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营与管理》教学设计 第五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教学设计
课题立体农业计划课时 2
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立体农业的含义、立体农业的类型、立体农业的特点、立体农业的模式、目标要求:掌握立体农业的特点立体农业的模式、
重点难点重点:立体农业的类型、立体农业的特点难点:立体农业的模式、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1、自学与讲授相结合。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3、讲授重点内容。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板书设计)
一、组织教学:课前认识、强调课堂纪律。
二、实施教学:
第一节立体农业
一、立体农业的含义
立体农业就是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以及各种农业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差,运用“空间三维结构”原理,在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空中及前后不同的方位和时段同时或交互安排,组织农业生产,通过合理组装、粗细配套,巧妙地把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结合起来,形成多类型、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以达到多物共栖、多层结构共存和多级物质循环利用,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模式。
二、立体农业的类型
(1)狭义的立体农业:仅指立体种植而言,是农作物复合群体在时空上的充分利用。
根据不同作物的不同特性,如高秆与矮秆、喜光与耐阴、早熟与晚熟、深根与浅根、能固氮的豆科与耗氮的禾本科等,利用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的互补关系,实行科学的间种、套种、混种、复种、轮种等配套种植,形成多种作物、多层次、多时序的立体交叉种植结构。
(2)中义的立体农业:是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水域中)或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并巧妙地借助人工的投入,提高能量的循环效率、物质转化率和物质生产量,建立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多时序交错、多能级转化的立体农业模式。
(3)广义的立体农业:着眼于整个大农业系统,从资源配置、生产组织、环境维护等多个视觉来组织农业生产,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状态。
三、立体农业的特点
立体农业的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
(1)“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
(2)“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3)“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土地(水体)生产力。
(4)“安全”,即产品和环境安全,体现在利用多物种组合来同时完成对环境的修复和农业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融合。
四、立体农业的模式
构成立体农业的基本单元是物种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食物链结构和技术结构。不同的立体农业模式,实质上就是上述各要素的合理配置。由于各地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条件差距较大,因而立体农业的模式也是丰富多彩的,较著名的有:丘陵山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农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水体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庭院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稻田立体农业模式、蔗田立体农业模式、旱地立体农业模式、果园立体农业模式、菜园立体农业模式、林木立体农业模式,等等。
六、测评
随机抽查2—3名学生了解掌握情况。
七、小结
1.重难点确定
2.布置作业
作业、思考题、实践:
1、说明立体农业的类型、立体农业的特点
2、说明立体农业的模式有那些
第五章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第二节《生态农业》教学设计
课题生态农业计划课时 2
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教学内容:生态农业的含义、基本原理和技术、生态农业技术、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目标要求:掌握、基本原理和技术、生态农业技术
重点难点重点:基本原理和技术、生态农业技术难点:我国生态农业的实践、
教学进程(含课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板书设计)
一、组织教学:课前认识、强调课堂纪律。
二、实施教学:
第二节生态农业
一、生态农业的含义
所谓生态农业,是人们按照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利用人、生物与环境间及生物与生物间在物质和能量转换过程中的物质循环与再生、相生互克、共生互补、协同发展等原理,结合本地资源特点,所建立起的“一业为主、综合发展、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高效无废料”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农业是一个高效稳定并能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该系统要求能耗最低,一切副产物都将通过再循环,通常使用固氮植物、农家肥、腐殖质肥料、实行作物轮作等技术来保持土壤肥
力。生态农业通过多种经营方式,使农业生态系统变得更加稳定,并保证产生最大生物量。
二、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一)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
生态农业建设所依据的基本原理主要有:
1.生态位原理生态位通俗地说就是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有的空间、位置。每一种生物在多维的生态空间中都有其适宜的生态位,而每一种环境因素都给生物提供了现实的生态位。
2.食物链原理依据生态学原理,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的食物链,既是一条能量转化链和物质传递链,也是一条价值增值链。
3.整体效应原理根据系统论原理,整体的作用和效应大于个体功能之和。农业是由农业生物、环境资源及社会经济要素构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4.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生态系统作为生物与环境的统一体,既要求生物要适应其生存环境,又同时伴有生物对生存环境的改造作用,这就是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
此外,还有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生物种群相生互克原理、限制因子原理,等等。
(二)生态农业技术
1.立体种养技术
2.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技术
3.庭院经济开发利用技术
4.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三、生态农业的模式
现将我国的十大模式简介如下:
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
2.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
3.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
4.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
5.生态种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