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亚现在是海南岛的中心,但在历史上,直到1954年之前它只是一个小渔村,捕鱼点和中国最重要的海军基地。在历史上海南岛南部的中心长期都是延州。

1992年3月,考古学家在落笔洞发现了一万年前的三亚人类遗址,这次发现将三亚的人类历史往前推进了两三千年。这个遗址是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也是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中发现最早的南方人。随后,沿海波斯人的墓葬群也被发现。

1954年,海南岛南部的政治中心由延州迁往三亚,但此时的三亚还被称作“崖州”。1987年,崖县被升级为三亚市。

海南岛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省份,1990年后的三亚看到了旅游业的长足进步。从1990年到2000年,大东海海滩同当时三亚唯一的四星级酒店南海酒店成为三亚的旅游中心。三亚市区最好的四星级酒店是三亚国际酒店。1996年随着亚龙湾海滩格罗利亚度假村的开业,游客们逐渐从大东海海滩被吸引到亚龙湾海滩。但是格罗利亚度假村只在亚龙湾海滩上存在了两年。1998年天域度假酒店开始营业,到2000年,亚龙湾变得更受欢迎。大东海不再是三亚旅游业的中心,取而代之的是拥有十多家国际及当地度假村的亚龙湾。

1993的三亚市区最高的建筑只有十层左右,没有超市没有公寓商店,只有一辆公交车,一趟从广州到三亚的航班。市区只有两公里。

现在的三亚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沙滩度假目的地,也是亚洲最知名的度假胜地。

“三亚”因三亚河(古名临川水)有三亚东西二河至此会合,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亚”。三亚历史悠久,在明代《正德琼台志》已有“三亚村”、“三亚里”的记载。三亚人文物部门在1992年对三亚落笔洞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人类活动遗迹,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旧石器文化分布最南部的一处遗址。一万年前,一支古人类的重要系脉就在三亚发迹,中国科学院命名为“三亚人”。

三亚,镶嵌在祖国宝岛海南岛南端的一颗明珠。

近些年来,随着三亚知名度日益提高,前来三亚的游客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对三亚地名由来感兴趣者。据有关人士介绍,并查阅有关方面记载,找到了当地群众广为认可的说法。

三亚早在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就序列于中国版图。其建置演变先后为:临振县、临振郡、振州、崖州(宋)、珠崖军、吉阳军、崖州(明)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升崖州为直隶州,领万安、陵水、昌化、感恩四县。民国元年(1912年)废直隶州,

设崖县。1958年,崖县县治从崖城迁至三亚。1984年5月,撤销崖县,以崖县行政区设立三亚市(县级)。1987年11月,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

三亚陆地总面积1919平方公里,是一个黎、苗、回、汉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三亚市的地貌有山有海有河,北面环山,南面临海。

三亚地名的由来与三亚河的名称紧密相联。三亚市境内有中小河流12条,集雨面积最大的宁远河、藤桥河;其次为三亚河、大茅水、龙江水等。

三亚河,由六罗水、水蛟溪、半岭水三条河组成,以六罗水为主流,发源于三亚市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交界的中间岭右侧高山南麓,自北向南流,经三亚市区注入三亚港入海,流程28.8公里,流域面积337.02平方公里。

它之所以被称之为三亚河是因为它在靠近入海口处时分成东河、西河,其流入大海处形状呈“丫”字形。此处是个天然良港,后来一些渔民从此上岸,成为城市的起源地。定居这里的人形象地把该河称之为三丫。本地方言“丫”与“亚”同音,后来逐渐被人称之为三亚河。

三亚市区名称几经变化,1949-1950年,为榆亚特区;1951年称三亚镇,1958年人民公社化至1959年7月先后属鱼雷公社、榆林公社、三亚公社、南海公社、南海水上运输公社;1961年5月改三亚镇;1962年11月三亚镇和三亚公社合并。1964年6月恢复三亚镇建制。1984年11月,三亚镇被撤销,筹备成立河东、河西街道办事处。

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座热带滨海城市,不仅拥有上天恩赐的天然美景———阳光、沙滩、海水,同样拥有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往昔辉煌和夺目历史。落笔洞遗址出土的磨制穿孔石器、旧石器时代的砍砸器、唐宋年间的海外伊斯兰古墓碑、清代崖州龙被……许多遗存在三亚的珍贵历史印记,在考古学家的挖掘考证中重见天日,穿越千古提醒着人们城市的昔日过往。岁月流转间,历史送走前世的匆匆过客,迎来今日的芸芸众生,三亚在不断变迁中继续书写现代辉煌。让我们走近1万多年的“三亚人”活动遗址落笔洞,来到拥有千年悠久历史的崖州古城,从三亚河萦绕的三亚港畔遥望大海,在这些散落于三亚美妙历史音符中,感受那正孤独吟唱的三亚历史记忆。

“落笔洞洞洞笔落”:一段1万年前的尘封往事

如果从三亚升格为地级市的时间计算,那么今年是三亚市的20岁生日;如果从崖州古城的沿革变迁推算,那么三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千百年前;如果从落笔洞遗址开始算起,那么三

亚的历史记忆则远在1万年之前。

在三亚荔枝沟落笔村东约1公里的一片丘陵山地中,山地自北向南倾斜,河流由北自南汇流入海,这里就是落笔峰。相对高度仅有110米的落笔峰,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高大宏伟,山体内藏着许多溶洞,相传洞洞相通,相映成趣。也许是洞顶普遍有钟乳石滴水的现象,有人写下“落笔洞洞洞笔落,尖峰岭岭岭峰尖”的传神佳句。

落笔峰北坡较缓,而南坡则陡如刀削,峰下离地约6米处有一大洞,便是传说之中的落笔洞。走进落笔洞,洞口高约12米,宽8米,深18米,原本在极高处有两根钟乳石,形似两支悬吊的毛笔,落笔洞因此得名。清朝钟元棣曾作诗《落笔凌空》,用“信是仙家逞妙才,洞遗石笔绝尘埃。四围露液随时蘸,五色云笺任意裁”的诗句来吟咏落笔洞的奇绝景色。

站在这被誉为“崖州八景”之一的落笔洞旁,看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留下的印记,心中不禁想到:如果没有考古队员的清理挖掘,如果不是上世纪那次关键的考古发现,落笔洞也许至今仍在寂寥中等待,在孤独中吟唱过往。1992年和1993年冬,由海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三亚市博物馆三方业务人员组成考古发掘队对落笔洞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察和两次清理发掘,一共发掘出8枚人牙化石,石制品、骨角制品标本等上百件文化遗物,以及几百件动物化石和7万余件贝蚌壳,还有大量用火遗迹。

原本是一处渐渐被世人所遗忘的历史,原本是一段尘封于乱石沙砾中的旧事,在考古工作者的考证中,从人牙化石、石制品、骨角制品等遗物的发掘中,远在1万年前的生活场景慢慢浮现:“三亚落笔洞人”主要从事狩猎、捕捞和采集的生产活动,过着原始穴居生活,繁衍不息,在蛮荒时代创造出海南岛的远古文化……

抚今追昔不禁令人慨叹时光荏苒,万年光阴也不过是转瞬即逝。因为这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考古发现,落笔洞遗址成为目前已知的海南岛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南端的一处史前文化洞穴遗存,“三亚落笔洞人”(简称“三亚人”)成为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海南岛居民。2001年,落笔洞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发现把海南孤岛的人类活动历史从几千年以前推到上万年以前……

“炎州此去更无城”:一座千年的边城古镇

只要提到三亚的历史,就不能不提到位于三亚西部的崖城镇。这里,曾是千余年来历代州、军治和县治所在地,是海南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曾迎来被朝廷流放的贬官谪臣、从事商业贸易的商贾富户和以渔为业越海而来的疍民,无数传奇人物在此演绎了一段段传奇故事。

多少个日子里,因采访和工作的需要,我曾多次来到这个离市区近40公里的崖城古镇。斑驳陆离的古城墙、遗存在崖城街头的清末古骑楼街、在崖州文化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崖城学宫、至今仍然操持古代“军话”的古镇居民……在崖城,历史不只是发黄文献上的苍白文字,也不仅是年近古稀的老人脑海中的回忆,而更多的是存留在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文化载体。

据清《崖州志》载,972年,距今1000多年前的宋开宝五年,振州(今三亚一带)改为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