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真题试题(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真题试题(I)卷

一、积累与运用 (共3题;共17分)

1. (5分) (2019八下·潮南月考) 古诗文默写。

(1)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美景,且大气磅礴,备受后人赞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胡不归?微君之躬,________?(《式微》

(3)青青子佩,________。纵我不往,________?(《子衿》)

(4)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5)《子衿》中的“________,________。”本是女子表达对所爱之人的期盼与思念,后来曹操在《短歌行》中借此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望。

2. (2分) (2019八下·鄞州期中) 下列文学常识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社戏》写了“我”十一二岁时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经历。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善良淳朴、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B . 《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C . 在《沙乡年鉴》中,利奥波德分12个月,记录了他那贫瘠荒凉的沙乡农场一年四季的物候风景、生活趣事和各种生物的生存状况,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全新思考。

D . 《诗经》,先秦时叫做《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与《尚书》《礼记》《论语》《春秋》并称“五经”。

3. (10分) (2016八下·西华期末) “孝”是一种感恩,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某班级开展了“孝心伴我行”的主题活动。下面是某同学所写的活动感受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题。

①通过开展本次活动,使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孝心的伟大与崇高。②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天真烂漫的少年,我们一天天长大,是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并扶养我们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应该孝敬父母,。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为父母尽一份孝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吧!

(1)

上面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你找出来并修改。

(2)

请你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上下句连贯。

二、阅读理解 (共6题;共79分)

4. (7分)(2019·黄石)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这首五言律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

B . 全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壮丽。

C . 颈联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

D . 这首诗意境雄浑,与王维晚年写《竹里馆》那种清幽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2)有人说“归雁天”“归雁是作者自比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5. (11分) (2019九下·北部湾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屋舍俨然

B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求而不得者也

C . 故患有所不辟也故渔者歌日

D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实是欲界之仙都

(2)下列句子划线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舍生而取义者也人不知而不愠

B . 万钟于我何加焉于我如浮云

C . 故不为苟得也不足为外人道也

D .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入则无法家拂士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第一段提出论点,以一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B . 第二段列举“一箪食,一豆羹”,并将它与“万钟”进行对比,运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论点。

C . 文中“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指的是“义”;“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指的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

D . 文中运用了排比句式,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能力。文中很少使用生僻词语,通俗易懂。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

6. (14分)(2019·天津) 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母亲的刺绣时光

宫佳

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

②刺绣又称女红① ,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日:“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

③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宁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

④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⑤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就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⑥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⑦我接过那一摞鞋垫,一双双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