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15课思维导图18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3—15课思维导图18页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 思维导图
林肯当选 为总统
维护了国家 统一和解放 了黑人奴隶
第3课 美国内战【1861-1865】
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美国内战 1861--1865
南方
北方
矛盾的焦点:奴隶制
1862年《宅地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 1865年 南方投降
意义:第二次资产 阶级革命。维护统 一,废除奴隶制, 清除最大障碍,为 以后资本主义经济 的迅速发展创造了 条件。
不合作运动
凯末尔革命
埃及的华 夫脱运动
墨西哥的卡 德纳斯改革
1920 抵制 拒绝 提倡 拒绝
1930 文明
不服 从运 动
1923 年7月 《洛 桑条 约》
1923
年10 月凯 末尔 改革
1918
年扎格 鲁尔提 出独立 要求
1922 年,英 国有条 件地承 认埃及 独立
1917 年宪 法未 得到 有效 执行

3.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一再上 演“皇 帝的新 衣”闹 剧。这 些批评 牵强附 会、肆 意升华 ,外延 无限扩 张,乃 至另起 炉灶, 使批评 成为原 创式的 畅想, 早已失 去了与 原作品 的联系 。

4.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 为代替 写作。 较之个 体性的 埋头创 作,不 少诗人 似乎更 喜欢混 个脸熟 ,在这 样的背 景和语 境下, 诗歌批 评基本 沦为诗 人间的 交际和 应酬。 哪怕是 纷纷攘 攘的流 派或主 义之争 ,也往 往是你 方唱罢 我登场 ,名目 噱头不 少,却 未见得 与文学 和读者 有何关 系。
梵高
万有引力定律 光学分析 微积分学 1687年《自 然哲学的数学 原理》
1意 年 物 生 了8义 物一来 ”59:科场“的年打学伟神上《破领大创帝物了域革论创种千掀命,造起百起。在万源》《列 《《娜人战 安 》夫间争 娜 《喜·托·与 复剧卡尔和 活》列斯平 》尼》泰《 交英 响雄 曲》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1 7课思维导图课件共11张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1 7课思维导图课件共11张

殖 独 比亚共和国”
民 拉
立 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运
丁 美
动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1857爆发

度 沦 为 英 国 的 殖
英 国
倾销棉纺织品,沉重打击 了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

土兵首先

阶 民 章西女王
紧 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层 族
掠 夺 与 压
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 厚待遇,不尊重他们的宗
强 烈 反 抗
大 起 义
打击了英 国殖民者 反映了印
民 迫 教信仰
度民族意

识的觉醒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农奴 制盛 行封 闭落 后发 展极 缓慢
中央集权沙皇专制
彼 创建新式常备军
得 一
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世 兴办手工工场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
—— 电的应用
1. 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
起的条 件和特 点。 从 政治、 经济、 自然科 学等方 面思考
提示: (1) 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 ,资本 主义制 度在欧 美进一 步巩固 和扩大 。
(2) 经济上: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
展开, 欧美主 要资本 主义国 家的经 济迅速 发展。
(3) 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为工 业革命 提供了 理论基 础。
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
研究同 工业生 产紧密 结合。
2. 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
发明和 运用过 程。
【教学策略】
环节 中对传统程朱理学与明清新思想

九下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九下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九下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第1课殖民地⼈民的反抗⽃争
第2课 俄国的改⾰
第3课 美国内战
第4课 ⽇本明治维新
第5课 第⼆次⼯业⾰命
第6课 ⼯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7课 近代科学与⽂化
第8课 第⼀次世界⼤战
第9课 列宁与⼗⽉⾰命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12课 亚⾮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涨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第15课 第⼆次世界⼤战
第16课 冷战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19课 亚⾮拉国家的新发展
第20课 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下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下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部编版:九下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2课俄国的改革
第3课美国内战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13课罗斯福新政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6课冷战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部编版:九下历史《期末易混易错14条》
部编版:九下历史《全册复习提纲》
部编版:九下历史《两次世界大战比较》
部编版:九上历史《期末易错易混归纳》
部编版:九上历史《全册思维导图》,超级实用。

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思维导图

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思维导图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思维导图+知识梳理(1-22课)部编版:九下历史《全册思维导图》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知识梳理(1-22课)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课程标准: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

对象:西班牙和葡萄牙(巴西)性质: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民族解放运动。

范围: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

英雄:玻利瓦尔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反对西班牙)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原因: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时间:1857--1859年力量:士兵(主力),农民、手工业者、王公(领导者)。

英雄:章西女王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是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程标准: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一、彼得一世改革背景: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目的:向西方学习(方式),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评价:积极意义: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改革)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1861年。

领导者:亚历山大二世目的: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

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四个要素:资本、劳动力、市场、原料评价:性质: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九年级历史下册思维导图大全

九年级历史下册思维导图大全

苏联的工业化
苏联模式
2 0 世纪3 0 年代初开始进行,建立集体农 庄
形成:1936年,苏联公布新宪 法
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体 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 制
影响
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显 示初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苏联模式的弊端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时间:1 9 1 8 年
十月革命的意义
列宁与十月革命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十月革命
时间:1917年1 1 月 领导者:列宁
地点:彼得格勒
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巴黎和会
时间地点:1919年16月,法国巴黎 操纵国:英、法、美
内容:签署《凡尔赛条约》等条约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 际新秩序 国际联盟
《凡尔赛条约》和 《九国公约》
领导人:扎格鲁尔
提出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举行和平示威,引发起 义
1 9 2 2 年,英国有条件承认埃及独 立 意义: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
展 奠定了基础
原因: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 化
埃及的华夫脱运 动
亚非拉民族民主 运动的高涨
印度的非暴 力 不合作 运动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 革
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 庄 的农奴
文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 开 办学校,创办报纸
社会生活: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性质:是一场封建性质的改革
影响: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 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农奴制进一步 强化,成为 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转折:1916年,凡尔登战 役
结束:1918年1 1 月,德国投降,同盟国战 败

部编版:九下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部编版:九下历史《全册思维导图》

部编版:九下历史《全册思维导图》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2课俄国的改革
第3课美国内战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13课罗斯福新政
第14课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6课冷战
第17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第20课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第21课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8--15思维导图(共12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8--15思维导图(共12张)


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 、改良 蒸汽机 等发明 创造, 展示课 前准备 图片, 启发学 生思考 工业革 命时期 的其他 发明。
亲爱的同学们,再见! •
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 起以及 兴起原 因。过 渡到对 工业革 命概况 的讲解 。

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 因

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 演出机 器技术 和交通 运输的 技术革 新,讲 解工业 革命概 况。
夺事 的件
1917年 美国参战、俄国革命退战
焦 点
战争结局: 1918年11月 德国投降 协约胜 同盟败
性质: 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激 化 俄 国 社 会 矛 盾
二月革命1917年3月 推翻沙皇统治
十月 革命 列宁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6-7日 苏维埃俄国政府成立1917年11月7日晚 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苏俄
1937年7月7日全面侵华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德 国闪击波兰英 法对德宣战
1940年5月 法国战败
1941年6月德 国突袭苏联
1941年12月 日偷袭珍珠港 美英对日宣战
全面

爆发

西欧 沦陷
次 世
规模 扩大
界 大
最大

规模 胜利
联合 对敌 战争 转折
夹击 德国
协调 争胜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 言》签署

1928-1937年,完成两个五年计划由
社 会 主
工业化

人教版初三历史九年级全册思维导图

人教版初三历史九年级全册思维导图

人教版初三历史九年级全册思维导图第一章中国古代史的时间与空间• 1.1 中国古代史的时段划分• 1.2 中国古代史的空间范围第二章秦汉时期的统一大一统与遗产• 2.1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 2.2 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和问题• 2.3 刘邦和汉朝的建立• 2.4 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 3.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3.2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发展• 3.3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承第四章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迁• 4.1 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经济状况• 4.2 宋代科技与农田水利• 4.3 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与社会变迁第五章近代世界的变革与中国的困境• 5.1 近代世界的变革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矛盾• 5.2 鸦片战争与中国的危机• 5.3 中国近代史的转折与困境第六章伟大的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 6.1 中共领导下的中国革命•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建设• 6.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未来第七章与全球化时代的连接与挑战•7.1 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改革•7.2 中国与全球化时代的连接•7.3 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初三历史九年级全册中,我们将学习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时代划分和空间范围。

在第一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史的时间与空间,了解中国古代史的时段划分和空间范围。

在第二章中,我们将研究秦汉时期的统一大一统与遗产,包括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和问题。

此外,我们还将研究刘邦和汉朝的建立以及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在第三章中,我们将探讨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以及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发展。

同时,我们还将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承的情况。

在第四章中,我们将研究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迁。

了解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经济状况,宋代科技与农田水利,以及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与社会变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