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克绅士教育思想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摘要:约翰·洛克被誉为“培养绅士和淑女的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对后世影响非常深。

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与思考,尤其是对中国家庭教育中德智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约翰·洛克;绅士教育;家庭德育
约翰·洛克作为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其教育思想正是其哲学思想的合理延伸。

洛克十分重视家庭环境对学生道德的影响作用,虽然其教育思想主要针对当时资产阶级上层家庭培养绅士的需要,但其育子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就家庭德育方面谈下洛克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借鉴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德育观
树立正确合理的家庭德育观念,采取合适的家庭德育方法。

道德教育是洛克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指出,“我认为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

“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

洛克用新兴道德论来代替过去完全以宗教和“先天思想”为基础的道德观念。

从而使过去以夸美纽斯为代表的道德教育学说前进了一大步。

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洛克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他认为家长首先必须了解儿童,然后才能针对每一个儿童的兴趣、个性、气质、过失、体力、认识能力的不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道德教育要适合儿童的心性和年龄特点,可以通过游戏的方法使儿童学会专心、努力、思考和节俭等品质。

道德判断能力对于儿童也极为重要。

导师与父母可以通过说服的方法教育儿童识别美丑善恶,以明辨是非。

洛克还十分注重道德练习在儿童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要求通过实际道德行为的锻炼来培养德行,反对让儿童死记道德规则与口头说教。

当我们的许多德育工作者为德育的实效性较差而苦闷时,或许可以从洛克这里找到打开儿童心扉的一把钥匙。

二、给予孩子合适的爱
用合适的方式爱孩子,教导孩子让其欲望服从理性。

洛克认为,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本来是一种天性和义务;但他们却常常因为这种爱,而放纵子女的过错。

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嗜好要加以禁止,要让他们学会用理智来克服欲望。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要在孩子婴儿时期时树立自己的威信,让孩子敬畏自己,使之成为顺从的臣仆,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则应当逐渐与他亲近,和孩子做朋友。

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如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正当的语言、行为等,家长一定要坚持底线,坚决对孩子说“不”。

如果孩子明知故犯,家长要严厉批评,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惩罚,让孩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

家长还应给孩子创造一些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克服适度困难的环境,引起他们内心的矛盾与意志的紧张,激起进一步锻炼的信心和积极性。

这样,孩子长大后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
务。

及时地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反馈,强化他们已经形成的概念,巩固学习成果。

经过前后一致的强化以后,外部行为标准才能够逐渐内化,成为孩子自身的行为习惯,孩子才会形成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正确的惩罚方式
合理地实施惩罚措施,尤其注重发挥惩戒的改过迁善作用。

洛克反对体罚,呵斥和体罚在洛克看来,都是教育过程中一项十足的败笔,过分的体罚会使儿童容易陷入两边极端的境地。

不但无助于儿童实现自治.反而会适得其反,而且会使他们丧失掉应有的锐气。

“我们人类的天性倾向于迷恋肉体与现实的快乐,而极力避免各种程度的苦楚,但体罚不仅不能克服这种倾向,反而会给予鼓励,从而增强其作用于我们身上的力量。

那是一切邪恶及生活中反常行为的产生之源。

”洛克形象地将体罚比作“锡拉礁及卡律布狄斯大漩涡”。

体罚只会使我们的教育陷入腹背受敌,进退两难的无奈境地。

洛克指出,“我们若想使儿童变成明智、贤良、机灵的人。

将鞭挞及其他奴隶性的、肉体的惩罚运用于他们的教育中。

不是合适的方法。

只有在万不得已的场合与极端的情景之下,才能偶尔使用。

”因此较之于体罚,洛克极力推崇惩戒在于儿童道德建构之中的积极作用。

重视树立父母的权威。

反对自由和放纵,正确地实施奖励和惩罚的方法。

将儿童当作有理性的动物去对待。

对于规则的制定也要慎重,否则也将影响父母威信的树立。

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发现孩子的兴趣点,鼓励孩子主动学习。

洛克强调要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与自觉性的发挥,反对强制塑造子女。

洛克认为,孩子应学之事,绝不可变成孩子的一种负担,也不应当作一种任务去强加给他们。

儿童和成人一样,拥有崇尚自由独立的自尊心,他们不喜欢在成人营造的压力氛围下从事这项强制塑造的任务,哪怕是一项他原本喜欢的游戏成人应当及时发现到孩子脾性的转变.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

恰当地把握孩子资质和性向的有利时机,适当而灵活地引导孩子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尤其是在游戏和学习的关系上.洛克反对传统的简单粗暴的教鞭教育,主张培养和引导孩子学习自觉性的发挥。

让从事学习与请教教师问题成为孩子的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这与孩子之所以喜好畅快淋漓的游戏的原因相一致。

从而达到学习与游戏的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良好目的。

五、结语
洛克始终认为,在具有健康的身体前提下,德行居于首位,学问只是居于第二位的因素,智育是“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的”。

家庭教育将伴随孩子一生,对其终身发展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俗话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希望有更多的家长注重家庭德育的培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真正使孩子成龙成风。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洛克. 教育漫话[M]徐大建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英)约翰·洛克.约翰·洛克的家庭教育[M]海呜译.海峡文艺出版社,2005
[3]平丽.英国绅士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汉族。

学历:硕士。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