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直剪试验(完整报告,含实验数据、强度图)

合集下载

直接剪切试验报告---文本资料

直接剪切试验报告---文本资料

实验五 直接剪切试验实验人: 学号:一、概述直接剪切试验就是直接对试样进行剪切的试验,简称直剪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4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p 下,施加水平剪切力,测得试样破坏时的剪应力τ,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内摩擦角ϕ和粘聚力c 。

二、仪器设备1、直剪仪。

采用应变控制式直接剪切仪,如图所示,由剪切盒、垂直加压设备、剪切传动装置、测力计以及位移量测系统等组成。

加压设备采用杠杆传动。

2、测力计。

采用应变圈,量表为百分表。

3、环刀。

内径6.18cm ,高2.0cm 。

4、其他。

切土刀、钢丝锯、滤纸、毛玻璃板、凡士林等。

三、操作步骤1、将试样表面削平,用环刀切取试件,测密度,每组试验至少取四个试样,各级垂直荷载的大小根据工程实际和土的软硬程度而定,一般可按100kPa ,200kPa ,300kPa ,400kPa (即1.0 kg/cm 2,2.0 kg/cm 2,3.0 kg/cm 2,4.0 kg/cm 2)施加。

2、检查下盒底下两滑槽内钢珠是否分布均匀,在上下盒接触面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对准剪切盒的上下盒,插入固定销钉,在下盒内顺次放洁净透水石一块及湿润滤纸一张。

图7-1 应变控制式直剪仪1—轮轴;2—底座;3—透水石;4—测微表;5—活塞; 6—上盒;7—土样;8—测微表;9—量力环;10—下盒3、将盛有试样的环刀平口朝下,刀口朝上,在试样面放湿润滤纸一张及透水石一块,对准剪切盒的上盒,然后将试样通过透水石徐徐压入剪切盒底,移去环刀,并顺次加上传压板及加压框架。

4、在量力环的安装水平测微表,装好后应检查测微表是否装反,表脚是否灵活和水平,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徐徐转动手轮,使上盒两端的钢珠恰好与量力环按触(即量力环中测微表指针被触动)。

5、顺次小心地加上传压板、钢珠,加压框架和相应质量的砝码(避免撞击和摇动)。

6、施加垂直压力后应立即拔去固定销(此项工作切勿忘记)。

土力学直剪试验(完整报告-含实验数据、强度图)

土力学直剪试验(完整报告-含实验数据、强度图)

直接剪切实验一、实验目的直接剪切实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四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测出破坏时剪应力,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

二、实验原理:土的破坏都是剪切破坏,土的抗剪强度是土在外力作用下,其一部分土体对于另一部分土体滑动时所具有的抵抗剪切的极限强度。

土体的一部分对于另一部分移动时,便认为该点发生了剪切破坏。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成正比;粘性土的抗剪强度除和法向应力有关外,还决定于土的粘聚力。

土的摩擦角φ、粘聚力c是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土坡稳定等强度计算必不可少的指标。

三、实验设备:1.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由剪切容器、垂直加压设备、水平力推力座、量力环等组成。

2.其它辅助设备:百分表、天平、环刀、秒表、饱和器、透水石、削土刀等。

四、实验步骤:1.按要求的干密度,称出一个环刀体积所需的风干试样。

本实验使用扰动土试样。

制备四份试样,在四种不同竖向压力下进行剪切试验。

2.取出剪切容器的加压盖及上部透水石,将上下盒对准,插入固定销。

3.将试样徐徐倒入剪切容器内,在试样面上依次放好透水石、加压盖、钢珠和加力框架。

4.徐徐转动手轮至量力环上的百分表长针微微转动为止,将百分表的长针调至零,即R=0。

5.在试样面上施加第一级垂直压力P=100kpa。

6.拔去固定销,以8s/r的均匀速率转动手轮,使试样在3--5分钟内剪破。

剪破标准:(1)当百分表读数不变或明显后退,(2)百分表指针不后退时,以剪切位移为4mm对应的剪应力为抗剪强度,这时剪切至剪切位移达6mm时才停止剪切。

7.卸除压力,取下加力框架、钢珠、加压盖等,倒出试样,刷净剪切盒。

8.重复2-7步骤,改变垂直压力,使分别为200、300、400kpa进行试验。

五、数据分析:14 94.8 185.2 234.15616 96.8 223.2 239.09618 97.6 262.4 241.07220 97.6 302.4 241.07222 97.6 342.4 241.07224 97.6 382.4 241.07226 97.6 422.4 241.072剪切位移为4mm时对应的剪应力(kpa)即抗剪强度如下表:100 61.26200 121.03300 181.79400 241.07由图可知:抗剪强度指标:C=10,φ=31.2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土力学直剪试验(完整报告-含实验数据、强度图)

土力学直剪试验(完整报告-含实验数据、强度图)

直接剪切实验一、实验目的直接剪切实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四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测出破坏时剪应力,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

二、实验原理:土的破坏都是剪切破坏,土的抗剪强度是土在外力作用下,其一部分土体对于另一部分土体滑动时所具有的抵抗剪切的极限强度。

土体的一部分对于另一部分移动时,便认为该点发生了剪切破坏。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成正比;粘性土的抗剪强度除和法向应力有关外,还决定于土的粘聚力。

土的摩擦角φ、粘聚力c是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土坡稳定等强度计算必不可少的指标。

三、实验设备:1.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由剪切容器、垂直加压设备、水平力推力座、量力环等组成。

2.其它辅助设备:百分表、天平、环刀、秒表、饱和器、透水石、削土刀等。

四、实验步骤:1.按要求的干密度,称出一个环刀体积所需的风干试样。

本实验使用扰动土试样。

制备四份试样,在四种不同竖向压力下进行剪切试验。

2.取出剪切容器的加压盖及上部透水石,将上下盒对准,插入固定销。

3.将试样徐徐倒入剪切容器内,在试样面上依次放好透水石、加压盖、钢珠和加力框架。

4.徐徐转动手轮至量力环上的百分表长针微微转动为止,将百分表的长针调至零,即R=0。

5.在试样面上施加第一级垂直压力P=100kpa。

6.拔去固定销,以8s/r的均匀速率转动手轮,使试样在3--5分钟内剪破。

剪破标准:(1)当百分表读数不变或明显后退,(2)百分表指针不后退时,以剪切位移为4mm对应的剪应力为抗剪强度,这时剪切至剪切位移达6mm时才停止剪切。

7.卸除压力,取下加力框架、钢珠、加压盖等,倒出试样,刷净剪切盒。

8.重复2-7步骤,改变垂直压力,使分别为200、300、400kpa进行试验。

五、数据分析:14 94.8 185.2 234.15616 96.8 223.2 239.09618 97.6 262.4 241.07220 97.6 302.4 241.07222 97.6 342.4 241.07224 97.6 382.4 241.07226 97.6 422.4 241.072剪切位移为4mm时对应的剪应力(kpa)即抗剪强度如下表:100 61.26200 121.03300 181.79400 241.07由图可知:抗剪强度指标:C=10,φ=31.2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直接剪切试验报告

直接剪切试验报告

直接剪切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直接剪切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

本次试验的目的在于确定土样在不同垂直压力下的抗剪强度参数,即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土力学参数依据。

二、试验原理直接剪切试验是通过对土样施加垂直压力和水平剪切力,使土样在预定的剪切面上发生剪切破坏。

根据库仑定律,土的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和土的内摩擦角、粘聚力有关。

三、试验设备1、直剪仪:包括剪切盒、垂直加载装置、水平加载装置等。

2、百分表:用于测量土样的剪切变形。

3、天平:用于称量土样的质量。

四、试验土样本次试验所采用的土样为取自_____工程场地的_____土,土样经过风干、碾碎、过筛等处理,以保证土样的均匀性和代表性。

五、试验步骤1、制备土样:将处理好的土样分层装入剪切盒内,每层用击实锤击实,使土样达到预定的密度。

2、安装土样:将装有土样的剪切盒安装在直剪仪上,调整垂直加载装置和水平加载装置,使其处于初始状态。

3、施加垂直压力:按照预定的垂直压力等级,依次对土样施加垂直压力,并保持压力稳定。

4、进行剪切:在垂直压力稳定后,缓慢转动手轮,对土样施加水平剪切力,使土样在剪切面上发生剪切破坏。

剪切过程中,记录百分表的读数,以确定土样的剪切变形。

5、重复试验:更换土样,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不同垂直压力下的剪切试验。

六、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1、试验数据记录|垂直压力(kPa)|剪切力(kN)|剪切位移(m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绘制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根据试验数据,绘制不同垂直压力下的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

3、确定抗剪强度在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上,取峰值剪应力或稳定剪应力作为土样在该垂直压力下的抗剪强度。

4、计算抗剪强度参数通过对不同垂直压力下的抗剪强度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出土样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

七、试验结果分析1、内摩擦角通过试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内摩擦角为_____°,表明土样在剪切过程中颗粒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大,土的抗剪强度主要由颗粒间的摩擦作用提供。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报告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报告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报告直接剪切试验是土力学中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用于研究土壤在剪切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和强度特性。

试验通过施加水平剪切力来破坏土体的结构,以获得土壤的剪切强度参数和剪切变形特性。

本报告将对直接剪切试验的常规步骤、试验参数和试验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

试验目的:直接剪切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土壤的剪切动力学性质,包括土壤的剪切强度、剪切模量和剪切变形特性等。

这些参数对土体的稳定性评估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试验设备和样品准备:直接剪切试验所需的主要设备包括直接剪切仪、测力仪、千斤顶、压力计、编码器等。

试验前需要对土壤样品进行准备,包括收集样品、清洗、调整含水量和颗粒大小分布等。

试验步骤:1. 首先,将土壤样品填充到直接剪切仪的剪切箱中,并按照一定的高度和均匀程度压实。

2. 在样品上方放置刚性平板,用千斤顶施加垂直荷载使样品完全密实,并记录施加的垂直荷载值。

3. 将水平分隔板安装在样品上方,通过调节水平分隔板与样品之间的间隙来确定正应力水平,同时记录正应力值。

4. 在水平分隔板之上安装测力仪和压力计等设备,用以测量和记录剪切力和剪切位移。

5. 按照预定的速率施加剪切力,同时记录剪切力和剪切位移的值,直至土样破坏或达到所需的试验截止条件。

试验参数:在直接剪切试验中,常用的参数包括剪切强度参数、剪切模量和剪切变形特性等。

剪切强度参数包括黏聚力(cohesive force)和内摩擦角(internal friction angle)。

剪切模量反映土壤对剪切应变的抵抗程度,是衡量土体刚性和变形能力的指标。

剪切变形特性包括土壤的剪切变形曲线、剪切模量的变化规律和剪切带的发展等。

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试验数据,可以绘制剪切力-位移曲线和正应力-位移曲线,分析土体的破坏过程和强度特性。

同时,可以计算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并与其他试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对剪切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土壤在剪切作用下的变形特点和变形模量。

土直剪实验报告(3篇)

土直剪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土直剪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土直剪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方法。

3. 分析土的抗剪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土直剪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土力学实验,用于测定土的抗剪强度和剪切变形特性。

实验原理基于土体在剪切过程中,抗剪强度与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

根据摩尔-库仑理论,土体的抗剪强度可以用下式表示:τ = c + σtanφ式中,τ为剪切应力;c为土的黏聚力;σ为正应力;φ为土的内摩擦角。

三、实验仪器1. 土直剪仪:用于进行土直剪实验。

2. 量筒:用于量取土样体积。

3. 天平:用于称量土样质量。

4. 保湿器:用于保持土样的水分状态。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土样:取一定量的土样,将其放入保湿器中,保持土样的水分状态。

2. 称量土样:用天平称量土样的质量,并记录。

3. 量取土样体积:将土样放入量筒中,量取土样的体积,并记录。

4. 装样:将土样装入土直剪仪的剪切盒中,注意土样要均匀分布。

5. 加载:按照实验要求,对土样进行加载,直至达到预定剪切应力。

6. 记录数据:在剪切过程中,记录剪切应力、剪切位移等数据。

7. 解除加载:达到预定剪切应力后,解除加载,观察土样的剪切破坏情况。

8.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土样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抗剪强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土样的抗剪强度。

抗剪强度是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其大小反映了土体的稳定性。

2. 黏聚力:黏聚力是土体颗粒之间的粘结力,反映了土体的内聚力。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土样的黏聚力。

3. 内摩擦角:内摩擦角是土体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反映了土体的剪切特性。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土样的内摩擦角。

4. 影响因素分析:分析土的抗剪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如土的种类、含水量、应力状态等。

六、实验结论通过土直剪实验,可以测定土体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等参数,为土体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实验结果表明,土的抗剪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土的种类、含水量、应力状态等。

土力学直剪试验(完整报告-含实验数据、强度图)

土力学直剪试验(完整报告-含实验数据、强度图)

土力学直剪试验(完整报告-含实验数据、强度图)直接剪切实验一、实验目的直接剪切实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四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测出破坏时剪应力,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

二、实验原理:土的破坏都是剪切破坏,土的抗剪强度是土在外力作用下,其一部分土体对于另一部分土体滑动时所具有的抵抗剪切的极限强度。

土体的一部分对于另一部分移动时,便认为该点发生了剪切破坏。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成正比;粘性土的抗剪强度除和法向应力有关外,还决定于土的粘聚力。

土的摩擦角φ、粘聚力c是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土坡稳定等强度计算必不可少的指标。

三、实验设备:1.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由剪切容器、垂直加压设备、水平力推力座、量力环等组成。

2.其它辅助设备:百分表、天平、环刀、秒表、饱和器、透水石、削土刀等。

四、实验步骤:1.按要求的干密度,称出一个环刀体积所需的风干试样。

本实验使用扰动土试样。

制备四份试样,在四种不同竖向压力下进行剪切试验。

2.取出剪切容器的加压盖及上部透水石,将上下盒对准,插入固定销。

3.将试样徐徐倒入剪切容器内,在试样面上依次放好透水石、加压盖、钢珠和加力框架。

4.徐徐转动手轮至量力环上的百分表长针微微转动为止,将百分=0。

表的长针调至零,即R5.在试样面上施加第一级垂直压力P=100kpa。

6.拔去固定销,以8s/r的均匀速率转动手轮,使试样在3--5分钟内剪破。

剪破标准:(1)当百分表读数不变或明显后退,(2)百分表指针不后退时,以剪切位移为4mm对应的剪应力为抗剪强度,这时剪切至剪切位移达6mm时才停止剪切。

7.卸除压力,取下加力框架、钢珠、加压盖等,倒出试样,刷净剪切盒。

8.重复2-7步骤,改变垂直压力,使分别为200、300、400kpa进行试验。

五、数据分析:垂直压力(KPa ) 手轮转数钢环读数(0.01mm)剪切位移(0.01mm)剪应力(KPa)10 00 0 0 02 16.0 24.0 39.520 4 21.0 59.0 51.870 6 23.0 97.0 56.810 8 24.0 136.0 59.280 10 24.8 175.2 61.256 12 24.8 215.2 61.256 14 24.8 255.2 61.256 16 24.7 295.3 61.009 18 24.8 335.2 61.256 20 24.8 375.2 61.256 22 24.8 415.2 61.256 24 24.8 455.2 61.2562000 0 0 02 20.0 20.0 49.400 4 32.0 48.0 79.040 6 38.2 81.8 94.354 8 42.0 118.0 103.740 10 47.0 153.0 116.090 12 49.0 191 121.030 14 49.1 230.9 121.277 16 49.1 270.9 121.277 18 49.1 310.9 121.277 20 49.0 351 121.030 22 49.0 391 121.030 24 49.0 431 121.0303000 0 0 02 25.0 15 61.750 4 42.0 38 103.740 6 52.2 67.8 128.934 8 57.8 102.2 142.766 10 62.6 137.4 154.62212 67.0 173 165.490 14 69.0 211 170.430 16 72.0 248 177.840 18 73.3 286.7 181.051 20 73.6 326.4 181.792 22 73.6 366.4 181.792 24 73.5 406.5 181.545 26 73.6 446.4 181.7924000 0 0 02 28.0 12.0 69.160 4 52.0 28.0 128.440 6 69.2 50.8 170.924 8 80.2 79.8 198.094 10 89.0 111 219.830 12 90.8 149.2 224.276 14 94.8 185.2 234.156 16 96.8 223.2 239.096 18 97.6 262.4 241.072 20 97.6 302.4 241.072 22 97.6 342.4 241.072 24 97.6 382.4 241.072 26 97.6 422.4 241.072剪切位移为4mm时对应的剪应力(kpa)即抗剪强度如下表:100 61.26200 121.03300 181.79400 241.07由图可知:抗剪强度指标:C=10,φ=31.2。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

3)快剪试验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渗透系数小于10-6cm/s的细粒土, 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1)试样制备并安装同慢剪试验; (2)施加垂直压力,拔取固定销立即以0.8mm/min
的剪切速度进行剪切至试验结束,使试样在3~ 5min内剪损;试样每产生剪切位移0.2~0.4mm 测记测力计和位移读数,直至测力计读数出现
2 试验设备
直接剪切仪分为应变控制式和应力控制式两种,我国 普遍采用应变控制式直剪仪,即通过等速推动试样产生位 移测定相应的剪力,试验设备构造如图1:
图1 应变控制式直剪仪
1-剪切传动机构;2-推动器;3-下盘;4-垂直加压框架;5-垂直位移 计;6-传压板;7-透水板;8-上盒;9-储水盒;10-测力计;11-水平 位移计;12-滚珠;13-试样
3 试验步骤
1)慢剪试验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细粒土,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1)试样的制备与安装; (2)根据工程实际和软硬程度施加各级垂直压力; (3)施加垂直压力后,每1h测读垂直变形1次,直至试 样固结变形稳定,变性稳定标准为每小时不大于 0.005mm。 (4)拔去固定销,以小于0.02mm/min的剪切速度进行 剪切,试样每产生剪切位移0.2~0.4mm测记测力 计和位移读数,直至测力计读数出现峰值,继续 剪切至位移为4mm时停机,记下破坏值; (5)试验结束后,取出试样,测定式样含水量。
峰值,继续剪切至位移为4mm时停机,记下破 坏值;
(3)试验结束后,取出试样,测定式样含水量。
4)砂类土直剪试验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砂类土,具体试验步骤如下: (1)取过2mm筛的风干砂样1200g制备砂样; (2)根据要求的试样干密度和试样体积称取每个试样
所需的风干砂样质量,精确至0.1g; (3)对准剪切容器上下盒,插入固定销,放干透水板

土的直剪实验实验报告(3篇)

土的直剪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土的直剪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土的剪切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直剪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分析土的剪切强度、内摩擦角和凝聚力等指标。

三、实验原理直剪实验是一种测定土的剪切强度和内摩擦角的方法。

实验原理如下:当土体受到剪切力作用时,土体内部的应力状态会发生变化,土体开始发生剪切变形。

当剪切力达到一定值时,土体将发生剪切破坏。

在直剪实验中,通过控制剪切力和土体的剪切位移,可以测定土的剪切强度和内摩擦角。

四、实验器材1. 直剪实验仪:用于施加剪切力,测量剪切位移和剪切力。

2. 土样:用于实验的土样,应满足实验要求。

3. 砂筒:用于盛装土样,保证土样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密度。

4. 砂筒底座:用于固定砂筒,保证实验过程中砂筒的稳定性。

5. 测力计:用于测量剪切力。

6. 计时器:用于记录剪切位移时间。

五、实验步骤1. 将土样制备成一定厚度的圆柱形试件,放入砂筒中。

2. 调整测力计,使其处于初始状态。

3. 将砂筒和土样一起放入直剪实验仪中,确保砂筒底座与直剪实验仪的接触面平整。

4. 开启直剪实验仪,使土样受到剪切力作用。

5. 记录剪切力和剪切位移,直至土样发生剪切破坏。

6. 关闭直剪实验仪,读取剪切破坏时的剪切力和剪切位移。

六、实验数据1. 土样编号:XX2. 土样密度:XX kg/m³3. 土样含水率:XX%4. 土样剪切强度:XX kPa5. 土样内摩擦角:XX°6. 土样凝聚力:XX kPa七、实验结果分析1. 土样的剪切强度与其密度和含水率有关。

密度越大,剪切强度越高;含水率越高,剪切强度越低。

2. 土样的内摩擦角和凝聚力与土质类型有关。

对于黏性土,内摩擦角和凝聚力较大;对于砂性土,内摩擦角和凝聚力较小。

3. 实验结果表明,土的剪切强度、内摩擦角和凝聚力等指标对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八、实验总结1. 本实验通过直剪实验方法,测定了土的剪切强度、内摩擦角和凝聚力等指标。

实习报告-土体直剪参考模板

实习报告-土体直剪参考模板

一、实习目的现场直剪试验测定岩土体特定剪切面上的抗剪强度指标。

该实验主要适用于粘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混合土层。

由于试验尺寸大且在现场进行,能把岩体的非均值性以及软弱结构面对抗剪强度的影响更真实的反映出来,比室内岩块实验更符合实际情况。

二、主要的仪器设备1、试体制备系统手风钻(或切石机)、模具、人工开挖工具各一套。

2、加荷系统(1)、液压千斤顶,2台;根据岩土体强度,竖向千斤顶出力为100T,水平千斤顶选用出力为50T;(2)、油压泵(附压力表、高压油管。

测力计等),2台;电动式,对千斤顶供油用。

3、传力系统(1)高压胶管,若干(配有快速接头),输送油压用;(2)体力柱:无缝钢管一套,要求钢管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

材料为锰钢无缝钢管,外径为260mm,内径为250mm。

长度为0.8m、0.6m、0.5m、0.3m、0.1m各一根,从长度为2.1m。

传立柱为等距4孔法兰盘连接。

(3)钢垫板:用厚度15mm,45#钢制480*480*15mm。

一套10块。

(4)土样套筒:用厚度15mm,45#钢制成,尺寸为500*500*350mm。

(5)滚轮排:一套,尺寸为500*500*350mm。

4、测量系统(1)、压力表:精度为一级的标准压力表一套,测油压用;(2)、千分表:四只;(3)、磁性表架:四只;(4)、测量表架:20A工字钢2根,每根2.0m;(5)、测量标点:混凝土墩4根;(6)、压力传感器:2个。

5、反力系统:采用63C工字钢支架反力系统。

6、记录系统目前国内静载试验的记录方式采用人工记录,经资料整理绘出应力—应变曲线。

其发展趋势是绘图仪绘制应力—应变曲线,提高记录精度,降低试验人员的劳动强度。

我们设计的是绘图仪绘制应力—应变曲线的方式。

试验设备的连接方法:加荷系统依次为电动油泵—稳压器—千斤顶—压力传感器—X—Y记录仪;变形观测设备依次为变形传感器—X—Y记录仪;反力系统:土样盒—承压板—滚轴排—承压板—传立柱—63C工字钢横梁。

土力学直剪试验(完整报告,含实验数据、强度图)

土力学直剪试验(完整报告,含实验数据、强度图)

直接剪切实验一、实验目的直接剪切实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四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测出破坏时剪应力,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

二、实验原理:土的破坏都是剪切破坏,土的抗剪强度是土在外力作用下,其一部分土体对于另一部分土体滑动时所具有的抵抗剪切的极限强度。

土体的一部分对于另一部分移动时,便认为该点发生了剪切破坏。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成正比;粘性土的抗剪强度除和法向应力有关外,还决定于土的粘聚力。

土的摩擦角φ、粘聚力c是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土坡稳定等强度计算必不可少的指标。

三、实验设备:1.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由剪切容器、垂直加压设备、水平力推力座、量力环等组成。

2.其它辅助设备:百分表、天平、环刀、秒表、饱和器、透水石、削土刀等。

四、实验步骤:1.按要求的干密度,称出一个环刀体积所需的风干试样。

本实验使用扰动土试样。

制备四份试样,在四种不同竖向压力下进行剪切试验。

2.取出剪切容器的加压盖及上部透水石,将上下盒对准,插入固定销。

3.将试样徐徐倒入剪切容器内,在试样面上依次放好透水石、加压盖、钢珠和加力框架。

4.徐徐转动手轮至量力环上的百分表长针微微转动为止,将百分表的长针=0。

调至零,即R5.在试样面上施加第一级垂直压力P=100kpa。

6.拔去固定销,以8s/r的均匀速率转动手轮,使试样在3--5分钟内剪破。

剪破标准:(1)当百分表读数不变或明显后退,(2)百分表指针不后退时,以剪切位移为4mm对应的剪应力为抗剪强度,这时剪切至剪切位移达6mm 时才停止剪切。

7.卸除压力,取下加力框架、钢珠、加压盖等,倒出试样,刷净剪切盒。

8.重复2-7步骤,改变垂直压力,使分别为200、300、400kpa进行试验。

五、数据分析:剪切位移为4mm 时对应的剪应力(kpa )即抗剪强度如下表:20 73.6 326.4 181.792 22 73.6 366.4 181.792 24 73.5 406.5 181.545 26 73.6 446.4 181.792 4000 0 0 0 2 28.0 12.0 69.160 4 52.0 28.0 128.440 6 69.2 50.8 170.924 8 80.2 79.8 198.094 10 89.0 111 219.830 12 90.8 149.2 224.276 14 94.8 185.2 234.156 16 96.8 223.2 239.096 18 97.6 262.4 241.072 20 97.6 302.4 241.072 22 97.6 342.4 241.072 24 97.6 382.4 241.072 26 97.6 422.4 241.072100 61.26 200 121.03 300181.79400 241.07由图可知:抗剪强度指标:C=10,φ=31.2。

直剪试验报告(改)

直剪试验报告(改)
⑵×C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21
22
22
23
23
24
24
25
25
26
26
27
27
28
28
29
29
30
30
直接剪切试验(三)
土样编号 仪器编号 班 组
垂直压力
(kPa)
手轮转数
(n)
测力计读数
(o.o1mm)
kPa


⑶=⑴20-⑵
⑵×C


⑶=⑴20-⑵
⑵×C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Hale Waihona Puke 89910
10
11
11
12
12
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8
19
19
20
20
21
21
22
22
23
23
24
24
25
25
26

直接剪切实验报告

直接剪切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直接剪切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土的剪切强度和内摩擦角等力学性质。

3. 分析土的剪切破坏机制。

二、实验原理直接剪切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土力学实验,用于测定土的剪切强度和内摩擦角等力学性质。

实验原理基于土体在剪切过程中受到的正应力和剪切力之间的关系。

根据库仑理论,土体的剪切强度τc可以表示为:τc = c + σtanφ其中,c为土的黏聚力,σ为土体的正应力,φ为土的内摩擦角。

三、实验仪器1. 直接剪切仪2. 剪切盒3. 水准仪4. 量筒5. 砂轮6. 天平四、实验步骤1. 将土样放入剪切盒中,调整剪切盒的高度,使土样厚度为50mm。

2. 在土样表面放置一个荷载板,调整荷载板的高度,使土样受到预定正应力。

3. 启动直接剪切仪,使剪切盒以一定的剪切速率进行剪切。

4. 观察剪切过程中土样的变形和破坏情况,记录剪切过程中土样的最大剪切力Fmax。

5. 计算土样的剪切强度和内摩擦角。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土样参数:土样类型、含水率、密度等。

2. 实验数据:剪切过程中土样的最大剪切力Fmax、剪切速率、剪切时间等。

3. 数据处理:(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土样的剪切强度和内摩擦角。

(2)绘制土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土样的剪切破坏机制。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样的剪切强度和内摩擦角: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土样的剪切强度和内摩擦角如下:土样1:剪切强度τc = 20kPa,内摩擦角φ = 30°土样2:剪切强度τc = 15kPa,内摩擦角φ = 25°2. 土样的应力-应变曲线:通过绘制土样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发现土样在剪切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剪切破坏机制。

对于土样1,当剪切应力达到一定值时,土样开始发生剪切滑动,随后发生剪切破坏;对于土样2,剪切破坏发生在较小的剪切应力下。

3. 分析:(1)土样的剪切强度和内摩擦角与其类型、含水率、密度等因素有关。

(2)剪切破坏机制与土样的剪切强度和内摩擦角有关。

直接剪切试验报告

直接剪切试验报告

实验五直接剪切试验实验人:学号:一、概述直接剪切试验就是直接对试样进行剪切的试验,简称直剪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4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p下,施加水平剪切力,测得试样破坏时的剪应力τ,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内摩擦角ϕ和粘聚力c。

二、仪器设备1、直剪仪。

采用应变控制式直接剪切仪,如图所示,由剪切盒、垂直加压设备、剪切传动装置、测力计以及位移量测系统等组成。

加压设备采用杠杆传动。

图7-1 应变控制式直剪仪1—轮轴;2—底座;3—透水石;4—测微表;5—活塞;6—上盒;7—土样;8—测微表;9—量力环;10—下盒2、测力计。

采用应变圈,量表为百分表。

3、环刀。

内径6.18cm,高2.0cm。

4、其他。

切土刀、钢丝锯、滤纸、毛玻璃板、凡士林等。

三、操作步骤1、将试样表面削平,用环刀切取试件,测密度,每组试验至少取四个试样,各级垂直荷载的大小根据工程实际和土的软硬程度而定,一般可按100kPa,200kPa,300kPa,400kPa(即1.0 kg/cm2,2.0 kg/cm2,3.0 kg/cm2,4.0 kg/cm2)施加。

2、检查下盒底下两滑槽内钢珠是否分布均匀,在上下盒接触面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对准剪切盒的上下盒,插入固定销钉,在下盒内顺次放洁净透水石一块及湿润滤纸一张。

3、将盛有试样的环刀平口朝下,刀口朝上,在试样面放湿润滤纸一张及透水石一块,对准剪切盒的上盒,然后将试样通过透水石徐徐压入剪切盒底,移去环刀,并顺次加上传压板及加压框架。

4、在量力环的安装水平测微表,装好后应检查测微表是否装反,表脚是否灵活和水平,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徐徐转动手轮,使上盒两端的钢珠恰好与量力环按触(即量力环中测微表指针被触动)。

5、顺次小心地加上传压板、钢珠,加压框架和相应质量的砝码(避免撞击和摇动)。

6、施加垂直压力后应立即拔去固定销(此项工作切勿忘记)。

开动秒表,同时以每分钟4~12转的均匀速度转动手轮(学生可用6转/分),转动过程不应中途停顿或时快时慢,使试样在3~5分钟内剪破,手轮每转一圈应测记测微表读数一次,直至量力环中的测微表指针不再前进或有后退,即说明试样已经剪破,如测微表指针一直缓慢前进,说明不出现峰值和终值,则试验应进行至剪切变形达到4mm(手轮转20转)为止。

土的直剪实验研究报告【范本模板】

土的直剪实验研究报告【范本模板】

土的直剪实验研究报告【摘要】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其数值等于土体产生剪切破坏时滑动面上的剪应力。

【关键词】实验目的:掌握土的室内直剪试验方法,并运用库仑-—莫尔强度理论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c、τ值,了解c和τ值在工程中的应用。

基本原理: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抵抗剪应力破坏时的极限能力。

土体内某一面上的抗剪强度就是该面两侧的土体发生滑动的最大阻力,这一阻力是由内摩擦角和内聚力所组成,可近似地用库仑公式表示如下:粘性土τ=σtanυ+C非粘性土τ=σtanυ式中:τ-土体抗剪强度(kPa);σ—承受的垂直压力(kPa); υ—内摩擦角(°);c—粘聚力(kPa)。

仪器设备:1。

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由剪切盒、垂直加载装置等组成(如图1)2。

环刀:高度20mm,内径61。

8mm。

3。

天平:感量0.1g、称量500g;4.百分表:量程10mm;5.其它辅助工具:环刀、削土刀、秒表、透水石、滤纸等。

图一试验方法:直剪实验一般可以分为:慢剪固结慢剪和快剪三种试验方法。

1 慢剪试验先使土样在某一级垂直压力作用下,固结至排水变形稳定,在以小于每分钟0。

02mm的剪切速度缓慢施加水平剪应力,在施加剪应力的过程中,使土样内始终不产生孔隙水压力,用几个土样在不同垂直压力下进行剪切,将得到有效应力抗剪强度参数和值,但历时较长,剪切破坏时间可按下式估算:始终——达到破坏所经历的时间——固结度达到50的时间2 固结快剪实验先使土样在某一级垂直压力作用下,固结至排水变形稳定,再以每分钟0.8mm的剪切速率施加剪力,直至破坏,一般在3~5min内完成,适用于渗透系数小于的细粒。

由于时间短促,剪力所产生的超静水压力不会转化为粒间的有效应力,用几个土样在不同垂直压力下进行慢剪,便能求得抗剪强度参数与值,这种值称为总应力法抗剪强度参数.3 快剪实验采用原状土样尽量接近现场情况,以每分钟0.8mm的剪切速率施加剪力,直至剪坏,一般在3~5min内完成,适用于渗透系数小于的细粒土。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报告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报告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报告为了研究土壤的力学性质,本试验对土壤进行了直接剪切试验。

试验旨在通过施加剪切力,观察土壤的变形和破坏特征,以及土壤的剪切强度参数。

试验采用了标准的直接剪切试验装置,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得到了一系列的试验数据。

下面将对试验方法、结果和分析进行详细的报告。

试验方法。

首先,选取了代表性的土样,经过干密度和含水率测试后,制备成规定尺寸的试样。

然后,将试样放置在直接剪切试验仪上,施加垂直荷载和水平剪切力,记录土样的变形情况和剪切力的变化。

在试验过程中,控制剪切速度和试验环境,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试验结果。

经过试验,得到了土壤的应力-应变曲线和剪切强度参数。

从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看出,在初期阶段,土壤的应变增长较为缓慢,随着剪切力的增加,土壤的应变增速逐渐加快。

最终,在达到一定剪切力时,土壤会发生破坏,应变急剧增加,伴随着应力的急剧下降。

通过计算得到了土壤的内摩擦角和剪切强度参数,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土壤力学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试验分析。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土壤的剪切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类型、含水率、孔隙结构等。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和土壤特性,合理选择土壤的剪切强度参数,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此外,直接剪切试验还可以用于研究土壤的变形特性和应力传递规律,为土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手段。

总结。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对土壤的直接剪切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得到了有价值的试验数据和结论。

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将结合这些数据和结论,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结语。

本次试验的结果对于土壤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土壤工程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希望通过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土壤工程领域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推动土壤力学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报告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报告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报告实验背景土壤力学是研究土体所受到的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的分支学科。

通过土的力学试验,可以得到其力学特性参数,为土工建筑、地基和基础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土的直接剪切试验是土壤力学试验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试验,本报告旨在对该试验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实验目的1. 掌握土的直接剪切试验方法和技术。

2. 测定土的抗剪强度和剪切模量参数。

实验设备1. 直接剪切框架2. 剪切室3. 应力应变测点仪器4. 土样模具和切土器实验步骤1. 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土样。

2. 将土样放入模具中,逐层加压,相继敲密,直至密实度满足要求。

3. 从模具中顶部切割土样,预留一定厚度的边缘。

4. 将剪切框架上置入剪切室后,将土样压缩在样品底部托板上,使其与插板紧密接触。

然后升起剪切室,将样品贴紧下端的刀片上。

5. 关闭剪切室,加入水,将试验测定区变为水密状态。

6. 通过应力应变测点仪器对土样进行荷载加载试验。

7. 测定土样在一定应变范围内,剪切前后的应力、应变和变形情况,并绘制荷载-剪切应力曲线和剪切模量曲线。

实验结果样品基础信息:样品编号:XXX样品尺寸:宽X长X高(cm),XXX样品密度:XXX(g/cm³)样品荷载速率:XXX(mm/min)荷载变形信息:见下表应变(%)剪切应力(kPa)剪切应力(kPa)0.1 10.1 20.20.2 20.1 40.30.3 30.2 60.50.4 40.3 80.60.5 50.4 100.70.6 60.5 120.80.7 70.6 140.90.8 80.7 161.10.9 90.9 181.31.0 101.0 201.4剪力刚度解释:在荷载范围中,荷载/剪切应力比可视为剪切变形的最大比例。

计算:剪力刚度≈ 斜率剪力刚度范例:剪切应力差 / 行进差,例如:20.2 - 10.1 = 10.1 kPa。

输入两个点之间的行进差,例如:0.1 cm。

直接剪切试验报告

直接剪切试验报告

实验五直接剪切试验实验人:学号:一、概述直接剪切试验就是直接对试样进行剪切的试验,简称直剪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4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p下,施加水平剪切力,测得试样破坏时的剪应力τ,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内摩擦角ϕ和粘聚力c。

二、仪器设备1、直剪仪。

采用应变控制式直接剪切仪,如图所示,由剪切盒、垂直加压设备、剪切传动装置、测力计以及位移量测系统等组成。

加压设备采用杠杆传动。

图7-1 应变控制式直剪仪1—轮轴;2—底座;3—透水石;4—测微表;5—活塞;6—上盒;7—土样;8—测微表;9—量力环;10—下盒2、测力计。

采用应变圈,量表为百分表。

3、环刀。

内径6.18cm,高2.0cm。

4、其他。

切土刀、钢丝锯、滤纸、毛玻璃板、凡士林等。

三、操作步骤1、将试样表面削平,用环刀切取试件,测密度,每组试验至少取四个试样,各级垂直荷载的大小根据工程实际和土的软硬程度而定,一般可按100kPa,200kPa,300kPa,400kPa(即1.0 kg/cm2,2.0 kg/cm2,3.0 kg/cm2,4.0 kg/cm2)施加。

2、检查下盒底下两滑槽内钢珠是否分布均匀,在上下盒接触面上涂抹少许润滑油,对准剪切盒的上下盒,插入固定销钉,在下盒内顺次放洁净透水石一块及湿润滤纸一张。

3、将盛有试样的环刀平口朝下,刀口朝上,在试样面放湿润滤纸一张及透水石一块,对准剪切盒的上盒,然后将试样通过透水石徐徐压入剪切盒底,移去环刀,并顺次加上传压板及加压框架。

4、在量力环的安装水平测微表,装好后应检查测微表是否装反,表脚是否灵活和水平,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徐徐转动手轮,使上盒两端的钢珠恰好与量力环按触(即量力环中测微表指针被触动)。

5、顺次小心地加上传压板、钢珠,加压框架和相应质量的砝码(避免撞击和摇动)。

6、施加垂直压力后应立即拔去固定销(此项工作切勿忘记)。

开动秒表,同时以每分钟4~12转的均匀速度转动手轮(学生可用6转/分),转动过程不应中途停顿或时快时慢,使试样在3~5分钟内剪破,手轮每转一圈应测记测微表读数一次,直至量力环中的测微表指针不再前进或有后退,即说明试样已经剪破,如测微表指针一直缓慢前进,说明不出现峰值和终值,则试验应进行至剪切变形达到4mm(手轮转20转)为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剪切实验
一、实验目的
直接剪切实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四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下,施加水平剪切力进行剪切,测出破坏时剪应力,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和粘聚力c。

二、实验原理:
土的破坏都是剪切破坏,土的抗剪强度是土在外力作用下,其一部分土体对于另一部分土体滑动时所具有的抵抗剪切的极限强度。

土体的一部分对于另一部分移动时,便认为该点发生了剪切破坏。

无粘性土的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成正比;粘性土的抗剪强度除和法向应力有关外,还决定于土的粘聚力。

土的摩擦角φ、粘聚力c是土压力、地基承载力和土坡稳定等强度计算必不可少的指标。

三、实验设备:
1.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由剪切容器、垂直加压设备、水平力推力座、量力
环等组成。

2.其它辅助设备:百分表、天平、环刀、秒表、饱和器、透水石、削土刀等。

四、实验步骤:
1.按要求的干密度,称出一个环刀体积所需的风干试样。

本实验使用扰动
土试样。

制备四份试样,在四种不同竖向压力下进行剪切试验。

2.取出剪切容器的加压盖及上部透水石,将上下盒对准,插入固定销。

3.将试样徐徐倒入剪切容器内,在试样面上依次放好透水石、加压盖、钢
珠和加力框架。

4.徐徐转动手轮至量力环上的百分表长针微微转动为止,将百分表的长针
=0。

调至零,即R
5.在试样面上施加第一级垂直压力P=100kpa。

6.拔去固定销,以8s/r的均匀速率转动手轮,使试样在3--5分钟内剪破。

剪破标准:(1)当百分表读数不变或明显后退,(2)百分表指针不后退时,以剪切位移为4mm对应的剪应力为抗剪强度,这时剪切至剪切位移达6mm 时才停止剪切。

7.卸除压力,取下加力框架、钢珠、加压盖等,倒出试样,刷净剪切盒。

8.重复2-7步骤,改变垂直压力,使分别为200、300、400kpa进行试验。

五、数据分析:
剪切位移为4mm 时对应的剪应力(kpa )即抗剪强度如下表:
20 73.6 326.4 181.792 22 73.6 366.4 181.792 24 73.5 406.5 181.545 26 73.6 446.4 181.792 400
0 0 0 0 2 28.0 12.0 69.160 4 52.0 28.0 128.440 6 69.2 50.8 170.924 8 80.2 79.8 198.094 10 89.0 111 219.830 12 90.8 149.2 224.276 14 94.8 185.2 234.156 16 96.8 223.2 239.096 18 97.6 262.4 241.072 20 97.6 302.4 241.072 22 97.6 342.4 241.072 24 97.6 382.4 241.072 26 97.6 422.4 241.072
100 61.26 200 121.03 300
181.79
400 241.07
由图可知:抗剪强度指标:C=10,φ=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