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发展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1
2
西方早期管理 思想的萌芽
西方传统管理 理论的产生与 发展
1、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
在奴隶社会和欧洲文 艺复兴时期都出现过 许多管理思想
莫尔的《乌托邦》 “私有制是万恶之源, 必须消灭”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人是被狭隘的自身利益 所驱动的。“为达目的, 不择手段”
1、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
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强调人类精神的作用,反复论述 的基本主题就是人的本性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五常”成为处理个人和国家、社会、家庭及其他 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商鞅为代表的法家,重视法、术、势相结合,强调 法律的作用,利用具体的、法定的奖惩制度强化司 法的威严和检查的力量,确保每个人在各自的位置 上实现效率。
马基雅维利:四项领导原理
崇高的品 德和非凡 的能力
群众的 维护
领导原理
坚强的生 存意志
组织内部 的凝聚力
马基雅维利 (1469-1527)
“如果一个人是由于人民的赞助而获得君权,他就发觉自己是 巍然独立的人,在自己周围并没有一个人不准备服从自己或者 只有很少数人不准备服从自己的。”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20世纪6090年代
20002020年
亚当·斯 密《国 富论》
行为观点 福莱特、 霍桑实验 和人际关 系
应急观点: 模块化组 织 无形组织
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 二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孙子(公元前2500年),《孙子兵法》里面包含了一 些早期的管理理念。孙子的思想集中在制定能够打胜 仗的军事战略,制定战略应该有一个长期的规划,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分离。
科学管理理论主要 对管理的主要贡献 贡献者的姓名
弗雷德里克·泰勒
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主要观点是: 采用科学方法,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增 加工人工资来提高生产率,强调应用科 学,形成群体的协调和合作,实现产出 的最大化和培养工人。
亨利·L·甘特 吉尔布雷斯夫妇
强调科学选用工人以及劳动者和管理者 之间的和谐合作,发明“甘特图”
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修身养性,人力 资源论是其管理方面的重要贡献,强调众智的决策 思想,时间管理也是其重要的管理思想。
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强调尚贤、兼爱,主张通过个人 努力掌握命运的非命观,认为节用是必要的,在生活 中需要秉承贵义的思想。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中国管理 思想要点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在许多著作中都有体现
2、 古典管理理论
科学管 理理论
一般管 理理论
组织管 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欧美
A.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 理原理
科学地研究任务的每个部分,并确定完成任务的最 好方法; 对工人进行细致甄选,并培训他们用科学确定出的 方法完成任务; 与工人充分地合作,确保他们使用恰当的工作方法; 把工作与职责分离,让管理者负责用科学的原理来 计划工作方法,而工人则负责完成相应的工作。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 管理理论的发展
公共管理学院 耿宁
管理理论发展脉络
公元前 500年
孙子 《孙子 兵法》
马基雅维 利《君主 论》
16世纪
管理实践观点: 科学管理、定 量管理和质量 管理 科层管理、行 政管理
18世纪
19世纪晚 期和20世
纪早期
20世纪 30-60年

系统理论 权变理论 学习型组 织
利润与奖金
工人的工资应该是 “固定工资+利润分 成+奖金”,
按照工人的工作性质 所确定的工资、按照 对生产率所做出的贡 献而分得的利润和为 提高生产率而应得的 奖金三个部分组成。
查尔斯·巴贝奇 (1792-1871)
小结:
工业革命以来的管理实践中,已经 出现了若干管理思想。西方早期的管理 思想涉及方方面面,比如生产管理的效 率、人事管理的方式、领导管理的方式 以及组织结构等,尽管这一时期的管理 思想尚未形成体系,但是这些思想的积 淀为后来出现的古典管理理论奠定了基 础。
斯密:从分工到经济人
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 分工中获得经济利益,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加国民财富的重要源泉。
分工有助于提高劳动熟练程度 分工节约工作转换所需要的时间 分工简化劳动
亚当·斯密 (1723-1790)
经济现象是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活动
所产生的,人们的这种利己行为客观上
亚当·斯密:首先发现了生产流程中的劳动分工原理,
《国富论》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及劳动分工理论。 资本主义经营管理的本质是降低工资以获取高额利润。 经济现象是基于具有利己主义目的的人们的活动所产生的, 提出“经济人理论”。
巴贝奇:《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认为分工不仅仅 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同时分工也可以降低工资从而提 高利润。他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工人的收入应 该是固定工资+利润分成+绩效奖励。
对社会有利。
经济人造就了交易的出现 人的本性是懒惰的,需不断鞭策 人的行为和动机源于经济和权力
巴贝奇:分工理论的扩展
分工理论
分工的价值: 1.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
动都可以进行分工, 应该根据工作对工 人的技艺要求程度 进行分工; 2. “边际熟练”,分 工对节省工时费用 具有重要的作用, 应该按照分工原则 雇佣工人、支付报 酬。
理论
本质 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பைடு நூலகம்
A.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工作定额。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 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能力和工作相适应。对工人进行科学选择、培
训和提高。 ➢标准化。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
固定下来以利用推广。 ➢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相分离。即使管理和劳动
西方管理思想和 实践的革命性发 展是在工厂制度 产生以后
效率和效益 组织和配合
18世纪60年代的工 业革命,在技术上 和社会关系上都引 起巨大变革。
小手工业受到排挤, 社会基本组织形式 以家庭为单位转向 工厂为单位
1、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
马基雅维利:第一个明显地摆脱了神学和伦理学的束 缚,为政治学和法学开辟了走向独立学科的道路。 他主张国家至上,将国家权力作为法的基础。对领导 力进行了探讨,认为人是被狭隘的自身利益所驱动的。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君主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