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空心村”情况调查与分析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某县“空心村”情况调研报告

某县“空心村”情况调研报告

某县“空心村”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失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地方出现了“空心村”的现象。

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村地区,某县也面临着空心化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某县的“空心村”现状,我们进行了实地调研。

本报告将就此做出详细介绍。

一、某县“空心村”概述经过实地走访和调查,我们确认某县目前存在空心化情况的村庄共计17个,其中大多数位于县城周边区域。

这些村庄的特点是:人口减少、老龄化严重、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空缺,农村人居环境较差。

从人口角度来看,这些村庄的人口总数均不足500人,大部分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

这些老年人主要靠低保、退休金、子女经济支持等方式生活。

农村劳动力外流也是导致这些村庄空心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从基础设施方面来看,这些村庄的道路状况较差,且距离主要农村集市较远。

村庄内的供水、供电设施功能不全,严重制约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严重的空心化现象已经影响了这些村庄的发展,对当地农村经济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从产业方面来看,这些村庄经济结构单一,以农业为主导行业,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使得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非常缓慢。

同时,由于当地年轻人流入城市谋求就业,导致当地的劳动力结构单一化,无法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二、造成某县“空心村”现象的原因1.低水平城市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与农村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发展差异,城市面对的机遇比农村更多,吸收农村人口的能力也更强。

这使得农村村镇逐渐出现了人口减少、家庭空心化的现象。

2.资源环境限制某县周边区域地形复杂、资源环境条件相对较差,这也成为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劳动力和产业的向城市迁移现象加剧,导致了村庄空心的现状。

3.缺乏创新力很多地方的“空心村”现象是由于经济结构单一,缺乏新兴产业和创新能力所导致的。

某县村庄也是如此,当地农业仍然是主导产业,缺少与时俱进的科技、信息、金融等产业,无法激发创新的活力。

三、应对某县“空心村”现象的措施1.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和利用农村土地资源,改变农村经济较为单一的局面,扩大经济规模和范围,增强农村经济的活力,才能进一步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的优势。

空村调查报告

空村调查报告

空村调查报告空村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村庄出现了人口外流的现象,一些农村逐渐变得人烟稀少,甚至出现了空村的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空村的原因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空村调查。

二、调查方法我们选择了某省一个偏远的农村进行调查。

首先,我们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了解到该村庄已经出现空村情况,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协助。

然后,我们组织了一支由调查员和摄影师组成的小组,前往该村进行实地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村民,了解他们离开村庄的原因以及对空村现象的看法。

而深度访谈则针对村庄的长者和一些关键人物,探寻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三、调查结果1. 人口外流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我们了解到人口外流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就业机会有限,年轻人往往选择到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其次,教育资源不足,农村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很多家庭为了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选择了外出。

此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医疗保障不健全等问题也是人口外流的原因之一。

2. 空村带来的影响空村现象给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空村导致农村经济活力下降,农田荒废、农产品销售困难等问题逐渐显现。

其次,空村使得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无法正常运转,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

此外,空村还带来了农村文化的流失和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农村传统文化逐渐消失,老年人失去了照顾,社会关系变得疏离。

四、对策建议针对农村空村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加强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入和扶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就业机会,吸引年轻人留在农村。

2.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

3. 加强农村教育和医疗保障:增加对农村教育和医疗的投入,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吸引年轻人和家庭留在农村。

空心村调研报告

空心村调研报告

空心村调研报告空心村是指由于人口流失、资源匮乏或发展停滞等原因,导致村庄中心地带大部分房屋闲置或处于废弃状态的村庄。

为了深入了解空心村的现状和问题,并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我们开展了一次空心村调研。

在调研中,我们选择了某省A市的一个空心村作为研究对象。

这个村庄位于偏远山区,地理条件恶劣,交通不便。

我们实地考察了村庄的生活环境、建筑状况和居民生活状况等方面。

首先,我们注意到该空心村的房屋大多陈旧破败,许多房屋已无法居住。

村内的基础设施十分简陋,供水不便、电力供应不稳定,缺乏垃圾处理设施等。

这些问题给村庄的居民带来了生活上的困扰,也制约了该村庄的发展潜力。

其次,我们发现该空心村的人口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年轻人普遍选择外出务工或外出寻找更好的生活机会。

导致村庄中老年人和儿童人口占比相对较高,村庄的活力受到严重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解决空心村的发展困境。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空心村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稳定的水电供应,并修缮和改造老旧房屋,提升居住环境。

其次,可以通过培育新的农业经济模式,吸引年轻人回村创业。

例如,引入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和设备,发展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从而吸引年轻人回村种植,推动村庄的产业发展。

同时,应该加强对村庄的宣传和营销推广,提高村庄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平台,宣传村庄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村庄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最后,我们建议在村庄中开展社区活动和文化体验活动,提升村庄的社区凝聚力和居民幸福感。

例如,组织农民相互交流、技术培训和合作互助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友谊和合作,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空心村调研报告实地考察了某省A市的一个空心村,发现其存在建筑状况破败、基础设施简陋以及人口流失等问题。

提出了改善基础设施、培育新的农业经济模式、加强宣传和营销推广以及开展社区活动等举措,以促进空心村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农村空心化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空心化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空心化问题的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人口持续外流,导致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

农村空心化不仅使得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土地荒芜、房屋空置,还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深入了解当前农村空心化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有效对策,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本次调研对全国10个省份的2 0个典型空心化农村地区展开了研究。

一、农村空心化现象(一)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人口老龄化加剧在调研的20个典型空心化农村地区中,有18个地区超过60%的人口年龄在35岁以上。

其中,有13个地区的老年人口占比超过25%,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这些地区仅有不到3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到城市打工或经商。

这种严重的人口外流现象使得农村地区只剩下老人和儿童居住,形成了“空巢村”的现象。

(二)土地荒芜,房屋空置,基础设施陈旧失修在调研的20个典型空心化农村地区中,有15个地区的耕地荒芜率超过30%,其中最高的达到了70%。

大量的农田被废弃,导致农业产量大幅下降。

同时,由于缺乏维护和管理,这些地区的房屋多数已经破败不堪,成为废墟。

此外,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也普遍陈旧失修,无法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滞后。

在教育方面,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设施缺乏,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普遍较低。

在医疗方面,由于医生和药品短缺,农民的健康状况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此外,由于缺乏投资和发展动力,许多农村地区仍然存在道路不畅、通信不畅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农村空心化的原因分析(一)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根本原因1.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生产维持生计。

由于技术水平低下、管理能力不足等原因,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的收入有限。

空心村组调研报告

空心村组调研报告

空心村组调研报告空心村是指人口减少、村庄基础设施破旧且被人遗忘的村庄。

在这个报告中,我们将介绍我们对空心村的调研结果。

首先,我们进行了实地调研,选择了一个典型的空心村进行观察。

我们发现,这个村庄的人口减少了一半以上,只剩下几十户人家。

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和孩子还留在村中。

村庄的基础设施非常破旧,道路崎岖不平,供电和供水系统都很不完善。

其次,我们调查了空心村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人口流失问题。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年轻人只能外出打工,无法在村庄找到工作机会。

这导致了村庄的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

其次是基础设施问题。

村庄的道路、供电和供水系统都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给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然后,我们分析了空心村面临的挑战。

首先是经济发展困难。

由于人口减少,村庄的经济活力几乎没有,无法吸引投资和开展产业。

其次是基础设施改善困难。

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村庄很难筹集资金改善基础设施,这使得问题难以解决。

再者是缺乏政府关注和支持。

空心村往往被政府忽视,缺乏相关政策和帮助。

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建议加强村庄的经济发展,吸引投资和开展适合当地条件的产业。

同时,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提供就业机会。

其次,我们建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交通、电力和供水状况。

政府和社会各界可以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最后,我们建议政府加强对空心村的关注和支持,拟定相关政策,提供资金和项目支持。

总结起来,空心村面临着人口流失和基础设施破旧等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经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和加大对空心村的关注和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让空心村重新焕发活力,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农村空心村现象的原因与解决方案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空心村现象的调研发现,农村人口外流和城镇化进程是导致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加强科技和教育建设,以及推动“三同”农村建设计划。

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越来越快。

近年来,农村空心村现象出现了普遍化的趋势,这不仅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农村环境和生态保护。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空心村现象,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对解决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二、调研结果1. 农村人口外流是导致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首先,我们发现农村人口外流是导致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强,农民跑城市谋生已成为最为普遍的一种选择。

农民向城市转移使得农村人口减少,一些小村庄变得空无一人,长时间无人居住,最终出现了农村空心化现象。

2. 传统的经营模式影响了农村发展其次,我们发现传统的经营模式影响了农村发展。

很多农村将土地和房屋分割成小块,通过种植和租赁来赚取收益,这种经营模式不利于农村发展。

由于农民缺乏现代化思维,不愿意进行创新尝试,从而导致传统经营模式的延续,农村发展趋势不稳定。

3. 农村教育水平低另外我们发现农村教育水平低也是导致农村空心化的原因之一。

由于教育垫底、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导致很多农村学生难以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他们选择了到城市去学习和工作,这就加速了农村人口的流失。

三、解决方案1. 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推进现代化农业为了改变农村空心化现象,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推进现代化农业。

需要引导农民进入大规模农业、生态农业的轨道,通过地租收益等方式支持农民参与现代化农业,在农村中引入新科技,发展新型种植业、新型养殖业等现代化农业模式。

同时要推进“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实现整个农村的农产业链协同发展。

空心村调查情况报告

空心村调查情况报告

空心村调查情况报告1 1 空心村调查情况报告2 篇空心村调查情况报告第 1 篇根据《中共县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空心村情况调查的通知》的要求,我乡高度重视,立即对全乡 7 个行政村开展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一、村基本情况村位于乡人民政府驻地西南方向,全村幅员面积 9.6 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900 米,辖 6 个居民小组,户籍人口 236户 707 人,常住人口不足 300 人。

该村有耕地 1700 亩,其中水田 780 亩,旱地 920 亩。

生态林19700 亩,其中公益林2509 亩,用材林 16698 亩,退耕还林 493 亩。

属艰、边典型空心村。

二、村主要突出现象(一)基础设施较差留不住人。

该村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环境恶劣。

道路上,有坡陡、弯急村道公路 1 条 3.7 公里,已硬化 3.1 公里(3.5 米宽),末端至村委会阵地约 600 米未硬化,该村道路沿线没有农户居住和过境社,距最近农户至少在 2 公里以上。

6 条社道公路均为不通畅的泥土路,距村道里程为 2 公里至 3.8 公里之间,群众出行十分困难。

(二)致富增收产业弱小。

该村山高沟深多坡地,缺少主导产业,群众增收渠道少,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和外迁,现2 常住人口不足 300 人,土地撂荒多,闲置多,造成大量社会财富和土地资浪费。

(三)群众住居分散环境差。

该村成手掌形,村阵地处手掌根部,群众均分散居住在五指山上,社与社之间多以大山和沟壑阻挡。

同时村内房屋多为六七十年代建造,奶牛失修,破旧不堪,村容村貌整体形象差,分散居住造成群众生产生活极为不便。

(四)撂荒土地利用不充分。

由于农业产出效益较低,加之农民外出务工,劳动力缺乏,大量土地撂荒、耕地空置,或只耕作一季,利用率低。

(五)空巢留守现象突出。

大量农民工夫妇外出打工,将老人、孩子留在家里,形成了村内劳动力紧张,空巢留守情况严重。

三、整治空心村的主要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整治专项领导小组,针对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治方案。

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

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关于农村空心村的调研报告调研对象:河北省沧州市盐山西孙第三队调研内容:1.空心村现状及形成原因2.空心村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3.对空心村改造的建议空心村,顾名思义,一个村庄,住户很少,但占用的土地很多。

我所调研的第三队占用宅基地总面积80亩,人均宅基地0.5亩第三篇: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棠棣镇关于”空心村”的调研报告棠棣镇地处**市域中部,北与烟店相连,西与木梓乡相望,南与巡店镇毗邻。

府河由北向南从我镇东边擦过,辖区内岗峦起伏,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耕地主要分在低丘岗地区,占75℅,府河冲击平原占25℅。

全市三条交通大动脉纵贯全境,区域小集镇星罗棋布,属**城郊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镇辖30个行政村,223个村民小组,7023户,30315人,国土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911亩。

“空心村”现状:全镇30个行政村有20个村不同程度地存在空心自然湾,实际面积为1459300平方米。

其中宅基地面积为217805平方米,闲置宅基地面积为89847平方米,空闲基地面积为1241495平方米。

空心村占地户平均面积为1656平方米,空心村人平均工矿面积为326平方米。

据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市棠棣镇域镇区用地现状评价与潜力分析》2014年镇区建设用地面积为29.45公顷,人均工矿用地面积为128.08平方米超出**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4——2014年确定的**市人均工矿用地的小于或者等于82平方米的规定。

二、空心村形成的原因村庄规划严重滞后,大多数没有规划。

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随着农民经济的不断积累,从土坯房到原地改建砖木结构的房子,到后期改建楼房,大部分人然后再搬到路边相对集中的中心点居住,由于村级经济薄弱,对村庄宅基安排调整及房屋缺乏有效的统一规划,乱建现象比较突出。

全镇只有三个村请了专业的设计单位做了规划,如李园村规划提前,效果就比较明显。

建房管理严重不到位,村民”建新留旧”导致村庄扩大。

空心村调研报告

空心村调研报告

空心村调研报告
《空心村调研报告》
调研时间:2021年9月1日
调研地点:XX省XX市空心村
一、背景介绍
空心村位于XX省XX市,是一个典型的农村村庄。

由于近年
来年轻人逐渐外出打工或务农,导致村庄人口老龄化严重,农田荒废、村民生活困难。

为了了解空心村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内容
1. 村庄基本情况:空心村共有30户村民,150人口,主要以
种植水稻、小麦等为主要生计。

2. 村庄面临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农田荒芜,缺少科学种植技术;村庄基础设施陈旧,交通、饮水等问题突出。

3. 村庄发展规划:村庄希望引进新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庄生活品质;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外来收入。

三、调研总结
空心村面临着严重的发展问题,但同时也有着发展的机遇。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村民们对村庄的发展充满了愿景和期待,他们渴望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发展,改善村庄的现状。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给予空心村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引
导村民以合作社等形式开展农业生产,引进新技术,并改善基础设施。

同时,还应该鼓励村庄发展乡村旅游,增加外来收入,改善村民的生活。

四、展望和建议
空心村的问题虽然严峻,但是发展的机遇也在其中。

我们相信,只要政府、社会各界和村民齐心协力,一定能够让空心村焕发新的生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我们对空心村的调研报告,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和支持,让空心村的未来更加美好。

空心村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报告

空心村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报告

空心村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报告近年来,农村经济全面繁荣,人口不断增加,然而随着大量农村居民外出务工,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导致土地荒芜、村舍闲置、农业发展停滞,造成大面积的资源浪费,恶化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此,根据安排,特对XX区农村空心化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XX区共有农业户X户,农业人口X人,在册耕地面积X.X 亩,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X万元。

上半年,我区农业产值略有增长,实现一产总产值X万元,同比增长X.X%;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元,同比增长 X.X%。

总体来看,XX区农村面积较小,农民相对集中,“空心村”问题并不典型,全区行政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空心村”。

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导致城乡二元差距的拉大,加之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进城人数开始增多,不同程度出现农村“空心化”的问题。

据调查,XX区农村实际面积为X公顷,其中农村建设用地面积X.XX公顷,宅基地面积为X.XX公顷,闲置宅基地面积为XX.X 公顷,闲置宅基地占宅基地总数比例为X.X%,不存在空置率在XX%以上的村庄;农村流动人员呈现逐年增多的现象,现有季节性流动人口X人,长期外出务工人员X人,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

二、农村“空心化”的形成原因经过对我区行政村的实地调查,走访村民,总结我区农村“空心化”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外出流动人口增多。

XX农村都相对近郊,耕地面积少,产出效益低,农民主要收入靠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是我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加快,农民进城打工、经商或谋生的人数不断攀升,导致农村人口密度逐年递减,直接导致了“人去房空”现象的出现。

以XX区XX乡为例,是我区农民原始积累较多的行政村,也是一个近郊村,全村X户X 人,闲置宅基地有X户,空置率虽然仅为XX%,但通过调查发现其中X户房屋闲置的原因均是外出务工,占到空置房屋的XX%以上,这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经商,经济条件得到改善,在城市购置房长期居住;另外还有XX户因子弟就业转为城市户口,这些人往往生活条件改善后把老人接入城市生活,村中的房屋被长期闲置起来。

空巢村调研报告5篇

空巢村调研报告5篇

空巢村调研报告5篇空巢村调研报告篇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处境逐渐受到关注,如何让老人们度过一个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乐充实的晚年,已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20__年,中国空巢老人将超过两亿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

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

专家预计,到20__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养老难:独生子女70后没时间80后没钱。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在增大。

“住上”和“住不起”的现状并存。

而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社会现实的挑战。

三十多岁、四十岁刚出的“70后”,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各行业的中坚力量。

工作压力大、日常应酬多,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

对他们来说,照顾老人变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开始打拼的“80后”,面对高高在上的房价和竞争激烈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要不沦为“房奴”,要不只能“啃老”。

对于并不遥远的父母养老问题,“囊中羞涩”的他们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发出了“十年后,我的父母谁来养”的`感慨。

无人照料,生活不易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我国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1/3,其中不乏众多空巢老人。

省农村空心化调研报告

省农村空心化调研报告

省农村空心化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向城市,农村的人口减少,形成了农村空心化的局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和我的团队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研,在全省范围内调查了农村空心化的原因和影响。

一、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调研方式,包括问卷调查、实地走访、访谈等。

我们在全省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了近200户农村家庭,并向50位农村干部和50位村民代表进行了深入访谈,收集了大量的调研数据。

二、调研结果1.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原因(1)城市化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对农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许多年轻人涌向城市谋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导致农村人口流失。

(2)现代化的农业。

现代化的农业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经验,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然而,现在的大多数农村人口缺少这些条件,因此他们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农业,导致农村空心化。

(3)交通不便。

许多偏远的农村地区缺乏良好的交通设施,这使得农民出行不便,生活质量下降,同时也使得外来人口难以进入这些地区,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空心化的问题。

2.农村空心化的主要影响(1)基础设施的下降。

农村地区的人口减少意味着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下降。

随着人口规模的缩小,政府难以为农村地区提供足够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学校、医疗等。

(2)农业产能下降。

农业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的产业,而农村空心化导致了人口的减少,农业生产力下降,农业产能也随之下降,进而影响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

(3)文化传承的丧失。

随着人口的流失,农村的文化传承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传统的文化、民俗和习惯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消失,这对农村的社会和文化建设也是很大的难题。

三、对策建议针对农村空心化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如加强道路、桥梁、学校、医疗等的建设,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政府应该引导和支持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吸引力,遏制人口流失。

农村空心村调研报告

农村空心村调研报告

农村“空心村”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1、现状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旧简陋、低矮拥挤的泥石砖木老宅难以满足农民对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日益增长的需要,改善居住条件,越来越成为农民的头等大事。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加上老宅基地面积小,卫生差,交通不便,条件恶劣,大多数新房建到了村庄周围和道路两旁,于是出现了“新屋不断村外建,老房破屋村留”的现象,致使村庄占地面积逐渐扩大,而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不断下降。

我县下辖的xxx镇街均有“空心村”,xx个行政村中有***个村庄存在“空心”问题(**个村庄空心率达到10%以上),空置住宅房屋***处,闲置土地达到***亩,主要分布在***镇、***镇和***镇。

2、形成原因“空心村”现象的产生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主要是:(1)农民传统的宅基地私有观念浓厚。

许多农民认为,宅基地是私有的,千方百计批地建新房,新屋建成后不拆旧房;有的农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认为老房子是祖业,再穷也不能拆祖屋;有的农民认为拆旧建新不划算,新房建起后自己住新房,父母老人住老房子,旧房还用来堆放杂物及圈养禽畜;有的老房子是子女或家族共有,由于经济条件不一样,有的建新房搬走,有的还住老房子,或者全部建新房搬走了,但由于先前居住产生的矛盾、隔阂以及补偿等问题,导致房屋所有人间无法就老房子权属及拆建达成一致,无法拆除旧房。

(2)农民缺乏土地法制意识。

不少农民没有土地法制观念,认为在自己的责任田盖房子是自己的事,与别人不相干,这样责任田或自留地就变成了宅基地,村里的老房子空下来闲置、倒塌。

还有一些农民互相调换责任田建设新房,而执法部门的罚款惩处力度不足以对他们形成震慑。

(3)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随着近年来我县城市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有些农民通过经商等手段积累了一定财富,在城市购买了商品房,还有些农民在城里打工站稳了脚跟,并落了户籍。

这些人原来在农村的宅基地和责任田,形成了空置,却不同意村集体收回。

县空心村调查情况汇报

县空心村调查情况汇报

县空心村调查情况汇报近期,我们对县空心村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以便了解该村的基本情况并为未来的帮扶工作提供参考。

经过调查,我们得出了以下情况汇报。

首先,从村庄基本情况来看,县空心村位于该县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村内主要以农业为主,人口约2000人,大部分居民以务农为生。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村内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相对欠缺,给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困扰。

其次,从经济情况来看,县空心村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畜牧业。

然而,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村民的收入水平较低,生活贫困现象较为突出。

同时,村内缺乏产业支持和就业机会,致使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村庄留守老人和儿童较多,家庭结构不稳定。

再次,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县空心村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村内缺乏学前教育和职业培训机构,导致儿童教育和青少年素质教育存在较大难题。

同时,医疗卫生条件也相对较差,村民就医不便,医疗资源匮乏,健康保障存在较大隐患。

最后,从环境保护情况来看,由于农业生产和畜牧业养殖的不规范,村庄周边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水质和空气质量较差,对居民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同时,由于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相关设施,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综上所述,县空心村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未来,我们将加大对该村的扶贫力度,帮助村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收入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推动村庄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县空心村的发展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让村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调研报告范例范文

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调研报告范例范文

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调研报告范例范文农村“空心村”的存在,奢侈了国家有限的土地资源,恶化了农夫的生活环境,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开展等,为此,特以近年来建立的新村聚居点空心化问题为例进展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县农村空心化现状及缘由分析近年来,县谨慎执行省、市总体部署,大力推动华蜜漂亮新村建立并取得明显成效。

目前,全县共建成农夫新村聚居点30个,涉及农户1328户,其中:新建点16个714户,改建点14个614户。

正在建立有的23个1227户,其中新建点16个974户,改建点7个253户。

建成镇吊脚楼村、镇立山村新村综合体2个123户。

据调查,建成的新村聚居点中住房空置率在50%以上的聚居点3个,占10%;空置率在30—50%的聚居点2个,占6.6%;空置率在10—30%的聚居点2个,占6.6%;没有空置住房的聚居点23个,占76.8%。

造成其空心化的缘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举家外出户增多。

当前,农夫主要靠外出务工获得收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夫进城打工、经商或谋生的人数不断攀升,导致农村人口密度逐年递减,干脆导致了“人去房空”现象的出现。

全县大多数村外出务工人员人数高达80%以上,其中举家外出户达30以上。

县2022年建成的镇村聚居点共25户85人,其中:村10户38人,吊脚楼村15户47人。

该聚居点外出人口66人,其中季节性外出27人,占总人口的31.8%,常年外出39人,占总人口的45.9%,该聚居点新建农房常年无人居住9户,占总户数的34.6%,季节性无人居住10户,占总户数的40%。

二是城市化进程加快。

局部外出务工经商先富起来的村民为改善居住条件,在城市站稳脚跟后,举家迁往城镇生活。

国家大力推动“一主三化”开展,城镇吸引力增加,各项就业、就医、就学、文化等环境条件良好,加之中心集镇建立步伐加快,大量村民纷纷迁到村外生活,“空心村”现象日趋加重。

目前,县镇、镇、镇、镇、镇、乡等6个乡镇都在进展场镇开发,邻近场镇或有实力的农户都在集镇购房。

空心村调研报告

空心村调研报告

空心村调研报告
调研对象:空心村
调研目的:了解空心村的现状和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调研时间:2021年10月
调研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调研结果:
一、空心村的基本情况
1. 空心村的人口普遍较少,大部分村民为老年人,年轻人外出打工较多。

2. 村庄基础设施较为欠缺,道路破损严重,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3. 教育资源匮乏,学校缺乏教师和教育设施。

4. 资源整合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二、空心村存在的问题
1. 村庄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机制。

2. 农田托管现象普遍存在,农业生产无序。

3. 就业机会少,村民收入较低。

4. 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医疗、养老等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空心村发展的建议
1. 加强村庄管理,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提高管理水平。

2. 发展多元化产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水电供应等方面的条件。

4. 加强教育和卫生健康服务,提高村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

5. 积极整合资源,引入外部投资,推动村庄可持续发展。

结论:
空心村作为农村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存在着许多问题。

解决空心村问题需要综合施策,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引导和帮助空心村发展多元化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组织建设和管理能力培养,提高村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只有通过全面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实现空心村的脱困发展,实现农村全面复兴的目标。

空心村调研报告

空心村调研报告

空心村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逐渐凸显,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农村空心化现象。

空心村是指农村地区因人口大量外流,导致村庄经济日益衰退,基础设施失修,社会资源匮乏等问题。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空心村发展现状及原因,并寻找解决之道。

一、调研范围和方法调研范围选择了江苏省某县的三个代表性空心村,其中一个位于沿海地区,另外两个分别位于山区和平原地区。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

二、空心村发展现状调研发现,空心村存在四个主要问题:一是人口外流严重,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只留下老人和儿童;二是基础设施老化,道路破损、供水供电无法满足需求;三是公共服务设施匮乏,学校、医疗机构等远离村庄;四是经济发展停滞,农业产业退化。

三、空心村形成原因分析从调研结果和座谈会中的讨论来看,空心村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经济转型缺乏有效推动机制,农业发展滞后;第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缺乏吸引年轻人回乡的条件;第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养老等问题无法满足需求;第四,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优质资源吸引力大。

四、解决空心村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空心村问题,应采取多方面的对策。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提高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其次,加强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改善农村学校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

同时,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农村老人和儿童的关爱和保护。

最后,通过建立连通城市和农村的交通网,提高农民的出行便利度,减少城市对农村的吸引力。

五、空心村治理模式的探索对于空心村治理模式的探索,可以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

我国可以学习日本的“特色小镇”模式,通过塑造特色和品牌,吸引人才和游客回归农村,推动乡村振兴。

此外,可以将农村空闲土地整合,开发乡村旅游和休闲产业,打造独特的乡村风景线,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还可以建立起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合作形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农村“空心村”情况调查与分析5篇范文

农村“空心村”情况调查与分析5篇范文

农村“空心村”情况调查与分析5篇范文第一篇:农村“空心村”情况调查与分析农村“空心村”情况调查与分析——以河北省邯郸市魏县为例摘要: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我们对邯郸市魏县边马乡边小屯村进行了实地研究。

“空心村”是我国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有现象,以河北省邯郸市魏县为例,通过分析“空心村”特点阐述其引发的社会危害结合调查研究的方法,我们对“空心村”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有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空心村农村发展人口外流一方面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魏县人在耕地有限的情况下大量人员外出工作;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经济机会和种田成本高收益低的现状促使更多的人离开农村走向城市。

对于那些在城市发展较好的人而言,一部分会选择长期留在城市,购置房屋;另一部分返乡人员由于交通方便等原因则较多倾向于在村庄外围建房。

因此,人口的不断外流以及房屋外建等导致许多农村在村中心出现了空心化现象。

一、空心村现状分析1.空心村目前尚未有统一定义,我们通过对魏县边马乡的实地走访,认为魏县的空心村是:在市场化影响、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村规划管理体制落后、发展建设缓慢而导致大量农民外流、宅基地闲置、土地利用率低,进而形成农村人口空心化,并且引发了连锁效应——农业生产空心化、公共服务空心化、基层民主空心化以及社会心理空虚化等的一种村庄表现形式。

2.空心村的特点。

一是人口密度递减,村民年纪两极分化。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进城打工、经商或谋生的人数不断攀升,导致农村人口密度逐年递减,农村人口呈现空心化。

典型的就是90后就读的边马小学因外流人员子女在城里就近上学导致农村生源减少已经解散,00后的孩子大都是在几个村合并办学的紫岗小学接受教育,本该在父母身边玩耍的年纪却提早的进入了寄宿制学校,这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二是村庄宅基地闲置,土地利用率低。

一方面,由于外出打工村民人数不断增加,部分老宅基地闲置抛荒,一些居民点长期无人居住;另一方面,由于沿袭了农村传统落后的选居模式,同时受风水、朝向、地势、交通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影响,村居大多呈点状布局,自由且分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空心村”情况调查与分析调研报告摘要:在新农村的建设中,由于一些地方的整治,加剧了村内大片土地的闲置和村庄向外围的无序扩张,同时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出现严重的"空心村"现象,"空心村"延缓人居环境的改善,影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阻碍农业发展,浪费耕地;新农村建设应与"空心村"治理结合起来,通过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整治旧村与规划新村、引导部分优秀农民工回乡创业、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等途经整治空心村,促进农村建设。

1."空心村"是"空心化村庄"的简称,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现在已快速发展,呈蔓延趋势。

对于"空心村",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地理意义上的"空心村",即从农村硬件建设的角度理解,具体是指多年来农村新建住房大多集中在村庄外围,而村庄内却是无人居住的残败老屋,形成外实内空、外新内旧的现象。

这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经济和就业结构转变造成村庄内部建设用地限制的一种聚落空间形态的异化现象。

其二是经济意义上的"空心村",即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理解,具体是指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
人城市,村里只剩下老、幼、妇孺人群,造成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空心化"现象。

因此,"空心村"是一个具有地理和经济双重含义的概念。

治理"空心村"在对农村宅基地建设问题进行治理的同时还要考虑人口外流带来的诸如留守儿童教育、空巢老人养老等一系列社会。

2.实践目的:
本次寒假社会实践主要研究的是关于农村"空心化"现象,研究对象是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楼底镇邵家庄村,通过对该村近些年的变化,做出一个对农村现状、原因、改造困境以及改造建议的系统报告。

期望调研报告能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用法律和行政力量来推进空心村的改善。

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土地,为农民居住改善条件。

3.实践时间:
实践的时间为期一周,从xxxx年1月17日至1月23日。

4.实践内容:
4.1空心村现状。

因为农民建房子都是利用自己的旧宅基地,旧宅基地有多大,按规划后新建的房子和院子所占的面积就多大。

宅基地严重超面积现象,一户多宅现象非常突出。

这150亩土地的利用比例基本上是,百分之三十的是房子和院子;百分之四十的是种树,百分之二十五的是闲置和浪费,百分之五的是农民自己开发成了耕地。

4.2空心村形成的原因。

据分析,空心村形成的原因是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很多农民离开了农村,到城市发展,而造成农村村庄土地的闲置和浪费。

其实,这种原因是有,但所占的成分非常少。

类型区空心村主要原因与特点整治模式城乡结合部手城市化的影响、农村产业与就业快速转型、农村人口非农化,以及管理缺位。

城乡土地一体化配置,统筹规划,整村推进,强化管理,遏制"小产权房"的持续扩张。

平原农村受多因素影响,特别是缺乏规划导致建设无序,一户多宅。

统筹城乡发展,规模化中心村(社区)建设,引领村庄整治还田。

山地丘陵区受自然环境因素或基础设施影响而形成空心村;空心村现象不如平原地区普遍。

协调乡村地域人地关系,生态型小城镇建设促进村庄迁建。

草原畜牧区主要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气候变化,环境退化等导致牧民
定居点的空心化。

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小城镇,促进村庄中心化和定居化。

第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规划相对滞后,相关土地规划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基层政府制度执行力低整治意愿弱,土地规划存在随意性,对宅基地申请人情况、宅基地所在地等情况未予以严格核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空心村形态的蔓延。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条明确指出: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未明确规定已有两处或以上宅基地的处理办法,致使部分问题遗留。

4.3空心村改造面临的问题
4.3.1空心村改造,全国各地有不少地方在实践。

但基本上都是以政府资金扶持的模式进行,因为政府的财政资源有限,只有部分的空心村有机会改善或者改善成功。

而大部分的空心村由于农民资金缺乏或者不足,根本没有获得改善的机会,或者改善进展很慢,效果不理想。

目前在网上可以搜索到的空心村改造成功案例,大多是政府出资改造空心村,树立的一些示范点。

4.3.2政府没有政策扶持,反而有政策约束,缺乏政府高层土地管理部门的重视。

目前出现示范点的空心村改造,大多是地方政府的改造行为,而不是国家土地资源部门重视的结果。

5.链接十八大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这说明我们国家的土地政策将长期保持不变,国家将严格保护农民群众在土地上的各项权益,这也就鼓励大家要舍得在土地上进行投资,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发家致富。

6.总结:
"空心村"问题是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必须及时得到合理解决,才能按照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及粮食安全的情况下,积极有效地挖掘农村土地潜力,充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整治村庄不合理用地布局。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必须严格落实和执行。

只有这样,才可以彻底解决"空心村"问题,真正让"空心村"变废为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