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防洪工程设计洪水计算简述
河坝设计规范中的洪水容量计算方法探析
![河坝设计规范中的洪水容量计算方法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bf7a6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f2.png)
河坝设计规范中的洪水容量计算方法探析河坝设计中的洪水容量计算是确定河坝设计洪水位的重要一环。
它主要基于对洪水频率、流量和历史资料的分析,以确保河坝能够安全地承受洪水冲击,保证河道和周边地区的安全。
本文将探析河坝设计规范中常用的洪水容量计算方法,以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一、设计洪水设计洪水是指河坝设计中所采用的洪水流量,通常是根据历史洪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
在计算洪水容量时,需要考虑洪水的频率、流量和洪水过程。
常用的设计洪水包括一定概率的洪水,如百年一遇洪水或千年一遇洪水等。
1. 洪水频率分析洪水频率分析是根据历史洪水资料对洪水的发生频率进行统计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经验公式法、统计分析法和概率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基于不同的假设和原理,通过将洪水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确定不同概率水位对应的设计洪水流量。
2. 洪水流量计算洪水流量计算是确定设计洪水流量的重要一环。
常用的方法包括常规法、统计法和水文模型法等。
常规法主要基于斯托姆风暴方程,通过对设计雨量和流域特征参数进行计算,得出设计洪水流量。
统计法则通过对观测资料和历史洪水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到设计洪水流量的概率分布。
水文模型法则基于水文模型,通过模拟雨量-径流过程,得到设计洪水流量。
二、洪水容量计算方法洪水容量计算是根据设计洪水流量和洪水过程,确定河坝所需具备的抵抗洪水能力。
常用的洪水容量计算方法包括洪水位-流量曲线法、水槽试验法和数值模拟法等。
1. 洪水位-流量曲线法洪水位-流量曲线法是根据洪水位和设计洪水流量之间的关系,绘制一条曲线描述抵抗洪水过程。
该曲线反映了河坝的洪水容量,提供了关于洪水超越河坝的高度和持续时间的信息。
通过该曲线可确定河坝在不同洪水频率下的容量。
2. 水槽试验法水槽试验法是通过在实验水槽中模拟洪水过程,测量不同洪水流量条件下的水位,从而得出河坝的洪水容量。
这种方法具有实验数据直观、可视化的优点,能够更好地理解洪水过程和河坝的抵抗洪水能力。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70d5213f78a6529657d530b.png)
(式中:Qm设——洪水设计流量;Fs——设计控制面积;Fz——附近典型水文站的控制面积;Qmz——水文站的标准流量。)
⑵经验公式设计洪水:经验公式有两种计算公式。
一是洪水面积相关法:Qm=KnFn
(式中:Qm——洪水设计流量;Kn——不同重现期的8个洪水频率系数和不同分区的6个地形系数,洪水设计计算系数是28-48个系数;Fn——控制面积,F上面的n是面积系数。面积系数是12-24个,根据地形地貌状况确定。这种计算方法在1000平方公里内可以应用,超过1000平方公里控制面积慎用。在《XXX水文手册》里面可以查到。)
洪水的类型:洪水的类型一般分为六种,一是暴雨洪水,暴雨洪水又分为山洪和泥石流两种。二是融雪洪水,三是冰川洪水,四是冰凌洪水,五是雨雪混合洪水,六是溃坝洪水。
洪水分级:根据国家《水文情报预报规范》,按洪水重现期的大小,把洪水分为常见洪水(8-10年一遇)、较大洪水(10-50年一遇)、大洪水(50-150年一遇)、特大洪水(大于50年一遇
明渠等速流洪水的类型和水力计算要素:
①梯形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计算公式:ω=(b+mh)h
(式中:ω——过水断面面积,单位:平方米;b——底宽,单位:米;h——水深,单位:米;m——边坡系数,表示斜坡的垂直距离每增加1米,则水平距离相应增加m米;)
过水断面宽度计算公式:B=b+2mh
⑷蓄满产流:年降雨量充沛,地下水位高,包气带土层不厚,下层容易常达田间持水量,缺水量不大,不容易形成超渗产流,在土壤缺水量满足后全部产生径流的蓄流方式,称为满蓄产流。
⑸汇流过程:降雨或者溃坝形成的洪水,从产生的地点到流域出口断面的汇集过程,称为汇流过程。也可以称为流域汇流。流域汇流分为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两个阶段。
洪水计算方法
![洪水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637013fad6195f312ba6a1.png)
2.7设计洪水设计洪水分析计算研究目的主要为确定流域内各分区设计洪水,为流域防洪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研究内容主要是分析流域内各分区不同频率设计洪量和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方法如下。
2.7.1基本资料分析2.7.1选站原则选择洪水资料质量好、观测系列长、控制条件较好的水文站作为分析计算设计洪水的主要依据站。
2.7.2资料的审查及插补延长为保证成果质量,对测站已整编的洪水资料进行必要的合理性检查和审核。
对缺测的洪水资料进行适当的插补延长,插补延长采用水文比拟法和相关法。
(1)水文比拟法水文比拟法就是将参证流域的洪水资料,按要求有选择地移置到设计流域上来的一种方法。
这种移置是以设计流域影响洪水的各项因素,与参证流域影响径流的各项因素相似为前提。
将参证站的洪水资料按集水面积比缩放到设计站。
(2)相关法利用洪水资料:利用参证站的流量与设计依据站的相关关系来插补延长设计依据站的流量系列,选用的参证站径流要与设计依据站的径流在成因上有密切联系,这样才能保证相关关系有足够的精度。
利用降雨资料:建立本站降雨径流相关关系来插补延长设计依据站的流量系列。
2.7.3洪水系列一致性处理为了使水文站历年的流量能基本上代表当年天然产流量,需要将测站以上受人类活动影响而增减的洪量进行还原计算。
还原计算是处理实测洪水系列不一致的有效办法。
2.7.3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1)流量频率曲线法频率计算中的洪峰流量和不同时段的洪量系列,应由每年最大值 组成。
在n 项连序洪水系列中,按大小顺序排位的第m 项洪水的经验频率P M 采用以下计算公式:1+=N M P M 频率曲线的线型选择皮尔逊III 型,频率曲线的统计参数为均值、变差系数和偏态系数。
参数采用矩法初估,计算公式如下:均值均方差 变差系数 偏态系数= 式中:系列变量(i=1,,n);n 系列项数。
根据初估参数,采用适线法调整参数。
适线时尽可能拟合全部点据,拟合不好时,侧重考虑较可靠的大洪水点据。
河道系统治理设计洪水计算分析
![河道系统治理设计洪水计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acee1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46.png)
河道系统治理设计洪水计算分析摘要:在河道治理防洪设计过程中,设计洪水计算是必不可少的,其结果为河道断面尺寸拟定、建筑物布置、岸坡防护等各项参数的确定提供依据,洪水分析成果的合理性对整个项目影响甚大。
不同于水库设计洪水计的计算,河道系统治理需要对一条河从河源至入河口的整条河道进行分析。
由于河道水面线的推求一般采用河道分段恒定非均匀流方法,河道的设计流量相应地根据沿流程支流汇入的情况分段给出,汇总各段河道的设计流量得到整条河的设计流量。
本次以清水河设计洪水分析计算为例,分析计算河道设计流量和水面线的计算步骤、方法及成果。
关键词:河道;系统治理;设计洪水;水面线引言清水河流域无长系列的流量及降雨资料,因此无法直接推求河道设计洪水,本次分析流域特点及情况,采用经地方刊布的洪水计算办法进行间接计算。
1、流域划分及流域参数根据清水河流域及支流情况,将清水河分为水库、余家河渡槽、枣木河口及清水河口四个节点,并根据流域1:10000地形图及实测流域1:1000地形图分析计算各节点流域参数。
经分析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 5.4km2;水库至余家河渡槽区间流域面积37.4km2;水库至枣木河口流域面积73.0km2;支流枣木河流域面积67.2km2;清水河口以上流域面积145.6km2。
2、设计洪水分析根据《安徽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山丘区产汇流分析成果和山丘区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办法》以及流域参数查图及表格确定流域1h及24h时段点雨量均值及Cv、Cs,以及模比系数Kp及点面折减系数等,由此推求流域设计面暴雨量。
本次工程流域属于江淮地区浅山~丘陵区,利用该办法计算面净雨量时,应扣除相应损失量。
成果见表1。
表1清水河洪水计算主要参数成果表分析河道流域内水工建筑物情况,河道上游建有一座小1型水库,故河道洪水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①水库下泄洪水;②河道自身区间汇水,包括干流汇水及其支流枣木河汇水。
因此需对水库调洪后的下泄流量及河道自身区间流量分别进行分析计算,之后对成果进行叠加方得最终洪水流量。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探讨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a860f43f61fb7360b4c65f2.png)
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方法探讨摘要:文章采用水文比拟法、推理公式法、淮上法三种不同的方法对内乡县黄水河的设计洪水进行计算,通过合理性比较分析,确定采用水文比拟法的计算成果,为河道治理下一步的设计工作提供了扎实的水文基础。
关键词:黄水河;设计洪水;水文比拟法;推理公式法;淮上法1基本资料黄水河属长江流域唐白河水系,系湍河右岸支流,发源于西峡县田关西北鸡笼山北侧五斗凹,盘山绕岭而下,自西北向东南流经西峡、内乡县,于内乡县徐坡村汇入湍河。
主河道全长43km,流域面积219km2,河道平均比降1/350,河床一般宽50~100m。
带状河流,河道弯曲,局部切割严重。
黄水河在内乡境内全长19.50km,流经赵店、湍东、大桥三个乡镇。
黄水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80mm,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1.80%。
流域洪水变化主要受暴雨特性及地形等因素影响,洪水涨落陡峭,一场洪水历时单峰约2d,连续洪峰一般约为4d。
一场局部暴雨形成的洪水,是峰形尖瘦的孤峰,若全流域普降暴雨,将形成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的复式洪峰,往往给下游带来严重的洪涝灾害。
根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黄水河在建国前发生较大洪水的年份有1632、1919年,建国后生较大洪水十余次,其中1964、1979、1996、2010年的4次洪水灾害较为严重。
根据《防洪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结合黄水河段防洪保护对象(人口11万人,耕地1.60万hm2,内乡县城及2个乡镇及重要通讯设施)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确定防洪标准为20a一遇,临时工程洪水标准为非汛期洪水5a一遇。
2设计洪水计算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确定设计洪水推求方法。
因黄水河入河口上游2.70km处湍河干流设有内乡县水文站,可利用实测流量成果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设计洪水;根据《河南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图集》的规定,流域面积200km2以下时,可采用推理供水法计算设计洪水,流域面积在200~5000km2时可采用淮上法计算设计洪水。
山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设计洪水计算分析
![山东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设计洪水计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63c912b7360b4c2e3f64a6.png)
化 ,采 用原 产流 关 系计算 的设 计洪 水成果 明 显偏 大 。本文根据 相 关规 范、标 准对 设计 洪 水计算 方 法进行 了分析 。 关 键词 设 计洪 水 ;暴 雨资料 ;流 量
重要 因素 ,客观 、科 学、合理 地确 定 设计 洪 水成果 尤 为重要 。 由于我省 众 多的 中小河流 缺乏 实测 洪水流量 系列 资料 ,其 设计 洪水 多 采用 由暴 雨资料 间接 推 求 的办 法, 因该办 法 中的 降雨产 流 关 系是 上世 纪七十 年代初期 根 据 当时的 情况拟 定 的,经过 近4 0 年 的水利 及
系。
4 施工 期设计 洪水 计算
( 1 )施工 导流 期的确 定 施 工 导 流期 应 选 择 在 非 汛 期 ,根 据 需 要 导 流 施 工 的工 程 量 的 大 小 和 施 工 设计 安 排 ,合理确 定导流 期 的时 间。 ( 2 )施 工期设 计洪水 标准 施 工导 流期 设 计洪 水标 准 一般 为 5 年 一 遇。 ( 3 )施 工导流 期设 计洪水 计算 方法 。 施 工 导 流 期 设计 洪 水 计 算 一 般 采 用 实 测 流量法 直接 计算或 由暴 雨资料 间接 计算 。 直接 流量 法计算 内容 同设计 洪水 计算 部分 ; 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计算方法中设计暴 雨 计算 、点面 关系 、设计 暴雨 的 日程 、时 程 分 配 、产 流及 汇流 计算都 与设 计洪水 计算 部 分 相同 ,但无 论采 用哪种 方法计 算 ,都应 明 确 和注意 以下 几个 问题 : ① 应 明 确 采 用 的 水 文 站 或 雨 量 站 名 称 、系 列起讫 年份 ,并附 流量 或雨量 系列 。 ②无论采用何种办法计算 ,都应该在 施 工 期 内 选 样 ,跨 期 选 样 不 宜 超 过 5 ~l 0 天 ,跨 期选样 计算 的施 工期设 计洪 水不 宜跨 期 使用 。 ③ 由数 理 统 计 法 计 算 ,应 明确 适 线 原 则 ,给 出统 计参数 ,附 频率 曲线 图及设 计成 果。 ④ 由 暴 雨 资 料 间 接 计 算 设 计 洪 水 时 ,净 雨 计 算 中应 注 意 设 计P a 采 用值 应 取 2 0 mm ~2 5 mm I或 根 据 实 测 雨 量 资 料 计 算 ,但计算时间不宜小于1 5 天,应明确前期 影响 系数K及最 大初 损I ma x 值。 ⑤ 如 治 理 河 段 上 游 有 大 、 中 型 水 库 时 ,计 算过 程 中应 扣 除 其 流 域 面 积 ,如 在 大 、 中型水 库 与设 计河 段 区 间有 小 ( 1 ) 型 水库 时也应 扣除 其流域 面积 。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fa77231b14e852459fb575f.png)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在抗洪抢险中,经常遇到一些技术问题,也就是暴雨、洪水、河道、水库的设计洪水、校核洪水、河道过洪能力计算问题,本人把一般常用的水利水电工程计算公式摘录如下,以供大家在抗洪抢险中参考、探讨:㈠暴雨洪水设计⑴暴雨设计:暴雨:12 小时降雨量达到30 毫米或者24小时降雨量达到50毫米时称为暴雨。
每小时以内的降雨量达到20 毫米也称为暴雨。
设计暴雨的计算公式:①设计点雨量计算公式:Htp=KpHt(式中:Ktp――设计点雨量;K 皮尔逊曲线值;Ht――最大雨量均值;t ――欲求时间;)②设计面雨量计算公式:Ht面=atHt(式中:Ht面——设计面雨量;at——暴雨线性系数;Ht——设计历时点雨量;at 、bt ――暴雨线性拟合系数;)③暴雨系数计算公式:at=(式中:at、bt——线性拟合参数;F——流域面积;)④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公式:Wp=1000yF(式中:Wp多年平均径流量;y――多年平均径流深;F――流域面积;)⑤设计频率年径流深计算公式:yp=yKp(式中:y――多年平均径流深;Kp频率模比系数;)⑥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计算公式:a =y/x =W/1000Fx(式中:a 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y――年径流深;x 多年平均降雨量;)⑵洪水设计:①洪水特征:一般常用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洪水过程线三个要素表示。
洪水设计的概念:一次降雨形成的洪水过程线,反映洪水的外形,过程线上的最大值就是洪峰流量,用Q表示。
洪峰最高点就是洪峰水位,用Z表示。
洪水过程线和横坐标所包围的面积,经过单位面积换算求得,就是洪水总量,用W表示。
洪水过程线的底宽是洪水总历时,用T 表示。
从开始涨水到洪峰流量的历时称为涨水历时,用t1 表示。
从洪峰到洪水下落到终止的历时称为落水历时,用t2 表示。
洪水总历时等于涨水历时和落水历时之和。
即T=t1 t2 。
一般情况下,一次降雨形成的洪水过程称为单式洪水过程。
相邻两次以上的降雨,前面降雨形成的洪水没有泄完,后面降雨形成的洪水接踵而来,称为复式洪水过程。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94cc33f87c24028915fc3cb.png)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2010-8-28 强新泉摘自新浪强新泉的博客在抗洪抢险中,经常遇到一些技术问题,也就是暴雨、洪水、河道、水库的设计洪水、校核洪水、河道过洪能力计算问题,本人把一般常用的水利水电工程计算公式摘录如下,以供大家在抗洪抢险中参考、探讨:㈠暴雨洪水设计⑪暴雨设计:暴雨:12小时降雨量达到30毫米或者24小时降雨量达到50毫米时称为暴雨。
每小时以内的降雨量达到20毫米也称为暴雨。
设计暴雨的计算公式:①设计点雨量计算公式:Htp=KpHt(式中:Ktp——设计点雨量;Kp——皮尔逊曲线值;Ht——最大雨量均值;t——欲求时间;)②设计面雨量计算公式:Ht面=atHt(式中:Ht面——设计面雨量;at——暴雨线性系数;Ht——设计历时点雨量;at、bt——暴雨线性拟合系数;)③暴雨系数计算公式:at=(式中:at、bt——线性拟合参数;F——流域面积;)④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公式:Wp=1000yF(式中:Wp——多年平均径流量;y——多年平均径流深;F——流域面积;)⑤设计频率年径流深计算公式:yp=yKp(式中:y——多年平均径流深;Kp——频率模比系数;)⑥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计算公式:α=y/x =W/1000Fx(式中:α——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y——年径流深;x——多年平均降雨量;)⑫洪水设计:①洪水特征:一般常用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洪水过程线三个要素表示。
洪水设计的概念:一次降雨形成的洪水过程线,反映洪水的外形,过程线上的最大值就是洪峰流量,用Q表示。
洪峰最高点就是洪峰水位,用Z表示。
洪水过程线和横坐标所包围的面积,经过单位面积换算求得,就是洪水总量,用W表示。
洪水过程线的底宽是洪水总历时,用T表示。
从开始涨水到洪峰流量的历时称为涨水历时,用t1表示。
从洪峰到洪水下落到终止的历时称为落水历时,用t2表示。
洪水总历时等于涨水历时和落水历时之和。
即T=t1+t2。
一般情况下,一次降雨形成的洪水过程称为单式洪水过程。
河道改建设计洪水计算
![河道改建设计洪水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15e43ff0b4e767f5acfcef8.png)
设计洪水计算1、设计洪水根据《XX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设计手册》(1984.6)、《防洪标准》(GB50201-1994),本工程为防洪设计标准按2-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
本次设计河道汇流面积小于10km2,本工程河段设计洪水采用设计暴雨由推理公式计算。
2、设计暴雨规划流域附近有,XX有XX站1953年~1960年实测年最大24小时暴雨量,望江楼站1961年~1963年实测年最大24小时暴雨量,XX站1964年~1985年实测年最大24小时暴雨量,XX站1986年~1997年实测最大24小时暴雨量资料。
组成一个连续系列。
经审查,该连续系列长达45年。
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其一致性和可靠性也较好,用于频率分析计算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45年实测连续系列,采用目估适线法拟定P—Ⅲ型曲线,求得XX(XX)站年最大24小时暴雨系列的统计参数,参数为:H24=117mm Cv=0.5 Cs=3.5Cv由于该气象站缺乏短历时暴雨资料,本次计算同时查算了2006年出版的《XX 省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册》,二者成果较为接近。
经综合分析,本次计算采用《XX省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册》成果,见表2.4-1。
表2.4-1 XX驿区设计暴雨成果表按照《XX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推理公式法推求设计洪水。
1)流域特征值流域特征值F、L、J在五万分之一航测图上量取,成果见表2.4-2。
表2.4.2各河道流量计算成果表2)设计暴雨量本次计算设计暴雨成果采用《XX省暴雨统计参数等值线图册》成果,见表2-4-2。
3)设计洪峰根据流域设计暴雨成果,采用《XX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手册》中推理公式法推求设计洪水。
基本公式:Q=0.278ψ(s/τn)F式中:Q—最大流量,m3/s;ψ—洪峰径流系数;s—暴雨雨力,mm/h;τ—流域汇流时间,h;n—暴雨公式指数;F—流域面积,km2。
根据流域下垫面条件和《XX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手册》区划,选取产汇流参数计算公式如下:流域产流参数:属盆地丘陵区,计算式如下:μ=4.8F-0.19;Cv=0.18;Cs=3.5Cv流域汇流参数:属盆地丘陵区,计算式如下:θ=1~30时,m=0.40θ0.204θ=30~300时,m=0.092θ0.636式中:θ—流域特征参数,θ=L/(J1/3F1/4);L—河长,km;J—比降,‰;F—流域面积,km2。
河道治理防洪工程设计洪水计算分析
![河道治理防洪工程设计洪水计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1c9242804d2b160b4ec054.png)
第14卷02期2016年6月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South-ter North W a te r T ransfers and Water Science &T echnologyVol.14 No.02Jun.2016河道治理防洪工程设计洪水计算分析鲍海霞(赤峰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针对内蒙古某河道地质岩溶十分发育、两岸土坡垮塌淤积河道影响行洪等问题,为准确掌握防洪加固工程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便于采取合理防洪加堤加固措施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确保河道行洪安全。
在规划设计阶段,根据防洪治理河道的暴雨洪水特性,结合参证站57年逐月降雨资料和历史洪水数据,对治理河段河道洪水进行水文比拟推算。
分析结果表明:设计洪水计算值与历史洪水记录值相一致,计算成果比较合理。
关键词:参证站;水文比拟法;设计洪水;防洪治理中图分类号:T V1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1683(2016) 002 0026 03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design flood for river flood control projectBAO Ha-xia(C hif e ng H y draulic Investigation Design Institure of Inner Mongolia,Chif eng 024000, China)Abstract:Aiming at the complex conditions of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with various complete development karst forms,big impact for the river flood carrying capacity with two sides slope collapse a^id siltation at certain river section in Inner Mongolia,in order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d(r sign sectional s stage discharge relation in the reinforcing flood control project and adopt the reasonable strengthening levees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river flood control sta^idard a^id ensuring the river flood carrying capacity,combing benchmark station s 57 years monthly rainfall and historical flood data,the hydrological analogy calculation for flood data in the governance reach has been done.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ed design flood data is accord with the historical flood record,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rational,which can provide the detailed reference data for optimum design.Key words: benchmark station;hydrological analogy method;design flood;flood control内蒙古某河流防洪工程,包括I河段和I I河段治理两部 分。
河道改建设计洪水计算
![河道改建设计洪水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68fb4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a5.png)
河道改建设计洪水计算河道改建设计洪水计算是指在河道改建设计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洪水情景对河道进行洪水计算,以确定适当的改建措施和设计标准。
该计算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预测河道在洪水期间的水位变化和流量,从而为改建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进行河道改建设计洪水计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洪水情景选择:根据河道所处的地域特点和历史洪水资料,选择不同的洪水情景,如5年一遇、1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等。
这些情景代表了不同洪水频率的洪水事件,可以评估不同设计标准下的河道能否满足洪水的承载能力。
2.水文数据收集:收集河道流域的水文数据,包括降雨数据、河道入流量数据和河道水位流量关系数据等。
这些数据是进行洪水计算的基础,可以通过气象局、水利部门、历史记录等途径获取。
3.模型选择: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洪水模型进行计算。
流域尺度上常用的模型有定量降雨极值法、单位线法和概率频率分析法等,河道尺度上常用的模型有水动力模型和水文模型等。
根据具体任务和可用数据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洪水计算。
4.洪水计算: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和选择的模型,进行洪水计算。
根据洪水情景和水文数据,计算不同设计标准下的河道水位和流量。
根据计算结果,评估河道目前的洪水防御能力,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改建,并确定改建的设计标准和措施。
5.改建设计:根据洪水计算结果,进行河道的改建设计。
根据河道水位和流量的变化情况,设计合适的河道剖面和河床布置,以提高河道的洪水容量和稳定性。
根据洪水情景选择的设计标准,确定河道的尺寸和几何形态。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河道改建设计洪水计算并不仅仅是进行水位和流量的数值计算,更重要的是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估。
只有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深入分析,才能确保河道改建设计能够满足洪水的要求,并提供科学的依据。
因此,在进行河道改建设计洪水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各个因素,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河道治理防洪工程设计洪水计算简述
![河道治理防洪工程设计洪水计算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ec742f47e53a580217fcfe35.png)
河道治理防洪工程设计洪水计算简述摘要:随着水利工程建设不断的加快,相关项目的水准也在不断的提升,而项目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防洪形式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水利工程防洪堤的施工和设计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因此,水利工程应该贯彻落实理念政策,加强提高防洪堤设计的原则性和施工的技术性,另外施工要注重各个环节的控制管理,以及在设计过程中要做到全面的综合考虑。
只有有效的提高了水利工程防洪堤的施工质量和设计的合理性,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施工效益和水准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河道治理;防洪工程;防洪设计1防洪设计的基本原则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新思想,遵循流域规划和防洪规划统筹兼顾、全面规划、除害与兴利相结合,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严格遵循照顾现状,立足长远的指导思想。
防洪堤堤身的结构设计应经济实用、就地取材、便于施工与维护。
堤身设计包括断面布置,填筑材料的碾压标准、堤顶高程、护坡与坡面排水、防渗与排水设施等。
堤身设计要依据地基条件、河道运行宽度、水面比降等因素综合考虑,分段设计防洪堤形式,尽量避免一个防洪堤工程运用一种横断面形式一概而论。
在设计堤身过程中充分考虑周边环境要求。
2防洪设计的具体措施2.1驳岸的形式设计前期的现场调研及沟通协调非常重要,了解现场才能准确其景观定位。
前期可以根据周边的环境及空间,对驳岸做一个简单的定位,确定驳岸形式及节点位置等。
而如在防洪河道设计前介入景观设计而各相关部门专业将景观的因素考虑进去后再对河道进行设计,那么后期设计更能达到效果。
城市防洪河道景观的设计与驳岸息息相关,根据不同驳岸形式做不同的设计。
驳岸形式的话根据其景观生态性分为以下几种:(1)刚性挡墙。
刚性挡墙主要是指生态性差的挡墙形式,这种形式安全性较高,占用空间小,但较为生硬,生态性差。
这类挡墙大多通过后期用植物来做软化,或者结合灯光景墙,甚至下沉式的立面空间等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2)结合型驳岸。
用刚性的材料制造绿化空间,让植物融入到生硬的混凝土和石材中。
安昌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洪水计算
![安昌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洪水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29a343c770bf78a64295480.png)
安昌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摘要:安昌河是涪江右岸的一级支流,于绵阳市区汇入涪江。
水资源丰富,受新构造运动强烈影响,地壳差异明显,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差。
为了保证安昌河泄洪通道畅通,百姓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不受损失,必须掌握洪水的特性。
本文以水文比拟法、瞬时单位线法计算工程河段设计洪水。
推算结果表明,与历史洪水记录值基本一致,计算成果合理,为安昌河治理工程优化设计、洪水记录值等提供有效的实物资料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河道治理;安昌河;防洪工程;洪水计算;水文比拟法、综合瞬时单位线法前言绵阳市安昌河综合整治项目是绵阳市科技城集中发展区防洪保安的防洪工程,是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生态工程,是市民亲水近水、提高市民生活环境质量、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
工程建设立足防洪保安、加强环境整治、提升景观形象。
工程河段以上集水面积为732km2,安昌河发源于北川县境内天麻山南麓,由西北向东南流,在安州区安昌镇与左支苏宝河汇合后,始称安昌河。
地势流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合流后继续流向东南,经安州区黄土、花荄(安州区新县城址)、绵阳永兴、绕绵阳城南,于南塔嘴汇入涪江,全流域面积943k㎡[1]。
一、安昌河概况安昌河发源于北川县境内天麻山南麓,由西北向东南流,在安州区安昌镇与左支苏宝河汇合后,始称安昌河。
地势流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合流后继续流向东南,经安州区黄土、花荄(安州区新县城址)、绵阳永兴、绕绵阳城南,于南塔嘴汇入涪江,全流域面积943k㎡[1]。
二、洪水计算(二)水文比拟法1、参证站资料选取安昌河流域内工程上游有安州区水文站及永昌水文站,支流茶坪河上建有晓坝水文站,在北川县安昌镇附近建有安昌水位站。
晓坝水文站位于安昌河支流茶坪河中段安州区晓坝乡,由四川省水文总站于1956年设立,1994年12月改为水位站,晓坝站以上主河长31.3km,流域集水面积239km2,为本工程设计断面以上集水面积(732km2)的26.9%。
该站有1957年至1994年的流量资料,1957年至今的水位、降雨资料,均整理刊印。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6fa63569ec3d5bbfc0a7495.png)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在抗洪抢险中,经常遇到一些技术问题,也就是暴雨、洪水、河道、水库的设计洪水、校核洪水、河道过洪能力计算问题,本人把一般常用的水利水电工程计算公式摘录如下,以供大家在抗洪抢险中参考、探讨:㈠暴雨洪水设计⑴暴雨设计:暴雨:12小时降雨量达到30毫米或者24小时降雨量达到50毫米时称为暴雨。
每小时以内的降雨量达到20毫米也称为暴雨。
设计暴雨的计算公式:①设计点雨量计算公式:Htp=KpHt(式中:Ktp——设计点雨量;Kp——皮尔逊曲线值;Ht——最大雨量均值;t——欲求时间;)②设计面雨量计算公式:Ht面=atHt(式中:Ht面——设计面雨量;at——暴雨线性系数;Ht——设计历时点雨量;at、bt——暴雨线性拟合系数;)③暴雨系数计算公式:at=(式中:at、bt——线性拟合参数;F——流域面积;)④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公式:Wp=1000yF(式中:Wp——多年平均径流量;y——多年平均径流深;F——流域面积;)⑤设计频率年径流深计算公式:yp=yKp(式中:y——多年平均径流深;Kp——频率模比系数;)⑥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计算公式:α=y/x =W/1000Fx(式中:α——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y——年径流深;x——多年平均降雨量;)⑵洪水设计:①洪水特征:一般常用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洪水过程线三个要素表示。
洪水设计的概念:一次降雨形成的洪水过程线,反映洪水的外形,过程线上的最大值就是洪峰流量,用Q表示。
洪峰最高点就是洪峰水位,用Z表示。
洪水过程线和横坐标所包围的面积,经过单位面积换算求得,就是洪水总量,用W表示。
洪水过程线的底宽是洪水总历时,用T表示。
从开始涨水到洪峰流量的历时称为涨水历时,用t1表示。
从洪峰到洪水下落到终止的历时称为落水历时,用t2表示。
洪水总历时等于涨水历时和落水历时之和。
即T=t1 t2。
一般情况下,一次降雨形成的洪水过程称为单式洪水过程。
相邻两次以上的降雨,前面降雨形成的洪水没有泄完,后面降雨形成的洪水接踵而来,称为复式洪水过程。
水利计算6-防洪水利计算精选全文完整版
![水利计算6-防洪水利计算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e28da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0.png)
一、无闸门控制的防洪水利计算
• 中小型水库、库容小,一般不承担下游防洪 任务;管理方便可靠,节省投资
• 特点: • 1)溢洪道的堰顶高程一般等于正常蓄水位; • 2)防洪限制水位应与正常蓄水位齐平; • 3)当库水位超过溢洪道的堰顶后,即自行泄
洪,属自由泄流方式; • 4)对设计条件,起调水位应取防洪限制水位,
节省投资; 5)水库溢洪道设闸,便于考虑洪水预报,提前预泄腾
空库容
二、有闸门控制防洪水利计算
• 特点:随着闸门的启闭,泄流方式是属于控制泄流和 闸门全开的自由泄流中转换。
• (一)防洪方案的拟定 • 组成防洪方案因素很多:如溢洪道宽度B、堰顶高
程Z堰、防洪限制水位Z限、闸门顶高程Z门等,或非 常泄洪设施,其位置、类型、规模、启用水位等,这 些因素中只要有一因素改变,则构成一个拟定方案。
第二节 水库调洪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 一.洪水调节计算原理
Q1
Q2 2
Δt
-
q1
q2 2
Δt
V2
V1
q f (V )
式中
Q1、q1 — 时段初入库、出库流量; Q2、q2 — 时段末入库、出库流量; V1、V2 — 时段初入库、出库流量。
(1) (2)
• 蓄洪方程q=f(V)表示闸 门开度不变条件下水库蓄 水量与泄洪量间关系;
q2 2gh2
式中:
— 孔口出流面积;
h2 — 孔口中心水头;
— 孔口出流系数。
• 根据泄流公式可换算求得水库水位Z与泄流量q的 关系q=f1(Z),如下图中的Z~q曲线,进而由库容曲 线换算求得水库蓄水量V与q的关系q=f(V)。
•
河道治理防洪工程设计与计算
![河道治理防洪工程设计与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5d7a17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f.png)
河道治理防洪工程设计与计算河道治理防洪工程设计与计算随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防洪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防洪工程设计中,河道治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河道治理防洪工程的意义、设计步骤、计算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河道治理防洪工程的意义河流是水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自然生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河流在不受人为干扰时也有可能会造成洪水灾害。
在南方地区尤其常见,因此,进行河道治理是至关重要的。
河道治理工程旨在通过对河流水流、泥沙、底质、植被、岸线等方面进行修复和重建,从而达到减轻洪水危害,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河道治理防洪工程设计步骤1、确定工程目标首先需要确定河道治理的具体目标。
这可能是减轻河流的洪峰、缩小洪水灾害范围、保护岸线、提高水利效益、增加生态环境等。
针对具体的目标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2、评估流域情况根据流域的地理位置、气候、河流经过的地形地貌、水文特征、水生态环境等信息,了解流域整体情况,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3、初步设计在确定目标和评估流域情况之后,我们可以着手进行初步的设计工作。
根据所需的治理措施,分析河流的水文、水力、泥沙等特征,确定治理措施,如快速排水、加固堤坝等。
4、详细设计在完成初步设计之后,进行详细设计,包括设计水文、水力、地形等参数,以及确定工程的具体数量和规格。
同时,制定施工计划,包括工程的大体进度、施工时间、预算等内容。
5、施工检查在进行防洪治理工程施工时,需要定期对工程进行检查和评估。
如有必要,还需进行调整和修正。
确保工程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达到所期望的效果。
三、河道治理防洪工程的计算方法1、水文计算水文计算是河道治理防洪工程设计的重要过程,其目的是确认河流的最大流量和水位。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收集相关的气象和水文数据,并进行分析,以确定水流的特征和流量范围。
同时,需要建立有关流量变化和水位的数学模型,以便进行工程设计和规划。
河道治理防洪工程设计与计算
![河道治理防洪工程设计与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e237c7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73.png)
河道治理防洪工程设计与计算温宿县台兰河右岸Ⅰ级阶地及河床漫滩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属于阿瓦提断陷(Ⅰ52-1)内,标准设计地震惊峰值加速0.20g,对应地震烈度为8度,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为了实行合理的防洪堤加固措施以增强河道防洪能力,确保行洪平安,务必精确把握流域暴雨洪水特性,文章以台兰河水文站为参证站,结合其55a逐月降水资料和历史洪水资料,举行河道洪水的水文比拟推算,计算结果表明,设计洪水计算值与历史洪水数值相符,计算过程与结果科学合理。
1资料选取1.1流域概况台兰河为自立水系,属阿克苏河流域一大河流,河道全长90km,发源于西南天山托木尔峰南麓,流域内最高峰为海拔7443.80m的托木尔峰,山区海拔4000~7435m,分布着规模巨大的现代冰川和终年积雪,流域内共发育现代冰川115条,冰川总面积431km2,平均雪线海拔4290m,流域样子呈羽状。
流域总面积为5824km2,其中山区为1324km2,平原区为4500km2。
上游由大台兰河、小台兰河在距山口前8km处汇集后称台兰河,出山口后,由西向东汇入支流塔克拉克河,终于汇入山前洪积扇地带,流向自北向南,为一典型内陆河。
河流水系为树枝状,河流补给形式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降水、泉水补给次之。
出山口处设立有台兰河水文站,水文站以上集水面积1324km2,基本控制了台兰河径流来水量。
该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7.50亿m3。
1.2参证站概况台兰河水文测站为国家基本水文站,位于温宿县佳木乡台兰河新龙口上游,距出山口约4km,地理坐标为东经80°29′,北纬41°33′。
于1956年10月16日设站,从1956年11月开头观测至今,资料系列长度55a,为继续系列。
台兰河水文测站基本控制了由大台兰河、小台兰河、塔克拉克河三条支流汇集后的来水量。
台兰站以上河流长度12km,集水面积1324km2。
台兰河水文测站的观测项目有流量、水位、泥沙、冰情、水质、气温、降水、蒸发。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268e432647d27284b7351f8.png)
防洪工程常用计算公式2010-8-28 强新泉摘自新浪强新泉的博客在抗洪抢险中,经常遇到一些技术问题,也就是暴雨、洪水、河道、水库的设计洪水、校核洪水、河道过洪能力计算问题,本人把一般常用的水利水电工程计算公式摘录如下,以供大家在抗洪抢险中参考、探讨:㈠暴雨洪水设计?暴雨设计:暴雨:12小时降雨量达到30毫米或者24小时降雨量达到50毫米时称为暴雨。
每小时以内的降雨量达到20毫米也称为暴雨。
设计暴雨的计算公式:①设计点雨量计算公式:Htp=KpHt(式中:Ktp——设计点雨量;Kp——皮尔逊曲线值;Ht——最大雨量均值;t——欲求时间;)②设计面雨量计算公式:Ht面=atHt(式中:Ht面——设计面雨量;at——暴雨线性系数;Ht——设计历时点雨量;at、bt——暴雨线性拟合系数;)③暴雨系数计算公式:at=(式中:at、bt——线性拟合参数;F——流域面积;)④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公式:Wp=1000yF(式中:Wp——多年平均径流量;y——多年平均径流深;F——流域面积;)⑤设计频率年径流深计算公式:yp=yKp(式中:y——多年平均径流深;Kp——频率模比系数;)⑥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计算公式:α=y/x =W/1000Fx(式中:α——多年平均年径流系数;y——年径流深;x——多年平均降雨量;)?洪水设计:①洪水特征:一般常用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洪水过程线三个要素表示。
洪水设计的概念:一次降雨形成的洪水过程线,反映洪水的外形,过程线上的最大值就是洪峰流量,用Q表示。
洪峰最高点就是洪峰水位,用Z表示。
洪水过程线和横坐标所包围的面积,经过单位面积换算求得,就是洪水总量,用W表示。
洪水过程线的底宽是洪水总历时,用T表示。
从开始涨水到洪峰流量的历时称为涨水历时,用t1表示。
从洪峰到洪水下落到终止的历时称为落水历时,用t2表示。
洪水总历时等于涨水历时和落水历时之和。
即T=t1+t2。
一般情况下,一次降雨形成的洪水过程称为单式洪水过程。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e40b729bb4cf7ec4bfed064.png)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1、洪水标准依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44-2006〕,确定该工程等级为五等,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本水库上游流域面积为1.6平方千米,属于小于30平方千米X围,按?XX省小型水库洪水核算方法?〔试行〕进展洪水计算。
2、设计洪水推求成果1、根本资料流域面积F=1.6平方公里,干流长度L=2.1千米,干流平均比降j=0.02。
根据XX省小型水库洪水核算方法,查?XX省多年平均二十四小时暴雨等值线图?,该流域中心多年平均二十四小时暴雨=85毫米。
H24该水库水位、库容关系表如下:设计溢洪道底高程177.84米,相应库容23.29万立米。
2、最大入库流量Q m 计算 〔1〕、流域综合特征系数K 按下式计算K=L/j 1/3F 2/5〔2〕、设计暴雨量计算查?XX 省最大二十四小时暴雨变差系数C v 等值线图?,该流域中心C v =0.6,采用C s =3.5C v 应用皮尔逊3型曲线K p 值表得,20年一遇K p =2.20,200年一遇K p =3.62,那么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降雨量H 24=2.2*85=187毫米,200年一遇最大24小时降雨量H 24=3.62*85=307.7毫米。
〔3〕单位面积最大洪峰流量计算经实地勘测,该工程地点以上流域属丘陵区,查泰沂山北丘陵区q m - H 24-K 关系曲线,得20年一遇单位面积最大洪峰流量及200年一遇单位面积最大洪峰流量q m 。
〔4〕洪水总量及洪水过程线推求已算得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降雨量H 24=187毫米及200年一遇最大24小时降雨量H 24=307.7毫米,取其75%为P 。
设计前期影响雨量P a 取40毫米,计算P+P a ,查P+P a 与设计净雨h R 关系曲线,得20年一遇及 00年一遇h R 。
洪水总量按下式计算W=0.1*F*h R ,由此可计算得20年一遇及200年一遇洪水总量W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道治理防洪工程设计洪水计算简述
发表时间:2018-05-28T11:45:38.8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作者:唐崇熙[导读] 摘要:随着水利工程建设不断的加快,相关项目的水准也在不断的提升,而项目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防洪形式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水利工程防洪堤的施工和设计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250 摘要:随着水利工程建设不断的加快,相关项目的水准也在不断的提升,而项目的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防洪形式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水利工程防洪堤的施工和设计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因此,水利工程应该贯彻落实理念政策,加强提高防洪堤设计的原则性和施工的技术性,另外施工要注重各个环节的控制管理,以及在设计过程中要做到全面的综合考虑。
只有有效的提高了水利工程防洪堤的
施工质量和设计的合理性,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施工效益和水准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河道治理;防洪工程;防洪设计 1防洪设计的基本原则全面贯彻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新思想,遵循流域规划和防洪规划统筹兼顾、全面规划、除害与兴利相结合,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严格遵循照顾现状,立足长远的指导思想。
防洪堤堤身的结构设计应经济实用、就地取材、便于施工与维护。
堤身设计包括断面布置,填筑材料的碾压标准、堤顶高程、护坡与坡面排水、防渗与排水设施等。
堤身设计要依据地基条件、河道运行宽度、水面比降等因素综合考虑,分段设计防洪堤形式,尽量避免一个防洪堤工程运用一种横断面形式一概而论。
在设计堤身过程中充分考虑周边环境要求。
2防洪设计的具体措施 2.1驳岸的形式设计前期的现场调研及沟通协调非常重要,了解现场才能准确其景观定位。
前期可以根据周边的环境及空间,对驳岸做一个简单的定位,确定驳岸形式及节点位置等。
而如在防洪河道设计前介入景观设计而各相关部门专业将景观的因素考虑进去后再对河道进行设计,那么后期设计更能达到效果。
城市防洪河道景观的设计与驳岸息息相关,根据不同驳岸形式做不同的设计。
驳岸形式的话根据其景观生态性分为以下几种:(1)刚性挡墙。
刚性挡墙主要是指生态性差的挡墙形式,这种形式安全性较高,占用空间小,但较为生硬,生态性差。
这类挡墙大多通过后期用植物来做软化,或者结合灯光景墙,甚至下沉式的立面空间等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2)结合型驳岸。
用刚性的材料制造绿化空间,让植物融入到生硬的混凝土和石材中。
如反滤混凝土砌块、棕榈石、格宾笼,甚至于生态混凝土等等,都在用现代技术去将植物融入到材料中,相依相存。
这种形式不但生态,稳定性也很高;(3)生态型驳岸。
生态型驳岸主要是指如草坡入水的方式,结合置石甚至于底部大量使用抛石形成自然的水面效果。
但是这类型驳岸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需要较大空间、必须能够控制常水位等。
否则洪水期与枯水期变化较大,植物可能被冲走或者河道底裸露杂草丛生。
2.2计算分析在任何设计中,计算分析都是设计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只有准确的计算和分析,才能保证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而在防洪堤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对地形地质条件、地基承载力、荷载组合进行精准的计算和严格的分析,以此来保证防洪堤设计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在实际计算测量过程中,防洪堤的主要荷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至承台梁底的上部主动土压力作用在迎水侧、背水侧挡墙的垂直和水平力,两侧挡墙自重,框架梁自重,外挡土板自重,迎水侧挡墙的静水压力和浪压力,作用承台及拉梁上的填土自重。
而由于设计水位出现机率不大,并且出现的时间也不长,并且防洪堤身所采用的黏土渗透系数也不大,所以,荷载组合可以按建筑物本身恒载组合作为计算荷载。
设计是水利工程防洪堤建设中最核心的工作内容,防洪堤设计只有做好了工程规划和计算分析,才能有效的保证防洪堤工程顺利施工,进而也能保证防洪堤的施工质量和整体防洪效果。
2.3防洪堤横断面设计结合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在防洪堤横断面设计过程中要以防洪堤设计的相关规范为前提,结合现状,结合环境保护要求设计防洪堤。
在保障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创新设计思路,开放设计理念,综合考虑防洪与环保的深度结合,拓展设计视野,考察其他地区较为成熟的设计方案,引为己用。
针对大部分防洪堤基础容易损坏的实际情况,设计防洪堤横断面基础时不可一味的要求深度,防洪堤横断面深度约大,施工难度越大,成本也会越高。
河道汛期冲刷基础,汛期过后河床冲坑再次淤平,针对洪水特性,设计防洪堤基础当以“不被冲走”为目的,即使基础被冲出,裸露河床,只要其保存完整,防洪堤护坡可依旧保持良好。
铅丝石笼,或者较大抛石可防止洪水冲走,且施工简易,维修方便。
在抛石距离工地较远的下游河道,可浇筑不规整大块砼,抛于防洪堤基础部位。
基础深度在保障最大冲刷深度不掏刷为主。
针对防洪堤坡面宜垮塌的实际情况,可考虑用格槟笼铺设为防洪堤护坡。
槟槟笼为软性材料,堤身塌陷,护坡依旧可保持完整性,由于槟槟笼有很好的透水性,无需考虑地下水对护坡的影响,防洪堤后坡面水土流失问题可考虑种植草木,防止水土流失。
2.4郊野型水系景观设计特点:水系两岸用地空间宽敞,周边主要为山体、农田、散布自建民居等,水系两侧绿地空间宽裕,为城市与郊区发展过渡区域;功能定位:城市生态格局、城市旅游、城市休闲游憩空间;发展策略:生态型水系两岸多为开发程度较低区域,生态基底良好,通过恢复自然原生型景观形式,丰富植物群落,维护生物多样性,布置生态休闲、娱乐空间,适当增加休闲旅游设施,营造城市周边生态休闲和旅游场所;主要措施:结合该类型水系两岸空间宽裕的优势以及生态驳岸的特点,建设结合性驳岸形式或生态型驳岸,植物种植形式以灌木和大草坪为主,且建设生态滞留带,保障郊野型水系水质,适当增加休闲旅游设施,建设城市郊野滨水公共绿地空间。
结束语
在水利工程中,防洪堤是一个尤其关键的组成部分,其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并且其对于整个水利工程项目的效益以及社会影响都有深远的作用。
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防洪堤的设计与施工,要结合防洪堤施工的难点和问题,制定出完善的规章制度,以此来提高施工的科学性和设计的原则性。
只有保证了防洪堤的工程质量,才能使得防洪堤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进而为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雨全.对水利工程防洪堤施工设计的探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05:85-86.
[2]严飞.生态景观型江堤设计理念在城市防洪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13,10: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