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读后感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读后感范文

【《曾国藩》读后感范文一】

终于耗时一年,磕磕绊绊的才读完这部密密麻麻写满1200 多页纸的长篇小说。这么久才读完,并非全部因为妈妈说的那样,读的仔细,并时有笔记。诚实的说,这两本书大部分是在火车上读完的,在家静下来的时候到很少读了,因为有更多急需去读的东西。

这本书是老爹强烈推荐。他如此强烈的推荐,甚至于,有一段时间,天天谈话不离《曾国藩》,搞得我甚是抵触。我对于这个事是这么看的:《曾国藩》这本书与它的主人公确实在历史长河中名流千古,读一读确

实有必要,也一定有益于修生养性。但除了《曾》就是《曾》的这么劝,只能说明我换一种委婉的说话吧。比如,偶然有一次,我吃

了一次肯德基,美味可口,便深信肯德基的烤鸡是世上最棒的烤鸡,所

以我每次吃饭都推荐人们去那吃;可是直到有一天,我来了澳大利亚,

各式各样的烤鸡数不胜数,我便惊醒,以前那么强烈的追逐的东西,也

不过是茫茫美食中的冰山一角罢了。远了不说,与曾文正公同时代的豪

杰不胜枚举: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与曾文正公同称晚清四大名臣,

他们每个人都各领风骚,每一个人的经历和成就都值得学习。而固步于

曾文正公一人,无疑将对于史集认识的局限和粗浅暴露无遗。读完《曾》只是很平凡的一步,没什么好炫耀的。我读了,不代表我就能功成名就;我不读,也不至于就一事无成。希望老爹能对我的话有个深刻的认识,

以后不要再看完于丹就“建议”我读《论语》(悉闻于

丹在北大被学生们

哄下台,心情极为爽朗),看完易中天就“建议”我读《三国演义》,自己读完《曾国藩》就马上如获至宝般的“建议”我也赶紧读您不也是将近知天命之年才重新又读的么?我能鄙视一下而立之年却没有

读过《曾国藩》的小王同志么?我不能,因为那时候有那时候读的书。

曾文正公有许多关于教育晚辈和齐家治国的思想,这对于一个连女朋友

都没有的我,显得很急切么?读完了这本书,我反倒希望老爹能从中获

取许多对待自身、亲人和朋友的领悟。我随便举一个例子:曾文正公说,

“正人先正己”,就这么一句,就够王主任您

回味无穷的了。

当然了,当然了,读完这本书肯定是受益匪浅的。老爹建议我

读,百利而无一害,只是方式略显操之过急。这部小说里能给人带

来的启迪,浩如烟海,而且每个人都能读出自己的理解。比如书中

描写曾文正公与九弟曾忠襄公在夺取金陵后的彻夜畅谈,回忆人生

的片段,就让我很感慨,使我想到老爹和叔叔的关系。诸如此类云

云的,我要是一条一条的回忆概括,能说上一天一夜,所以我索性

不说了。

读到最后曾文正公留给子女们的遗书,我身边刚好放着《海上

钢琴师》的钢琴曲,非常伤感。当读到这最后几页,我先是加快了

速度,为了看最后到底怎么样了;读到遗书,我又不禁放慢了速度,

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看,边读边回忆曾文正公的苦辣酸甜的平生和

我这过去五味杂陈的这一年,不禁眼泪随之流了出来。读完这部书

像是了去一块遗憾,像是告别过去的自己,像是斩断往昔的所有。

一方面,再也看不到曾文正公如何抚着他的胡须,眯着他的三角眼,

面上毫无表情,内心却波浪滔天了;一方面,在颠簸的火车上,手

捧着这本厚厚的书,一页一页的像窗外的风景掠过般翻书的时候,

一去不在了;再一方面,父亲那每次谈话不离《曾》的日子也远去

了,那段时间也许会成为我生命中中最重要的时光之一。

老爹通过他粗糙拙劣的方式,至少达到了一个他不曾想到的目

的:在遥远的未来的某个时候,我可能已经很老了,父亲也可能已

经仙逝了,而我一定会在回忆曾经三年来的留学经历时,回忆起这

一年,由我、父亲、曾文正公以及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挫折

和成就共同编织而成的不悔青春。

我十分讨厌老爹的脾气,我也无能为力的遗传了不少。书中曾

文正公提到,他父亲去世前,变得特别胆小,连对待田间的老农和

顽童都小心翼翼,客客气气的。联想起现在的老爹,依旧生龙活虎

的,目中无人,妄自尊大,飞扬跋扈的,我在气愤之余,也稍微觉

得一点点宽慰:爹还不老。回归正题的时候,也是此读后感结尾的时候了。在曾文中公佣

兵湘军十万的时候,几度有人劝说他推翻满清,重兴汉室,而他却一

心保卫风雨飘摇的满人朝廷。最后一次见陈广敖时,陈道长从另一个

角度表达出了他对曾文正公没能推翻清室的遗憾。他说,曾文正公是

为了曾家一族的荣耀而保卫皇室,换来的是忠君报国的千古美名,却

置于千万万水深火热中的天下百姓于不顾。满清气数已尽,中国又深

陷海外列强的瓜分掠夺的泥沼中,陈广敖期待着曾文正公能为了天下

百姓而“冒天下之大不韪”,然而,多年的传统儒家理学

思想,束缚住了曾涤生的脚步。

事到如今,历史不能改写,曾涤生做出了他的选择,“文正”亦是朝廷与时代对他的平生给予的莫大肯定;然而,这样一种遗憾却停留

在我的心里。我们要拥护的,是我们必须拥护的么?我们服从的,是我

们不得不服从的么?何为是,何为非?忠君、报国是对的,可是忠于谁?一种信仰,还是一帮人?报国,报哪个国?是在神州延续了千年的文明,还是一个成立不过百年的团体?这样的问题,没有答案。就仿佛《道德经》一样深不可测,“玄之又玄”。

【《曾国藩》读后感范文二】

治学严谨,善于学习,勤俭克己。从功名仕途来说,曾国藩

无疑是顺风顺水、平步青云的,令很

多同时代的汉人甚至不少满人都望尘莫及,然而在这背后却包含了

曾国藩常人无法想象的辛勤付出。同辈人中,幼时的曾国藩资质算

不得的,最多中等偏上,会试时倒数,差点没进翰林院,之后勉强

入围。曾国藩一直保持着刻苦学习,勤俭克己。诗词文章也一直像

古人学习,专研学术的劲头非常足,治学态度也非常严谨,在学术

成就方面也是为同时代的名人所称颂。

他告诫后人功课方面要“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看”即是多看多读前人优秀作品,“读”即是好的文章要大声诵读,“写”即是抄写临摹大家的书法,“作”即是多练习写文章,将学到的东西转换为自

己的东西表达出来。

曾国藩一直保持天天写日记,记录当天所学所思,各方面的心

得体会。他很会以史为鉴,汲取先人的经验教训,平时通读各种史

书、经典,对于如《资治通鉴》、《史记》、《二十三史》等更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