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

安徽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调整对策

作者:杜小蓉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年第12期

摘要:产业结构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决定了其经济实力、经济规模和综合竞争力。文章在分析安徽产业结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安徽产业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安徽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1 安徽三次产业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并取得一定进展。尤其从1995年以来的17年时间里,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三次产业构成经历了由“二、一、三”演进到“二、三、一”的过程。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995年分别为32.26∶36.46∶31.28,2011年分别为13.37∶54.44∶32.19。二、三产业已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安徽作为中部地区,虽没有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迅速,但通过工业强省战略等一系列以依靠自身为主的政策也迅速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明显,且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在GDP 中所占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经济结构有明显改善。三次产业发展变动情况及所占GDP 的比重如表1:

从三次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1995-2011年17年安徽国内生产总值上升趋势明显,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810.66亿元,2011年即上升为15110.3亿元,增长了8.35倍,增长快速。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增速最快,增长了12.46倍,其次是第三产业,增长了8.58倍,第一产业增长相对比较缓慢,仅增长了3.46倍,但总体仍属增长态势。

从表1看出1995年三次产业在总值中所占比重相差不大,但第一产业占三次产业的比重则逐年下降,1995年到2011年下降了18.8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三次产业比重在不断上升,但在2002-2004年3年间有小幅的波动,2004年后又逐年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1995-2011年17年间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这17年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仅上升了0.91个百分点,不到一个百分点。

从表1可以看出安徽省1995年三次产业处于“二、一、三”的状态,从1995-2005年11年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有着一定的交替,但到2005年后,三次产业的结构比较稳定,工业增长强劲,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按照发展经济学产业发展三阶段规律,即第一阶段:传统社会经济阶段,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农业和服务业,该阶段主要表现为大量低效率劳动力停滞在农业部门;第二阶段:高速增长的工业阶段,经济增长主要由急速上升的工业制造业支撑;第三阶段:经济进入发达阶段,工业制造业的贡献率下降,技术含量较高的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贡献逐步提高。从近几年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来看,其正处于第二阶段。

2 安徽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发展模式粗放,高耗能行业比重偏高目前全省煤炭开采和洗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造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和炼焦及核燃料和有色金属加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GDP比

重仍有10%左右。“粗加工、低技术”比重较大。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占加工工业比重仅为18%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力量较为薄弱,其增加值仅占工业比重的4%左右。物耗高、能耗高、污染高的“三高”问题依然突出。

2.2 行业集中度低,产业竞争力弱安徽省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但行业集中度较低,没有形成规模优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39个大类行业中,行业集中度在10%以上的行业仅有8个,占全部行业的20.5%;在5%-10%的行业有6个,占15.38%;在5%以下的行业有23个,占58.97%。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规模经济没有充分发挥。

2.3 创新机制缺乏,导致创新滞后目前安徽省的创新机制缺乏。一方面,技术创新滞后。合肥是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2004年7月,科技部将合肥市作为全国第一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同时合肥也是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之一,科技实力雄厚,拥有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国家和省属科研单位70多个,拥有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校50多所,博士授权点138个,有22个学科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虽然诞生了众多世界第一,但传统产业吸收科技创新成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进程缓慢;另一方面,制度创新迟缓。制度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根本保障。制度创新滞后将严重阻碍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多地取决于其人力资本禀赋的产出能力。

3 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3.1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技术集约化程度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设备,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促进低技术含量产品向高技术含量产品转变。以安徽省现有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大范围发展高技术不现实,但有选择地发展部分高技术产业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安徽省应该有选择地发展生物医药和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成长性较好,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对于提高医药企业的新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并且安徽省已拥有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合肥神鹿双鹤药业有限公司等一些骨干企业,并有条件进一步做大。在发展方向上,应以现有优势企业为龙头,实行跨行业、跨区域的资产重组,组建一两家大型企业集团,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近几年安徽信息产业发展很快,电子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都以较高的速度增长,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信息家电、电子基础材料及电子元器件为支撑,以汽车电子、软件为产业新兴增长点,以微电子、光伏电子、通信终端等为产业发展后势的信息产业结构。在“十二五”期间应该继续贯彻和执行《安徽省“十一五”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不断改善和优化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制定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

3.2 培育产业集群,发挥集聚效应产业集群具有加工配套能力强、市场信息交流快、规模经济显著和降低劳动成本等特点,因此,大力培育和引进大企业,培育打造能够影响、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是当务之急。安徽应发挥自身的优势,打造国内外知名产业集群。安徽具有较为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不仅在计划经济时期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撑,在当前仍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现阶段,安徽应努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橡胶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产业群。

3.3 建立健全创新机制,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自主创新是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现实选择。因此,应该建立和健全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大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