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染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髓细胞化学染色

(一) 过氧化酶染色(POX)

【结果判断】

细胞中出现蓝绿色颗粒为阳性反应。按颗粒大小和密集程度分为强阳性和弱阳性。

【临床意义】

过氧气酶主要存在于粒细胞系统,除早期原始粒细胞外,其后各阶段均呈阳性反应。单核细胞从幼稚单核细胞起呈弱阳性反应。淋巴细胞各阶段均为阴性。故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急性粒细胞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有帮助。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全部阴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POX颗粒细小、染色浅淡。

(二)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

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中性粒细胞中,其他细胞均阴性。网状细胞及吞噬细胞的酶活性很强。

【结果判断】

染色结果,在细胞浆中出现灰色至棕黑色颗粒者为阳性,阴性与阳性程度可表示为:

(一) 胞浆呈淡红色,无颗粒。

(+) 全部胞浆呈淡灰色,无颗粒。或胞浆中出现棕黑色或黑色颗粒,但不超过整个细胞的1/4。

(十十) 同(+),胞浆呈灰色,或颗粒不超过细胞1/2。

(+十十) 胞浆内充满棕黑色或黑色颗粒,但尚不十分致密,范围可超过整个细胞的3/4。

(十十十十) 颗粒粗大稠密,甚至遮盖细胞核。

以积分值表示:正常人阳性率一般在40%左右,NAP积分值80分左右,以弱阳性为主。

【临床意义】

(1) 急性白血病与中性粒细胞类白血病样反应的鉴别。前者NAP减弱,后者活性明显增强。

(2)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降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患者的成熟粒细胞NAP降低。

(3)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硬化症患者NAP明显增强。

(4) 再生障碍性贫血时NAP增强,而其他类型贫血多无变化。

(5) 激素的影响,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应用皮质激素时NAP增强。妊娠亦出现 NAP 增强。

(三) 糖原染色 (PAS)

糖原存在于细胞浆内,粒系统细胞自早幼粒细胞开始就可呈现阳性,阳性程度随细胞成熟而增强。成熟中性分叶粒细胞糖原最为丰富。单核细胞呈弱阳性。成熟巨核细胞亦呈阳性。淋巴细胞和幼稚红细胞亦现阳性。

【结果判断】

(1) 中性粒细胞

(十) 胞浆内呈淡红色,无颗粒。

(十十) 胞浆呈粉红色,有少量小颗粒 o

(十十十) 胞浆内呈片状深红色。

(十十十十) 胞浆内呈深紫红色。

(2) 淋巴细胞

(十) 胞浆内呈弥散淡红色或少数红色颗粒(<9个)。

(十十) 胞浆内呈弥散较深的淡红色,或少数红色颗粒(>10个)。

(十十十) 胞浆内多数红色颗粒或小块或大块红色物质。

(十十十十) 胞浆内多数红色颗粒或红色块状物。

(3) 幼稚红细胞

(一) 无反应,正常红细胞为(一)。

(十) 胞浆内有少数红色散在颗粒,或弥漫淡红色。

(十十) 胞浆内有1~10个中等大小的红色颗粒或弥漫性红色。

(十十十) 胞浆中有11~20个较粗红色颗粒,或弥漫深红色。

(十十十十) 胞浆中深紫红色粗大而呈块状或充满均匀的红色物质。

以积分值表示:正常人成熟淋巴细胞PAS阳性率参考值为20%以下,积分值一般在30以下。

幼稚红细胞积分参考值<40。

【临床意义】

(1) 急性白血病鉴别诊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PAS多为阳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阳性率和积分较高,颗粒细小而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幼稚细胞中PAS染色呈大块红色物。

(2)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淋巴细胞糖原增加,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的淋巴细胞糖原积分正常。

(3) 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如淋巴肉瘤、何杰金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淋巴细胞的糖原积分增高,一般病毒感染性疾病糖原在正常范围。感染、骨髓增生综合征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成熟中性粒细胞糖原增加。

(四) 酸性磷酸酶染色 (ACP)

网状细胞、吞噬细胞、白细胞系统(其中粒细胞系统最强)均有此酶活性。

【结果判断】

在细胞内有酶活性部位可呈现棕黄色;近乎黑色的硫化铅沉着,主要在细胞浆。

【临床意义】

(1) 此酶对网状细胞、吞噬细胞、高雪(Gaucher)细胞、组织细胞、单核细胞均呈阳性反应。在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原始及幼单核细胞常有强的反应。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原始细胞酶的反应不一,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原始细胞常有弱阳性反应。亦有助于高雪病的诊断。

(2) 毛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呈阳性反应,且不为左旋-酒石酸所抑制,故本法加酒石酸抑制试验有助于毛细胞性白血病的确诊。

(3) 感染类白血病样反应,成熟中性粒细胞此酶常增高。

(五) 特异性酶酶染色 (SPE)

此酶为中性粒细胞所特有。

【结果判断】

细胞浆中出现红宝石样颗粒为阳性。阳性反应见于粒系细胞,原始粒细胞呈弱阳性;早幼粒细胞呈强阳性;嗜酸性粒细胞呈阴性或弱阳性;嗜碱性粒细胞呈强阳性。单核细胞一般为阴性,也可出现弱阳性反应;淋巴细胞呈阴性反应。

【临床意义】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原粒和幼粒细胞SPE呈强阳性反应,但成熟粒细胞的酶活性下降或消失;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一般呈阴性反应,若出现弱阳性,则可用非特异性脂酶染色法及氟化纳抑制试验来进行判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阴性反应。

(六)非特异性酶酶染色 (SPE)

非特异性酯酶又称单核细胞酯酶,主要存在于单核细胞和组织细胞内

【结果判断】

胞浆中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在单核细胞、吞噬细胞中此类酶的含量较多且多数受到氟化钠(NaF)抑制;粒细胞、淋巴细胞、部分幼红细胞、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等呈阴性。

【临床意义】

1.非特异性酯酶又称单核细胞酯酶,主要存在于单核细胞和组织细胞内,正常单核细胞细胞各阶段均成阳性,且可被氟化钠抑制。

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呈阳性或弱阳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呈强阳性,但不被氟化钠抑制。

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般为阴性。

(七)铁染色

正常骨髓中有一定量的铁,以含铁血红素形式贮存,供细胞利用,以合成血红蛋白,这种贮存铁称为细胞外铁;骨髓中有核红细胞也含有铁颗粒,称细胞內铁,他们经盐酸作用释放出高铁离子,与亚铁氰化钾作用,形成亚铁氰化铁,呈蓝色颗粒。

【结果判断】

【临床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