2
(1.College of Teacher Education Hechi University,Yizhou546300,China; 2.Tomorrom School,Nanning530001,China)Abstract:The core of Schiller’s thought discusses the“freedom”for people,and“freedom”is closely related with people's happi-ness.In order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Schiller’s thought,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ulture soil of Schiller’s thought and trace-ability sort of western happiness,deeply analyzes the perfection of Schiller’s humanity and the happiness of freedom and harmony to reveal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Schiller’s happiness fo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Key words:Perceptual;rational;happiness;freedom
一、引言
约翰·克利斯朵夫·弗里德利希·席勒(1759—1805),是十八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诗人、剧作家和历史学家。德国古典美学的杰出代表,也是德国“狂飙运动”的主要人物之一。1759年出生在德国符腾堡公国的马尔巴赫,十三岁时被迫与家人分离送进有“奴隶养成所”之称的卡尔军事学院。席勒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思想巨变和酝酿着革命风暴的时代,自由、平等、博爱是18世纪启蒙主义所有思想家的要求,也是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当时,欧洲社会动荡不定,各国人民在腐朽的封建专制的统治下痛苦呻吟,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重重阻碍,各种思想流派风起云涌,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的革命呼声愈演愈烈。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席勒完成了《强盗》(1781),发出了反对封建专制的强烈呼声。继《强盗》之后,席勒响应时代召唤,通过对历史、哲学的研究,凭借诗人的才气和睿智,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并写出大量的美学和历史专著及其相关的学术论文。
二、席勒思想诞生的文化土壤
十八世纪,德国正处在四分五裂的状态,政治经济落后,贵族保守势力统治着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重重阻碍。与之相反,德国思想界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涌现出了一大批卓越的思想家,如康德、歌德、席勒、海涅、赫尔德等等。在欧洲其它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革命潮流的涌动,尤其是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深深触动了席勒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这使席勒看到了民主共和的曙光和民族振兴的希望。因《强盗》的上演,被授予法兰西荣誉公民的席勒,也因此格外关注法国大革命,曾一度产生定居巴黎的念头。但是,到法国大革命后期,血腥屠杀的事实,令席勒大失所望,一向对暴力革命持怀疑态度的席勒,此刻对法国大革命是一种绝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席勒将政治理想的抱负由革命转向了对人的改造,构建起审美乌托邦的理想王国。
关于席勒美学的人道主义思想、美育思想及文艺思想,都有人做过大量的研究,但关于席勒思想中的幸福观,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做过比较系统的挖掘和探讨。我们结合席勒的文学作品和理论著作,较系统的论述席勒的幸福观,从而深化对席勒思想的认识。现在的问题是,席勒谈没谈到关于人的幸福?我们从席勒著作中可以看到,他在《审美教育书简》第一封信中写道:“我要谈的对象,同我们幸福生活中最好的部分有直接的联系,同人的天性中道德的高尚也不相违阔。”[1](P9)由此看来,席勒美学思想是建基在人们幸福生活的基础上。而人们幸福生活的前提或基础是什么?在席勒看来就是启蒙思想所弘扬的自由、平等和博爱。因此,幸福的人必须是一个自由的人。席勒正是从自身、时代、国家和历史中亲身感受到、看到种种不自由,腐化堕落和野蛮粗鲁
第33卷第7期2011年7月
宜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ichun College
Vol.33,No.7
July.2011
*收稿日期:2011-06-22
作者简介:杨海明(1977—),男,陕西华县人,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美学、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2010年广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席勒美学的人本主义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010LX492)的研究成果之一。
的人,充斥着时代的舞台。据此,席勒学说旨在改变人所处的不自由状态,席勒想通过文学艺术来塑造人性完善的自由的人和审美的人。正如海涅所说:“席勒为伟大的革命思想而写作,他摧毁了精神上的巴士底狱,建造者自由的庙堂。”[2](P47)自由,同人们的幸福生活密切相关,亦如歌德所说:“贯穿席勒全部作品的是自由这个理想。”[3](P108)席勒身处在启蒙运动的思想潮流中,启蒙运动崇尚科学,提倡自由,希望用理性的原则使国家在社会政治经济上达到公平公正,驱逐人性的愚昧与落后。然而,现实并没有让人们看到启蒙思想家所描述的理想王国,科学发展的结果不是人们所期待的和谐,而是人性的分裂。法兰西轰轰烈烈的革命发展到后来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这些屠杀行为是席勒所不能理解和接受的。自由、平等及理性原则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罗兰夫人等人被送上断头台后已不复存在,这使得德国的思想家们对现实暴力革命造成的社会现状感到非常失望。于是,德国的思想家希望寻找暴力革命之外的道路来通向自由。而席勒以他睿智的目光看到了时代的弊端,即“由于国家这架更为错综复杂因而必须更加严格地划分各种等级和职业,人的天性的内在联系就要被撕裂开来,一种破坏性的纷争就要分裂本来处于和谐状态的人的各种力量。”[1](P29)由于近代科学进步而越加细密的分工与复杂的国家机器形成的职业等级,造成了现代人的人性分裂和异化,人失去了个体独享的自由。现代人“如今已被一架精巧的钟表所代替,在那里无限众多但都没有生命的部分拼凑在一起从而构成了一个机械生活的整体。现在,国家与教会,法律与道德习俗都分裂开来了;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彼此脱节。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碎片”[1](P30)。技术侵占了原本应属于艺术与哲学的领域,国家的等级和职业的分工使人性的内在和谐分裂了,上层生活腐化堕落,下层社会粗暴野蛮,时代精神出现了严重的危机。面对国家的落后,人性的分裂、人的异化、堕落,专制政治对人的压制与束缚的现实,席勒陷入了沉思之中。自此,现实问题的困扰,阻隔了席勒创作的激情。自18世纪90年代,席勒钻进了对哲学和历史的研究,力图在政治之外寻求一条新的道路,通向自由,达到内心和谐,并祈求获得幸福的生活。
因此,我们对席勒幸福观的探析应根植于他所处的社会大背景。现实问题的困扰和对暴力革命的绝望,这使得席勒将现实的政治问题转向了对人的改造,他的幸福观就在对人的塑造中体现出来。席勒对人改造的思想旨在通过文学艺术、审美游戏来培养人性完善而内心和谐的人和全面发展的人,最终使人在感性和理性的和谐统一中获得幸福,成为一个幸福的人。这种幸福观的典范就是古希腊人,席勒以古希腊人为榜样,在诠释感性和理性完善统一的古希腊人身上,试图寻找在当代世界所缺失的美和理想,实现感性与理性在现代人身上的和谐统一,从而扭转时代、社会分工和发展所造成的人性分裂和人异化的现实。
三、西方传统幸福观溯源
为了探寻席勒思想中的幸福观,有必要对西方传统的幸福思想观进行简要的梳理和溯源。何为幸福?对人幸福的追问一直以来属于哲学范畴,在西方哲学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思想家都曾对此做过孜孜不倦的探析。西方文化发端于古希腊,历史上的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思想家都对幸福进行过思考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一直到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才从哲学范畴中分离出来并成为独立的学科即伦理学。大致梳理,在西方幸福观发展史中,出现了五种比较典型的幸福观,即理性主义幸福观、感性主义幸福观、基督教主义幸福观、功利主义幸福观和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等。
理性主义幸福观的代表人物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里特、伊壁鸠鲁、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理想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与快乐有着紧密的联系,精神上的幸福比肉体上的短暂快乐更具有价值,提倡人们追求精神的幸福而非物质的幸福,强调道德、德行在幸福追求中的意义,更关注理性在人生中的指导作用。
中世纪倡导的基督教主义幸福观,实际上是理性主义幸福观的一种变种。这种幸福观把上帝当成是人幸福的来源,认为物质享受和对财富的追求都是世俗的、虚幻的、罪恶的;而真正的幸福则是上帝赐予的,是“天国的幸福”。这派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基督教神学大师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他们引导人们放弃现实的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在信仰上帝的基础上奉行禁欲主义,追求彼岸的、天国的幸福。
理性主义幸福观由于过分强调主观心灵对感官肉体的超越,忽略了人正当的物质享受而渐渐被感性主义所取代。感性主义幸福观侧重肉体与物欲等物质因素,更关注人的感性享乐,强调人的物质追求,认为物质的感官快乐比精神享受更加让人快乐,感性享受的快乐即幸福。但是,感性主义幸福所提出的幸福仅仅涉及人的基本生理需求,虽然也涉及到精神层面,但缺乏高尚的精神情操与理想。
文艺复兴之后,人被重新发现。在追求人的个性、价值和意义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功利主义幸福观。其代表人物有边沁与密尔。边沁通过总结与思考,从伦理学方面提出了有数量区别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幸福观。之后,密尔继承并发展了边沁的幸福观,提出了有数量与质量区别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密尔认为:“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个满足的猪,好比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做一个傻子好。”[4](P15)由此看来,功利主义幸福观在实质上与感性幸福观大同小异,是基于个人感性基础上的一种享乐主义。
幸福观发展到马克思这里,开始得到了比较全面的阐释。马克思扬弃了席勒关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人性的分裂和人异化的现实,提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幸福观,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制下的人是“异化”的人。在机器大生产下,人只是社会的一个个零部件,人为了生存,已经被分裂,被异化。马克思还认为,社会生活是个人幸福的基础,个人只有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够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幸福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劳动和创造是幸福的前提条件,社会人只有在个人与集体、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中才可能获得幸福。为整个社会,为绝大多数人谋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通过对西方不同幸福观的审视和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对幸福的认识,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些观点甚至是完全对立的。但是,无论以往的哲学家、伦理学家对幸福观的理解有多大分歧,有一点是不变的,他们阐释幸福的基础都是将感性或理性视为幸福的唯一尺度,这种幸福观是建立在人性分裂和人畸型发展的基础上,都是片面的。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才从历史辩证法的维度,将幸福看做是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达到一种自我实现的幸福观。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奠基于尊重人肉体感官的基础上,发展一种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幸福观,这种幸福
第7期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第3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