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纵坡设计
道路勘与测设计 复习题 各章简答
![道路勘与测设计 复习题 各章简答](https://img.taocdn.com/s3/m/218b8f14a2161479171128be.png)
第一章1.国家的综合运输系统(网)的构成?答:铁路运输:适用于远程的大宗货物及人流运输。
公路运输:适于人流及货物的各种运距的小批量运输水运:通航地区最廉价的运输方式航空运输:适于快速运送旅客及贵重紧急商品、货物管道运输:运送液体、气体和粉状货物的专用方式2.什么是“三主一支持”?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支持保障系统的“三主一支持”交通长远规划。
其中支持保障系统是指安全系统、运输通信枢纽和各级交换中心、交通教育系统、交通科技等。
3.交通部2004颁发实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公路如何分级?各级公路适应的交通量为多少?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5个等级,包括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高速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5000~5500辆(四车道),45000~80000辆(六车道),60000~100000辆(八车道)。
一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15000~30000辆(四车道),25000~55000(六车道)。
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5000-15000(双车道),三级公路的,2000~6000(双车道)。
四级公路的,2000以下(双车道), 400以下(单车道)4.各级公路技术指标的依据是什么?(或决定因素)技术标准分为哪三类?公路技术指标的依据(或决定因素):(1)路线在公路网中的任务,性质,功能(2)规划交通量及交通组成(远景交通量)(3)地形和其他自然条件(4)设计速度技术标准:1线形标准 2载重标准 3净空标准5.为什么说设计速度是技术标准最主要的指标?什么是设计速度?设计速度是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
道路的曲线半径、超高、视距等直接与设计速度有关,同时也影响车道宽度,中间带宽度、路肩宽度等指标的确定。
设计速度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纵坡设计的一般规定与要求
![纵坡设计的一般规定与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05740121ed9ad51f01df2d3.png)
纵坡设计的一般规定与要求一、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各项规定。
2.为保证汽车能以一定的车速安全舒顺地行驶,纵坡应具有—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及过于频繁。
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缓和坡段应自然地配合地形设置,在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之间,不宜插入最短的缓和坡段,以争取较均匀的纵坡。
垭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放缓一些。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
3.纵坡设计时,应对沿线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综合考虑,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妥善处理,以保证公路的畅通和稳定。
4.地下水位较高的平原微丘区和潮湿地带的路段,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的要求,以保证路基稳定。
5.纵坡设计在一般情况下应考虑填挖平衡,并尽量利用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减少借方和废方,以降低工程造价。
民间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一)最大纵坡最大纵坡是指各级公路容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它是公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
1.确定最大纵坡应考虑的因素(1) 汽车的动力特性:要根据公路上主要行驶车辆的牵引性能确定。
在一定的行驶速度条件下确定(2) 公路等级愈高,要求行车速度愈快,但从汽车的动力特性可知其爬坡能力愈低,因此不同等级的公路有不同的最大纵坡值。
(3)自然因素:公路所经地区的地形、气候、海拔高度等自然因素,对汽车行驶条件和爬坡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2.最大纵坡的确定最大纵坡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能、公路等级和自然因素,但另一方面还必须保证行车安全。
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最大纵坡可增加1%。
在非汽车交通比例较大的路段,可根据具体情况将纵坡适当放缓,平原、微丘区一般不大于2%~3%;山岭、重丘区一般不大于4%~5%。
小桥涵处的纵坡可按表1-3-1的限值设计,但大、中桥上的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大于5%;位于城镇附近非汽车交通量较大的路段,桥上及桥头引道纵坡均不得大于3%;紧接大、中桥桥头两端的桥头引道纵坡应与桥上纵坡一致。
公路设计 纵断面设计 坡度、坡长的应用及竖曲线半径的选取及设计高程的计算
![公路设计 纵断面设计 坡度、坡长的应用及竖曲线半径的选取及设计高程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aee2e7958f5f61fb73666c6.png)
五、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P139)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各项 规定。
2、为保证汽车能以一定的车速安全舒顺地行驶,纵坡 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及过于频繁。 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 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的缓和坡段。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越岭线 垭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放缓一些。
(一)坡长限制 坡长--指变坡点与变坡点之间的水平长度。
坡长
➢坡长限制,主要是对较陡纵坡的最大长度和一 般纵坡的最小长度加以限制。
最小坡长限制:任何路段 最大坡长限制:陡坡路段
1.最小坡长限制 :
(1)规定最小坡长的原因
①纵断面上若变坡点过多,纵向起伏变化频繁影响了行车的 舒适和安全;
②相邻变坡点之间的距离不宜过短,以便插入适当的竖曲线 来缓和纵坡的要求,同时也便于平、纵面线形的合理组合与 布置。
最大纵坡(%)
3
456 7 8
9
➢ 设计速度为120km/h、100km/h、80km/h的高速公路受地 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最大纵 坡可增加1%。
➢ 公路改建中,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h的利 用原有公路的改建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最大纵坡可增 加1%。
(3) 自然因素:海拔高程、气候(积雪寒冷等)。 ➢ 纵坡度大小的优劣: 坡度大,行车困难,上坡速度低,下坡较危险。 山区公路可缩短里程,降低造价。
2.最大纵坡的确定
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 规定如表3-9所示。
最大纵坡
表3-9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5bed66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7.png)
道路勘测设计 A 复习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对于设计速度为60km/h的公路,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宜不小于为()。
A 120mB 200mC 360mD 400m答案:C2.在线形设计时,车座数小于或等于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的货车车辆折算系数为()。
A 0.5B 1.0C 1.5D 2.0答案:B3. 新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整体式路基)采用()作为设计高程。
A 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B 未设超高、加宽前的路基外边缘高程C 中央分隔带的内侧边缘高程D 设置了超高、加宽后的路基外边缘高程答案:A4.在地形平坦,视线开阔,路线受限不十分严,而且路线位置能由明确的地面目标来决定的地区,可采用()确定路线。
A 拨角法B 坐标法C 穿线交点法D 直接定交点法答案:D5.缓和坡段的纵坡应()。
A不大于3% B 大于3%C不小于3% D 小于3%答案:A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高速公路答案: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2.极限最小半径答案:极限最小半径是指各级公路对按计算行车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行车的最小允许半径。
3.最大纵坡答案: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计27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将公路的技术分级分为、、、、。
答案: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2. 汽车的行驶阻力有、、。
答案: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度阻力、惯性阻力3. 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有、、、、、。
答案:基本型、S型、卵型、凸型、复合型、C型4. 纵断面设计线由和组成。
答案:直坡线、竖曲线5. 公路路幅布置类型有、、。
答案:单幅双车道、双幅多车道、单车道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 平面线形设计的一般原则是什么?答案:(1)平面线形应直捷、连续、均衡, 并与沿线的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道路勘测设计 3第三章纵断面设计第3节 纵坡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 3第三章纵断面设计第3节 纵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5871ff4028915f804dc2a5.png)
第三节 纵坡设计
一、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1.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规定。 2.为保证车辆能以一定速度安全顺适地行驶,纵坡应具有一定的 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
尽量避免采用极限纵坡值。 合理安排缓和坡段,不宜连续采用极限长度的陡坡夹最短长度 的缓坡。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段。 越岭线哑口附近的纵坡应尽量缓一些。 3.纵坡设计应对沿线地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 等综合考虑,视具体情况加以处理,以保证道路的稳定与通畅
• 3、城市道路最大纵坡约相当于公路相应设计车速下最大纵坡减 小1%。
(二)最小纵坡(minimum longitudinal gradient)
最小纵坡:各级公路在特殊情况下容许使用的最小坡度值。 最小纵坡值:0.3%,一般情况下0.5%为宜。 适用条件:横向排水不畅路段:长路堑、桥梁、隧道、设超 高的平曲线、路肩设截水墙等。 当必须设计平坡(0%)或小于0.3%的纵坡时,边沟应作纵向 排水设计。 在弯道超高横坡渐变段上,为使行车道外侧边缘不出现反 坡,设计最小纵坡不宜小于超高允许渐变率。 干旱少雨地区最小纵坡可不受上述限制。
12.0 4.5四)合成坡度(resultant gradient) 1、定义:合成坡度是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或路拱横
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即流水线方向。 合成坡度的计算公式为:
大坡度值。
• 最大纵坡的影响因素: 1、汽车的动力特性:汽车在规定速度下的爬坡能力和
下坡的安全性。
2、道路等级:等级高,行驶速度大,要求坡度阻力尽 量小。
3、自然条件:海拔高度、气温、降雨、冰雪等。
纵坡度大小的优劣:
坡度大:行车困难,上坡速度低,下坡较危险。 山区公路可缩短里程,降低造价。
第五章:纵坡设计
![第五章:纵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223e1b52ea551810a68754.png)
3.2 纵坡及坡长设计
1. 纵坡度 2. 坡长限制 3. 合成坡度 4. 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1.纵坡度
(1)最大纵坡 (2)最小纵坡
(3)平均纵坡
(4)高原纵坡折减
(1) 最大纵坡
最大纵坡是道路纵坡设计的极限值,是纵面线形设计的 一项重要指标。 最大纵坡的大小将直接影响路线的长短、使用质量、行 车安全以及运营成本和工程的经济性。 制定最大纵坡主要是依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 自然条件、车辆行驶安全以及工程、运营经济等因素进 行确定。
各级公路最大纵坡
设计速度(km/h) 最大纵坡(%)
120 100
80
60
40
30
20
3
4
5
6
7
8
9
大、中桥上的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的纵坡不宜大 于5%,位于市镇附近非汽车交通较多的地段,桥上及桥头引 道的纵坡均不得大于3%,紧接大、中桥桥头两端引道的纵坡 应与桥上纵坡相同。 隧道内纵坡不应大于3%,并不小于0.3%(独立明洞
各级公路纵坡长度限制 (m)
设计速度 120 (km∕h) 3 4 纵 5 坡 6 坡 7 度 8 (%) 9 10 200 300 200 300 300 400 500 500 600 500 600 700 700 800 600 700 800 900 900 1000 900 700 1000 800 1100 900 1200 1000 1100 1100 1200 100 80 60 40 30 20
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
• 3.1概述
• 3.2纵坡及坡长设计
• 3.3竖曲线设计
• 3.4高等级道路上的爬坡车道
• 3.5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 • 3.6纵断面设计要点与方法 • 复习思考题
市政工程隧道最大纵坡的探讨
![市政工程隧道最大纵坡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bb29a62b84ae45c3b358cb7.png)
市政工程隧道最大纵坡的探讨作者:李鸣文继涛颜超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7期摘要:在我国经济条件以及技术条件不断完善的今天,市政公路交通设施的建设越来越重要。
在西南地区,市区道路隧道较为常见,在进行隧道建设的过程中,隧道纵坡度设计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其设计与行车速度等有着重要的联系,同时对公路纵断面设计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就此阐述市政工程隧道最大纵坡的设计。
关键词:市政工程;隧道;最大纵坡中图分类号: TU9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隧道施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以及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隧道施工的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市政工程中,长大隧道不断得到应用,在实际的工程当中,缩短隧道长度、减少工程投资是工程建设中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而这就需要考虑到隧道的纵坡度。
1、隧道纵坡调整的意义我国目前使用的规范规定,隧道的纵坡不应小于0.3%,同时最大纵坡也不宜大于3.0%。
但是在经过经济论证之后,隧道最大的纵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但不能大于4.0%。
在我国目前的市政工程中,因为隧道工程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地质条件的不同;隧道埋深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工程受条件限制而无法采取规范规定的一般纵坡设计时,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1)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拆迁;(2)进行线位移动;(3)加大隧道纵坡度。
这三种方法中,线位移动以及拆迁会加大工程投资,而隧道纵坡度的调整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投资。
2、边界条件2.1交通量组成从我国的城市交通组成来看,客运交通所占据的比例较大,根据我国目前车辆的性能、道路的类别以及行车速度,结合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隧道内纵坡取值如图1。
总体来说,隧道的纵坡小对行车以及通风有利,在隧道纵坡大于5%的时候,车辆排出的烟雾浓度明显增多。
隧道纵坡加大,可在很大程度上缩短隧道的长度,从而减少工程投资;但是因为隧道纵坡过大对行车安全有影响,因此为保证行车的安全,纵坡的坡长需严格遵守现行的规范要求。
1纵坡
![1纵坡](https://img.taocdn.com/s3/m/07d2a4fc19e8b8f67c1cb96e.png)
。
2.最小坡长的限制 ①.行车平顺,避免台阶式起伏。 ②.方便司机换档。 ③.设置竖曲线要求,美观.
缓和坡段
大于限制坡长应设<3%的缓和坡段,其长度应大于最小坡长。
平均纵坡
某段路线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i平=H/L(%) (1)作用: ①.衡量纵断面线型质量。 ②.可供放坡定线参考。 (2)规定 ①.越岭线高差200~500m时,i平≈5.5%为宜。 ②.越岭线高差>500m时,i平≈5.0%为宜。 ②.任何连续3km内,i平≤5.5%。 ④.要考虑公路等级影响。
4.一般情况下山岭重丘区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 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 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即纵向 填挖平衡设计。 5.平原微丘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或池塘、湖泊 分布较广,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 应满足最小填上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 即包线设计。 6.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道及隧道两端 接线等,纵坡应和缓、避免产生突变。交叉处 前后的纵坡应平缓一些, 7.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 利等方面的要求。
纵断面设计的一般要求 缓坡宜长,陡坡宜短
1、满足设计标准 2、尽量避免使用极限值 3、纵断面和地形协调 4、填挖平衡 5、满足最小填土高度和排水要求 6、桥头和交叉口处应该平缓 7、考虑通道和农田的要求
各级公路最大纵坡的规定
设计速度 (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最大纵坡(%)
3
4
5
6
7
8
9
• 1. 设计速度为 120km / h 、 l00km / h 、 80km / h 的 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 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 • 2. 公路改建中,设计速度为 40km/h、30km/h、 20km / h 的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 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
请问设计道路的坡度有什么规定
![请问设计道路的坡度有什么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493338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6.png)
请问设计道路的坡度有什么规定道路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8.0.3.1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表8.0.3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8.0.3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3 ≤8.0 L≤200m ≤5 L≤600m非机动车道≥0.3 ≤3.0 L≤50m ≤2 L≤100m步行道≥0.5 ≤8.0 ≤4注:L为坡长(m)。
8.0.3.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其纵坡宜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或分段按非机动车道要求控制。
8.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8.0.4.1 车行与人行宜分开设置自成系统;8.0.4.2 路网格式应因地制宜;8.0.4.3 主要道路宜平缓;8.0.4.4路面可酌情缩窄,但应安排必要的排水边沟和会车位,并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8.0.5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8.0.5.1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数应控制,其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
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8.0.5.2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8.0.5.3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8.0.5.4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8.0.5.5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8.0.5.6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8.0.5.7在多雪严寒的山坡地区,居住区内道路路面应考虑防滑措施;在地震设防地区,居住区内的主要道路,宜采用柔性路面;8.0.5.8 居住区内道路边缘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8.0.5规定;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m)表8.0.5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关系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 多层3 3 3 2 2 有出入口 - 5 2.5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 多层2 2 2 1.5 1.5 围墙面向道路 1.5 1.5 1.5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
浅究纵断面设计对行车安全影响
![浅究纵断面设计对行车安全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c6ac99da98271fe900ef953.png)
浅究纵断面设计对行车安全影响交通事故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道路环境、交通条件、车辆状态以及驾驶员特性等。
通过对我国的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表明,道路因素造成的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10%左右。
由于道路纵断面设计不合理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又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提出了道路纵断面设计对行车安全影响的研究。
其中纵断面设计主要包括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两部分内容。
1.纵坡设计对于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纵坡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最大纵坡的确定、合成纵坡的确定、坡长限制及缓和坡段的设置、平均纵坡。
1.1最大纵坡当道路纵坡较大时,不仅会对车辆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而且对于驾驶员来说会明显造成心理上的紧张,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图1给出了道路坡度与汽车下坡制动次数的关系曲线[1]。
由图1可以看出当道路纵坡在6%以下时,道路纵坡对刹车次数影响不大;当道路纵坡在6%-7%时,下坡制动次数与道路纵坡近似成比例增加;当道路纵坡在7%-8%时,下坡制动次数变化不明显;当道路纵坡大于8%时,下坡制动次数随坡度增加而急剧增加,并且在纵坡为9%附近变化最大。
基于以上考虑,我国规定道路纵坡不得大于8%,并且研究表明,在此坡度区间范围内,纵坡5%-8%为事故高发区[2],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应格外注意。
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了公路的最大纵坡值[3],见表1。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道路纵坡对道路安全的影响非常大,许多研究学者认为事故率与坡度呈指数或线性的单调上升关系,随着坡度的增加事故率上升,且当坡度超过一定值时,事故率急剧上升[4]。
1.2合成坡度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了各级公路的合成坡度值[5],见表2。
1.3坡长限制及缓和坡段的设置道路坡长限制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于一般纵坡的最小坡长进行限制。
二是对纵坡较陡路段的最大坡长进行限制。
统计表明山区陡坡及长下坡路段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的比例较大。
我国对各设计速度下的最小坡长和不同纵坡对应的最大坡长进行规定,见表3为不同设计速度下的最小坡长。
公路纵坡设计
![公路纵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146a87647d27284a735149.png)
公路纵坡设计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①纵坡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有关规定,一般不轻易使用极限值②纵坡应力求平缓,避免连续陡坡,过长陡坡和反坡③纵断面线形应连续,平顺,均衡,并重视平纵面线形的组合从行车安全,舒适和视觉良好的要求来看,要求纵断面线形注意有以下几点:在短距离内应避免线形起伏,易使纵断面线形发生中断,视觉不良;避免凹陷路段,若线形发生凹陷出现隐蔽路段,使驾驶员视觉不适,产生莫测感,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在较大的连续上坡路段,宜将最陡的纵坡放在底部,接近顶部的纵坡宜放缓些;纵坡变化小的,宜采用较大的竖曲线半径;纵断面线形设计应注意与平面线形的关系,汽车专用公路应设计平、纵面配合良好协调的立体线形;纵坡设计应结合沿线自然条件综合考虑,为利于路面和边沟排水,一般情况下最小纵坡以不小于0.5%为宜,在受洪水影响的沿河路线及平原区低速路段应保证路线的最低标高,以免遭受洪水冲刷,而确保路基的稳定;纵坡设计应争取填、挖平衡,尽量利用挖方作就近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接生土石方量,降低工程造价;纵坡设计时,还应结合情况,适当照顾当地民间运输工具,农业机械、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纵坡设计的方法和步骤:①准备工作纵坡设计前,应先根据中桩和水准记录点,绘出路线纵断面图的地面线绘出平面直线,曲线示意图,写出每个中桩的桩号和地面标高以及土壤地质说明资料,并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要求。
②标注纵断面控制点纵面控制点主要有路线起终点,重要桥梁及特殊涵洞,隧道的控制标高,路线交叉点,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和最大控梁标高,沿溪河线的控制标高,重要城镇通过位置的标高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线中须通过的控制点、标高等。
③试坡试坡主要是在已标出控制点的纵断面图上,根据技术和标准,选线意图,考虑各经济点和控制点的要求以及地形变化情况,初步定出纵坡设计线的工作。
试坡的要点,可归纳为前面照顾,以点定线,反复比较,以线交点几句话。
关于山区农村公路最大纵坡的探讨
![关于山区农村公路最大纵坡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319b9a0a8956bec0875e3c6.png)
关于山区农村公路最大纵坡的探讨根据《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结合长治市四好农村路设计,分析了农村公路的交通特点,探讨适合本地区农村公路最大纵坡设计的方法。
标签:农村公路;最大纵坡Absrtact: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standard for small traffic volume rural highway engineering” and combining with the design of four good rural roads in Changzhi cit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oads,and probes into the method suitable for the design of the maximum longitudinal slope of rural roads in this region.Key words:rural highway,maximum longitudinal slope农村公路建设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民生工程。
一条公路可以改变一个村庄,一条公路可以带动一项产业,一条公路可以致富一方百姓。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好农村路”得到了快速发展,五年来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5万公里。
本文结合农村公路交通特点,探讨适合当地农村公路建设最大纵坡的设计方法。
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不追求路线高指标,建设让百姓满意的道路。
尽可能方便居民出行,避免绕行;尽量避免拆迁、减少占用耕地;尽量避免大填大挖,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同时注意控制工程数量,降低工程造价。
一、研究农村公路最大纵坡的意义2018年长治市建设完成1575公里“四好农村路”。
长治东倚太行山,西屏太岳山,境内地形复杂,山地居多。
在境内武乡县、襄垣县、沁源县“四好农村路”勘察设计中遇到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路线纵坡不达标,无法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四级公路标准要求。
冰雪条件城市道路纵坡坡度设计指标
![冰雪条件城市道路纵坡坡度设计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736584e503d8ce2f016623d1.png)
冰雪条件城市道路纵坡坡度设计指标摘要:为给多冰雪地区的城市道路线性设计提供参考,建立冰雪条件下车辆最大爬坡能力模型,从而计算冰雪条件下城市道路纵坡最大坡度建议值。
本文根据车辆行驶理论,考虑车辆牵引力受冰雪路面摩擦条件的限制,建立冰雪条件下坡度计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应用,计算质量/功率比不同代表车型在不同冰雪路面的最大爬坡度。
关键词:冰雪条件;城市道路;纵坡坡度;设计指标: , , ., , / .: ; ; ;引言冬季受降雪、积雪、结冰的影响,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交通系统受灾严重[1],严重时甚至阻断交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降雪已成为交通管理与养护中存在的普遍问题[2]。
而冰雪路面是一种特殊的地面条件,由于其复杂的力学特性经常制约汽车的行驶状态而使其使用性能很难得以充分发挥,有时甚至失去行驶能力或导致恶性交通事故的产生,所以有必要研究冰雪条件下城市路网中的纵坡路段的设计指标,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指标建议值,为多冰雪地区的城市道路线形设计提供参考。
纵坡坡度是道路纵断面的关键参数之一,合理的纵坡坡度对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通行能力、减少投资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根据车辆行驶理论,考虑车辆牵引力受冰雪路面摩擦条件的限制,建立冰雪条件下车辆最大爬坡能力模型,计算不同质量/功率比[3]的微型车、小型汽车、大型车代表车型在不同冰雪路面的最大爬坡度,确定了冰雪条件下城市道路设计速度在10~60的纵坡坡度指标,为多冰雪城市的地面道路纵坡设计提供参考。
1最大纵坡设计依据1)设计车型与动力特性;我国道路设计采用的设计车型是东风140,而国际上一般采用质量功率比(120)作为研究爬坡性能的标准;2)平衡速度;小型车的平衡速度大致以平均速度行驶,大型车(载重车)的平衡速度约为道路设计车速的50%,这样以防止汽车上坡时大、小型车车速相差太大,因而相互干扰也将最小;3)设计车速;道路的设计车速越快,道路等级越高,行车交通量越大,这就要求纵断面的坡度越平缓;4)自然条件;道路所经地区的地形起伏,海拔高度、气温、雨量等自然因素均影响汽车的行驶条件和爬坡能力,如长期冰冻地区,道路附着系数将为0.1左右,严重影响汽车的爬坡能力。
机工社道路勘测设计教学课件第三章3-1概述3-2纵坡设计
![机工社道路勘测设计教学课件第三章3-1概述3-2纵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5d24a0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1.png)
30
3.2 纵坡设计
10、 其它有关纵坡的规定
(2)隧道部分路线的纵坡
避险车道应设置在车辆可能失控的连续长陡下坡路段,一般情况, 当平均纵坡≥4%,陡坡长度≥3km,交通组成中大、中型车辆比例偏高 时,应考虑设置避险车道。
29
3.2 纵坡设计
10、 其它有关纵坡的规定
(1)桥上及桥头路线的纵坡:
1)小桥处的纵坡应随路线纵坡设计。 2)桥梁及其引道的平、纵、横技术指标应与路线总体布设相协调。各项技术指
40
25
2)单一纵坡坡长超过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或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 于设计小时交通量。
3)经设置爬坡车道与改善主线纵坡不设爬坡车道技术经济比较论证 ,设置爬坡车道的效益费用比、行车安全性较优。
25
3.2 纵坡设计
8、爬坡车道
(4)爬坡车道的设计: 1)横断面组成: 爬坡车道设于上坡方向正线行车道右侧,宽度一般 为3.5m,包括设于其左侧路缘带的宽度0.5m。
26
3.2 纵坡设计
8、爬坡车道
(4)爬坡车道的设计: 2)平面布置与长度
公路等级
分流渐变段长度(m)
合流渐变段长度(m)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100
150~200
二级公路
50
90
27
3.2 纵坡设计
8、爬坡车道
(4)爬坡车道的设计: 3)爬坡车道的起、终点
爬坡车道起点应位于陡坡路段上载重汽车运行速度降低至“容许最低速度”之 处;爬坡车道的终点,应设于载重汽车爬经陡坡路段后恢复至“容许最低速度” 处,或陡坡路段后延伸的附加长度的端部。该陡坡路段后延伸的附加长度规定如 表。
道路纵坡规定
![道路纵坡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0a184a489eb172ded63b7ea.png)
道路纵坡规定8.0.3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表8.0.3道路类别最小纵坡最大纵坡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机动车道≥0.3 ≤8.0 L≤200m ≤5 L≤600m非机动车道≥0.3 ≤3.0 L≤50m ≤2 L≤100m步行道≥0.5 ≤8.0 ≤4注:L为坡长(m)。
8.0.4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m时,应设不小于4m×4m消防车通道。
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道路边缘至建、构筑物量小距离(m)表8.0.5道路级别与建、构筑物关系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建筑物面向道路无出入口高层5 多层3 3 3 2 2 有出入口 - 5 2.5 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高层4 多层2 2 2 1.5 1.5 围墙面向道路 1.5 1.5 1.5注:居住区道路的边缘指红线;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的边缘指路面边线。
当小区路设有人行便道时,其道路边缘指便道边线。
九竖向9.0.2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表9.0.1场地名称适用坡度密实性地面和广场 0.3~3.0广场兼停车场 0.2~0.5室外场地:1、儿童游戏场 0.3~2.52、运动场 0.2~0.53、杂用场地 0.3~2.9绿地 0.5~1.0湿陷性黄土地面 0.5~7.0城市居住区规划区设计规范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节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 《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3 《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4 《住宅设计规范》条文说明3一、基地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3%;地面坡度大于8%时应分成台地,台地连接处应设挡墙或护坡。
二、基地车行道纵坡不应小于0.3%,亦不应大于8%;在个别路段可不大于11%,但其长度不应超过80M,路面应有防滑措施;横坡宜为1.5~2.5%。
纵坡设计的一般规定与要求
![纵坡设计的一般规定与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dc4dbe9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c.png)
纵坡设计的⼀般规定与要求纵坡设计的⼀般规定与要求⼀、纵坡设计的⼀般要求1.纵坡设计必须满⾜《公路⼯程技术标准》中的各项规定。
2.为保证汽车能以⼀定的车速安全舒顺地⾏驶,纵坡应具有—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及过于频繁。
尽量避免采⽤极限纵坡值.缓和坡段应⾃然地配合地形设置,在连续采⽤极限长度的陡坡之间,不宜插⼊最短的缓和坡段,以争取较均匀的纵坡。
垭⼝附近的纵坡应尽量放缓⼀些。
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应避免设置反坡。
3.纵坡设计时,应对沿线的地形、地质、⽔⽂、⽓候等⾃然条件综合考虑,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妥善处理,以保证公路的畅通和稳定。
4.地下⽔位较⾼的平原微丘区和潮湿地带的路段,应满⾜最⼩填⼟⾼度的要求,以保证路基稳定。
5.纵坡设计在⼀般情况下应考虑填挖平衡,并尽量利⽤挖⽅运作就近路段填⽅,减少借⽅和废⽅,以降低⼯程造价。
民间运输⼯具、农业机械、农⽥⽔利等⽅⾯的特殊要求。
(⼀)最⼤纵坡最⼤纵坡是指各级公路容许采⽤的最⼤坡度值,它是公路纵断⾯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
1.确定最⼤纵坡应考虑的因素(1) 汽车的动⼒特性:要根据公路上主要⾏驶车辆的牵引性能确定。
在⼀定的⾏驶速度条件下确定(2) 公路等级愈⾼,要求⾏车速度愈快,但从汽车的动⼒特性可知其爬坡能⼒愈低,因此不同等级的公路有不同的最⼤纵坡值。
(3)⾃然因素:公路所经地区的地形、⽓候、海拔⾼度等⾃然因素,对汽车⾏驶条件和爬坡能⼒也有很⼤的影响。
2.最⼤纵坡的确定最⼤纵坡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汽车的动⼒性能、公路等级和⾃然因素,但另⼀⽅⾯还必须保证⾏车安全。
⾼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最⼤纵坡可增加1%。
在⾮汽车交通⽐例较⼤的路段,可根据具体情况将纵坡适当放缓,平原、微丘区⼀般不⼤于2%~3%;⼭岭、重丘区⼀般不⼤于4%~5%。
⼩桥涵处的纵坡可按表1-3-1的限值设计,但⼤、中桥上的纵坡不宜⼤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于5%;位于城镇附近⾮汽车交通量较⼤的路段,桥上及桥头引道纵坡均不得⼤于3%;紧接⼤、中桥桥头两端的桥头引道纵坡应与桥上纵坡⼀致。
道路纵坡设计
![道路纵坡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8bd032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2.png)
排水设计高程
根据道路等级、地形条件等因 素,确定道路的排水设计高程 ,以确保道路排水顺畅。
纵坡度与坡长限制
根据地形条件和设计车速,选 择合适的纵坡度和坡长限制, 以确保车辆行驶安全。
横断面设计参数
根据道路等级、交通量等因素,确 定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参数,如路幅
宽度、路肩宽度、车道数量等。
设计方法
3
路面材料
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以提高路面的透水性,使 雨水能够迅速渗透到地下,减少积水现象。
考虑行车安全
01
纵坡度限制
在道路纵坡设计中,应合理控制 纵坡度,避免过大或过小的纵坡 度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弯道设计
02
03
视距考虑
合理设计弯道处的纵坡,以确保 车辆在弯道行驶时的安全性和稳 定性。
在纵坡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驾驶 员的视距,避免因视距不足而引 发交通事故。
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 道路纵坡设计将更加注重智 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 术手段,可以更加精准地进 行纵坡设计,提高设计的科 学性和准确性。
未来研究应更加关注环境保 护和可持续发展,如何在保 证道路安全、舒适、快捷的 同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 资源的消耗,将成为研究的 重点方向。
感谢您的观看
道路纵坡设计
目录
• 引言 • 道路纵坡的基本概念 • 道路纵坡设计的技术要求 • 道路纵坡设计的实际应用 • 道路纵坡设计的优化建议 • 结论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道路纵坡设计是道路工程中的一 项重要内容,主要涉及到道路的 纵向坡度设计,旨在确保车辆安 全、顺畅地行驶。
02
纵坡设计需考虑道路的排水、行 车安全、舒适度等多个因素,同 时还要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看这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一2006】
第八章公路纵断面
提问人的追问 2011-01-04 19:12
能不能说详细些??谢啦
回答人的补充 2011-01-04 19:15
要详细就多啦。
提问人的追问 2011-01-04 19:16
那总可以告诉我怎么盖帽子吧,一定给分哈,谢谢。
回答人的补充 2011-01-04 19:24
8公路纵断面
8.1一般规定
8.1.1纵断面上的设计标高,即路基设计标高规定如下:
(l)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宜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路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标高。
(2)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宜按新建公路的规定执行,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8.1.2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规定如表8.1.2。
表8.1.2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l)沿河及可能受水浸淹的路段,按设计标高推算的最低侧路基边缘标高,应高出表8.1.2规定洪水频率计算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和0.50m的安全高度。
(2)沿水库上游岸边的路段,按设计标高推算的最低侧路基边缘标高应考虑水库水位升高后地下水位壅升,以及水库淤积后壅水曲线抬高及浪高的影响;在寒冷地区还应考虑冰塞壅水对水位增高的影响。
(3)大、中桥桥头引道(在洪水泛滥范围内)的按设计标高推算的最低侧路基边缘标高,应高于该桥设计洪水位(并包括壅水和浪高)至少0.50m;小桥涵附近的按设计标高推算的最低侧路基边缘标高应高于桥(涵)前壅水水位至少
0.50m(不计浪高)。
8.2纵坡
8.2.1公路的最大纵坡规定如表8.2.1。
表8.2.1 最大纵坡
(l)设计速度为120km/h、100km/h、80km/h的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可增加1%。
(2)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h的公路,改建工程利用原有公
路的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可增加1%。
(3)四级公路位于海拔2 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的路段,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
8.2.2设计速度小于或等于80km/h位于海拔3 000m以上高原地区的公路,最大纵坡应按表8.2.2的规定予以折减。
最大纵坡折减后若小于4%,则仍采用4%。
表8.2.2 高原纵坡折减值
8.2.3公路的纵坡不宜小于0.3%。
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或长路堑路段,采用平坡(0%)或小于0.3%的纵坡时,其边沟应作纵向排水设计。
8.2.4桥上及桥头路线的纵坡
(l)小桥与涵洞处的纵坡应随路线纵坡设计。
(2)桥梁及其引道的平、纵、横技术指标应与路线总体布设相协调,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路线布设的规定。
大桥的纵坡不宜大于4%,桥头引道纵坡不宜大于5%,引道紧接桥头部分的线形应与桥上线形相配合。
(3)位于市镇附近非汽车交通量大的路段,桥上及桥头引道纵坡均不应大于3%。
8.2.5隧道及其洞口两端路线的纵坡
(l)隧道内的纵坡应大于0.3%并小于3%,但短于100m的隧道不受此限。
(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中、短隧道,当条件受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后最大纵坡可适当加大,但不宜大于4%。
(3)隧道的纵坡宜设置成单向坡;地下水发育的隧道及特长、长隧道宜采用人字坡。
8.2.6位于市镇附近且非汽车交通量较大的路段,其纵坡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放缓。
8.2.7平均纵坡
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200 ~ 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
应大于5%,且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
8.3坡长
8.3.1公路纵坡的最小坡长规定如表8.3.1。
表8.3.1最小坡长
8.3.2公路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规定如表8.3.2。
表8.3.2 不同纵坡最大坡长(m)
8.3.3公路连续上坡或下坡时,应在不大于表8.3.2规定的纵坡长度之间设置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其长度应符合表8.3.1最小坡长的规定。
8.4爬坡车道
8.4.1四车道高速公路、四车道一级公路以及二级公路连续上坡路段,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宜在上坡方向行车道右侧设置爬坡车道。
(l)沿连续上坡方向载重汽车的运行速度降低到表8.4.1的容许最低速度以下时。
表8.4.1上坡方向容许最低速度
(2)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时。
(3)经设置爬坡车道与改善主线纵坡不设爬坡车道技术经济比较论证,设
置爬坡车道的效益费用比、行车安全性较优时。
8.4.2爬坡车道的超高坡度规定如表8.4.2。
超高横坡的旋转轴为爬坡车道内侧边缘线。
表8.4.2 爬坡车道的超高值
8.4.3爬坡车道的曲线加宽按一个车道曲线加宽规定执行。
8.4.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爬坡车道长度大于500m时,应按规定在其右侧设置紧急停车带。
8.4.5爬坡车道的起、终点与长度
(l)爬坡车道的起点,应设于陡坡路段上载重汽车运行速度降低至表8.4.1中“容许最低速度”处。
(2)爬坡车道的终点,应设于载重汽车爬经陡坡路段后恢复至“容许最低速度”处,或陡坡路段后延伸的附加长度的端部。
该陡坡路段后延伸的附加长度规定如表8.4.5 - 1。
表8.4.5 - 1陡坡路段后延伸的附加长度
(3)相邻两爬坡车道相距较近时,宜将两爬坡车道直接相连。
(4)爬坡车道起点、终点处应按设置分流、汇流渐变段,其长度规定如表8.4.5 - 2。
表8.4.5 - 2爬坡车道分流、汇流渐变段长度
8.5合成坡度
8.5.1公路最大合成坡度值规定如表8.5.1。
表8.5.1 公路最大合成坡度
8.5.2当陡坡与小半径圆曲线相重叠时,宜采用较小的合成坡度。
特别是下述情况,其合成坡度必须小于8%。
(l)冬季路面有积雪、结冰的地区;
(2)自然横坡较陡峻的傍山路段;
(3)非汽车交通量较大的路段。
8.5.3在超高过渡的变化处,合成坡度不应设计为0%。
当合成坡度小于0.5%时,应采取综合排水措施,保证路面排水畅通。
8.6竖曲线
8.6.1公路纵坡变更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宜采用圆曲线,其竖曲线最小半径与竖曲线长度规定如表8.6.1。
表8.6.1 竖曲线最小半径与竖曲线长度
注:“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的采用值;“极限值”和“最小值”为条件受限制
时可采用的值。
评价答案
好:5 不好:0 原创:5 非原创:0
旭日东升
回答采纳率:34.2% 2011-01-02 14:48
☆一米@阳光的感言:
谢谢啦。
我有更好的回答 收藏
转载到QQ 空间 转播到腾讯微博 相关知识
∙ •公路纵断面是这样绘别的~??2回答2008-06-30 ∙ •关于公路问题,不会不要来3回答2009-10-11 ∙ •有谁可以教我公路设计的?2回答2007-11-29 ∙ •公路最基本的设计依据是什么1回答2009-12-18 ∙
•关于公路收费的问题2回答2010-03-19
更多三级公路最大设计纵坡为多少?相关知识>> ∙
公路设计最大坡度 ∙ 二级公路设计标准 ∙ 公路桥梁设计规范
∙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案例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我要评论浏览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